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小学生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构建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小学生心理互动辅导平台构建                                文/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安 瑞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亟待创新,以应对挑战。本研究就基于微信小程序构建中小学生心理互动辅导平台进行研究,旨在引导学生达成倾诉情感、自助互助的目标,使中小学生获取更加高效、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小程序;心理互动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迭代发展,人们以往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在被不断改变。各种手机类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凭借无时空限制、效率高等优势深受民众的喜爱,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多样和便捷。因此,适用于各类服务的各种小程序的开发及应用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微信小程序相较于其它手机类应用,其优势在于即插即用、开发成本低、社交功能强大、使用过程便捷。因此,将微信小程序应用于中小学生心理互动辅导,能够弥补当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平台利用率不高,心理服务资源匮乏,心理健康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中小学生搭建一个倾诉情感、自助互助的心理辅导平台,为有效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新的途径。

        二、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小学生心理互动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分析

       本研究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搭建一个倾诉情感、自助互助的新型平台。现代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人要得到成长,需要陪伴,需要有一段安全的、充分接纳的关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倾诉需求是人的本能,当倾诉的需求不断积压时,人的本能会要求能量不断释放以减轻紧张度。当能量得到释放时,紧张度下降,人随之体会到欣快感。因此,在一个安全接纳的氛围中主动倾诉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以及生理上会遇到较多的问题。若能及时地向自己信任的人或群体倾诉自己的烦恼,有助于缓解心理紧绷状态,相对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学业与人际交往,拥有更多的自信去战胜困难。

心理自助是指个人通过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的有关知识与实用技巧,主动地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训练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心理互助在学校主要是学生的朋辈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相互提供积极的帮助及干预[1]。心理自助互助过程中,每名学生不仅作为参与者,同时也是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不仅能提高自我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意识,也能和朋辈同伴们在精神上相互支撑、彼此接纳、互相开导,建立同伴心理互动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构建在线校园心理互动辅导平台,可以作为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在信息技术上为中小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心理辅导,属于校园心理辅导工作的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二)需求分析

        1.学生需求。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当代中小学生更喜欢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沟通。在移动设备屏幕面前,他们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更能清晰、准确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方面,同样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当中小学生对心理教师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之前,辅导过程和相对陌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也会对其造成心理压力。一般情况下,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在情绪状态失衡下,会更愿意寻求在线心理援助的方式,从而避免过多的外界环境和当面沟通的压力,尽可能获取安全感。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心理互动辅导平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学生只需要在小程序上进行操作,整个心理求助过程不易暴露在现实视野之中。同时,平台也保障了学生身份的虚拟性,使其能够毫无顾及地自由交流,从而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秘密,满足情感倾诉的需求。

      2.心理辅导教师的需求。对于心理教师来说,除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有安排辅导预约、记录来访者信息、撰写辅导报告、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心理测试等工作,这些工作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自动记录等功能可以极大减轻心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当前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配比普遍较低,生均心理服务资源匮乏。心理辅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存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中,难以做到为每一名有辅导需求学生提供全面、即时的心理服务。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应用,可以帮助心理教师排除部分没必要进行面对面辅导的轻微心理问题,发挥学生的朋辈辅导力量,通过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达到缓解校园专业心理咨询资源不足的目的,及时发现、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助力学生之间形成心理自助、互助的良好氛围,使得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和长效性都得以提高。

      (三)可行性分析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和安装的应用程序,耗费的流量较少,也节省了很大的手机内存空间,具有开发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2]。同时,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硬件条件要求不高,其扩展性也远超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诸多形式、权限和功能,这些都为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构建和运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另外,微信小程序的界面结构清晰且操作简单,学生只需要简便的实名注册即可登录到主界面;同时,主界面中各模块的布局明确,即使是中小学生,也只需浏览一遍即可熟悉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后期还可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访谈调查,不断优化平台的用户体验,为学生提供持续稳定且功能相对完善的服务。学生通过简便的实名注册进入心理互动辅导平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各项操作。

       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小学生心理互动服务平台的整体设计

     (一)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运营人员架构

       心理互动辅导平台面向全校学生服务。心理社团成员、各班的心育委员、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高级专家顾问等相关人员构成平台的运营人员。其中,心理社团成员、各班的心育委员作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朋辈辅导工作者,加强了心理互助的专业性,与其他学生一起实现心理健康的自助、互助。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高级专家顾问为平台的心理互助者们在工作中提供支持与督导,负责甄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及时发现并提供实地心理辅导服务。此外,心理教师作为平台管理人员,也负责平台各类服务功能的开发与更新。

