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团体辅导对中专生婚恋价值观的干预实验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很多,近年来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热播,更是引起了学者对人们婚恋价值观的兴趣和探讨,似乎大家都将探讨的年龄默认为成年人,但每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从小接受各种教育的影响,反反复复、曲折形成的,笔者认为应该将探讨、研究的年龄往前推移。因为目前中专生恋爱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出现从“潜水恋”到“岸上恋”的转变,开始像大学生在校园内明目张胆地过密交往。中专生的胆子是大了,但不代表他们的处理能力、平衡事情能力增强了,更不代表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同步发展到位,中专生的性困惑、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很多,而且有不少学生毕业两三年左右就举行了婚礼,他们有的未到或刚到结婚法定年龄。如此,婚恋价值观是否积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业及他们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他们的婚姻是否幸福。教育局和各类学校高度重视。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作看到了中职类学生性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学校的性教育工作,并突出了学生婚恋价值观的教育,力求探索出适合学校的教育策略。

    一、中专生团体婚恋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理论依据
一个成功的团体辅导方案应在要建立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因此在设计这次方案时,研究者明确了辅导的对象和目标后,分别就以婚恋的相关理论和中山中专学生的恋爱现状两方面作为设计依据。
(一)婚恋的相关理论
1、爱情分类理论
爱情分类理论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李氏爱情类型理论和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
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John Lee,1977)认为爱情的三原色是“激情”、“游戏”和“友谊”,并总结出6种爱情类型:游戏型、占有型、友谊型、激情型、利他型和现实型。而不同的关系会唤起不同的爱情类型,即使同一种关系中也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成另一风格的爱情。
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种成分的组成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爱情类型。如果三者皆有则是“完美的爱”。
以上两种爱情分类理论能较好地解释爱情,是目前团辅中借用最多的理论之一,可见人们的认同度较高,研究者认为它们较符合中专生的恋爱实际。
2、约翰的爱情地图理论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M·John)提出爱情地图论,他认为我们会追求或爱上那些最符合自己大脑中的爱情地图的人,地图信息包括我们的好恶,如气息、肤色等偏好。这张地图在儿童时期就基本确定了,其中母亲起了关键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男孩子而言,父亲对儿童,尤其是女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婚姻幸福起巨大的作用,决定着日后如何与异性接触。
约翰的爱情地图理论非常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对特定对象产生好感的原因,满足了中专生的好奇心,让人能理性地看待爱情。
3、心理投射理论
心理投射理论认为个体会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对这些外在的食物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个体的内在世界。在团辅中使用能很快速和真实地了解成员的想法,也能容易让成员茅塞顿开。
这些理论都是目前婚恋理论中流传较为广泛地理论,它们能较好地满足中专生发展的需求并能协助学生发展,实现团辅的目的,保证团辅的实效性。
(二)中山中专学生的恋爱现状
中专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因为生理和心理原因,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加上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小,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感情方面,引发许多情感问题,例如:1、没经过深思,较轻易开展或结束一段恋情;2、恋爱过程中争执较多,对于双方的矛盾多以口舌之争、冷战、自我伤害等消极方式应对;3、性观念开放,保护意识不强,容易造成伤害;4、同性恋;5、受小说和偶像剧等媒体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恋爱观念较为偏激、负面,如过度浪漫化爱情、过度的自我牺牲精神、自认为是花心者的终结者、灰姑娘情结……
中山中专不少学生的成长、家庭背景较为复杂,如单亲家庭、失亲家庭、问题家庭等等,而且中专生大多经历过学业或生活方面的失败,导致部分学生看待感情和婚姻有些偏颇、消极,例如缺乏责任感和安全感、轻率对待感情和婚姻、缺乏经营爱情和婚姻的技巧等等。
    二、中专生团体婚恋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一)方案的实施设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为对象。通过在校园中招募和面谈,人数为24人(10男14女),将招募的人员随机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中专生婚恋价值观问卷”对这个两个组进行前测。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相应的婚恋团体辅导;对对照组学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婚恋辅导,他们可以自由参加研究者开展的其他内容的团辅活动或者选择参加下一期的婚恋辅导。
1被试的基本情况

组别 / 性别                          人数
实验组            5          7            12
对照组            5          7            12
 

    2、研究工具和统计工具
(1)研究工具:中专生婚恋价值观问卷
“中专生婚恋价值观问卷”改编自苏红(2006年)的“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卷”。“中专生婚恋价值观问卷”在收集被试的基本信息时做了相应的变动,而其他关于婚恋价值观方面保留了原问卷的所有题项,包含7个因子,即沿用了苏红的婚恋价值观结构:恋爱动机、性爱抉择观、婚姻倾向、婚姻价值观、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和婚姻忠诚观。
2婚恋价值观结构

因子                        成分涵义

恋爱动机    爱是什么?为了什么而恋爱,即爱的驱力是什么
性爱抉择观 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基于什么选择性爱和性爱伴侣
婚姻倾向    对婚姻的向往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待婚姻
婚姻价值观 追求什么样的婚姻,向往以什么为基础的婚姻
婚姻自主观 对如何选择伴侣的看法,主要依靠自己还是家人的意见
婚姻角色观 如何看待家庭中夫妻双方各自的地位
婚姻忠诚观 如何看待夫妻双方的忠诚情况                                                     

