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一、引言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经常在各新闻、网络上报道,教育部门于2021年也出台并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来遏制校园欺凌现象。但法规的颁布只能从外源控制校园欺凌行为,无法从根源处解决,最完善的解决方案应该是从学生这一内源出发,使学生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并积极引导学生做出亲社会冒险行为,来杜绝和缓解校园欺凌的发生。亲社会冒险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积极效果的冒险行为,如见义勇为、牺牲时间做义工、站出来制止同伴欺凌行为等,兼具亲社会性和冒险性的双重特点[1]。它是一种利他行为,对其预测的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能够影响亲社会行为[2]。高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心理的成熟落后于生理,在生活中也容易遭受到各种负性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且对个体的身心有极大影响,不仅能使高中生产生学业焦虑[3],还会增加个体攻击性、自伤、反社会等行为。以往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高中生经历过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就越多。因此提出假设1:负性生活事件能够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

       认知重评是指个体通过重新评价事件意义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个体通过认知改变调节情绪的方式[5]。已有研究发现,个体在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会影响自身心理健康[6]和表现出不良行为[7]。认知重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帮助个体进行心理调适,控制自身行为,以预防经历负性事件之后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同时,有研究发现,认知重评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8]。因此提出假设2:认知重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影响,以及认知重评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教师提供准确的心理干预和引导学生做出亲社会冒险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西两个不同地区的高中生作为被试,一共发放6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为94.46%。其中,男生270人(44.00%),女生344人(56.00%);高一305人(49.70%),高二309人(50.30%)。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该量表由刘贤臣、刘连启和杨杰等[9]编制,一共27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回顾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过此事项,分数越高的个体受生活事件影响越高,在本研究中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65。

2.情绪调节量表

      该量表由王力、陆一萍和李中权[10]修订,共两个分量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本研究只选取认知重评分量表,共6道题,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被试分数越高,表明认知重评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9。 

3.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窦凯、黄义婷和李菁菁等[1]修订,一共6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方法,被试所测总分越高,其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倾向越高,在本研究中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43。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Bootstrap法检验中介作用的显著性。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因本研究均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所以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发现第一个因子解释了18.13%的方差变异,小于40%的临界标准。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可以进行后续数据的处理。

(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本研究中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方法来探究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见表1。

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n=614

 

M±SD

1

2

3

1负性生活事件

44.65±17.18

 

 

2认知重评

26.57±6.44

0.29**

 

3亲社会冒险行为

12.62±3.36

0.40**

0.44**

 

注:*p<0.05,**p<0.01,***p<0.001,下同。

 

(三)中介效应检验

       以负性生活事件为自变量、亲社会冒险行为为因变量、认知重评为中介变量,采用process程序中的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见图1),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β=-0.48,p<0.001);认知重评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冒险行为(β=0.19,p<0.001);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冒险行为(β=0.26,p<0.001)。
       为进一步检验中介作用的显著性,采用百分位Bootstrap(偏差校正)法,抽取5000个样本来估计各效应的95%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各路径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零,表明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均显著,认知重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25.71%(见表2)。

2 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表

效应

效应值

Boot标准误

Boot CI 下限

Boot CI上限

效应占比

总效应

0.35

0.03

0.285

0.414

 

