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特点及干预策略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特点及干预策略

摘  要心理弹性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压力/逆境中个体的发展,强调个体在不利环境的积极适应。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以及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以干预促成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总结了心理弹性者的一些心理特点和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弹性;干预策略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开始关注不良环境中儿童的心理弹性现象[1],心理弹性近几年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2]。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所表现或潜在的保护性因素与逆境或创伤性生活压力事件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受消极结果影响的动态过程。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特殊的机能或能力。Werner及其同事所做的考艾岛纵向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高危因素(贫困,父母有精神疾病等)的群体中,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成长为有能力、有爱心的成年人[3]。大量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经历过虐待的儿童都会产生心理问题。由此,研究者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有过同样危险经历的个体,有些发展出了精神病理学问题,而有些却没有。似乎存在某种“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使他们免于受消极发展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积极认知、学业成绩以及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们还总结了心理弹性者的一些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环境因素,包括对自我、未来的积极认知[4]、灵活的情绪调节能力、良好的支持系统等。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弹性者的心理、环境特点,并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提供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策略。

二、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种,即能力性定义、结果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能力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成功应对环境变化和困境的能力和品质[5]。还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是压力/逆境之后的一种积极结果,强调功能的保持[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应该被当做一个动态过程来进行概念化,这一动态过程包括危险和保护性过程,个体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使许多在遭遇压力事件或逆境之前、之中和之后考虑到的不同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并考虑如何处理这些要求,这种交互作用可以改变不利生活事件的作用结果[7][8]

三、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生命全程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的个体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此阶段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青少年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并且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还会产生叛逆心理,容易滋生反社会、吸毒等暴力行为。此阶段的青少年还有较强烈的自尊需要,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又容易受挫,如果他们不能很好的缓解这种逆境经历所带来的压力或创伤,其心理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此阶段也是个体形成对自己、对未来的积极认知的重要阶段;学习也是此时的主要任务。因此帮助青少年成功应对压力或创伤,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弹性高的个体能从压力或逆境中恢复并在以后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将心理弹性的思想内涵与发展价值注入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重视培养青少年的自强人格与危机意识,倡导挑战式学习,以及建构多样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促进青少年成长为一个积极、谦虚、坚强、自制和自信的人[9]本文从对青少年期相对重要的学业成绩和健康成长两方面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

1. 心理弹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在中国大陆,学习成绩对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是很重要的。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以及家长的期望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强大的压力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或自杀[4]。另一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显著负相关,表明心理弹性在帮助学生成功适应学习中的困难或挑战时可能起重要的作用[4]。国内有关心理弹性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较少,主要有葛广昱、余嘉元等人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10]。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对学业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学业水平优秀者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学业不良者。此外,张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和学业水平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高于学业不良学生[1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在强调精英教育的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应提倡“普及教育”[10],让更多的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还要他们增强他们的抗压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尤其对于学业不良青少年而言,显得极其重要。

2. 心理弹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心理弹性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个体在压力或逆境中的发展,关注个体取得的积极结果。许多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在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减少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方面起积极作用。心理弹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降低与压力或创伤有关的负性行为和情绪。童年期受虐待会增加个体产生精神病理学问题的风险,但是心理弹性在这个过程中起明显的保护性作用。研究显示,虽然遭受同样的童年期虐待和创伤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能使个体不受消极结果的影响[12],并且能降低个体的自杀行为[13]。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弹性明显削弱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14]。上述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能有效缓解创伤或负性压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维护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者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15],即使处在压力中也能体验到积极情绪[16]。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好[4],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1]

四、心理弹性者的特点

1. 积极的认知

具有心理弹性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积极认知,在这些积极认知的作用下,他们更有能力克服遇到的逆境并且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能享受到积极适应和健康。同时,心理弹性个体在生活中充满活力,对新的体验有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他们倾向于积极看待社会环境,他们更可能在困难中看到机会并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具有心理弹性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会更有可能发现更好的问题解决技巧,他们会接受挑战并采用积极的策略应对挑战而不是被动、回避。他们对生活会充满希望,生活满意度较高。

