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1]

邹佳凝  刘文 张妮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 邮编:116029 

摘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并考察认知重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随机选取75名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情绪调节量表》和数字划消测验分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认知重评及注意稳定性三个变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认知重评、注意稳定性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和注意稳定性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认知重评对注意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提升心理弹性和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来实现对留守儿童注意稳定性的促进和干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注意稳定性;认知重评

 

一、问题提出

“留守”是中国的特有概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许多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去打工,寻求更好的发展。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限制,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监护或者由祖辈、亲属代管,这些未成年人被称为“留守儿童”[1]。2020年,以民政部为代表的国家相关部门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中国具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人。父母离开所导致的教养方式与家庭情况的变化、学校教育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缺失等都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不好的影响。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所获得的感情支持和有效监护不足,这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产生恶劣影响。而注意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体可以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注意稳定性这一重要注意品质被研究者们关注。注意稳定性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能够对某一认定的对象维持一定时间注意的心理特质[2]。留守儿童普遍具有长时间无法直接接触父母、身处环境相对糟糕的特点,这会使他们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注意发展速度更小、注意水平更低的情况[3]。注意稳定性能够让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注意更加集中,有效保证其在学习工作领域认知任务的顺利进行。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对留守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培养和强化加以关注,就可以从对自身特质进行干预的角度入手来实现个体稳定的发展。

心理弹性是指个人在面临重大压力源(例如严重的健康问题、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障碍、不良生活经验等) 时,仍能正面处理、迅速恢复或适应的能力[4],能够反映人的注意稳定性状况。研究表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注意控制能力越好[5],即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人相对应的注意控制能力能够使其在各项认知任务之中表现出更优异的状态。注意控制体现了个体选择注意目标和排除干扰刺激的能力,其能力的优劣可以表现注意稳定性水平的高低。小学是注重稳定性的快速发展阶段,心理弹性和注意稳定性能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所保障,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群体内部二者间的关系。基于上文综述,我们推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那么,二者关系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作用机制呢?

作为情绪调节的特有方式,认知重评策略是一种允许个体通过对诱发情绪的事件本身进行二次评价来重新获得全新情绪体验的策略[6]。认知重评策略能够让个体获得更多积极情绪[7],也能够让情绪尽快从不愉快的事件中脱离,而这种从负面事件迅速恢复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中的核心因素之一[8]。一些在认知领域广泛开展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早已证实这一观点:在认知任务进行的过程中,认知重评基本上不使用认知资源,不需要长时间的认知努力来维持,所以不会对记忆、注意等相关认知任务造成不利影响[9-10]。拓展—建构理论强调积极正性的情绪能有效地扩大体验者内部的注意、认知资源[11-12],而高心理弹性者能对积极情绪有更高细腻的感知,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频次更多、强度更大的积极情绪[13],从认知资源扩张与消耗的角度来思考,在面对同一刺激水平的事件与任务时,高心理弹性者可以通过获得大量积极正性情绪体验的方式来扩大认知资源,同时也可能通过充分利用认知重评策略来减少认知资源的消耗,进而实现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预测,认知重评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两变量的关系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当前,针对留守儿童注意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仍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也多局限在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中归纳特殊群体的现状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忽略了留守儿童群体本身存在的特点。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注意稳定性的影响,探查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作出以下假设:(1)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能对注意稳定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能够通过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注意稳定性(见图1)。

图1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假设模型图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辽宁省某小学3年级到6年级的77名留守儿童,删除了漏选、多选、规则性作答等无效问卷,最终获得了75份有效问卷。被试的基本信息状况见表1,全体被试没有经历过相同实验。

表1  被试基本信息情况

 

年龄(M±SD

男生

女生

总人数

三年级

8.72±0.54

17

8

25

四年级

10.38±0.74

12

9

21

五年级

10.82±0.53

7

10

17

六年级

11.75±0.62

6

6

12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由北京大学胡月琴和甘怡群(2008) 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14],共27题。量表采用5级评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总得分越高,心理弹性发展水平越好。本次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