      (二)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系统设计

       平台系统主要分为用户端、朋辈辅导员端、管理员端(学校心理教师)三种用户。普通学生从用户端进入,需要进行个人信息注册登陆,并可自定义用户昵称,从而实现匿名的功能。用户可以获取在线预约实地心理辅导咨询,在心理论坛留言发言、寻求互动,订阅接收心理类推文和参加心理测试等服务;心理社团成员、各班的心育委员从朋辈辅导员端进入,具备用户端的所有权限,也可在心理论坛留言发言,并对论坛内容进行一定权限的管理,如删去不当言论等;学校心理教师从管理员端进入,可以审批学生的心理辅导预约请求,及时推送心理类图文资源及心理测试等内容。

      (三)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服务功能

       借助微信小程序,心理互动辅导平台可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在线朋辈心理辅导、实地心理咨询预约、心理杂志阅读、自评心理测试等服务。主要的板块有:

       1.“心灵图文所”——补充心理能量

   “心灵图文所”是心理卫生知识宣传专栏,包括心理健康宣传视频、心理知识科普文章、心理书籍推荐等内容,涵盖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学习管理、情绪调节、人际沟通交往、生涯规划、适应社会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心理卫生常识,明确自己需要培养哪些心理素质,掌握一些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心理技巧,懂得必要时寻求帮助等。由心理教师定期撰写推送并合理分类,让学生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

       2.“解忧心愿墙”——公开倾诉烦恼

“解忧心愿墙”主要面向校园范围内具有轻微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旨在充分利用学生的朋辈辅导力量,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心理互助、情感倾诉的目的。具体路径为,有情感宣泄需要的学生用户在“留言墙”上选择对应的模块,如个人情感类、家庭沟通类等。然后,匿名写下自己近期需要倾诉的烦恼,并选择内容全员可见,进行公开求助;同时,所有学生用户还可以浏览其他学生用户的留言,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尝试为其提供朋辈心理辅导。

      3.“心语收纳箱”——隐秘咨询预约

“心语收纳箱”主要面向校园范围内具有重度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传统的校园实体心理信箱的运营模式为,学生自行写下心理困扰,亲自将写好的求助信投递进信箱。但是,其中难免有部分性格内敛、情绪敏感的学生因为担忧求助过程会“暴露”,被同学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等原因,从而耽误应有的心理辅导服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保障所有学生获取心理辅导的权利,在此板块中,学生用户可以“隐秘”写下困扰,并且实名登记信息,预约校园实地心理咨询。然后由心理教师审核通过预约申请,并通过后台数据库访问该生的心理档案,根据咨询进程录入心理辅导咨询记录。

     4.“心灵哈哈镜”——趣味心理测试

“心灵哈哈镜”旨在满足学生探索内心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考虑到现实中,大量心理量表需要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测并客观解释。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伦理规范问题,在此板块中,心理教师仅推送各类有效性得到验证并且已获许公开的自评心理量表,并定期进行更新。学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量表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束后,测试结果将即时展示给学生用户,并提醒测评结果仅供参考,需要慎重解释测评分数。

     5.“云端解忧店”——校园在线杂志

“云端解忧店”旨在总结整理平台的优质互动内容,形成一部求助学生或同学和朋辈辅导员、心理教师的往返暖心信件“专辑”,经过隐私化处理后,面向社会公开。学生和家长在学习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阅读其中一封封往来的电子“书信”,从中获取成长感悟。该板块通过精致的编辑和多元化的记录形式,向更多的学生及家长宣传心理互动辅导平台的运营亮点,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心理健康品牌项目,从而扩大平台的辐射面和宣传广度。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拓展性,构建一个适用于中小学生心理互动的辅导平台。此平台具有私密性好、功能全面、互动程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弥补传统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咨询资源匮乏等不足,让更多学生有了倾诉情感的勇气和空间,从而接受朋辈同伴关怀和专业心理辅导咨询。当然,此平台仍存有一些局限之处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例如,如何调动学生用户解答其他同学的心理困扰的主动性,如何提高朋辈辅导员进行心理互助的专业性,如何辅助低年龄段学生更好更快的进行文字编写及输入等等。总体而言,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小学生心理互动辅导平台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具有创新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汉仕.中小学生心理自助、互助意义与要求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10-11.

[2]张帆,王朋娇,林旖柔.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活动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软件,2020,41(02):119-124.

 

作者姓名:安瑞

署名方式:真实姓名

工作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详细通讯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娄塘路789号

邮编:201800

电话:1952135993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