2. 灵活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而言是必须的,那是否意味着对情绪调节的越多,我们就越健康?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个体要根据环境需要灵活地调整情绪才能实现情绪的适应功能。心理弹性者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他们能根据环境需求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心理弹性个体能从压力和负性情绪体验中迅速恢复并灵活的改变以适应环境要求[17]Christia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面对多变的情绪事件时,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够更加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符合情境要求[18]。因此,情绪灵活性是心理弹性个体成功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机制。

3. 良好的支持系统

越来越多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证据表明,儿童早期发展对之后能力发展的重要性[19]。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初环境,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提供的温暖,鼓励和帮助,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关爱都和心理弹性相关[20]。研究表明,良好安全的亲子关系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并因此发挥保护性作用[21]。生活在家庭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和成年人通过给母亲提供情绪和教养支持并为父母提供帮助,能间接促进贫困儿童的社会情绪弹性。非父母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树立积极行为榜样并给儿童提供直接支持来促进贫困儿童的心理弹性[22]。许多关于青少年物质滥用,暴力行为及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父母是帮助青少年更具有心理弹性的一个尤其关键的因素[23]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和同龄群体是其主要的社会资源。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的系统,考艾岛纵向研究和在美国的其他研究表明,在面对危机时同龄人和稍年长的个体是心理弹性青少年的情感支持来源,并且能从他们那里寻求帮助和安慰[24]研究还发现,受人欢迎的教师通常在促进青少年获得心理弹性时起积极作用,所有在考艾岛研究中经历高危事件而表现出心理弹性的儿童至少能指出一位教师,这些教师是他们获得支持的来源。由此可见,心理弹性个体除了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之外,其家庭内外的支持系统也是良好的。

五、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策略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根据心理弹性者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积极的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青少年自身、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

1. 提高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

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如自尊、自我效能感、乐观性等水平与高心理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冲动性、神经质人格特质等则是心理弹性发展的危险性因素[25]。有研究发现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是和心理弹性相关的,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逃避、不退缩。青少年要注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遇到问题时采用好的应对策略,对问题进行积极加工。

2.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尽管很多人关注同伴团体,但是对许多青少年来说家庭是首要的社会支持与源。积极的父母-孩子依恋对发展心理弹性是很重要的。同样,父母给予的温暖、鼓励和帮助,以及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照顾或者是和一个成年抚养者亲密的关系都和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20]。对孩子的信任和非责备性的养育方式也是一个关键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影响着孩子得到的支持和帮助的程度。高亲密性的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的家庭有助于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谐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信任感,提高孩子面对不利事件的心理弹性[25] 。

3.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研究表明,健全完善的社会体系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关注青少年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弹性的提高。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的同伴友谊、良好的教师榜样,这些来自于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积极支持都将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改善。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因此学校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环境。学校中积极的同伴关系、积极的教师影响和成功的机会都和青少年心理弹性积极相关。广泛的社会环境,如邻里、宗教和社区也在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Masten, A. 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27-238

[2] 胡月琴, 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 2008, 408)902-903.

[3] Werner, E. E.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3, 5(04)503-515.

[4] Mak, W. W., Ng, I. S., & Wong, C. C. Resilience: Enhancing well-being through the positive cognitive triad[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1, 58(4)610-617

[5]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〥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3, 18(2): 76-82. 

[6] Olsson, C. A., Bond, L., Burns, J. M., Vella-Brodrick, D. A., & Sawyer, S. M.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3, 26(1): 1-11. 

[7] Rutter, M.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5, 147(1)598-611. 

[8] Rutter, M.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99, 21(2): 119-144. 

[9] 杨欣, 张文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 教育科学研究,2010,8).

[10]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等.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114-118.

[11] 张丽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2.

[12] Marriott, C., Hamilton-Giachritsis, C., & Harrop, C. Factors promoting resilience following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 structured, nar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hild abuse review, 2014, 23(1): 17-34. 

[13] Alec ,Vladimir & Marco. Resilience mitigates the suicide risk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trauma[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 2011, 133: 591-594.

[14] 朱清范芳郑裕鸿等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2, 20(4): 515-517.

[15] 应湘,白景瑞不同心理弹性大学新生的积极消极情绪特征[J] .心理学探新, 2010, 30(118): 81-85.

[16] Michele M.Tugade & Barbara L. Fredrickson.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6(2): 320-333.

[17] 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2): 349-36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