 

这7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5840-.857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的7个因子与苏红原设计的总问卷的效度资料也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2)统计工具:使用软件SPSS13进行数据统计。
(3)婚恋价值观团体辅导方案
3中专生婚恋团体辅导方案

辅导阶段
序号
相关因子
主题
目的
主要内容
开始阶段
1
 
爱的测试
① 了解成员婚恋观现状
中山中专婚恋价值观问卷测试
2
 
爱的缘分
① 相互认识
② 建立团体契约
③ 形成良好氛围
①串名字 ②幽默分组 ③小组建设 ④团体契约
工作阶段
3
恋爱动机
爱的认知
①了解两性在情绪、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②理解爱情成分
①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②爱情三角理论
4
爱的动力
①了解各种类型恋爱动机
②理解各自的恋爱动机
③引导建立积极恋爱动机
①爱情分类理论
②我为何而恋
③我的恋爱态度
5
性爱抉择观
爱的画像
①了解自己伴侣的意象
②了解自己的择偶标准
③理解家庭对婚恋的影响
①花虫意象活动
②爱情地图理论
③最佳主角
6
爱的萌动
①明白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
②学会在与异性交往中自我保护
③学会如何对待青春期萌动的爱
人生AB剧:爱的萌动。根据“爱的萌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AB两种选择,成员做出选择后,采访选择的原因。
7
爱的诱惑
①明确人生每一个选择的重要性
②建立正确的性爱抉择观
①活动:如果我是她/他
②真爱等待活动
8
婚姻倾向
婚姻价值观
爱的价值
①了解个体的婚姻倾向和婚姻价值观
②帮助建立健康的婚姻倾向,形成合理的婚姻价值观
①用“婚姻是……”创作5个句子
②体现各类婚恋价值观故事分享探讨
9
婚姻自主观
婚姻角色观
婚姻忠诚观
爱的升华
①引导形成健康婚姻态度
②探讨个体婚姻自主观
③探讨个体婚姻角色观
④探讨个体婚姻忠诚观
①活动:花落谁家
②分享与讨论:婚姻与我
 
结束阶段
10
 
爱的展望
①憧憬未来,引导积极面对人生
②分享收获,相互祝福
①活动:二十年后的我
② 的祝愿与收获

(4)效果评估其他工具:分别设计一份“团体辅导活动反馈表”和组织“3个月后的效果追踪座谈会”。
(二)方案的实施结果与分析
    1、干预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婚恋价值观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时婚恋价值观量表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如下表:
             4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得分比较

 因子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M+SD            M+SD
恋爱动机    10.08+1.505    10.25+1.765     .249     .806
性爱抉择观  24.33+6.080    21.58+4.757   -1.234     .230
婚姻倾向    20.75+3.596    19.83+2.691    -.707     .487
婚姻价值观 8.33+1.435     7.92+1.311      -.742     .466
婚姻自主观 11.42+1.782    11.17+2.125     -.312      .758
婚姻角色观 14.08+3.397    13.50+2.812     -.458      .651
婚姻忠诚观 18.00+3.219    16.75+2.768    -1.020    .319
 总 分    107.00+10.171   101.00+7.886    -1.615     .121
 

由表4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中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这两组学生的婚恋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可以作为同质群体,也可以参与干预效应的数据分析。
    2、实验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比较
实验干预结束后,立即对实验组实验干预前后的婚恋价值观量表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如下表:
               5中专生婚恋团体辅导方案

因子       前测          后测            T        P
M+SD         M+SD

 恋爱动机   10.08+1.505   12.25+1.815    -3.183     .004﹡﹡
性爱抉择观 24.33+6.080   30.83+2.918   -3.339    .003﹡﹡
婚姻倾向   20.75+3.596   20.58+2.021      .140    .890
婚姻价值观  8.33+1.435    9.92+1.730   -2.440    .023
婚姻自主观 11.42+1.782  12.58+1.975    -1.519     .143
婚姻角色观 14.08+3.397  13.58+3.088      .377     .710
婚姻忠诚观 18.00+3.219   17.92+2.314      .073    .943
 分   107.00+10.171 117.67+7.340    -2.946    .007﹡﹡

 

      由表5可知,实验组在前、后测得分比较中,恋爱动机、性爱抉择观、婚姻价值观这3个因子和总分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专生的婚恋价值观在团体辅导后有了显著改变,而且这4个项目中的得分显著提高了,说明团体辅导让实验组学生的婚恋价值观发生了正面的改变,即证明团体辅导能帮助中专生建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3
、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比较
对对照组前后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
6对照组前测和后测得分比较

