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寄宿制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指出将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年级,与父母进行积极沟通更是初中生的主要课题之一;2017年8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更是将坚持协同配合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由此可见,家庭亲子关系是现阶段学校教育的一大突破口以及工作重点。

在当今社会中,全日制寄宿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每周5天在校2天在家的教育模式, 即使平常有电话等联系方式, 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相对非寄宿学生来说也少得多, 由此可能导致寄宿初中生在学校遇到问题后无法或不能及时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使其情绪、心境受到影响, 焦虑水平能会因累积而增高(张锦丽,2009)。在此背景下,对于与我校类似的寄宿制学校来说,以亲子关系入手,研究亲子关系与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成就三者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1.文献综述

1.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原是指遗传学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后被心理学家、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借用来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王文婷,2009)。亲子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关系,包含了亲子之间的关爱、情感和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王云峰,2006)。亲子亲合与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的2个重要维度。亲子亲合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它既可以表现于积极的互动行为中,又可以表现于父母与儿童心理上的对彼此的亲密感受(王美萍,2001);亲子冲突是指亲子间由于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等的不相容而产生的心理或外显行为的对抗状态(王云峰,2006)。研究者还分析了影响亲子关系的各种因素,首先是亲子关系因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不同存在差异(王美萍,2001);其次亲子关系存在性别交互作用,父亲、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朱俊卿,2004;张坤,2006)。本研究将通过对亲子亲和与亲子冲突两者的测量来界定亲子关系。

1.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在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作为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对其行为的驱动、实施和调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在一定的活动领域。对于学生来讲,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学习自我效能感,即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边玉芳, 2004)。大多数研究者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自我效能感,而本研究主要采用一般定义的自我效能感作为研究对象。

1.3学业成就

学业成就概念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角度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学业成就是有一定学习动机、智力与各方面感官正常的学生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数学与逻辑运算分析等方面表现出的水平;从狭义上讲学业成就泛指学生的学习成绩(金志成, 隋洁, 1999)。学业成就也被崔允榔等学者定义为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通过测验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在本研究中,采用的学业成就定义是其狭义上的定义,即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的水平作为衡量学业成就的标准(崔允漷, 2008)。本研究采用狭义的概念即以学习成绩作为测量的对象,主要通过记录重要考试的成绩作为参照。

1.4亲子关系与自我效能感

亲子关系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外部因素,能够通过影响个体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从而影响个体的发展。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包括外在的方面,同样也包括内在的心理方面如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李慧中通过对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亲子关系对子女的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影响,且双亲间存在差异,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影响相较于母亲与子女关系影响的显著性更大(李慧中,2009)。不同亲子关系模式之间,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比较容易通过家庭教育来提升(杨阳, 2010)。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从而让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5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不仅是学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样也是心理成熟的重要发展时期。这时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体验更加丰富。自我效能感作为内在的情感体验,将其与学业成就联系起来研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平衡发展。现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相互影响,但是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显著(王娜, 2017)。如黄丽苹等人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中,得出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效感可以较好的预测学业成就(黄丽苹, 谢宇, 马伟娜, 2016)。高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初中生的学业成就高于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学业成就(吴霜, 2012)。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改善他们的学业成就。

1.6亲子关系与学业成就

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的关系是子女所最早接触、交往最多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作为个体最早建立的关系,影响个体之后形成各层次的社会关系和身心发展。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的社会活动主要发生在学校的各种学习活动。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学生在校学习的学业水平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准也受到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证明,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和睦家庭对子女学业成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子女学业成就的提高;而亲子关系不良家庭会导致子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不适应(朱琼,2011)。国外研究者也发现,相比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学生具有更高的社会能力和学业水平(Nokali,2010)。也就是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学习成就的提高。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对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都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学生的学业成就也与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研究发现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和睦家庭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又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对学业成就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之间建立模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2.问题提出、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2.1问题提出

在当今社会中,全日制寄宿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每周5天在校2天在家的教育模式,亲子之间的关系情感淡漠是一种普遍现象,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与冲突。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类困扰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必定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于与我校类似的寄宿制学校来说,以亲子关系入手,研究亲子关系与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成就三者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2.2研究意义

