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设计与研究

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设计与研究

李芬青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 200241)

 

摘要:焦虑情绪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探索学校层面上心理教师可独立操作的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筛查干预机制,有利于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效率。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编制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团体干预方案,以量表筛查出的高焦虑学生为对象进行团体辅导以验证干预方案效果,结果表明,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于改善学生的高焦虑情绪有效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 焦虑情绪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一、研究背景

(一)文献综述

焦虑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国外研究表明,有10.0%-20.0%的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1]。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协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发现,中学在读学生重度焦虑比例为5.5%[2]。2021年由北京安定医院郑毅等学者牵头进行的,第一个有关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流调报告的结果显示,在6-16岁的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焦虑障碍占4.7%[3]。许多研究表明,焦虑障碍不仅对青少年情绪、学业表现,还会对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持续到成年期。

 国外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的焦虑障碍是有效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学校系统中对青少年焦虑障碍进行干预的常用有效方法[4]。干预效果较好且较常用的方法是澳大利亚 Barrett 提出的FRIENDS 系列干预方法,在干预结束后,有64%的青少年不再符合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5]。国内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障碍进行干预的案例较少,李湾通过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高中生考试焦虑进行了干预研究,达到了降低学生考试焦虑、改变学生对考试和学习认知的功效[6]。在上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第一轮“医教协同”项目中,程永琛基于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上海市非毕业生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对焦虑障碍有一定疗效[4]。

焦虑情绪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尽管国外有系统的干预方案,因为文化差异无法直接照搬;聚焦考试焦虑的研究,内容太过具体,且干预方法缺少系统性;第一轮“医教协同”项目聚焦于焦虑障碍的干预研究,还未在学校中得以推广应用,而且学校系统内部心理教师所面对的是那些未达到诊断标准但是有焦虑症状的学生。目前缺少一个本土化的基于学校系统的专门针对高中生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

(二)研究目的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本研究的目的为推广试用第一轮“医教协同”项目成果之焦虑障碍的筛查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学校层面上探索系统的学校心理教师可独立操作的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筛查干预机制,编制一套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可推广应用的标准化、操作性强的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方案,通过实践研究验证该方案对于缓解高中生焦虑情绪的有效性。

(三)概念界定

1.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状态,它是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情景时,在主观上感到的紧张、忧虑、烦恼,同时自主神经系统出现激活,以应对潜在的威胁[7]。本研究中焦虑情绪是学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未达到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但是有焦虑症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它通过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中文版(SCARED)检测而得来。

2.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是以团体的形式,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理念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干预,通常采用 6-10 人为一组为单位,每次干预的时长40分钟到 2 小时不等,每周 1-2 次,一个治疗周期为 6-12 次[4]。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教育、识别与管理身体症状、认知重建及暴露技巧等。

二、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方案设计

(一)目标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 )的基本理念是:情境→认知→反应,情境是个体心理活动产生的背景,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基础。贝克所提出的认知疗法T字CBT模型中,将人的认知分为三个层次:自动思维、中间信念与核心信念,自动思维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自动涌现的想法,所有咨询改变都是由自动思维阶段开始[8]。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与模型,本研究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干预学生的焦虑情绪。具体而言,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焦虑,识别与焦虑相关的自动负性思维,对不合理认知进行评价与挑战,运用CBT技术应对实际学习生活情境中的焦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焦虑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二)内容设计

    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模型,以认知行为治疗识别、评估、评价和应用的四环节干预流程为依据[8],结合前期学生焦虑状况调研结果,参考第一轮“医教协同”项目组编制的《中学生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手册》,确定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框架,一共分为4大部分:团体建立和焦虑识别、认知模式的识别与改变、认知技能应用与问题解决、总结与展望。

