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父母情感忽视对中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与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文章作者:王慧雅(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37016)
梁晓燕(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37016)
陈泽瑾(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37016)
王玮(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37016)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接纳和安全感在父母情感忽视和社交焦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56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情感忽视量表、同伴接纳量表、安全感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情感忽视、同伴接纳、安全感和社交焦虑之间两两之间显著相关;②父母情感忽视通过两条间接路径: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同伴接纳与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中学生社交焦虑产生影响。结论:父母情感忽视正向预测中学生的社交焦虑,这种影响效应主要是通过同伴接纳与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带来的。
关键词:情感忽视;社交焦虑;同伴接纳;安全感
正文:
近年来,“社交恐惧症”这个词愈发流行,成批的年轻人对此都有共鸣,而由于青春期的独特心理特征,许多身处青春期的中学生在面对人际交往时都会感到笼罩在恐惧与焦虑中,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学阶段是社交焦虑的多发期[1]。并且社交焦虑往往会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3]。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中,一方面不少研究者都将目光放在了较为明显的家庭因素上,其中李小新、王明忠等人就发现了家庭阶层、父母冲突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4-5]。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交互影响下,一些较隐蔽的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逐渐加大。调查显示情感忽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高的发生率[6-8]。其中相比欧洲国家(11.8%),亚洲国家情感忽视比率达到了30.1%,为全世界最高[9],因此对于国内父母情感忽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仅单独谈论家庭因素或同伴因素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身心各个方面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地适应着各种变化的环境,所以他们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和个体因素上多维度探讨中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根据家庭治疗理论可知,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沟通和共情支持,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反之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10]。而父母的情感忽视就是家庭缺少情感沟通的现象,这样的状况自然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也指出父母的情感忽视会导致青少年之后的社交焦虑[11]。父母的不理睬和拒绝会使孩子将其归结为自己的不优秀(例如,“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孩子,所以妈妈不关心我”),长此以往他们累积了大量的对自己的消极看法,使他们害怕与其他人相处产生社交焦虑[12]。因此本研究将集中讨论父母情感忽视对中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假设1:父母情感忽视正向预测社交焦虑。
父母带来的情感忽视虽然会引发一系列消极后果,但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同辈群体同样也会影响个体发展,若是单独考虑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将无法全面揭示它们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13]。社会发展模型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其中家庭和同伴依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为,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因素往往通过同伴的社会化过程来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作用的[15]。同伴接纳作为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了群体对个体的态度指向:即接纳或排斥。同伴接纳水平往往体现了个体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16]。并且有国外研究者也发现,父母忽视会通过同伴关系对儿童的情绪问题带来影响[17]。伊夫斯(Eaves)等人就指出亲子之间消极的人际关系模式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关系模式[18],有忽视经历的个体往往会遭受更少的同伴接纳,从而使个体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17]。此外群体社会化理论也认为,青少年的社会化任务需要在同龄人中完成,个体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程度,可以对之后的社会适应起到保护作用[19],这种更高水平的同伴接纳会使个体对自己和周边环境有更积极的认知,使个体用积极的心态处理人际问题,从而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反之更少的同伴接纳则会降低个体的归属感,提升焦虑水平,引起社交焦虑[20-21]。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同伴接纳在父母情感忽视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安全感在本质上是一种情绪情感,是人的安全需要能否被客观事物所满足时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22]。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指出,照顾者的抚养质量是个体安全感的主要来源[23]。在实证研究上,戴维斯(Davies)等人发现相比温暖有爱的家庭,在情感冷漠和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个体的安全感明显更低[24]。因为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有着较差的情感洞察力和情感沟通能力,这种情感上的忽视导致他们无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从而带给孩子较低的安全感[25],孔(kong)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情感忽视会对个体的安全感带来消极影响[26]。此外,研究王明忠的研究也发现安全感较低的个体,会更多地产生焦虑、抑郁的症状[2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期童年期的不安全感,会使得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复制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当自己与他人相处时,这种模式就会被唤醒,进而采取远离、迎合或对抗的方式应对人际交往,最终也就产生了社交焦虑[28]。总之安全感作为一种情绪情感体验,情感忽视可能经由安全感这个个体情感因素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安全感在父母情感忽视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外界环境对安全感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可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安全感有着巨大的影响[29]。随着个体的成长,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已有的实证研究显示同伴关系可以显著地预测城市高中生的心理安全感[30]。其中同伴对个体更高的接纳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体的安全感[31],反之而当个体感受到较低的接纳水平时,其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32]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4:同伴接纳和安全感在父母情感忽视与社交焦虑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1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黑龙江省和山西省选取三所中学的6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回收有效问卷568份,有效率为94.67%。其中初中生320人,高中生248人。男生244人,女生324人,被试年龄在13-19岁之间,被试平均年龄为15.33±1.57岁。