2.儿童青少年版情绪调节问卷

采用陈亮、刘文和张雪(2016) 修订的《儿童青少年版情绪调节问卷》[15],共10个题项,6个题项测查认知重评,4个题项测查表达抑制。本研究仅采用认知重评子量表,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9。

3.数字划消测验

数字划消测验纸采用八开白纸,在纸上整齐排列2000个由0至9的阿拉伯数字,排列遵循随机性原则,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相等。被试被指定依照相应的顺序,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将数字“4”划掉。注意稳定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满分100分,被试的注意稳定性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注意稳定性程度越好。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本研究使用描述统计、相关、回归、偏向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分析等。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单因子检验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对两个量表涉及到的所有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0.65%,位处40%的标准之下,并不存在同源方差,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可以利用数据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二)各变量相关分析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三变量间两两正相关显著(见表2)。其中,心理弹性、注意稳定性两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43,p < 0.001,心理弹性、认知重评两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6,p = 0.002,认知重评、注意稳定性两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8,p = 0.001。

表2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N = 75)

 

M ± SD

1

2

3

1心理弹性

87.08 ± 17.48

 

 

2认知重评

24.82 ± 7.97

0.36**

 

3注意稳定性

25.10 ± 6.43

0.43***

0.38**

 

注:**p < 0.01,***p < 0.001。

(三)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小学阶段为心理弹性、情绪调节和注意稳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将性别、年龄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并将本研究涉及的三个主要变量放入SPSS宏程序内的Model4中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注意稳定性(β = 0.39,t = 3.93,p < 0.001),将认知重评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模型后发现,心理弹性对注意稳定性具有直接预测作用(β = 0.31,t = 2.93,p = 0.005)。心理弹性对认知重评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 = 0.38,t = 3.26,p = 0.002),且认知重评也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注意稳定性(β = 0.23,t = 2.30,p = 0.025)。另外,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直接证明:在心理弹性对注意稳定性产生作用的直接效应与认知重评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中介效应这两条路径中,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均将0排除在外(见表3),这足以证明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见图2)。在这一中介模型中,心理弹性对注意稳定性影响的直接效应为0.31,占总效应的77.84%,认知重评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09,占总效应的22.16%。

表3 认知重评的中介效应分析

 

效应值

相对

效应量

Bootstrap

(95%CI)

总效应

0.39

 

[0.07, 0.21]

直接效应

0.31

77.83%

[0.10, 0.47]

心理弹性→认知重评→注意稳定性

0.09

22.17%

[0.01, 0.20]

 

注:模型中各变量均经过标准化处理,所有数值通过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图2  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间的中介作用路径图

四、讨论

(一)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注意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注意稳定性。一项行为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水平更高的个体可以更敏锐地唤醒积极情绪,且个体从积极情绪恢复至中性状态所需的时间更长[16]。积极情绪对个体产生正面影响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可以扩大其认知资源[11-12],个体可以通过将更多资源投资到对注意的选择与维持中,来实现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实际上,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看管与直接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留守经历已经导致留守儿童在快乐感与生活满意度等积极情绪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显著差于正常儿童[17-18]。这使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学校与日常生活中更易存在并暴露出认知资源不足、注意稳定性更差的问题。因此,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有效提高其注意稳定性水平的发展,以促使他们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和完成各类社会活动。

(二)心理弹性与认知重评的关系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认知重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心理弹性能正向预测认知重评。根据弹性框架理论,情绪包含在心理弹性产生的内部弹性因子中,情绪管理技能作为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个体的抗逆过程[19]。心理弹性更高,个体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会采取与发生“抗逆力”方向一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个体状态有效复原。这样的结论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特殊群体而言更加有益,他们更需要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方式来调节情绪、端正行为,处理自身存在的困境并获得更多积极的未来发展机会。因此,心理弹性能够正向预测留守儿童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促进他们心理需求的解决,以便于其面对社会生活的压力。