2.2.1了解当前寄宿制学生亲子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情况,增加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2.2.2为了进一步探究寄宿制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提供一些实证证据和支持,为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2.2.3尝试建立寄宿制初中生亲子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验证自我效能感在该模型中的中介作用,丰富这方面的研究

2.2.4尝试运用该模型研究如何通过提升亲子关系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定向越野亲子活动增加亲子互动的频率来促进亲子关系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以提升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其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

亲子关系

学业成就

2.2.5中介模型图:

 

 

 

 

 

 

 

3.研究方法

3.1被试

本次研究的被试选择佛山市某寄宿制初中的初一学生进行,30个班级,共1444人,发放问卷1444份,有效问卷1366份。其中男生740人,女生626人。

3.2研究工具

3.2.1《亲子亲合量表》(FACES),《亲子亲合量表》(FACES)是由张文新等人修订的Olson 等人编制的家庭适应和亲子亲合量表的分量表,修订后的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分为父子亲合分量表和母子亲合分量表,分数越高说明被试与一方父母的关系越亲密。本研究中的母子亲合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5,父子亲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5。一共三个维度,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亲子亲合总分。

3.2.2方晓义、张锦涛等编制的《青少年亲子冲突问卷》,由方晓义等人编制的《青少年亲子冲突问卷》,一共16 个项目。有针对父亲和母亲的两个子问卷,各8 个项目,本研究将两个子问卷分别命名为父子冲突和母子冲突。两个子问卷分别从冲突发生的激烈程度(强度)和频率来评定孩子与父母的冲突状况,即父子频率、父子强度和母子频率、母子强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 为0.89,得分越高表明亲子之间的冲突越激烈。

 3.3.3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为Schwaraer等人编制,共10题,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p<0.001)。

3.3.4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心理教师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对分班级,让学生到电脑室,由心理教师统一发放电子问卷,在确保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完成后,将生成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

4.结果分析

4.1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为了对所得数据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研究将亲子亲合、亲子冲突、一般自我效能感三个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和被试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进行了的描述统计和分布形态检验。见表1

表1:描述统计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

量表

维度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偏度

峰度

亲子亲合

母子亲合

10

50

31.03

5.912

-.079

.945

父子亲合

10

50

29.28

6.057

.016

.334

亲合总分

20

100

60.30

10.226

.116

1.002

亲子冲突

母子冲突

8

40

16.72

7.714

.823

-.280

父子冲突

8

40

15.82

6.590

.885

.026

亲子冲突

16

80

32.55

13.449

.827

-.195

一般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总分

10

40

26.78

5.738

-.079

-.141

学业成就

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181.5

453.0

378.109

36.0680

-.916

1.608

 

 

从表1中,本研究可以得到除了亲子亲合总分和学业成就的峰度的绝对值超过了1之外,其他5个变量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都少于1,在统计学上本研究的样本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进行结构方程建模。

4.2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在各背景因素下差异比较

4.2.1 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

为了检验性别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差异是否显著,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n=1366)

维度

男(n=740)

女(n=626)

t

P

 

M

SD

M

SD

 

 

母子亲合

30.86

6.105

31.22

5.673

-1.124

.261

父子亲合

30.16

6.086

28.23

5.856

5.977

.000**

亲子亲合总分

61.03

10.664

59.45

9.621

2.847

.004**

母子冲突

16.83

8.054

16.60

7.294

.565

.572

父子冲突

16.59

6.991

14.91

5.961

4.722

.000**

亲子冲突总分

33.42

14.304

31.51

12.293

2.626

.009**

自我效能总分

27.40

5.722

26.04

5.676

4.373

.000**

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375.477

37.7886

381.221

33.6871

-2.969

.003**

 

注:**p<0.01 *p<0.05

从表2来看,亲子亲合量表中的父子亲合与亲合总分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父子亲合与亲子亲合总分中男初中生亲子亲合总分显著高于女初中生。亲子冲突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男初中生亲子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女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不存在性别差异。

 

 