1.2研究工具
1.2.1情感忽视量表
采用潘建平等人2007年编制出《中国城市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量表》中的情感忽视分量表,共23道题,采用4点计分(1表示从未有,4表示一直是),其中8道题为反向计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情感忽视经历越多。本研究中情感忽视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是0.91。
1.2.2社交焦虑量表(FNE)
采用沃森(Watson)和弗兰德(Friend)编制的惧怕否定量表的简明量表。本量表共12个道题,其中4道题为反向计分,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5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本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是0.86。
1.2.3心理安全感量表
心理安全感量表由丛中和安丽娟于2003年所编制,共包含16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表示非常符合,5表示非常不符合)。该量表分为两个维度,人际安全感因子有8个题目,确定控制感因子有8个题目。得分越高心理安全感越低。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是0.85。
1.2.4同伴接纳量表
采用邹泓1998年编制的同伴关系量表中的同伴接受分量表,共20个题目,14道题为反向计分,采用4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其总得分越高说明其感受到的同伴接受程度越高。本研究中,同伴接受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是0.93。
1.3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海耶斯(Hayes)编写的 PROCESS 宏程序3.5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2结果
2.1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哈曼(Harman)单因素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全部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6个,且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显示为19.426%,低于40%的临界标准,可知该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
2.2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父母情感忽视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和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同伴接纳与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交焦虑呈著相关,安全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2.3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使用Hayes 编制的SPSS 宏程序Process中的Model 6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年级后,将父母情感忽视作为预测变量,社交焦虑作为结果变量,同伴接纳与社交焦虑分别作为中介变量1与中介变量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第一,父母情感忽视显著负向预测同伴接纳(β =-0.44,p<0.001)。第二 ,父母情感忽视显著负向预测安全感(β =-0.27,p<0.001),同伴接纳显著正向预测安全感(β =0.41,p<0.001)。第三,安全感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β =-0.49,p<0.001)。
采用bootstrap 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包含0,说明直接效应不显著。而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间接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21,占父母情感忽视对社交焦虑总效应的87%。总间接效应由三条间接路径组成:第一条路径父母情感忽视→同伴接纳→社交焦虑,该路径的置信区间包含0,表明该条中介路径不显著。第二条路径父母情感忽视→安全感→社交焦虑,效应值为0.14,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8%,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第二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显著。第三条路径父母情感忽视→同伴接纳→安全感→社交焦虑,效应值为0.21,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8%,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第三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显著。由此可见,父母情感忽视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是通过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同伴接纳与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感在情感忽视与中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父母的情感忽视通过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产生影响。这说明当青少年反复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时,就无法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图式会内化为个体的交往模式[33]。在这种交往模式下,青少年在面对同伴时往往就会采取远离、迎合或对抗的方式去面对,仅为引起社交焦虑[28]。此外安全感较低的个体往往不擅长使用社交技巧,这也使他们更容易在交往中感受不舒服[33],从而会强化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上的焦虑。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和安全感在父母情感忽视与中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即父母情感忽视通过影响同伴接纳和安全感,进而对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产生影响。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曾经受到过忽视、虐待的孩子,更有可能将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其他的关系中[34]。所以受到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则会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同龄伙伴身上,从而产生较低的同伴接纳。实证研究也发现,被父母忽视的个体更有可能发生同伴的拒绝[35]。当个体经历了更多的与同伴之间的消极体验时,自然会对人际关系信任感降低,产生较低的安全感,长此以往个体也会更多的采取远离的策略,去逃避人际关系,使个体难以适应社交场合,从而引起内心的焦虑。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同伴接纳不能直接预测社交焦虑,而是通过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同伴接纳作为一种群体对个体态度的概念,往往会通过影响个体情绪方面的特征,间接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有研究就发现了,在社会支持与一些心理问题中,安全感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36]。稳定的同伴接纳作为个体一个重要的支持力量,可以提升个体的信任感,给予个体较高的安全感,从而减少个体的焦虑,反之较低的接纳水平则会使个体失去对同学的信任,无法建立在同伴群体中的安全感,越来越害怕与同伴的交流。所以提升个体本身的安全感对于降低社交焦虑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总之当个体拥有较低的同伴接纳时,如果不能给予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就会引起学生的社交焦虑。
本研究通过对同伴接纳和安全感链式中介的检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父母情感忽视对中学生社交焦虑的潜在作用机制。这也启示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增加情感上的沟通与共情。亲子关系是个体出生后以后建立的最初的关系,在亲子关系中要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只有在最初的关系中感受到父母的情感关怀与接纳,他们才会拥有更多积极的力量,更有底气去建立更多的关系。此外还要关注到同伴接纳这个积极性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同学之间的团体活动,进行班级的心理健康班会活动,提升同学之间的包容度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班级塑造一个良好的同伴氛围,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Schmidt M H, Blanz B. Anxiety syndrome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Acta paedopsychiatrica, 1989, 52(1): 36-43.
