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留守儿童的需要分析 ——基于“留守儿童千人圆梦”志愿调研活动

留守儿童一词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或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范先佐(2005)提出,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范畴。江荣华(2006)提出的留守儿童概念,相对于范先佐加入了儿童年龄的限制,即16岁以下。
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来不断增加。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这较之于2010年增加了93.79万。据2014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4000万人,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7%-26%。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诸多的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外化问题(如学业违纪、攻击等)和内化问题(如孤独等)尤为突出(范兴华,方晓义,2010)。所以,留守儿童的心理学研究至关重要。
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很多,在已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中,以专家视角、媒体视角、政府视角等居多,恰恰忽略了留守儿童这一重要的自我视角:在父母外出打工期间,留守儿童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资源的缺乏?留守儿童自身如何诠释或理解需要?留守儿童应该是需要研究的主体,我们应该在研究中充分尊重留守儿童的主动地位和权利,用孩子自身的情感表达和叙述,借助专业的分析来真正的理解孩子的需要。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谈到,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本文通过访谈留守儿童的愿望,探讨留守儿童迫切的心理需要,提出可能的意见。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在街道和学校的帮助下,分别在重庆市巫山县进行了72个个案访谈,访谈对象为巫山县建平乡、两坪乡和大昌镇的留守儿童。
1.1 被试
在选取的72名留守儿童中,男37人,女35人;年龄分布,4-16岁之间;外出打工的有父母双方或父母单独一方;留守儿童的家中照料者为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公;72名被调研的留守儿童中,有27名为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37.5%,有45名为非独生子女;所有儿童均为汉族。具体情况见表:
  分类 人数
性别 37
  35
是否独生
27
  45
照料者
父母一方
隔代照料
姑父母
31
40
1
1.2 访谈内容
本研究的访谈内容是基于“留守儿童千人圆梦”调研活动。在实施正式访谈之前,所有采访者进行讨论,形成了访谈实施的正式提纲(访谈内容大概包括:被访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照料者,儿童对未来职业的构想,儿童现在想要的物质上的帮助)。根据访谈实际进展情况,采访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灵活提出上述访谈提纲中所设置的问题,来获得所需要信息。如果被试在交谈中提供了所设置问题以外的有价值的信息,访谈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问,以获取额外信息。
1.3 访谈的实施
访谈者为本科在读。在访谈之前,首先进行培训,以保证访谈标准的一致性和访谈的成功实施;其次,由一名访谈者一次访谈一名被试,用笔记本记录有用的信息;最后,由访谈者对自己所做的访谈进行逐字转录,形成电子文档。
2 结果与分析
对所有的电子文档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两个个主题:(1)被访留守儿童的精神愿望(与兴趣有关,与爱有关,与榜样有关);(2)被访留守儿童的物质愿望(与兴趣有关,与爱有关,与自我提升有关)。在访谈过程中,谈及儿童未来的理想和愿望时,很多儿童会说“我想当老师,可以给小朋友们传授知识”,“我想做警察,抓坏人”,“我喜欢跑步,打篮球,所以我要做运动员”还有人说“我要做公司老板,这样就可以有大房子,把爸爸妈妈接来一起住”……而由于我们给予儿童们的帮助只能在物质方面,所以我们在询问儿童最需要的物质帮助时,有儿童说“妈妈身体不好,我想给妈妈买牛奶”,“我喜欢打篮球,但是奶奶没钱给我买”或是“我很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想看更多的书”……从这些访谈得到的内容中,归纳出留守儿童内心的需要集中在:爱的需要、自我分化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看出,榜样和兴趣对儿童的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乏父母的陪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爱的需要
爱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反映,是人对与外界事物及人结合的渴望。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一种迫切的与他人结合的需要,爱是人类精神健全的依赖,爱是一种亲密的情感和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社交的需求,即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人渴望得到社交团体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的需要。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与父母相分离的状态,父母对留守儿童表达爱的机会和途径十分有限,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父母通常以电话、礼物、金钱等有限的方式表达其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同时,由于该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较多,学校也会组织儿童给外出的父母打电话。叶敬忠、孟祥丹(2010)研究发现,电话是外出务工父母和孩子交流的常用通信工具,但是电话沟通的内容基本是围绕学习好不好、是否按时吃饭等表面、浅显的话题,并不能起到爱的表达和情感沟通的效果,因此父母与留守儿童无法进行正常的亲子交流,留守儿童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也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渴望对父母的陪伴和亲近的关爱。
在访谈过程中,有一个5岁的女孩儿,她的爸爸妈妈在外务工很多年了,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姐姐有时候帮爷爷奶奶做些家务。她说,爸爸妈妈每年回家一次,平时跟爸爸妈妈通电话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访谈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说自己很想念父母,但是也有少部分孩子说自己并不想念自己的父母,觉得好像习惯了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让我们觉得很无奈,这样的儿童可能是由于父母从小离去,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忽略母亲,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实际上这类依恋类型的人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研究表明,儿童依恋类型会影响成人的恋爱风格,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在不断寻找恋人,很难有幸福的恋爱关系。Rosenstein,Horowitz(1996)研究也发现,回避型依恋的青少年多表现为品行障碍、物质滥用、自恋或反社会型人格。
2.2 自我分化的需要
自我分化来自于Bowen家庭系统理论(1988),用来讨论个体在家庭中情绪依恋与独立自主的程度,认为成功的自我分化,是个体能理智的分析和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情绪与理智区分开来的能力,自我分化是种自我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表现,与家庭及成员既维持亲密的情感关系,又保持自己一定的自主和独立,与家庭成员达成一种和谐关系,不过分依恋,也不过分的刻意保持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做到自我独立和相互扶持。留守儿童面对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与其照料者及家庭其他留守兄弟姐妹生活相处的现状,留守儿童自身不仅要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还需要主动替代父母缺失的位置,以“成人”的角色,维系整个家庭,主动承担家务。
访谈的孩子中,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帮忙做家务,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等等。在两坪乡我们走访了很多户人家,有一个14岁的男孩儿,妈妈在他6岁时就离他而去了,生病的父亲在镇上打工。家中还有爷爷奶奶,他们的身体有都不好,而去经济来源只靠的是他们生病的父亲。他在暑假会帮助奶奶做些家务活,比如炒菜、做饭等等。我们去的时候已是晚上,他正在厨房昏暗的灯光下炒菜。他说:
“我从小就梦想拥有一辆自行车,以前只是觉得好玩,但是自从懂事后,觉得如果能够得到一辆自行车,可以让我爸爸每天去打工方便些。”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没怎么见过外面的大世界,而且很多知识都不懂,可是他们懂得怎样照顾家庭,怎样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就在那些小小的动作和话语中,他们展现出来对这个家的责任和爱。