4.2.2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

为了探究生源地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生源地差异是否显著。结果发现初中生的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不存在生源地差异,详见表5。

表3: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生源地差异

维度

农村(n=390)

城市(n=976)

t

P

 

M

SD

M

SD

 

 

母子亲合

30.58

5.835

31.21

5.936

-1.776

.076

父子亲合

28.99

6.014

29.39

6.074

-1.096

.273

亲子亲合总分

59.57

9.972

60.59

10.316

-1.690

.091

母子冲突

16.96

7.766

16.63

7.695

.701

.484

父子冲突

16.37

6.717

15.60

6.530

1.909

.057

亲子冲突总分

33.32

13.757

32.24

13.318

1.331

.183

自我效能总分

26.27

5.548

26.98

5.803

-2.084

.037

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376.564

33.6961

378.727

36.9718

-1.042

.298

 

注:**p<0.01 *p<0.05

4.2.3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为了检验是否独生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是否独生差异是否显著。结果见表4。

表4: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维度

独生(n=312)

非独生(n=1054)

t

P

 

M

SD

M

SD

 

 

母子亲合

31.84

5.641

30.79

5.971

2.866

.004**

父子亲合

29.77

6.277

29.13

5.986

1.589

.113

亲子亲合总分

61.61

9.996

59.92

10.266

2.611

.009**

母子冲突

16.21

7.682

16.88

7.720

-1.357

.175

父子冲突

15.16

6.254

16.02

6.677

-2.095

.037*

亲子冲突总分

31.37

12.969

32.90

13.574

-1.811

.071

自我效能总分

27.59

5.920

26.53

5.664

2.802

.005**

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382.210

35.2084

376.896

36.2460

2.326

.020*

               
 

注:**p<0.01 *p<0.05

从表4可得独生子女与否在亲子关系的母子亲合和亲合总分中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亲子冲突中,独生子女的父子冲突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学业成就上独生子女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4.3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母子亲合、父子亲合、亲子亲合总分、母子冲突、父子冲突、亲子冲突总分、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业成就这八个维度进行简单的双变量相关分析。见表5。

 

表5: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矩阵

 

 

1

2

3

4

5

6

7

8

1母子亲合

1

 

 

 

 

 

 

 

2父子亲合

.460**

1

 

 

 

 

 

 

3亲子亲合总分

.851**

.858**

1

 

 

 

 

 

4母子冲突

-.013

-.091**

-.061*

1

 

 

 

 

5父子冲突

-.021

.050

.017

.767**

1

 

 

 

6亲子冲突总分

-.018

-.028

-.027

.949**

.930**

1

 

 

7自我效能总分

.329**

.371**

.410**

-.057*

.000

-.033

1

 

8 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223**

.027

.145**

-.227**

-.255**

-.255**

.220**

1

 

注:**p<0.01 *p<0.05

从表5中,发现初中生母子亲合、父子亲合、亲子亲合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母子亲合与父子亲合成正相关。母子冲突与父子亲合、亲子亲合成负相关。初中生父子冲突与母子冲突成正相关。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母子冲突成显著负相关,与学业成就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初中生学业成就与母子亲合、自我效能感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学业成就与母子冲突、父子冲突、亲子冲突总分呈负相关。

 

4.4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在实施中介效应检验之前,首先会检测因变量、中介变量、预测变量之间是否有显著相关,由表5可得,亲子亲合、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这三者的相关性显著,可以满足中介检验的条件。母子冲突、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这三者相关性显著,可以满足中介检验的条件。由此,本研究假设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母子冲突与学业成就之间也起中介作用。

表7:自我效能感在母子亲合与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检验

 

检验步骤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化回归系数

T值

步骤一

 

 

 

 

结果:学业成就

 

 

 

 

预测:亲子亲合

.511

.094

.145

5.410**

步骤二

 

 

 

 

中介:自我效能感

 

 

 

 

预测:亲子亲合

.230

.014

.410

16.604**

步骤三

 

 

 

 

结果:学业成就

 

 

 

 

