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请尽快填写上传版权转让协议书)心灵互助,成就你我——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心理委员工作手册设计

1 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针对当前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下简称“心育工作”)的关注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心育工作偏重干预性工作,侧重于心理疾病的预防、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成长的消极方面。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学校心育工作更侧重关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强调培养和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能量。这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2 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提出,致力于研究如何促使个体、群体、组织发挥积极功能或走向繁荣等问题,侧重于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等积极层面。该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广泛关注,被应用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其中,积极心理课程开发、积极心理学心育工作模式更是在学校心育工作中被大量实践和开发。(武孔亮,2017,鲍玮,2018,李晓红,2019)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委员工作手册设计则鲜见实践研究。

初中心理委员工作的目的是“助人自助”,在同伴中起到榜样作用,最终实现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工作模式,建设一支有影响力的心理委员团队,带动全体学生一起健康成长,是我校近几年的摸索方向。积极心理学为此摸索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引。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心理委员的工作,是学校心育工作的大势所趋,也是心理委员(以下简称“心委”)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现有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委员培养模式或朋辈辅导培训的研究,仍欠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深入交融,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落到实处,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委员培训,形成具有指引性、成长性的工作手册,仍值得进一步探索。(杨娜,2019年,王丹丹,2018年)

值得注意的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展心委培训、设计工作手册,还需要有辩证思维,了解对“积极”的极端热情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对“积极”的盲目追求容易适得其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易激发个体的冒险行为而威胁身心健康。同时,对消极的全盘否定和刻意忽视,对积极情绪和态度的过分推崇和追求,容易掩盖消极心理过程的积极作用,也容易给部分内向特质的学生群体带来压力,造成“积极暴政”。(翟贤亮,2017)研究表明,存在积极特质的消极效应,也存在消极思维的积极心理,判断一个特质、情绪的好坏,不能只从单一的“积极-消极”维度来人为划分,积极或消极价值属性主要取决于情境、文化及其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翟贤亮,2017)

因此在设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以此为基础开展心理委员相关工作时,需要辩证地吸收、利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正面引导学生理性、全面看待自身或同学的多种情绪和可能出现的状况,形成更全面的生命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心委的自我成长,发挥榜样作用,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工作手册的具体设计

3.1 工作手册的框架及内容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心灵互助,成就你我——旗峰初级中学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手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主题,共有 8项内容,具体如表 1。

表 1 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框架及内容

主题内容具体内容
技能培训

①序言

(工作内容)

l 主要阐述对心理委员的期待和寄语。

l 对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包括课前带读书本或宣传资料,收发课堂笔记或课堂作品、按时参与培训、上交工作手册的方式和时间等。

②心理委员

工作原则

l 明确心理委员工作的三大原则:保密原则,中证原则,自省原则。

l 在此版块,邀请学生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初步的评估和展望,思考并填写愿意为工作付出什么,期待从工作中收获什么,从而提高心委对工作的认同度和积极期待。

③注意事项

l 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同伴群体做简单说明。

l 对危机行为征兆的识别进行培训说明,帮助心委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工作,更快地识别危机信号,及时给予帮助,及时上报。

④心理委员

工作四部曲

l 学会观察/识别

l 学会表达感受

l 学会体会需要

l 学会提出要求

反馈回顾⑤心理晴雨表

l 基本信息填写,包括该周负责的心理委员姓名、周次、班级总体情况评估。

l 班级内情绪持续低落、发生较大冲突或矛盾的同学姓名及目前采取的帮助措施。

l 班级内本周的快乐/幸福/温暖瞬间。

l 其他需关注事件(如果是危机事件,详细说明时、地、人、事)

l 回音栏,由心理老师填写,针对心委的填写内容进行回应和指导。

l 班主任签名,班主任回音(有需要时填写)。

⑥月工作回顾

每 4份心理晴雨表后有一份当月工作回顾,记录以下内容:

l 在这个月中,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事情。

l 在这个月中,我觉得进步最大的地方。

l 回顾一个月,我的工作、学习、生活让我感到舒服/不舒服的情绪(具体化打分)及具体事件。

⑦期末总结

l 对本学期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打分(满分10分)。

l 填写最大的收获和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l 填写下学期是否继续担任心委工作的意愿及原因。

积分激励⑧积分统计每周获得一次积分机会,由心理老师根据填写情况、当周心理委员的总体表现进行印章积分。每学期根据积分情况进行两次表彰,中期一次,期末一次。

 

3.2 工作手册的功能及作用

3.2.1 形成有机整体,兼顾技能培训、反馈回顾和激励制度

我校心委工作手册将心理委员的技能培训、日常反馈回顾工作和积分激励机制整合为有机的整体。工作手册的前期使用主要侧重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心委的观察技能、沟通技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助人自助理念。后期以常规反馈回顾为主,心理委员根据晴雨表进行填写,每周定时接收到来自班主任、心理老师的回应和建议、指导。