[2]Brook CA,Willoughby T. The social ties that bind: social anxie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cross the university years [J]. J Youth Adolesc,2015,44( 5) : 1139 - 1152.
[3]Safren SA,Heimberg RG,Brown EJ,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social phobia [J]. Depress Anxiety,1996,4( 3) : 126 - 133.
[4]李小新,任志洪,胡小勇,郭永玉.低家庭社会阶层大学生为何更容易社交焦虑?——心理社会资源和拒绝敏感性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9,42(06):1354-1360.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90611.
[5]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陈武.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心理学报,2014,46(01):90-100.
[6]Infurna M R, Reichl C, Parzer P,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depression and specific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abuse and neglect: A -analysi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6, 190: 47-55.
[7]Maguire S , Naughton A . Neglect: widespread, damaging and difficult to identify[J]. Paediatrics & Child Health, 2016:485-487.
[8]于增艳,赵阿勐,刘爱书.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17,49(01):40-49.
[9]Mark A , Bellis, Karen, et al.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harming behaviours in young adults: surveys in eight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10]方晓义,戴丽琼,房超等.亲子沟通问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3):47-52.
[11]Mueller, Laura E.Bertsch, KatjaBuelau, KonstatinHerpertz, Sabine C.Buchheim, Anna. Emotional neglect in childhood shapes social dysfunctioning in adults by influencing the oxytocin and the attachment system: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 d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sychophysiology, 2019, 136.
[12]Young J E . A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to Friendship Disorders[J]. Springer New York, 1986.
[13]Weiner I B , Lerner R M , Easterbrooks M A , et 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ume 6: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
[14]Hawkins J D, Weis J 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linquency prevention[M]//Developmental and life-course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Routledge, 2017: 3-27.
[15]许阳,张卫,喻承甫,苏萍,刘莎,甄霜菊.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关系:同伴侵害的中介效应与亲子关系的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04):457-467.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4.10.]
[16]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3):57-61.
[17]Ban J , Oh I . Mediating effects of teacher and pe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abuse/neglect and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J]. Child Abuse Negl, 2016, 61:35-42.
[18]Eaves L J, Prom E C, Silberg J L.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arental neglect on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anti-socia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wins and their parents[J]. Behavior genetics, 2010, 40(4): 425-437.
[19]Furman W , Buhrmester D . Methods and Measures: The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Behavioral Systems Ver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9, 75(5):470-478.
[20]Lindsey E W, Berks P S. Emotions expressed with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and preschool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19, 47: 373-384.
[21]Will G J, Crone E A, van Lier P A C, et al. Longitudinal s between childhood peer acceptance and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sharing[J].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18, 21(1): e12489.
[22]姚本先,汪海彬.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论坛,2011(05):149-153.DOI: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1.05.018.
[23]Will G J, Crone E A, van Lier P A C, et al. Longitudinal s between childhood peer acceptance and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sharing[J].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18, 21(1): e12489.
[24]Davies P T , Cummings E M , Winter M A . Pathways between profiles of family functioning, child security in the interparental subsystem, and child psychological problems.[J]. Development & Psychopathology, 2004, 16(3):525-50.
[25]Al Odhayani A, Watson W J, Watson L. Behavioural consequences of child abuse[J].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2013, 59(8): 831-836.
[26]Kong, Seong, Sook, et al. Attachment insecur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adult dissociation[J].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Dissociation, 2018.
[27]王明忠,杜秀秀,周宗奎. 粗暴养育的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3):13.
[28]沈德灿.精抻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74-283.
[29]Bostrm M , Bravell M E , Dan L , et al. Promoting sense of security in old-age care[J]. Health, 2013, 5(6B):56-63.
[30]黄亚梅,许慧,顾红磊等.班级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高一新生社交焦虑: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04):853-856.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0.04.042.
[31]陆芳.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安全感关系及教育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9(06):78-84.
[32]师保国,徐玲,许晶晶.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32(06):1452-1454+1458.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09.06.031.
[33]Harmelen A , Jong P , Glashouwer K A , et al. Child abuse and negative explicit and automatic self-associations: The cognitive scars of emotional maltreatment[J].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2010, 48(6):486-494.
[34]Rudasill K M, Gonshak A B, Pössel P, et al. Assessments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residential treatment center schools[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R), 2013, 18(3-4): 193-211.
[35]Finkelhor D , Ormrod R K , Turner H A . Re-victimization patterns in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ample of children and youth.[J].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007.
[36]李旭,郑雪,王永红.成人依恋对特质焦虑的影响: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1):8-12.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6.01.002.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
邮编:237016
联系人电话:13359867475
邮箱:wanghuiya666@16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