中介:自我效能

.232

.102

.066

2.276*

预测:亲子亲合

1.213

.182

.193

6.674**

注:**p<0.01 *p<0.05

由表7可得,在加入了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后,亲子亲合对学业成就的预测t=2.276,p<0.01,预测作用显著。同时方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0.193小于步骤2方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0.410,由此可以说明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亲子亲合情况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同时本研究也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在母子冲突和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母子冲突和学业成就间不起中介作用。

 

5.讨论

5.1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就学生性别、生源地、独生情况历这三个方面对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性检验。

在性别差异检验中,研究发现在亲子关系中母子亲合不存在性别差异,父子亲合存在性别差异,男初中生的父子亲合关系显著好于女初中生,这可能与初中生在青春期的两性观念建立起来后有所关联,但是亲子亲合总分中男初中生亲子亲合总分显著高于女初中生。这部分结论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有不一样,之前有部分研究发现父母关系在子女性别下没有显著关系,但亦有部分研究指出女初中生在父母关系上显著好于男初中生,同时,父母关系总分上此前部分研究指出女初中生显著高于男初中生。本研究与该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抽样的年级性别比例不均有关。

在父母关系中,母子冲突、父子冲突、亲子冲突总分均存在性别差异,男初中生亲子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女初中生。这部分与以往研究相符合,男初中生在青春期,由于社会性别角色与生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希望变得独立与自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比女初中生与父母产生更激烈的冲突。

在生源地差异检验中,结果表明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不存在生源地差异,这说明初中生来源于农村或城镇在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中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在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检验中,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中母子亲合和亲合总分中与非独生子女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这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亲子冲突中,独生子女的父子冲突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学业成就上独生子女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5.2初中生亲子关系、学业成就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初中生亲子关系中亲子亲合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一致,说明亲子关系良好的学生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带来学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亲子关系中的母子冲突成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亲子间母子冲突的较多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更低。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显示具有更高自我效能感的初中生在学业成就上成绩会更高。

初中生学业成就与母子亲合、自我效能感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说明初中生的学业成绩与亲子关系相关,良好的母子关系伴随着更高的学业成绩,而更高的学业成绩也伴随着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结果发现初中生学业成就与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呈负相关,说明随着亲子冲突增多,学生学业成绩会下降。提示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学生亲子关系。

 

5.3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进行中介检验,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在加入了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后,亲子亲合对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显著。同时方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步骤2方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说明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亲子亲合情况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促进初中生的亲子关系和自我效能感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促进初中生亲子关系,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

6.结论

6.1初中生亲子关系不受生源地、是否独生影响,但是不同性别在亲子关系中有差异,男初中生与父母的亲子冲突更多

6.2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受到亲子关系的影响,亲子关系良好学生自我效能感更高,亲子冲突增多学生自我效能感下降。

6.3初中生的学业成就会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更高学业成就越高,同时初中生学业成就也收亲子关系影响,亲子冲突增多学生学业成就下降。

6.4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亲子关系中的亲子亲合与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亲子关系进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最终达到学业成就提升的效果。

7.文献参考

[1] 王文婷. 亲子关系研究综述[J].校园心理,2009 年10 月第7 卷第5 期

[2] 王云峰. 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6 年第7 期(总第73 期)

[3]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

[4]朱俊卿.农村亲子关系模式及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12 -1213

[5] 张坤.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点以及与传统孝道的态度的关系.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第四期.

[6]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 2004, 27( 5) : 1218- 1222

[7]崔允漷.我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范式亟待转型[J].中国教育报.2008 年2 月3 日第003 版.

[8] 杨阳.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家长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 王娜.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10] 黄丽苹、谢宇、马伟娜.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3月第15卷第2期.

[11] 吴霜.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

[12] 朱琼.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第8期

[13]姜卓君.初中生家庭功能与同伴关系的研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4]王思奇.亲子亲合调节作用下知觉父母冲突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15]王美萍.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与亲子亲合的发展特征[J].心理科学.2007,30(5):1196-1198

[16] 赵超. 高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及家校合作改善亲子关系的教育建议[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17] 郭钟慧. 中学生父母冲突、情绪不安全感、亲子亲合、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