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生涯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实践探索

一、引言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在某个时刻对于自己生命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愿意寻求与探索自己生命意义的程度[1]。包括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其中拥有意义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活得是否有意义的感受程度(强调结果),而寻求意义感是指学生对意义的积极寻找程度(强调过程)[2]

高中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情绪波动大,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就会陷入思维反刍,引发意义感危机。近几年的心理工作中,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很迷茫”等类似问题。学生无法从内心接受自己现实的生活处境,没有目标,也缺乏积极寻找目标的动力和方法。有研究表明,缺乏生命意义感是焦虑、抑郁、空虚、无聊等心理问题产生及自杀意念( 或行为) 出现的重要原因[3]。帮助和引领学生提高生命意义感,对于促进个体发展和预防心理危机都有积极意义。

中小学生涯教育是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增强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4]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对自我和人生的理解,强调主动适应、选择和探索,这与生命意义感概念强调感受和过程性相互一致。

在查阅相关文献中发现,有研究表明生涯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影响[5],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有重要影响[6]。本次教学实践旨在探索高效可行的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学校生涯教育课程。

二、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调查

参考《生命意义感量表》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问卷,对本校高一共计374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53.21%的学生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4.92%的学生偶尔思考,1.87%的学生从未思考;20.59%的学生对“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36.9% 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25.67%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可以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绝大部分在思考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但大部分感觉不到目前生活的意义,也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课程目标

通过生涯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全面、清晰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价值感;引导学生体悟生活,用积极的视角主动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类事情;培养学生形成生涯规划的意识,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内容

课程共15节,分自我认知、体悟生活、追寻目标三个专题。内容见下表。

次数

专题

课程主题

             目标

核心活动

1

认知

 

相见欢

增进成员间的彼此认识和了解;激发参与团的兴趣和凝聚力。(运用OH卡自我介绍需要包含生涯主题要素:性格、兴趣、价值观、理想、想成为的人、想要的生活、未来想读的专业、想从事的工作等)

OH卡牌活动 

2

生命的颜色

了解生涯主题,觉察自身的状态;将生涯的7个主题与自身初步联结;通过艺术表达绘制自己的生涯七色花,提升自我的价值感。

生涯七色花

3

生涯能力大探索

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能力类型;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意识和行动;引导学生意识到主动的选定目标、对所做的事赋予意义、做好自我管理才是提升生命意义感的关键。

卡牌活动

4

人格特质与生涯

了解性格的特征,理解性格的两面性,提高自尊价值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的倾向性;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兴趣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关联;加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人生的体验和感受。

卡牌活动

5

再识你我他

再次用OH表达对自我的认识、觉察和体验;小组内彼此表达对其他成员的觉察和体验(积极正向的回馈),提升自我价值感。

OH卡牌

6

体悟生

“大佬”的生涯故事

讲述分享“大佬”的生涯故事;体验“大佬”们的相似之处:迷茫、选择、挑战,磨难,坚持;提升对当下生活困境的接纳;激发自我选择的意识。

讨论分享

7

我的生涯故事

看到自己的生命故事,发现自己拥有的意义(普通人的快乐幸福);接纳生活中的挫折,引导学生积极赋意。

绘制生命轨迹图

8

家族生涯故事

了解父母长辈亲戚的职业生涯及其他生命故事,看到家庭中的优势与传承;反思自己的状态,做好传承与发展。

绘制家族职业树

9

生涯价值观探索

通过卡牌活动探索自身价值观;引导学生去接纳他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倾向;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不确定(负面)事件,收获成长。

卡牌活动

10

边走边寻

了解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看法;通过阅读绘本故事,用积极的态度探寻探索生活的意义;结合生活体验,发现生活中可以成为生活意义的事务,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情景模拟

11

追寻目

 

 

 

生涯兴趣探索

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兴趣类型;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意识和行动;引导学生意识到主动的接触、探究和尝试是澄清自己兴趣的方法和提升意义感的途径。

卡牌活动

12

遥远的梦

形成20年后的生涯愿景,将愿景形成清晰具体的画面;体验可以引领自己的生命目标;体验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生涯畅游

