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初中生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的构建 ——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为例

一、问题提出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从国家部委到市区的各级政策文件都在强化这一共识。随着政策的推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以下统称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心理必修课、心理选修课、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讲座、家长心理讲座、家长工作坊等多种途径共同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取得了丰富的心育建设成果,并于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随着实践工作的展开,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否有效?在多种心育途径中,哪些途径的效果更好?学生需要怎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谁来教育?什么时候需要?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经验性感知,剔除既有心育实施中的模糊部分和多余成分,更加全面地囊括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更为合理地分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进而打造出一个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好地回应学生成长中最迫切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所谓模式是指从事某项工作,做好某类事情的规范样式,它介于理论和经验之间,是理论的具体化和经验的概括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在相应理念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模式的构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和规范化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建构了以个体为圆心扩展开来的嵌套式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个体,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特征;紧邻个体的是微系统,指那些能够对个体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社会因素,例如家庭、朋友、学校;向外依次还有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时间系统,个体的发展是一系列系统相互影响的结果。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和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有研究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1],指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的多重影响因素,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社区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

纵观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早期主要以医学模式为主,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智力落后或心理障碍、有特殊需要的少数学生,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为导向。教育模式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服务模式[2][3]指出,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将预设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步骤“给到”学生,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因此,服务模式强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系统理论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将各种庞杂因素进行梳理、归位,整理出内在逻辑关系。第二,要考虑将那些之前重视不够的环境因素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中。同时服务模式启发我们,要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总的来说,调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和服务模式为理论支撑,构建适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我校初中部随机抽取初中生,形成“我校样本”,同时为了解由我校样本得到的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我们在北京市丰台区随机抽取5所同等层次全日制普通初中学生,和我校学生的数据一起构成“总样本”。所有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接受由班主任老师统一发放的问卷星测试,共收到有效回答661份,其中初一129人(19.5%),初二475人(71.8%),初三57人(8.6%)。我校样本147人,包括初一46人(31.3%),初二58人(39.4%),初三43人(29.2%)。

(二)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对学校心育效果的反馈和学生的心育需求调研,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学生认为,谁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谁来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生熟悉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效果;三是学生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健教育务。维度一包含2个问题:你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的人群有哪些(多选)、你希望由谁来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及意愿程度(可多选,逐项1-5打分)。维度二包括2个问题: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途径有哪些(多选)、评估在校接受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多项目,逐项1-5打分)。维度三包括3个问题:你认为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单选)、你认为哪些年级需要开设心理课(单选)、你希望心理课开设的频率(单选)。

(三)数据分析

使用SPSS20 进行数据处理,使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

三、研究结果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研结果

1.谁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谁来提供教育

图1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应该面向的人群

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学生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该只面向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面向任课老师、班主任、管理部门的老师、妈妈、学校其他部门的老师和爸爸。这些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度高的人群,表明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其中学生最希望被改善的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图2 初中生希望由谁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及意愿程度(我校样本)

图3 初中生希望由谁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及意愿程度(总样本)

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初中生遇到心理困扰时,一少部分学生会选择搁置问题,什么也不做,将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生会尝试自己解决,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愿意寻求帮助。其中,心理老师是他们最愿意寻求帮助的对象,其次是同学或朋友、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父母或其他家人、校外心理机构或医院。

2.学生熟悉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效果

图4 学生所熟悉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学生熟悉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依次为:心理健康课、学生心理讲座、个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心理选修课、学科渗透心育、家长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家长工作坊。学生熟悉程度的差异主要可能与不同心育方式覆盖面的不同有关。

图5 学生对不同心理健康辅导形式效果的评估(我校样本)

图6 学生对不同心理健康辅导形式效果的评估(总样本)

我校样本发现,学生觉得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效性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心理选修课、家长工作坊、学生心理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学科渗透心育、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和家长心理讲座。总样本大致相似,表明这些形式确实有效,更能让学生受益。

3.学生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图7 初中生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由图7可见,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有60%-70%的学生报告,在个体遇到心理疾病和心理困扰的时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超过80%的初中生意识到,即使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在出现心理困扰和心理成长的需要时,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图8 初中生希望在哪个年级开设心理课

由图8可见,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学生对于在初一、初二或初三开设心理课的意愿很强烈,很多同学甚至希望在整个初中三年全程开设心理课。

  

图9 初中生希望心理课的频率

由图9可见,我校样本和总样本一致发现,超七成的初中生希望能够每周上一节心理课,少部分学生希望心理课的频率为两周一次,较少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或只是偶尔需要心理课。 

(二)学校心理健康生态化教育服务模式的构建

1.我校心理健康生态化教育服务模式的构建

以调研结果为基础,在理论指导下,我们尝试在我校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过程关注”的初中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参见图10。

其中,全员参与是指,打造一个“以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师生为支撑、家校社共育为更大保障”的全员参与心理育人的大环境。以心理教师为骨干,是指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让心理教师在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辅导、开发心理专题讲座等专业领域起到应有的作用。全体师生为支撑,是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心理育人环境,应将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包含在内,既重视学生之间的朋辈支持,又重视各学科、各部门教师带给学生的教师支持。家校社共育为更大保障是指,要重视家庭和社会资源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保障和补充作用。

图10 我校“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过程关注”的心育模式

全方位推进是指,将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必修课作为学校心理育人的主渠道;心理档案建设、心理选修课、学生讲座、心理剧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育人的辅助渠道;学科渗透、活动渗透和管理渗透作为我校心理育人的渗透渠道;家长心理讲座、家长工作坊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育人形式作为我校心理育人的补充渠道。发挥主渠道的核心作用,同时确保辅助渠道、渗透渠道和补充渠道合作有序、相得益彰,从多个方向发力,全方位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全过程关注是指在初中学生成长的时间全程和空间全程给予关注,从初一到初三,从学科教学、日常管理到家庭互动,全程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