2.3 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提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求知是指“君子”的塑造,中国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智慧的开启。
访谈中很大一部分儿童的愿望与自我提升相关,如“我想要课外书,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想考个好大学,我要努力学习”“我想要作文书,帮助我写好作文”……两坪乡的一个15岁的女孩,她的父亲由于事故而去世了,母亲外出打工供她上学。她现在居住在她的姑父家。她十分热爱读书,但是很少会买课外书。她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些教科辅导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她希望还能得到一些名著,她希望通过阅读名著,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从侧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和阅读书的爱好。
还有一部分儿童的愿望与自己的兴趣相关,例如访谈中有些儿童说“我喜欢运动,所以我希望自己长大了能当体育老师”“我特别喜欢打篮球,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篮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儿童们精神上的支持,他们能够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在这些事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结交朋友,这回大大地减小父母外出,儿童留守带来的父母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就年龄而言,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4岁,平均年龄为9.9岁。再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在72位儿童中,受爷爷奶奶照顾的有39人(爷爷奶奶同时照顾的32人,奶奶单独照顾的3人,爷爷单独照顾的4人);受父母单方照顾的有31人(其中母亲照顾的有27人,父亲照顾的1人,父母轮流照顾的1人);外公外婆照顾的有1人;姑妈照顾的有1人。
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以爷爷奶奶照顾为主,其次是父母一方照顾(主要是母亲照顾),其他的照顾模式有外公外婆、姑妈等。叶敬忠的研究显示,2004年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母亲照顾的比例占73.3%;到2006年母亲监护的比例就降到只有18.5%,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的比例在大幅提高。这种监护模式的变化自然会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很多儿童都是隔代教育,这样会让儿童无法得到全面的家庭教育,儿童的自我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榜样和兴趣。他们从电视上和教科书上看到如警察、教师、医生等,可能会让一部分儿童将其作为奋斗的目标;而另外一些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所以,榜样和兴趣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家对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如成立自立组织(居委会成立关爱组织,定期活动)、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设立咨询机构、师生互结对子等,这些措施有一定的帮助。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引导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这一事件进行积极的认知评价。近期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消极事件的积极认知,对于缓冲消极事件的不良影响,促进其心理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也发现如果儿童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的认知为“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所以才外出打工的”而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不要我了”,那么这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会更加努力,处理困难时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乐观。
第二,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尽量多地与孩子沟通。在外打工的父母应该做到,增强与孩子的电话联系或书信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以及关爱。本研究发现,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沟通上的欠缺,凸显了父母的重要性,使儿童更加思念父母。因此,留守儿童的老师和在外的父母要协助监护人改变“温饱式教养”的观念,平时可以通过与儿童聊天、谈话,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体验,减少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等。
第三,监护人和老师还要帮助留守儿童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教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儿童不只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如言谈、举止等,也汲取榜样的内涵,如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等。家长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其幼儿有可能会内化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
第四,父母应鼓励留守儿童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可以提高儿童的能力,儿童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具有价值感,如果父母能够鼓励留守儿童的兴趣,就会强化留守儿童的兴趣,在父母外出务工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自身思念父母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兴趣是无形的动力。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某项运动感兴趣时,就会自觉、快乐地投入其中。自觉和快乐状态所支配的儿童行动自然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行动能增加儿童的体能;另一个是动手能力会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Fang, F., Su, L., Gill, M. K., & Birmaher, B. (2010).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nese left-behind children: a preliminary study.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5(6), 655-664.
Papero, D. V. (1990). 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Allyn & Bacon.
Rosenstein, D. S., & Horowitz, H. A. (1996). Adolescent attach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 64(2), 244-253.
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王宗萍. (201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人口学刊, 35(3), 37-49.
范先佐. (2005).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7), 78-84.
范兴华,  方晓义. (2010).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232-234.
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  范兴华. (2007).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5), 502-503.
江荣华. (200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14(1), 71-72.
教育部. (2012). 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地质教育, 20(3), 128-130.
刘玉. (2014). 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西北人口(02), 1-5.
叶敬忠,  孟祥丹. (2010). 外出务工父母视角的留守儿童. 中国农村经济(12), 68-76.
叶敬忠,  王伊欢. (2006). 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 人口学刊(3), 55-59.
赵景欣,  张文新. (2008).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1), 26-3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