13

愿景板

思考现实的目标,规划一年的目标,将愿景拆分成阶段性目标,明确存在的阻碍;将阶段目标与阻碍联结,寻找应对方式,提升自己可以解决问题的感受。

手绘愿景板

14

大学城之旅

了解和体验大学相关专业。

实践体验

15

寻梦环游之丰收

回顾、反馈、祝福。

OH卡牌

 

 

(三)教学方法

(1)卡牌游戏

使用OH投射卡、生涯价值卡(台湾黄士钧教授制作)、生涯兴趣卡(根据霍兰德理论制作)、生涯能力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制作)展开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卡牌趣味性强,使用方式灵活多变。利用卡牌设计相关游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接触真实的自己,降低“防御”,激发“动机”,并让学生看见可以投入与努力的反向。

(2)叙事辅导

运用叙事治疗理念,创建“尊重、好奇、珍惜、礼敬”的团体氛围,以开放、积极、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学生叙说的内容进行分析、解构、改释、反馈,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解释风格,重构生命故事,激活心理资源,看到自己的渴望。

(3)表达性艺术辅导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绘画的方式表达思绪、感受及经验,投射其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本课程主要通过绘画来进行艺术表达。绘画的过程是一种无声的、无意识的叙说,情绪通过图像的象征意义得到表达、宣泄和释放。同时,图像具体可见,学生可通过绘画作品更好的看到自己。

(四)课程实施

邀请参与调查的24位学生上课,每周一次,共15周。

(五)课程评价

(1)课后问卷调查

课后调查,让参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性打分。问题“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有20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有21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的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有23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我正在寻找让我感觉生活有意义的东西”24个学生的分值前后比较有提高。

(2)观察记录学生课堂变化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同时邀请学生记录每次活动后的感受,根据每次主题,请学生写自己的内心的小欢喜、小发现、小改变。

(3)个别访谈

询问学生在课程中的收获,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学习、生活的感受,应对现实困难的态度变化,对未来的设想等方面。

四、效果与反思

(一)课程效果

此系列生涯辅导课程基于前期的问卷调查,以心理社团的方式面向有需要的学生,形成了同质性的心理辅导团体,紧扣学生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学生自我认知的变化

在辅导活动过程后有学生主动表示“对自己了解多了,认识到自身有很多能力”。在与学生个别访谈中,有学生表示“收获了快乐,认识了新朋友,感觉自己更好了”“能更全面认识自己,感觉自信了一些”。

  • 学生生活体悟的变化

在整个课程中,将目标引领与当下联结,学生表示课堂上似乎信心满满,想要主动做一些规划并积极应对现实困难,但是回到教室回到作业中,感受性和行动力又会降低,觉得“还是很无聊”“没法全身心投入”,有的学生表示“现在积极有目标,但不确定能保持多久”。

  • 学生目标追寻的变化

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表示虽然没有很明确地指导自己未来会做什么喜欢什么,但是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有了一些概念”、“对未来生活思路清晰了一些”,有学生表示“可以在寒暑假尝试以下视频剪辑的专业学习”,也有学生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寻找。

(二)反思

实践证明,系统长程的生涯辅导活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提升。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辅导,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自己,进而对未来生涯发展、生活状态有更清晰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对自己与职业的了解增多后,会更愿意探寻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人生发展方向,通过查找资料、努力学习、询问他人等方式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找寻生命意义。这一过程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反刍的虚妄状态,感受到当下努力的行为带来的生命意义感。

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很明显地体验、觉察、认可当下生活中的生命意义感,但是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持久地拥有这种感受,并转化为学习生活中的持久行动力,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可能仅靠生涯课程还不够,需要社会家庭合力共同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

此次实践探索,参与生涯辅导活动的学生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都表达自身的感受性有所提升,但是提升到什么程度、持续时间,并未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以后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后期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样本,进一步完善系列生涯辅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1]邓昕睿 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5):19-22

[2]覃丽 王鑫强 张大均.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特点及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65

[3]程明明,樊富珉.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 4) : 431 -437.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沪教委德〔2018〕8号

[5]张缅. 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意义世界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9(2):85-89.

[6]邓昕睿 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5):19-2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