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相对剥夺感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为维持生计涌入城市务工,留下未成年的孩子让他人代为照顾,由此衍生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持续半年以上,由父母一方或他人代为监护的儿童[1]。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遭受亲子分离,父母关爱缺乏、家庭教育缺失等家庭不利因素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偏离常态标准的异常行为[2],主要包括内化问题(如焦虑、情绪问题)、外化问题(如多动、冲动攻击)两个方面[3]。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较高,主要表现在攻击、违纪、神经质等方面[4-5]。这些问题行为会阻碍留守儿童的认知、人格、社会性各方面的正常发展,容易导致其形成不良习惯和偏激性格[6]。此外,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行为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7],是评价儿童身心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探究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对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处在互相联系着的系统中,其发展同时受到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8]。现今,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物质生活条件欠缺,而是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与一般儿童相比,无法感受到父母关爱,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心理失衡及心理问题。这种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 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称为相对剥夺感[9]。相对剥夺感作为宏观环境因素与微观个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心理变量[10],能够引发个体各种适应不良问题,如抑郁、攻击行为等[11-12]。经典相对剥夺感理论指出,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如留守儿童)在社会比较中经常体验到基本权利被剥夺,这种不平等感会使得他们丧失生活中的很多机会,并对心理适应和行为带来消极作用[10]。有研究表明,相对剥夺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适应[13],产生人际敏感问题[14]。当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失去了应得的父母情感需求,就会产生消极认知和负性情绪,继而表现出更多问题行为[15]。因此,本研究假设: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留守儿童问题行为。

(二)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学校作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微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不容小觑。依恋理论认为,良好的情感联结是个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儿童青少年与父母、学校的联结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16]。所以,留守儿童在父母情感缺失的不利处境下,仍有可能受到学校联结的影响。学校联结是指学生获得的同学和教师支持以及对学校归属感的程度[17]。学校联结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规范信念,从而抑制攻击等问题行为的发生[18]。此外,学校联结越高的学生会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获得更多优先发展机会,以减少问题行为[17]。同时,学校联结也可能受到相对剥夺感的影响。由于相对剥夺感的核心是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会削弱个体对外界支持的感知[19]。且高相对剥夺感的个体可能表现出不自在、自卑情绪,回避与他人交往的行为[14]。据此推测,留守儿童因相对剥夺感较高,在人际交往中感觉自身不如他人,往往可能很难与同学、老师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无法形成较强的学校归属感,即影响学校联结。而学校联结又能预测问题行为[17]。由此,本研究假设:学校联结可能在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性别的调节作用

根据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理论的观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责任,其发展和行为会有所差异[20-21]。所以,应考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因素中可能的性别作用。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问题行为上通常有不同表现,而学校联结无性别上的差异[22]。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性别能调节相对剥夺感对网络过激行为的影响[23]。基于上文分析,本研究假设,性别可能调节了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综上,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大框架下,基于经典相对剥夺感理论、依恋理论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理论并结合以往实证研究结果,试图明确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本研究旨在从相对剥夺感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及性别差异,为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提供干预思路与理论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广西南宁、梧州、钦州、来宾等地4所乡镇中学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1650份,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且持续半年时间为标准[1],筛选出留守儿童数据820份,最终整理后的有效问卷746份。其中男生339人(45.4%),女生392人(52.6%),性别缺失15人(2%);初一至初三分别有362人(48.5%)、214人(28.7%)、170人(22.8%);单留守394人(52.8%),双留守352人(47.2%)。

(二)研究工具

1.相对剥夺感问卷

采用马皑自编的相对剥夺感问卷[24]。该问卷有4个题目,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相对剥夺感越高。在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61。

2.学校联结量表

采用喻承甫等人编制的学校联结量表[17]。该量表有10个题目,包含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3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5 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学校联结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81。

3.长处和困难问卷

采用寇建华、杜亚松等人编制的长处和困难问卷中的困难分问卷测量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25]。困难分问卷有20个题目,包含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4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3点计分(0表示“不符合”,2表示“完全符合”),这4个维度的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问题行为越多。在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是0.75。

(三)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由教师利用课间时间在班级内发放,学生自愿填写。问卷回收之后,采用EpiData 3.1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并使用SPSS 25.0及其Process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主要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形式调查,所以有必要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研究中所有变量的题目同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8个,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7.31%,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程度较低。

(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性别与相对剥夺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剥夺感与学校联结呈显著负相关,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学校联结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1)。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变量

M

SD

性别

相对剥夺感

学校联结

问题行为

性别

0.46

0.50

1

     

相对剥夺感

10.47

3.76

0.16**

1

   

学校联结

34.99

6.84

-0.02

-0.12**

1

 

问题行为

12.06

5.36

0.03

0.30**

-0.39**

1

注:0和1分别代表女生和男生,**表示p<0.01。

 

(三)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检验

首先,将性别转化为虚拟变量,相对剥夺感、学校联结和问题行为标准化处理后再进行分析。使用Hayes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用Model 4分析学校联结在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的方程1所示,相对剥夺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问题行为(β=0.25,p<0.01),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学校联结(β=-0.12,p<0.01);学校联结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β=-0.35,p<0.01)。根据中介检验的判定标准可知,相对剥夺感→学校联结→问题行为这条间接路径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学校联结的中介效应显著,且中介效应值为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79%。

其次,进一步通过Process宏程序,用Model 5检验在中介模型基础上,性别在相对剥夺感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性别不能显著预测问题行为,而性别和相对剥夺感的交互项显著正向预测问题行为(β=0.20,p<0.01),调节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07,0.33],不包含0。这说明性别在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见表2的方程2。

表2 学校联结的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检验

 