因子        前测          后测            T         P
M+SD          M+SD
恋爱动机    10.25+1.765   10.00+1.809       .343     .735
性爱抉择观 21.58+4.757   22.50+5.179      -.452     .656
婚姻倾向    19.83+2.691   19.33+3.055       .425      .675
婚姻价值观 7.92+1.311    8,58+2.021       -.959     .348
婚姻自主观 11.17+2.125   11.42+1.975      -.299      .768
婚姻角色观 13.50+2.812   13.83+4.260      -.226      .823
婚姻忠诚观 16.75+2.768   17.25+3.841      -.366     .718
 分    101.00+7.886  102.92+8.764     -.563      .579
 

由表6可知,对照组前、后测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对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4、对实验组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对实验组的后测得分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分、恋爱动机、性爱抉择观和婚姻价值观上,性别和年级差异主效应均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所有检验F值均小于1。
(三)方案的推广应用
1、方案的科学有效性
 实验结果证明这一系列的团辅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同学们言行中体现出对活动的喜爱,活动过程氛围和谐。在两个多月的团体辅导活动中,除了第一次做调查问卷后没有填写反馈表外,之后每一次团体辅导后都及时让学生填写“团体辅导活动反馈表”,反馈表中对这次辅导很满意的7人,满意的5人,一般和不满意的没有。10次的团体活动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爱的认知”、“爱的画像”、“ 爱的萌动”和“爱的诱惑”,认为这些活动带给他们的启发和感触最多,希望能有机会继续深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建议增加几次团辅,将话题引深入些和活动再多些。
团体辅导3个月后,组织实验组学生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以跟踪效果。3个多月的间隔并没有让他们陌生,座谈会正式开始前,他们都很友好的相互招呼、叙旧,气氛非常的自然、亲切。座谈会主要围绕“婚恋价值观团体辅导对你或身边人有哪些影响”进行,整个座谈氛围信任、接纳、温暖、和谐,大家都积极分享。整理同学们的发言,发现学生们在知识、态度、观点等几个维度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使用婚恋价值观团体辅导方案可以培养和改变中专生的婚恋价值观。
2、方案的特点
(1)辅导的方式以“参与-体验-感悟”为主。在每一次团辅中都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分享,如“我为何而恋”、“花虫意象活动”、“人生AB剧”、“如果我是她/他”、“真爱等待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表现活跃,积极表达感受和看法,从中获得成长。
(2)辅导过程以人为本。本研究方案的设计是根据中专生需要出发进行设计的,而且在辅导过程中不是按教案一成不变进行,而是会按照学生现场的表现需求,灵活调整,例如第6次辅导“爱的萌动”中,学生在面临“是否接受邀请单独去约会”选择时,有人提及“约会强暴”,即引发了同学们非常浓郁的谈性,研究者立即决定深入探讨这话题,和大家分享了约会强暴的一些研究并让大家探讨自我保护的一些技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团辅中除了活动设计多样化外,尽量增强趣味性,例如“人生AB剧”中,让学生通过走动到不同区域来表达自己的选择,大家在走动和抢座位置中体验到快乐。此外团辅中还会增加一些小小的趣味活动,例如在第7次辅导中,辅导前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性脱敏活动:呈现20个成语,如一针见血、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等,接着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成语,请出几位同学分享,再要求大家用“洞房花烛夜”、“我”和刚选择的成语一起造一个句子,然后再次请出刚才分享了成语选择的同学说出他们的造句,同学们哄堂大笑,大家对性的羞涩、难堪被打破,接着讨论性话题时每个同学都表现得大方、自然。
(3)辅导以正面导向为基线。团辅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坚持始终采用间接的、暗示的、启发性的正面引导,例如某女生分享父母不幸婚姻故事后,研究者首先问“你们觉得这段婚姻中受到影响的人有哪些?”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婚姻影响大的不仅仅是夫妻双方,还有孩子,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想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家庭,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维持婚姻的一些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同伴的力量引导该女生客观看待婚姻,不因父母的婚姻而否定所有的婚姻,树立将来自己也有获得婚姻幸福的希望。
3、方案的注意事项
方案涉及的内容较为敏感,辅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破冰工作。这系列团辅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关于婚姻部分的活动设计不够深入,因为婚恋价值观设计内容比较多,在设计方案时选取了一些关键内容,可以考虑另外开设一个“恋爱关系团辅方案”,让学生可以选择分阶段先后参与这两个系列的辅导。另外对辅导效果的评估可以更科学化些,如进行个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王玲.高专院校朋辈辅导员自我管理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   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 ].中国社会科学.1989 (4).
3.   钟道平.近十余年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述评[J ].青年研究.2003(2).
4.   李小玲.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恋爱倾向的影响 [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19(2): 60- 61 .
5.   王向阳.大学生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J].青年探索2010, (4): 89- 92 .
6.   李春玲.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知识、性道德及异性交往经历调查[J].青年研究.1996(6 ).
7.   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   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 , (4) .
9.   吴雪莹,陈如.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征婚启事看当代人的择偶标准[J].青年研究.1996(9) :16-20.
10. 杜洁. 80后青年婚恋新现象面面观[ J ]. 中国青年研究.2009(4):5-12

李琦.网恋对人心理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 4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