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结合其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设计干预方案内容。每一次团体辅导活动都包括三项核心内容:(1)体验性活动与互动游戏,目的在于增加团体凝聚性与团体动力,增加团体活动的趣味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CBT相关理论与技术;(2)CBT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包括焦虑的识别与身体放松技术、CBT基本理论与模型、自动负性思维识别的具体技术、考试焦虑问题应对、日常焦虑管理方法等。(3)家庭作业布置与分享,家庭作业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最大特色,也是它区别与其他心理咨询学派的重要所在[8],每次活动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下次活动开始时进行作业分享,帮助学生进行认知辨析,巩固认知改变,将所学技术应用到生活中。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方案具体框架与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方案框架与内容

次数框架主题主要内容
Session1团体建立和焦虑识别团体建立与了解情绪建立团体
Session2识别焦虑与记录焦虑

识别焦虑类型、记录焦虑等级

描绘焦虑情绪

Session3认知模式识别与改变心理教育与放松技术

CBT基本理论学习

放松技术:腹式呼吸

Session4自动负性思维识别

识别自动负性思维

自动负性思维应付卡制作

Session5自动负性思维评价

可能性区域技术

发散思维技术

Session6认知技能应用与问题解决运用CBT技术调节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模型分析

运用CBT技术应对考试焦虑

Session7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的长期性管理

焦虑日常管理策略

制定FEAR计划

Session8总结与展望团体总结与展望

收获分享

未来展望

 

三、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方案效果验证

(一)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筛查评估工具与干预工具两大部分。筛查评估工具主要包括两个:(1)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9],该量表有25个条目,从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问题、情绪症状、同伴关系问题和亲社会行为等5个维度评定儿童青少年的一般情绪行为问题,其信度系数为0.79。(2)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10],共有 41 个条目,从躯体化症状/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惧、学校恐惧等5个维度评估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焦虑情绪症状,其中文版信度为0.89。干预工具是自编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

(二)干预对象

首先通过SDQ和SCARED对学校全体高一179名学生进行筛查,SCARED总分和SDQ困难总分得分同时超过划界值的学生为高焦虑情绪学生群体,结合班主任观察和学校心理老师的访谈,确定入组学生名单,经家长知情同意后最终有11名学生(7名男生,4名女生)参加团体辅导。

(三)干预过程

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入组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为期8次的干预,每周一次,每次60-90分钟。干预地点为学校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室。干预活动由学校心理教师主要带领,配备一名学校心理志愿者作为助手。带领者的任务为根据辅导方案,带领团体完成干预目标,助手的任务为协助带领者完成目标及观察成员反应等。每次干预结束后,带领者与助手对此次干预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讨论,干预进行4次后,邀请2位心理专家对干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督导。干预过程分三次收集测评数据,干预前对研究对象的测评数据作为前测结果,开展4次活动后做中期测评,第8次活动结束后进行后测。

(四)干预结果

1.干预前后焦虑指标比较

在中期团体辅导效果检测中,分离焦虑(t=4.12,p <0 .01)和学校恐惧(t=3.18,p <0 .05)两项指标差异显著,说明在中期阶段团体辅导已对被试焦虑情绪产生了一定的缓解;团辅后测效果检测发现,被试在惊恐发作(t=3.72,p <0 .01)、广泛性焦虑(t=4.07,p <0 .01)、分离焦虑(t=7.42,p <0 .01)、社交恐惧(t=3.54,p <0 .01)、学校恐惧(t=2.86,p <0 .05)和焦虑总分上(t=5.36,p <0 .01)均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团辅后测效果检测还发现,被试在SDQ量表情绪症状(M前测=11.91,SD前测=1.81;M后测=9.00,SD后测=2;t=4.12,p <0 .01)和品行问题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M前测=8.36,SD前测=1.69;M后测=7.27,SD后测=1.56;t=3.18,p <0 .05)。

 