方程1

方程2

自变量

问题行为(因变量)

问题行为(因变量)

β

SE

95%CI

β

SE

95%CI

相对剥夺感

0.25**

0.03

[ 0.19,0.32]

0.24**

0.03

[ 0.18,0.31]

学校联结

-0.35**

0.03

[ -0.42,-0.29]

-0.36**

0.03

[ -0.43,-0.30]

性别

     

-0.04

0.07

[-0.17,0.09]

性别×相对剥夺感

     

0.20**

0.07

[0.07,0.33]

 

0.21

   

0.22

 

F

 

96.90**

 

 

50.59**

 

注:**表示p<0.01。

 

 

为揭示性别如何调节相对剥夺感对问题行为的影响,按性别的男生和女生分类绘制交互作用图,如图1所示。简单斜率分析表明,随着相对剥夺感增强,男生的问题行为显著增加(β=0.35,t=7.58,p<0.01);女生的问题行为也显著增加(β=0.15,t=3.01,p<0.01)。但相较于女生而言,男生的问题行为增加幅度更大。即,若能降低相对剥夺感,男生问题行为比女生问题行为减少更明显。

图1 性别在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图

 

四、讨论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框架下,探讨了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机制,验证了相对剥夺感通过外部学校支持(学校联结)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个体因素(性别)在两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的假设。研究结果的发现为今后中小学开展预防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可以正向预测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从经典相对剥夺感理论来看,留守儿童处于家庭情感和教育双重缺失的不利地位,在与其他同龄孩子社会比较过程中,会对其心理和行为适应带来负面作用,从而产生更多问题行为[10]。这一结果说明相对剥夺感作为个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心理感受,能够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留守儿童的相对剥夺感越强,感受到父母关爱的基本权利缺失的愤怒和不满情绪越多,导致问题行为增多。

(二)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过探索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相对剥夺感不仅能直接预测问题行为,也能通过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问题行为,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7-18]。依恋理论表明,良好的家庭、学校的联结能促进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16]。而本研究结果说明,当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降低他们对学校同学、老师的积极态度和学校的归属感,从而会表现出更多不符合学校规范纪律的问题行为。

(三)性别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基于性别的社会化理论探究了性别在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性别能调节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说,相对留守女生而言,留守男生较高的相对剥夺感会引发更多的问题行为;但当相对剥夺感处于低水平时,留守男生的问题行为比女生更少。这可能是由于男性的性别角色主要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主[26],相对剥夺感给男生带来的不公平体验更能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留守男生的问题行为受到相对剥夺感的影响较大。

五、教育建议

(一)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合理的认知

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正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的长期缺位对这些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极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比较,较高水平的相对剥夺感。这时候需要老师在心理认知、学习认知、生活认知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合理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关注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

由于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所差异,男生受到相对剥夺感的影响较大。因此,学校在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因男性对不公平的体验更为敏感,容易产生错误认知和负面情绪,所以,应该重点关注留守男生的认知观念并及时正确引导。同时,鼓励他们多与父母、同学、老师交流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减少消极情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打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和校园氛围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可以称之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当留守儿童在校园中学会与其他同伴和睦相处,在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深厚友谊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情感满足,并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正确的行为规范。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与支持,对塑造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积极影响。同时,较强的学校归属感能带给留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他们基本的情感需求,将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纪律内化,从而减少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黄月胜,张尚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01):1-6.

[2]Onyskiw J E. Domestic Violence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Review of Research[J]. 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2003,3(1-2): 11-45.

[3]叶枝,曾柏洁,刘芃佳,刘杨,张树东.母亲抑郁情绪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情感虐待和忽视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05):73-80.

[4]Ren Y, Yang J, Liu L. Social Anxie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Loneliness[J]. 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7, 46(12):1659-1668.

[5]徐超凡.“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与启示[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03):160-165.

[6]张孝义,王瑞乐,杨琪,黄宝珍,徐俊华.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交流恐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8(04):66-72.

[7]Lonigan C J, Spiegel J A, Goodrich J M, et al. Does Preschool Self-Regulation Predict Later Behavior Problems in General or Specific Problem Behaviors? [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7,45(08), 1491-1502.

[8]Bronfenbrenner U, Morris P A.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M]. New York:Wiley,1998:156-162.

[9]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3):438-453.

[10]Smith H J, Pettigrew T F, Pippin G M, & Bialosiewicz S. Relative depriva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1,16(03), 203–232.

[11]熊猛,刘若瑾.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抑郁的关系:控制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48-157+171-172.

[12]刘林海,李月华,张行进,刘子扬,张彦歆,滕洪昌.相对剥夺感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5):753-758.

[13]熊猛,刘若瑾,叶一舵.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21,53(01):67-80.

[14]谢清彬.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人际敏感性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2(02):26-30.

[15]杨邦林,黄瑾.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和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03):568-572+560.

[16]Bond, L, Butler, H, Thomas, L, et al. Social and school connectedness in early secondary school as predictors of late teenage substance use,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out-come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7(4):357.e9~357.e18.

[17]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04):425-433.

[18]李锦萍,李董平,张卫.亲子依恋、学校联结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01):68-72.

[19] Smith H J, Pettigrew T F.The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equality: A model of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experience[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14,8(12):755-765.

[20]段彩彬,张冰,许晓辉,周会.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205-209.

[21] Jacklin C N, Reynolds C. Gender and childhood socialization[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3:197-214.

[22]刘伟伟. 感知父母冲突、安全感、学校联结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23]丁倩,张永欣,周宗奎.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02):200-207.

[24]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2,44(03):377-387.

[25]寇建华,杜亚松,夏黎明.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上海常模的制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1):3-5.

[26]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共情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9):1423-143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