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职学校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生涯咨询等途径,使个体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迁[1]。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中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就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职学校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设计是在传统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人才评估、岗前培训和在岗实习,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成功就业和择校升学的教学方法[2]其核心思想:学生职业规设计,并根据职业科学程体系,学生造出与企相似的模习环境,运用具有企特色的估方式形成职业分析告,使学生在中职学习期就具有明确的自我教育的目。其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入学段,通职业探索,学生了解专业和行;利用测评软测评性格、趣及职业倾向,学生行自我估以了解自己,这便于学生职业定向。而职业素养的提升则穿中职整个段,通过进的学和自我了解,逐修正职业定向,最毕业或升学阶段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

中职学校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1 有利于克服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弊端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暴露出如下问题[3]:第一,教学过程的单向性。教师大量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偏重速效性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指导。第二,教学内容宽泛、陈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许多内容(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轻易获得。第三,学校通常只在某一学段开设,生涯教育缺乏连续性和阶段性,忽略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第四,教学手段单一,忽视了师生双方的经验、情感、意志投入与互动,缺乏个性化、信息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既无法满足“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形势,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而相对于呆板的课堂教学或者书本知识的灌输,他们更愿意参加团体辅导活动。

1.2 有助于增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

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相对于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它更具有可操作性[4]。首先,受教育者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而团体心理辅导课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参加者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处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情景。其次,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的形成。第三,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有助于能够建立更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鉴别出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以便提供更好的生涯发展服务。

2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体系的条件

2.1 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生涯发展指导教师队伍

当前中职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师主要由就业指导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兼任首先要逐渐稳定和壮大这支队伍加入一部分专业人才到队伍中来对现有的教学队伍要进行团体动力学、心理学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并采用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5]。其次,建立专兼教师交流的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举办各类交流会,如通过示范性讲解等形式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过程的分工合作教学素材的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2.2 编制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与中职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3]相比(见表1),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授课阶段等方面均有大改和延伸,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教学体系更加重学生个体特性展和系性教学,具有以下内容要求: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体系的

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教学目的

解决毕业生短期内就难问题

学生职业职业能力,职业发

教学内容

、政策,就技巧、经验,就心理的指

自我职业测评,外因分析,职业规设计职业规划方案

教学方式

师为教学的中心,

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手段

集体授式

个体职业职业团训练、体式教学等

教学重点

技能、择业等就内容

提高学生职业及个人展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教学

一年级学生

全体学生

课阶

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授

一年级至三年级分连续教学

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就政策,而是以班级为单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全班学生实施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生涯发展指导的活动,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发展性问题,帮助学生开发职业自我效能的活动。

2.3 设立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专门机构

在办学思想上,中职学校应逐步明确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定位人文或素教育的必必修程。设立专职机构负责课程教学和建设,以强化生涯规划教学就业指导择业咨询等职能在人员的配备和经费上要予以支持配置教学所必需的职业测评系统个人指导咨询室和教学辅导资料等建立起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教学主管部门与各科室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课程教学与建设机制形成专职机构和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模式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师生共同参与实现理论教学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以切实提高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建设的效果

3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

3.1 第一学期,开展职业规划前移教学,做好“职业之梦”

学生新入学阶段,是开展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第一步,即做好“职业规划的前移”工作:让学生逐渐了解自己和所选专业对应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这一步,要引导中职入学新生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信息及其对应职业类别及其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了解中职学校生活(专业学习、社会角色等)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鼓励学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参与生涯发现之旅活动,以初步认识职业的相关信息(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促使学生思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生将自身性格、趣、职业倾向等测评因素与行业岗类别源信息行匹配,按照性格与职业趣与职业职业专业职业的匹配原则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自己初职业目标,开启长远的“职业之梦”。

3.2 第二、三和四学期,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筑好“成业之基”

 

首先,该课程设计上,要引入企业课程,结合企业的行业背景、所需职业关键素质和通用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意识改变职业生活的观念,加强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服从意识的提升,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等能力的培养,使得职业生涯发展教学源更丰富,有目的开展职业素养的训练,让学生可以尽早树立学习目标。同时,将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安排,制定统一教学大纲,避免任课教师各自为战的无序教学状态,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该课程教学模式,采用“起承转合”结合任务驱动和职业模拟法模式进行“起承转合”模式(如图2 )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起”即接触阶段,通过目标任务或职场具体情境的设计,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便于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并根据成员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从而明确了团体工作的愿景。第二,“承”即探索阶段:分析问题具体情境,寻求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采用“小组展示式讨论”、“分组对抗”及“竞争式提问”等开展探索教学[6]。第三,“转”即工作阶段,选择适时、适宜的行动目标,入研究型实训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有价值大甩卖、平衡单技术、问题解决策略、问题树等技术。第四,“合”即行动阶段,该阶段的焦点在于成员要先设定生涯发展目标,将体验、感悟化为具体的生涯行动方案,这个过程需要用到的技术有目标设定、行为契约、谋职技术与策略,最后行自和互,及时录入课程估系,反思自己的学成效.并写出学心得。

最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工学结合临床实践活动。在职业规划第一阶段通过性格测试,自我评估之后,学生可以拿到自己的评估报告,便于进行初步的职业走位。同时,给予学生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便于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对职业定位进行适当调整。而积极参与职业规划咨询、职业生涯档案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拓展等模块,加强简历制作、求职礼仪、模拟面试、角色转换和社会适应性训练等,更能提高学生对职业规划生涯的认识与职业定位意识,确定职业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自己对职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3.3 第五~六学期前,开展实习岗前培训,夯实“就业之基”

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是强调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定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色各异的职业学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技能提升的程。具体措如下:第一,通过对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包括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质综分、教师对学生价、学生自我价与职业方向期等,为每个学生出具一份尽的职业分析告,并根据学生自我的期望,职业发展的方向出合理的建。第二,加强对学生行常的就如撰写简历、个人形象、交往礼和面技巧等方面,尤其是学生就的心整、培。第三,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极利用省内各地市的行业资源,学生实习岗位,助学校把实习期的学生送到企中去顶岗实习,零距离体的工作。

4 

中职生涯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础上的,它灵活运用企的培估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一个在企中学展的虚,并借助团体动力催发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效、全程推进了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峥.团体心理辅导--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运用[J].教育前沿,201320):185-186.

[2]杨前华,邓伟.基于职业规划的“S.M.A.R.T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19:233-234.

[3]张彦坤,王尧,谢桂花.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126-128.

[4]姜燕.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J].科教文汇,20089:32-33.

[5]邓海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16-118.

 [6]朱颂梅.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高职“新四块”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5-49.

 

联系人的姓名:朱业标    身份证号:330722196904289012

工作单位: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详细联系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园朱村190号(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电话(包括手机):13857958358

 

邮编:32130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