直接效应

0.26

0.03

0.198

0.322

74.29%

间接效应

0.09

0.03

0.041

0.148

25.71%

注:Boot 标准误、Boot CI 下限和Boot CI 上限分别指通过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的间接效应的标准误差、95%置信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四、讨论
(一)负性生活事件、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负性生活事件、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两两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首先,负性生活事件与认知重评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1]。究其原因可能是个体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会采用较多的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来舒缓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身心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以应付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然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亲社会冒险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究其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在自身生活中经历过的挫折、困难之后,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之中时,容易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会主动的实施亲社会冒险行为以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已有研究发现,当负性生活事件发生之后,个体会衡量这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从而选择表现出某种行为,而利他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12]。
       最后,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似[9]。说明个体采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越多,越能表现出亲社会冒险行为。究其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能使用认知重评这一策略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13]。
(二)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还能通过认知重评间接的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
       首先,负性生活事件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与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究其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在生活中遭受过痛苦之后,会对他人所遭受的苦难产生共情,从而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冒险行为。苦难—利他主义理论也提出个体如果经历过苦难的和负性生活事件,会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动力去帮助他人。并且还认为利他这一行为能够在痛苦、磨难等这些负性生活事件中得到维持。因为经历过痛苦,会使个体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会主动的去关心他人。
        然后,负性生活事件通过认知重评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可能的原因是高中生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会选择采用认知重评这一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已有研究表明,认知重评策略能够促进个体人际关系良好的发展,为个体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14]。情绪ABC理论也曾提出,使个体身心恢复到正常状态,最关键是改变B,即个体的认知和信念。并且,个体在生活中遭遇到挫折之后,会更加理解他人所遭受的困难和痛苦,因此会不顾自身的安全去实施利他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冒险行为。已有研究表明,认知重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积极的结果相联系,能促进个体表现出积极的行为[15]。
五、教育建议
(一)注重成长环境,减少负性事件的刺激量
       高中生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来源于多方面,如来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等。因此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尤为关键。首先,高中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所以学校要营造一个积极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活动,给予学生放松的机会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传授人际交往技巧。认知重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在生活中使用这种积极的策略可以获得同伴的信任,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16]。然后,家长也应当为孩子打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进取能力,让其能战胜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最后,学校和家庭要建立联系,充分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负性事件的刺激。
(二)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学会自我调节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时期,其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当遇到负性事件后,会因突然冲击或者长期累积的影响,积攒各种负面情绪,时间一长便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多开展情绪主题教学,让学生对自身情绪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掌握情绪调节策略,改善自身不良情绪。此外,对于遭遇过负性生活事件的个体,教师应当多给予关注,可以通过沙盘治疗的方式来治疗负性生活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教会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负性事件,学会用积极心理学来武装自己,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引导
       促进高中生做出亲社会冒险行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引导。当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冒险行为之后,首先,学校应当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可以建立一个榜样模范宣传栏,积极的对学生做出的亲社会冒险行为进行表扬和宣传。然后,父母要及时支持和赞扬孩子的亲社会冒险行为,同时也要从小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弘扬我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最后,社会也要对做过见义勇为的学生进行激励和表彰,运用新媒体的力量去宣传和报道他们的行为,让更多的青年表现出亲社会冒险行为,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每位青年都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六、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首先,负性生活事件、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两两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然后,负性生活事件能够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还能通过认知重评间接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
(二)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探究了负性生活事件、认知重评与亲社会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采取的是横断面调查,不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可以考虑开展纵向研究、干预或者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本研究选取的被试均为高中生,未来可以考虑扩展到小学、初中及大学这几个学段。
【参考文献】
[1]窦凯,黄义婷,李菁菁,聂衍刚.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10):1538-1542.
[2]杨静,宋爽,项紫霓,张兴慧,罗玉晗,王耘.流动和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与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33-837.
[3]陈利涛,杨青林,欧阳姣军,郭馨.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学业焦虑的关系: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08):8-11.
[4]韩娜,张野.负性生活事件对寄宿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5):79-82.
[5]Mcrae K , Ciesielski B , Gross J J . Unpacking cognitive reappraisal: goals, tactics, and outcomes.[J]. Emotion, 2012, 12(2):250-255.
[6] 韩黎,袁纪玮,龙艳.苔花盛开如牡丹?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02):266-274.
[7]谢玲平,邹维兴,王洪礼.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和抑郁的链式中介[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2022-04-05].
[8]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01):39-41.
[9] 张彦彦,董晓杰,王虹予.父母控制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02):115-132+268-269.
[10]王力,陆一萍,李中权.情绪调节量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3):236-238.
[11]王兴,何卫亮,陆梅娟,潘奕,沈鑫华.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事件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介调节效应[J].名医,2019(02):6-7.
[12]程苏,刘璐,郑涌.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06):905-915.
[13]张大均,李坷蔓,朱政光,武丽丽.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10):29-36.
[14]常姣姣,朱海东,张馨艺,李晨曦.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和抑郁的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2):2210-2213+2267.
[15] Blair Bethany L et al. Indirect Effec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on Peer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The Rol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Behaviors.[J].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6, 62(4) : 415-439.
[16]李彪,陈利涛,张夏莹,胡晓,余欣欣.自尊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2):25-3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