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化,人们来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正在日益增加。作为未来主人的青少年学生,同样也经历着种种压力,特别是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将面临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校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最优化、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确立、心理压力的释放等一系列的转折,伴随着这些转折而产生的是许多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笔者在学校接待的大量心理辅导个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来访者都是因为情绪方面的困惑前来寻求帮助。基于这种现状,笔者成立了本课题组,以上海市远郊某初中低年级(六、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管理能力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所谓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简单地说,就是个人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表达情绪和陶冶情绪等的能力。它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接纳正常的情绪,然后恰当的表达情绪。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身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说,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本课题研究基地学校是上海市远郊的一所城镇初级中学,生源既有来自城镇也有来自农村,因此具有一定的远郊初级中学的代表性。随着近几年教育制度的变化,远郊学校的生源和教育教学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发展迅速、处处充斥着竞争的社会中,各个阶段的人们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承受着各种压力,压力的存在必然会伴随着各种情绪的产生。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处在新环境适应期、走进青春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情绪的敏感期,因此情绪管理能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显得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班级管理、心理辅导以及其他的活动过程中,因为情绪问题而引发的行为问题、因为未能较好的处理情绪问题而产生心理困惑的比比皆是,那么对于像基地学校一样地处远郊的初级中学来说,低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些压力的情绪稳定性、情绪管理能力如何呢,目前为止,我们不得而知。
课题组在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情绪的相关研究已经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心理学在国内的飞速发展,加之社会上因为情绪问题而产生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人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了情绪的重要性,着手对人的情绪情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不乏有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从网络、书店中不难看到情绪管理的相关文章或专著。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课题组成员发现,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的研究成果还是有一定数量的,针对初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对初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本土化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课题组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明确远郊初中低年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若干有效的干预对策,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为初中学生情绪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上海市远郊初级中学低(六、七)年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的情绪稳定性现状;
2、上海市远郊初级中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
3、针对上海市远郊初级中学低年级学生当前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提出情绪管理能力的若干有效干预对策。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情绪稳定性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加以整理和分析,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现状。
2、利用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抽样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
3、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前期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干预对策。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上海市远郊某初级中学为研究基地,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六、七两个年级中选择部分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课题目标和内容进行研究。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如下:
1、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
以已有问卷为基础,结合自己学校的现状,编制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加以分析。
(2)访谈法
对所有的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采用个别访谈、随访和团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问卷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访谈,完善调查结果。
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两个年级的不同班级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发现不同年级学生情绪稳定性等的差异性。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课题的准备与启动阶段;课题具体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有: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制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完成课题研究的提纲设计,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撰写、完善开题报告,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整理、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撰写并完善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有:汇总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材料并整理归档。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和经验总结,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其他工作。
四、课题研究成果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课题组从情绪稳定性的调查着手,了解研究对象的情绪稳定性现状;其次,在了解了研究对象的情绪稳定性以后,课题组利用相关问卷,对其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和研究;第三,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成果,初步提出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措施。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情绪稳定性现状
情绪稳定性是一种不因情境的变化而表现过分情绪反应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六、七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现状如下:
注:0--20分:情绪稳定,自信心强
21-40分: 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冷静
41分以上: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
从以上图表我们不难发现,在六年级,情绪稳定,自信心强的学生比例为25.5%;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冷静的学生比例为69.7%;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的学生比例为4.8%。在七年级,情绪稳定,自信心强的学生比例为27.4%;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冷静的学生比例为68.8%;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的学生比例为3.8%。总的来看,六、七两个年级学生稳定性的现状是高度一致的,具备一起研究的前提。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两个年级中情绪稳定性测试分数在41分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8%、3.8%),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进行及时的干预。
(二)情绪管理能力现状
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对情绪的一些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其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理解为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的能力。
结合有些心理专家的观点,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情绪管理能力:
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是指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觉能力,随时随地都清楚自己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总与自己的感觉在一起。
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的情绪自我觉察能力的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其中能够较好的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学生比例为80.1%;情绪自我觉察能力一般的学生比例为11.5%;缺乏一定的情绪自我觉察能力的学生比例为8.4%,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察觉自己在某种事态下的情绪状态,从而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这部分学生也是心理辅导教师要特别关注的学生。
2、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及抑制自己情绪冲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个体觉察到自己处于某一种情绪状态的时候,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可以恰如其分的加以控制,从而合适的应对所要处理的事情。
课题组在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低年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比例为50.6%;具有一般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比例为21.5%;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比例为27.9%。这项能力与前一项能力但就数据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表明虽然绝大多数的学生具备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遇到某种情境能够较为清楚的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这是一项较高也较难实现的情绪管理能力,它要求个体不仅要有较好的情绪自我觉察能力和控制能力,还要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延迟自己的需要,给予自身以激励,从而调动和指挥自己的情绪。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低年级学生最欠缺的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我激励能力的学生比例仅为31.1%;具备一般的情绪自我激励能力的学生比例为29.1%,而缺乏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的学生比例高达39.8%。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种能力是一项较高的也较难实现的情绪管理能力,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措施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课题组发现,基地学校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情绪稳定性较好,并具备了基本的情绪管理能力。当然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情绪稳定性不佳,缺乏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这部分学生需要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格外关注。
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针对基地学校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管理能力现状,课题组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工作,以期对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1、作为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心理个案辅导和心理教育科研等是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心理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情绪辅导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的、有效的安排到心理课堂教学和心理讲座等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心理教师要是细心的人,要能够发现可能或者正处于情绪困扰中的学生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此外,适当的情绪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心理教师了解学生的情绪动态,及时做好干预。
2、作为学科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最多的时间是呆在学校里,而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除了自己的同班同学,就是各学科教师。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科教师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科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还要尽可能的营造一种积极的情绪氛围,在教育教学多运用情感因素,这都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3、作为同伴辅导员。同伴辅导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新生力量,它可以是学生心理委员亦或是学生心理社团的成员,同伴辅导员来自于学生,同时也服务于学生,同伴辅导员的同伴辅导优势是不可取代的。所有的同伴辅导员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情绪管理的技巧,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同伴互助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同伴交往中发挥同伴辅导员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同学,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可能或已经处于情绪困扰中的同学,并适时的进行同伴辅导或者转介给心理教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初步了解了基地学校低年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并结合远郊初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初步的干预措施。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开展了大量的情绪相关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课题组还指导基地学校部分同伴辅导员开展了学生小课题《青少年的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的研究,小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积极学习情绪相关理论知识,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顺利完成了课题的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课题组成员的方式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
(一)研究方法中的不足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课题组成员自身水平和外在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课题组对研究对象所做调查采用的问卷,都是课题组成员参考网络上相关的测试问卷设计而成,访谈的问题也是课题组成员自己设计,这必定在科学性、准确性上有所欠缺。因此,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应更注重利用权威量表对数据的研究,多用客观数据说话。
(二)研究内容与对象的欠缺
本课题的题目是《远郊初中低年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和研究》,而情绪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涉及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由于课题组成员的能力和精力等限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显得过于局限。另外,课题的研究对象来自于同一所学校,虽然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究竟能否能不能代表远郊初中低年级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六、参考文献
[1]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叶素贞等:《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郑日昌:《情绪管理 压力应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