2.我校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的实践落点

为了更好地在实践层面落实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让“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和“全过程关注”的理念找到实践落点,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切入,从教育目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和主要承担者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详见表1。

表1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内容

心育途径

(全方位推进)

目的

对象

内容

时间

(全过程关注)

承担者

(全员参与)

心理健康档案

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起始年级

完成心理测评并生成个体心理健康报告,筛查出达到预警状态的学生。

入学第一个月

心理老师。对预警学生形成学生部-年级组-班主任-心理教师共同合作的危机干预工作组。

心理健康必修课程

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初一

初二

学生

包括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业学习、情绪调节以及生涯与社会生活适应五大领域,注重个体经验和活动体验,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课程。

全学年

心理教师

心理健康选修课程

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有需要的学生

心理学基础知识或经典研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选修课时段

心理教师

心理讲座

解决特定学段、特定时间点、特定情境下的普遍性问题,如升学压力、入学适应,青春期。

特定群体

就心理健康教育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专门讲授和讨论。

阶段性需求出现时

心理教师

外请心理专家

个体辅导

通过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实现心理成长。

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

运用心理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等媒介,与来访学生建立特殊的信任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学生带着个性化心理困扰来访时

心理教师

团体辅导

通过团体互动,促使个体在关系中表达、体验、学习,认识、接纳自我,改善关系,获得提升,激发潜能,实现自助和互助。

具有相同困扰的同质性群体

确定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营造团体氛围,形成团体凝聚力。

具有相同困扰的群体形成时

心理教师

学科渗透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学科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全体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在授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用自身的态度、思想、人格特征等感染学生。

学科课堂上

学科老师

学生管理渗透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管理活动融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同时提升学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

全体学生

在管理沟通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心理方法,发挥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过程中

学校管理人员和班主任

活动渗透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学校课外活动融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个体潜能的发挥。

全体学生

设计课外活动时,注重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团队作用,鼓励合作,增进归属感,同时注重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韧性。

学校课外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活动开发和实施部门

家校共育

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使家长更好地发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提高家长的心育能力,最终让学生受益。

全体学生

通过家长讲座、家长发展课程,帮助家长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育技能、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效能。

家校共育实践中

家校共育辅导室、全体家长

四、讨论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与效果调查

1.谁需要心理教育,需要谁提供心理教育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学生看来,心理教育不仅应面向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父母、管理部门的老师和其他老师;学生寻求帮助的意愿强烈,其中心理老师是他们最愿意寻求帮助的人。这表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很高,这是心理健康“去污名化”的体现,也是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良好效果。此外,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提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扩大服务范围和对象,真正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要素全部考虑在内,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育人环境。作为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最信任的人,心理老师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起到应有的作用。

2.初中生需要哪些心理教育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常用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不同途径之间具有差异。个体心理辅导排在最靠前的位置,提示一对一的专业辅导在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改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重要性和有效性应该被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课(包括必修和选修)和心理讲座排名靠前在意料之中,这是学生系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获得心理帮助、提高心理健康技能的主要阵地。同时,不同教育途径的效果差异也表明,不同途径无需齐头并进,而应轻重有别、互为补充。以上结果对于刚刚着手部署心育资源的学校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初中生什么时候需要心理教育

超过80%的初中生意识到,即使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在出现心理困扰和心理成长的需要时,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希望能在初一、初二或初三中的某一年开设心理课,甚至希望三年全程都有;绝大部分学生希望一周能上一节心理课。这反映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这种需要超越了“有病治病”的矫正目的,指向服务于正常发展的成长目的,这可以为学校课程的设置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倾斜提供重要参考。结合之前对家长和老师也能接受心理服务的期望,侧面反映了学生希望在学校和家中全时间、全空间都得到心理服务的心声。

以上结果在我校样本和全区大样本具有高度一致性,表明结果的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可推广价值。

(二)我校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的构建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和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我校心理健康的生态化服务模式。

1.模式的建构体现了理论和实证的紧密结合

新模式以“生态化”和“服务性”为理论支撑,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为实践出发点,提出了“谁需要、需要谁”、“需要什么”、“何时需要”三个问题,在模式建构中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和“全过程关注”给予了一一回应,既体现了从生态化角度全面、系统育人的理念,又从多个角度回应了学生的真实需求,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理念。

2.模式既体现了“全面推进”又体现了“重点突出”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针应既包含“全面推进”,又包含“突出重点”,在一所学校中,心育师资毕竟有限,若只注重全面推进而无工作重点,必然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几无实效。心理健康生态化服务模式既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纳入了实施主体和实施的过程要素,既包括全员育人,又包括家校社共育;各要素内部又有层次,既包括多种共育渠道,又突出了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有利于工作的有效推进和实施。

3.模式的操作性、人文性强

模式通过对每个要素内部层次的界定,清晰地描述了各自对应内容的对象和实施路线,内容具体、操作明确,可推广性强。同时强调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重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将服务的理念渗透进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未来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初步形成的模式在我校是否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具体而有效的帮助?如何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都是我们将在后续的实践和研究中需要继续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董军强,董杜斌.生态转型: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J].科技通报,2018,34(11):285-289.

[2]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125-132.

[3]俞国良,谢天.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9(1) :61-6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