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构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的心理支持系统

 构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的心理支持系统*

王道阳1,2,张孟原2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

2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芜湖 241000

摘要: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合是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基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低,流动青少年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较低,受困心理、失衡心理导致犯罪率上升。为推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亟须加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从构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衔接与贯通机制入手,逐步完善流动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创新流动青少年社会治理,从而推动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心理支持

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迁移和流动使其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等均会受到都市生活的极大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态度、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由于流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交织着社会、学校、家庭及身心等诸多因素。流动青少年成为城市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合是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基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一、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面临的新形势

1.流动青少年已成为城市人口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流动青少年主要由农民工子女(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进城务工青年、跟随父母进城未就业者等组成。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迁移和流动使其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等均会受到都市生活的极大冲击,带来的是态度、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流动青少年的特点是生活环境处于城与乡、城与城、城市内部的流动中,生活状态处于学习、就业、待业的变化中。2014年12底,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达到2.53亿人其中流动青少年占流动人口总数近三分之一。近9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夫妻双方一起流动,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的约占60%[1]

2.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已经成为城市有效管理,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基石。充满活力的社会往往是流动性比较大的社会,而流动性大的社会又往往是社会安定存在隐患的社会。流动青少年处于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中,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造成巨大的压力。近年我国流动青少年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67.8[2]。有研究者认为,流动青少年在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走上犯罪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3.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流动青少年是和谐社会中重要一员,他们既是评估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适应,这三个方面是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融合标准是由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对城乡生活的对比、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和预期等决定。心理层面的融合包含流动青少年的职业适应、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而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的融合,又能促进流动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增进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社会融合。因此,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的融合比经济、社会融合就显得更加紧迫。

二、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的迫切性

1.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低。流动青少年规模逐渐扩大,而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超过半数的被调查流动青少年存在轻度及以上的心理问题来自不同类别学校的流动青少年与本地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普通中学本地儿童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明显低于农村中学流动青少年的检出率[3]。流动青少年跟随父母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往往会由于经济条件、政策、群体亚文化、刻板印象、自身因素等种种原因导致处境不利,从而引发各种问题[4]研究显示,流动青少年强迫现象、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焦虑、人际关系紧张5个问题最为突出[5]

2.流动青少年城市认同感、归属感、社会融入程度较低。社会融入的前提是流动青少年能够接受城市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市环境中重新适应社会。在融入的过程中,流动青少年通过改变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在角色、身份、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面对城市中的结构性制度规定逐步接受和适应[6]而现实是,流动青少年出生于农村,但却要适应流入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引起文化冲突和思维碰撞,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矛盾心理,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从而引起犯罪[7]。流动青少年对城市生活心理认同是社会融合的重要基础。身份认同感、归属感的缺失,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感。社会公平感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

三、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1.构建流动青少年家庭、学校(企业)、社区心理干预的衔接与贯通机制。根据流动青少年的生活现状,可以分为在校(还可再分为不同层次、地域学校)、辍学、待业等不同类型流动青少年;根据开展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可把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途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流动青少年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但针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连续性并不能保证。因此,针对流动青少年的实际特点,构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健全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政策法规,推进法律层面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其次,设立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协调机构,从制度层面推动流动青少年在学校(企业)、家庭、社区等心理干预的衔接工作。最后,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家庭心理健康援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学校心理教师、社区心理工作者的信息沟通、角色转换、任务转介的贯通机制。

2.完善流动青少年家庭、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网络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以个人社会关系网、流入地企业、社区、政府相结合的流动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引导流动青少年积极参与流入地社会事务,促进流动青少年与流入地户籍居民的良性互动,增强流动青少年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减少问题流动青少年发生的机率。根据不同类型流动青少年,构建由家庭、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四个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培育管理、教育关怀、帮教服务和防护接纳四级功能系统来保障流动青少年的社会支持。

3.创新流动青少年社会治理,建立畅通有序的流动青少年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流动青少年的社会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化解社会矛盾。当前因流人口动引起社会基层矛盾,特别是流动青少年的上学、就业以及社会融合等利益诉求等尤为突出。首先,依托心理干预技术,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及方法运用到流动青少年的治理中,构建流动青少年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干预相关机制,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重要载体。其次,突出社区的主体性地位,重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治理职能,构建社区层面的属地化治理体系。再次,构建社会治理信息共享体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联系、协查、配合、通报制度,逐步健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提高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最后,创建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惠民服务。加大流动青少年上学、就医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力度,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4.开展有针对性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活动,提升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公平感,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是城市有效管理,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基石。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融合标准是由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对城乡生活的对比、城市生活的主观感受和预期等决定。心理层面的融合包含流动青少年的职业适应、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而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的融合,又能促进流动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增进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社会融合。因此,流动青少年心理层面的融合比经济、社会融合就显得更加紧迫。有针对性的对流动青少年开展心理干预,以稳定推进人口迁移,增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为立足点,整合不同类型流动青少年的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等心理干预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能有效促进流动青少年在心理上与城市生活的认同和接纳,从而有效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稳定推进人口迁移,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8]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

[2] 李一可, 张潇. 流动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J]. 今日湖北旬刊, 2014,(2):9.

[3] 肖蕊.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1-53

[4] 宋广文, 骆风. 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0(3):149-154.

[5] 张巧玲, 张曼华, 来源,等. 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1(8):1 237-1239.

[6] 崔丽娟, 丁沁南, 程亮.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10,(16): 25-29.

[7] 甘满堂, 李振亚. 城市流动人口中“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干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4):87-92.

[8] 王道阳, 姚本先. 加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政策探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0(5):377-378.

 

本文是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长效机制与创新模式研究(SK2013A080)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道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电话13966034900E-mail:daoyangwang@126.com张孟原,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研究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