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人生中众多至关重要的选择,而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期,对世界逐渐有了个性化的认识,能独立思考和判断,但由于还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合理定位,加上信息渠道不畅,许多学生在人生选择的转折点上迷惘、盲目和主观。突出呈现的问题有:厌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什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被动,毫无目标地走一步算一步;缺乏个性,实践经验少,承受挫折能力差,心理极其脆弱;沉溺幻想之中,与社会需求脱节;基本技能薄弱,对待劳动态度消极,生活习惯懒散等,对学校各项活动消极应对。

在此背景下,对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的高中生的生涯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指导高中生树立清晰的目标与理想、规划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行动,培养他们养成成功之路上必备的优秀心理品质,就变得极为迫切。

 

一、基于学科渗透的生涯教育策略

 

学校教育是高中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生在学校的主要时间又多是在课堂中度过,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最重要、最好的时机也是在课堂之中,多学科的综合教育成果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诸多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名人传记、社会职业现状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历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有关自我发展、自我规划、身心调适等方面的内容,这为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各学科教师在具体教授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意识。

比如,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社会上与此门学科相关的不同职业类型及其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与语文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有记者、编辑、秘书、档案管理员等,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有会计、出纳、审计、采购员、精算师等,与物理、化学、生物有关的职业有工程师、电力工程人员、医生、药学家等。在课堂上,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人生规划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通过学科知识的应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此类课程旨在通过加深学生的专业和职业了解,以用促学,激发学生人生设计的动机,同时,各科教师要分段,如在一周、一天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学科知识学习规划,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规划意识和学科规划能力。学校可如“早读”一样设置“早思”和“晚省”时间。“早思”即在一天的开始,早读前,要求学生将一天各科的学习规划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晚省”即晚上自习结束前,对一天的时间规划进行评价和反思、调整,让这成为一种规定,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校要制定“基于学科渗透的生涯教育”考核指标:(1) 一学期内各学科至少要有2次公开展示课;(2)学期末考核——抽调学生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能说出以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专业设置情况;能说出与该学科相关联的职业类型与选择;能理解该学科与不同职业类型和职业发展相匹配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拥有成为某领域内专业人才的志愿和动机;(3)学期末抽查部分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规划和时间规划。

心理课上渗透生涯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教师将生涯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研究课程的实施。设定以自我追寻、体察环境、目标引领、生命展现为课程设计理念,以回答“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怎样到达那里”为主要目标,围绕主要目标分别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建构学生完整人格,以有效适应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展现生命光彩。

生涯教育的设计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高一年级,会注重自我认识与接纳、挖掘学习潜能、梦想探索和情绪调节;高二年级,会注重人际关系辅导、自信心[1]培养、抗挫折训练和职业规划辅导;高三年级会注重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辅导和求职辅导。这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生规划为核心,辅以情绪、人际、学习等方面的辅导,促进学生整体生涯的发展与成长。

 

二、 基于主题活动的生涯教育策略

 

主题活动是通过活动形式,让活动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悟,达到教育效果。高中生涯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用目标引领来增强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主动意识,形成强烈的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内驱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中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未来理想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与未来理想职业相关的大学教育情况以及录取要求,对比现在的自己,初步确定长期的发展规划,重点确定在高中阶段需要积淀与完善的方面,需要达到的学业水平,制定高中阶段详细的自我提升计划和高考目标,确定自己的阅读方向和阅读书目,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相应主题活动:

(一) 生涯教育之“主题班会流动站”系列活动

每个年级、每个月由一个班承担一场围绕“人生规划”的主题班会展示课,展示地点可以选在班级,也可以选在会议室或多功能馆,其它班级台下就座参与并感受主题班会。

在以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为核心的心理社团的指导和辅助下,承担班级要独立策划、组织和执行整场班会,提前要做好班级人员分工,需要有详细的策划和执行方案,班会由班级学生主持并组织参与,培养学生亲身设计并体验生涯教育的相关内容,既能促进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等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而台下就坐班级学生通过观赏进行观察学习,各班的轮流组织与执行,实现了交互合作学习,促进时间效益最大化。

(二)生涯教育之“我要我的梦想——目标追逐”专题活动

整个系列活动分为3步走。

第一步,基于心理测评的自我认识。

是基于心理测评的职业倾向性测验和个性测试,辅以科学测试帮助学生探明自己适合的专业和职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觉察,促进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

可登陆“高考志愿填报网”、进行计算机安装、组织学生测试、反馈测试结果、课间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觉醒、引导学生进行目标选定)

 第二步,“360度看目标”大型讲座或学科渗透公开课。

通过问卷和访谈研究调查学生的人生规划现状与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安排讲座的核心内容。通过邀请演讲人,邀请人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知名大学的硕博研究生,详细而系统地汇报以本学科为基础的大学专业设置情况,各专业涉及的就业方向,以及相应职业所需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还有各职业的发展趋势和薪资水平。并要重点介绍开设这些专业的各类层次大学(分层列举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的具体院校)的教育情况和录取要求。