(三)认知重评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还证明了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认知重评与注意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认知重评能够正向预测注意稳定性。这表明,如果留守儿童能够更广泛地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就能够获得注意稳定性的提升。情绪调节和注意两者本身属于认知过程。每个人认知资源有限,按照资源限制过程的观点,个体完成任务的情况会受到资源分配多少的把控,获得的资源越多,完成作业的过程会更顺利、效果更好,反之更差[20]。认知重评策略是一种在情绪调节发生之前先行发挥作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它能让人立足于正面视角将引发消极情绪的事件合理化,使个体在后续过程中不必持续地关注情绪[21],把足够的认知资源投入到认知任务中。因此,积极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程度更高的留守儿童,其注意稳定性表现得更好。

(四)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认知重评在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可以让留守儿童重新正视自己的处境,以更积极向上的视角来评判个人遭遇,达到进一步调节情绪的目的。事实上,认知重评策略还在心理弹性对于正性情绪的体验上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高心理弹性的青少年能够利用认知重评策略体会更多的积极情绪[22]。同时,较高的心理弹性可以让人在情绪调节方式的选择上保持机动性,对于面对何种处境选择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持高敏感度[23],这能让与正常儿童相比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留守儿童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境遇时,重新客观地评价事件,减少认知资源消耗的同时利用积极情绪扩大个人资源,有效地提高在执行认知任务时需保持的注意稳定性。心理弹性较低的留守儿童较少或不擅长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进行情绪调节,面对同等遭遇或挑战时,会在心态调整、情绪调节过程中使用过多的认知资源导致注意稳定性水平下降。

五、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成因和注意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密不可分。教育者们应以多方式、多角度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为契机,在未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辅导中占领先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方式实现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有效干预,转变他们对自身困境的认知,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向好发展,为留守儿童适应社会和学校生活提供心理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兴华, 方晓义, 黄月胜, 等. 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心理学报, 2018, 50(9): 1029-1040.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198-204.

[3]李德勇.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之比较研究——以4-9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为视角[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10(24): 97-99.

[4]Werner E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5, 4(3): 81-85.

[5]安花花, 李晓云, 王东红, 等. 心理弹性、注意控制及焦虑对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25(8): 1171-1175.

[6]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 2(3): 271-299.

[7]Gross J J, Oliver J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2): 348-362.

[8]Davidson R J. Affective style, psychopathology and resilience: Brain mechanisms and plasticit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1196-1214.

[9]李静, 卢家楣.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7, 39(6): 1084-1092.

[10]张芳.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下情绪对注意网络的影响[D].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1]Fredrickson B L.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3): 300-319.

[12]Fredrickson B L.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4, 359(1449): 1367-1378.

[13]吕梦思, 席居哲, 罗一睿. 不同心理弹性者的日常情绪特征:结合体验采样研究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7, 49(7): 928-940.

[14]胡月琴, 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 2008, (8): 902-912.

[15]陈亮, 刘文, 张雪. 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2): 259-263.

[16]席居哲, 左志宏, 唐晓艳, 等. 高心理弹性者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行为学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3): 79-87.

[17]王鑫强, 霍俊妤, 张大均, 等.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 (1): 58-64.

[18]林宏.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3): 132-135.

[19]Kumpfer K L. 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M]. New York: Springer US, 2002, 179-224.

[20]Norman D A, Bobrow D G. On data–limited and resource–limited processes[J]. Cognitive Psychology, 1975, 7(1): 44-64.

[21]Gross J J.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224-337.

[22]程发宏, 高玉萍, 刘兴辉. 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 (2): 34-36.

[23]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Regul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7, 8(3): 311-333.



[1]国社科重大基金项目: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编号: 19ZDA356)

本文章三位作者来自同一单位,通讯作者为张妮(本文第三作者),通讯作者邮箱为:19818927921@163.com,联系方式为:1981892792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