表2学生焦虑情绪3次评估平均分与标准差

 前测M(SD)中测M(SD)后测M(SD)
惊恐发作26.09(4.68)22.70(5.36)19.09(4.68)
广泛性焦虑23.64(3.07)20.30(3.97)18.09(3.59)
分离焦虑15.18(2.14)13.70(2.16)11.18(2.32)
社交恐惧16.46(2.58)14.00(2.36)13.18(2.48)
学校恐惧7.91(2.02)6.70(2.00)6.00(2.05)
焦虑总分89.27(8.75)77.40(12.91)67.55(9.66)

 

2.干预后质性分析

干预结束后,对学生的事后访谈发现,在认知方面,学生对焦虑情绪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学到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在情绪方面,学生反馈自身焦虑情绪有所缓解,社交恐惧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不再因为小事烦恼;在行为方面,和同学的沟通增加,不在自己没有优势的地方与别人争,同伴关系改善。家长在访谈中反馈孩子经过团体辅导后,面临一些事件时能调控情绪,不再容易激惹,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四、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干预研究讨论与反思

(一)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高中生焦虑情绪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在参照第一轮“医教协同”项目研发的《中学生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手册》的基础上,聚焦高中生群体焦虑情绪问题,依照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融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验性活动及相关案例,是一套由学校心理教师为主体独立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系统方案。该方案从识别与管理身体症状、认知重建、问题解决、焦虑日常管理四大部分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CBT相关技术缓解焦虑情绪,实现了焦虑障碍干预手册在学校系统中的推广与实施。同时,有效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领域中高中学生焦虑情绪咨询与辅导的棘手问题,认知行为疗法本身短程高效,通过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能够同时干预一组焦虑症状的学生问题,借助同伴团体动力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切实提升了学校心理辅导效率。

(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四周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已开始发挥作用,学生在离焦虑和学校恐惧两个指标上的焦虑情绪得以改善;干预八周结束时,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五个维度指标及总指标焦虑得分均发生显著性下降,长处困难问卷中情绪症状与品行问题指标得分也发生显著下降,表明八次团体认知干预活动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并对一般情绪问题及品行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后续访谈中发现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都有较好的改善,情绪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这说明本次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改善未达到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但是有症状的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有效作用。基于此,对干预方案效果的初步验证表明,本次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有效,且有一定推广价值。

(三)后续实践与研究展望

第一,深化内容,拓展对象。本次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中对于学生的认知矫正聚焦在最浅层的自动化负性思维,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领悟能力特别强,后续方案中可以适当加入更加深层的关于某一领域的中间信念,甚至是最深层的核心信念。此外,提高父母参与度,适当加入1-2次家长会谈内容,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进而帮助学生调整焦虑情绪。第二,进一步提升干预研究的科学性,本次干预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进行干预研究,初步验证了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作为一项行动研究,切实提高了焦虑情绪学生的辅导的工作效率,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后续需要进行更严谨的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增加研究对象数量,加强后续随访,进一步验证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推广。第三,将认知行为治疗用于调节焦虑情绪的理念与方法融入更大范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增加科普宣传,开发校本课程,以多种形式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焦虑、应对焦虑。

 

参考文献:

[1][美]Eva Szigethy, John R.Weisz, Robert L. Findling主编,王建平等译.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

[2]章正.青年心理健康拉响警报——近三成有抑郁风险[J].精神文明导刊,2019(6).

[3]Fenghua Li,Yonghua Cui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iagnostic data from detailed clinical assessments of 17524 individuals[J].The Jon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21(5).

[4]程永琛. 上海市非毕业班中学生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筛查和焦虑障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 Barrett P M, Farrell L J, Ollendick T H,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an Australian universal prevention tria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youth: an evaluation of the friends program [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6, 35(3).

[6] 李湾.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髙生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古若雷,罗跃嘉.焦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8(4).

[8]郭兆良.认知行为疗法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

[9]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长处困难问卷(学生版)上海常模的制定[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

[10]王凯,苏林雁等.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

 

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紫凤路350号,200241;李芬青,13701841964;邮箱:925063862@qq.com

本文系上海市第二轮医教结合项目部分成果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