通过将手册装订成册,避免了以往心理晴雨表松散上交、极易丢失、保密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心理委员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温习前期培训内容,增强知识内化,减少了遗忘率,并看到每周工作的教师反馈和积分情况,强化工作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形成技能培训-日常工作-激励机制的有机整体,形成良性循环。

3.2.2 开阔积极视角,整合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

据笔者了解,在心委的反馈工作中,很多学校注重危机事件的反馈,缺乏对班级积极能量的挖掘。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既保留了心理委员这一部分的观察、汇报内容——通过反馈和跟进同伴、班级的特殊/危机情况,帮助班主任、心理老师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于未然。同时也拓展了心理委员的积极视角,主动挖掘班级的成长点滴和快乐/幸福/温暖瞬间,强化主动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班级正能量。

在“每月工作回顾”中通过回顾和分享,强化积极事件的正向作用,同时也鼓励心理委员觉察和讨论令自己不舒服的情绪,通过团体互动及时消化和转化,形成更全面的成长观。

4 工作手册的创新及特色

4.1 非暴力沟通技巧——心理委员工作四部曲

“心理委员工作四部曲”以非暴力沟通技巧为核心,旨在引导心委学会观察和识别需要关注的同学,学会表达感受,学会体会需要,学会提出请求,是心理委员技能培训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四部曲的培训,引导心委更客观地反馈、看待身边的人际互动,在处理同学矛盾、缓解同学情绪、陪伴同学度过心理困扰时,通过觉察事件和情绪背后的心理感受和需要,更积极地建构人际关系。

表 2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四部曲

心理委员工作四部曲
学会观察/识别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将看到的情况如实地填写在班级晴雨表中,着重关注由于特定事件,长时间情绪和行为受影响的同学。
学会表达感受当我们发现某位同学状态不佳需要关注或陪伴时,我们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并能较为准确地向对方表达,如我看到你这两天经常在宿舍里哭泣,我感到很担心/困惑/难过。
学会体会需要我们会有各种情绪感受,是因为我们对他人、对自己有不同的需要。学会觉察、表达自己的需要,能帮助我们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也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成长。学会区分不同人的需要。
学会提出要求

掌握提出请求的表达方法,减少“不”字的使用,正面、具体地提出请求。试区分:

1. 你不要再捣乱了好吗?

2. 我看到你这一节自修转过头和旁边认真学习的同学说了四五次话了,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你自己和旁边的同学的学习,我希望你能减少说话的次数。

4.2 看到危险,创造机遇——心理晴雨表

“心理晴雨表”内容,包括对同学的低落情绪、人际冲突的关注,更增设“班级内本周的快乐/幸福/温暖瞬间”一栏。这一栏目的设置,大大改变了“心理晴雨表”(见图 1)的性质——不再只是消极、危机事件的反馈,更是班级成长点滴的用心观察和记录,促使心委保持对积极情绪的敏感度,关注班级的积极心理动态,为学生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奠定基础,也为班级营造良好心育氛围做好铺垫。

晴雨表中加入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回音栏”,加强沟通、及时强化,让心委工作充满胜任感、成就感和价值感。

图 1 “心理晴雨表”设计内容

图 2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心理晴雨表”示例1

图 3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心理晴雨表”示例2

4.3 重新框定,积极赋能——月工作回顾

在“月工作回顾”中(见图 4),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和人际互动,聚焦积极情绪的自我觉察和体验,同时增设对消极情绪的再体验。在培训中充分讨论,重新回顾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背后的具体情境,对情境进行重新赋义,从而形成更开放、更包容的生命观。

图 4  “月工作回顾”设计内容

 

图 5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月工作回顾”示例1

 

图 6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月工作回顾”示例2

4.4 首尾呼应,升华体验——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主要是心理委员对本学期自身工作的自评,与前期的期待和展望相呼应,带领学生思考一个学期工作带来的最大收获和希望改进的地方,并对心理委员的下学期工作意愿做一个初步调查。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和工作,心理委员们基本能在积极情绪、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品质等三个方面都有所成长。在心委的期末总结(见图 7、图8)中,心理委员们都能感受到个人的成长变化,肯定了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正能量,拥有了价值感和意义感。

图 7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期末总结”示例1

 

图 8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期末总结”示例2

5 展望与反思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不仅发挥了培训、反馈的作用,它更成为了心理委员成长的记录手册,成为了班级成长的记录手册,陪伴学生走过一程烂漫的青春心路。

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工作手册,心理委员对工作认同度更高,跟进和反馈速度也更快。心理委员都表示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成长,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和意义,增强了心理委员对工作的认可度,积极参与到学校心育工作的建设中。

图 9 心理委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感悟

图 10 我校心理委员工作手册部分示例

参考文献

1 武孔亮,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心理医生,2017年12月第23卷第34期

2  鲍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校本课程创新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31期(总第378期)

3 李晓红,黄喜珊,李莉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中心育课的实践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3期(总第386期)

4 杨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综合培养模式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12期(总第395期)

5 王丹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7期(总第354期)

6 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心理科学进展, 2017, Vol. 25, No. 2, 290–29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