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国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由家中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差异较大,一般有18岁以下、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等多种界定方法。[1]  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可以分为父母双方都外出、父亲一方外出、母亲一方外出三种情况。

近些年来,虽然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1)以“留守儿童”并含“问题”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期刊文章1231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章181篇。总的来看,研究者们普遍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2)通过分析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者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其中,以心理学为视角的分析多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以及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很少有文章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即使有的研究者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情绪,也只是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比如在孟筱(2010)的研究中,主要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情绪问题;[2] 李建花(2014)则主要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行为问题。[3] 3)许多研究将“留守儿童”看成一个整体,忽视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部差异。

鉴于以上三点不足,本研究试图以客观的视角,而不是仅仅关注其情绪问题,全面了解中国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并且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非留守儿童与不同留守类型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差异,试图出呈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现实状况。

二、    研究过程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农村儿童来自我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的六个省市农村地区,由《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实施调查过程,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上学路上公益组织》的调查。该调查发放问卷2218份,回收有效问卷2131份,回收率96%2131份有效问卷中,东部地区的问卷来自山东省的4所小学,323份,占15.2%;中部地区的问卷来自河北省的2所小学,共301份,占14.1%西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的6所小学,共455份,占21.4%;西南部地区的问卷来自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的11所小学,共1052份,占49.4%

该调查通过询问家人外出打工情况判断被调查的学生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的类型。具体说,对于“家里有哪些人长期(半年以上)在外或经常(每月或每星期)外出打工(可多选)”这一问题,选择“无人外出或“哥哥或姐姐外出的被判断为非留守儿童(父母均在身边);选择“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被判断为留守儿童。

2、          研究工具

该调查采用情绪词自我评估的方法,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调查采用二维模型的分类,选用了20个情绪词,分为四组(如图1)。其中,第一组为描述积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愉悦度”(Pleasure);第二组为描述积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平和度”(Peaceful);第三组为描述消极高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烦乱度”(Disorder);第四组为描述消极低唤醒情绪的词汇,包括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5个词汇,对应的潜变量命名为“迷茫度”(Confusion)。

 
 

高唤醒

 

 

 

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

消极

 

            烦乱度 

开心、愉快、轻松、好奇、有信心

积极

 

愉悦度

迷茫度

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

平和度

镇定、平静、舒适、满意、有安全感

1  本调查所使用的20个情绪词

 

低唤醒

 

 

3、          研究程序

在调查中,对每个情绪词,要求学生判断其与自己最近情绪状态相符合的程度,按照1-5的等级做出判断:1—最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将属于同一潜变量的5个词汇的得分计算平均值,作为衡量该潜变量的大小的数值,分别称为“烦乱指数”“迷茫指数”“愉悦指数”“平和指数”。根据5等级评分的规则,各种指数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低于2. 4分判定为符合程度较低,高于3.4分属于判定为符合程度较高。“烦乱指数”“迷茫指数”高于3.4,表示学生烦乱度和迷茫度较高;“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高于3.4分,表示学生的愉悦度、平和度较高。

“烦乱指数”“迷茫指数” “愉悦指数”“平和指数”四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分别为0.6430.6970.5590.542,基本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

三、    研究结果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对比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上的分值见表1和图2。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在“迷茫指数”和“烦乱指数”两个消极情绪变量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2.72>2.57,2.86>2.73)t检验表明差异显著(p=0.000;在“愉悦指数”和“平和指数”两个积极情绪变量上,留守儿童的得分均略低于非留守儿童(3.6<3.65, 3.57<3.58)t检验表明差异不显著。根据这一结果,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愉悦度、平和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

1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四个情绪变量上的分值

是否留守

烦乱指数

迷茫指数

愉悦指数

平和指数

非留守

均值

2.7857

2.6053

3.7663

3.5503

N

852

863

860

874

标准差

.79530

.85154

.67237

.62315

留守

均值

2.9221

2.7415

3.7201

3.5118

N

1076

1043

1071

1077

标准差

.76902

.78625

.68830

.64172

总计

均值

2.8618

2.6799

3.7407

3.5291

N

1928

1906

1931

1951

标准差

.78348

.81905

.68146

.633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和全体教师一起做心育

电话:010-88810835

邮箱:kmyuhong@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