第三步,开展生涯规划讲座与辅导。

邀请生涯规划导师或心理教师,渐进性开展主题为“生涯规划心中行”、“时间管理步步营”“成长路上心态树”的生涯教育讲座与辅导,指导学生且行且成长,脚踏实地地实现目标。|

(三) 生涯教育之“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的系列专题活动。

一是“了解职业”的假期主题活动。要求学生首先采访一位自己想从事行业的从业人士(要求职业经验丰富、成功人士更好),读一本或者两本相关行业领军人物或者杰出人物传记或者书籍,了解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个性特征和行业相关特点,写一篇读后感。

二是“了解专业”大学调查活动。要求学生调查哪些大学设有这个专业及该专业的历年高考录取分数。

三是“认识自我”撰写职业倾向分析报告活动。指导学生撰写职业倾向分析报告,并择优做成“壁报”展示。

(四)假期大学校园行活动。

一方面,在本市联系不同级别的(一本、二本、大专)大学各1所,参观学校图书馆、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同时向大学学院申请由大学最强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作经验交流和学院专业介绍。

另一方面,安排和推荐学生参观两种级别的大学校园(自己当前成绩可以考上的大学、自己理想级别的大学),综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奋斗意识。

学生返校后,要求学生写参观感受,并制作高中阶段目标规划表,一式两份,上交一份到心理档案室。

(五)生涯教育之“榜样报告会”。

可以邀请社会企业家和各类行业成功人士来校作成长历程报告会,给学生以创业、成功为主题的未来职业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奋斗意识。也可以是我们身边虽平凡但孜孜以求、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人。报告会之后,要求学生在班级内沙龙研讨“他们带给我的触动”、“我该做什么”。

(六)生涯教育之“职业体验”专题活动

组织学生走近大中小各类企业,要求学生体验并调研各类企业的工作环境、任务要求、所需教育背景以及职业发展道路和职业资源。并鼓励学生在假期进行短期职业实习,并记录实习感悟。

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亲赴招聘会参加职业招聘并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明白找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明确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生涯教育策略

校本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课: 目标,人生的灯塔 —— 拨开人生的迷雾,照见心中的目标和理想。

第二课: “小步子”成就人生 —— 循序渐进分解目标,日积月累抵达终点。

第三课: 积极信念助力成长  ——养成积极信念,为理想保驾护航。

第四课: 知晓职业市场需求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就业需求。

第五课: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启发学生自我意识,挖掘自我潜能。

第五课:我的职业,自己做主——规划职业方向,储备职业素养。

第六课:填报志愿,了解专业——结合高考志愿的填报,进行升学指导。

第七课:休闲生活,动态适应——加强对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教育。

 

从校本课程设计框架中,可明显看出,每一课的内容与其他生涯教育策略有相辅相成之处,这是因为生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是基于人类对未来生命质量追求的有关人生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利于生涯教育的实施,同样,单纯的体验活动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方式。在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下,根据一定的内容架构,结合适当的实践活动,应该是高中生涯教育的较好方式。

 

四、通过研究性学习推进高中生涯教育的策略

本策略重在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通过设定生涯教育课题,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引领学生从生命层次思考未来,引导学生在制定规划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感受责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亲自规划人生,体验规划人生的过程。

组织我校部分老师组成生涯规划导师团。导师指导学生以“我的人生规划——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为题,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导师组织学生组成4-8人小组,可通过走访自己感兴趣的大学;利用休息日或寒暑假到职业招聘现场进行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寻找偶像,访谈专家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生撰写自己的研究报告;结题答辩、认定学分,展示美好人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2],按要求完成研究报告,导师通过后,就可以参加结题答辩,每个年级由3-4名导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的过程实际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过程。最后,学校还要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研究报告,开展人生规划展示、交流活动,展出学生五彩斑斓的美好人生。

同时,为更好地记录和追踪学生的成长,可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本带密码锁的“心灵成长记录本”,由学校统一订制,封面上印有各校校徽,并将记录本在封面上可取名为“致我们幻化成蝶的青春”,以符合高中生的青春特点和青春意义,密码本的首页可由校长亲笔签名和寄语,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关怀。记录本上既要求学生将参加每一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都收录在册,又要求学生将心理课上所学内容和所获得的心理成长记录在册,还可以将平常生活中的心事记录在册,手册由学生自我保管,一个月由心理教师回收一次,以便查阅和跟踪学生的心理成长,还可每学年由班级心理社团成员组织全班开展一次“学期回顾”沙龙。最后当学生毕业生时,学生们可自愿将个人的“心灵成长记录本”作为礼物和宝贵财富留给母校,毕业留档。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育研究,2008(10)

[2]白玉萍.将生涯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8)

[3]马赛葛.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中生涯教育.成才之路,2009(5)

[4]孙洪亮.普通高中[1]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尝试.教学与管理,2013(03)

[5]吴颖惠.学校实施高中生涯教育的策略.北京教育,2010(9)

 



[1]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


[1]  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

[2]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