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探究 ---基于对厦门市五所中学的调查研究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度课题《教育精准扶贫与巩固教育精准扶贫成果的研究》(FHB170578)和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度课题《家长共情对初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和干预研究》(编号:1943)的阶段性成果。

【此文有图有表】

 引言

在新的时代下,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对如何教育好子女感到不知所措、有心无力,不少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而产生了育人的误区和社会问题。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决定着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而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家长的教育素质得到充分发挥,而父母的共情能力就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核心能力。边玉芳认为正确的家庭教育背后蕴含着其内在逻辑和科学规律,需要家长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内容来帮助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子女。由此,家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也提出:“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指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2]。因此,调查家长共情能力符合当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关于共情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护士、儿童及青少年共情现状的关注,而很少有对父母共情现状的关注,有少量对家长共情能力的研究,范围主要在婴幼儿阶段。目前,尚未有针对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量化研究。对父母共情能力的研究在近两年得到了关注。刘少迁对幼儿父母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3],王慧等人基于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通过行动研究探讨如何提升 0~3 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4]

本研究对父母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指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父母首先接纳孩子,然后客观观察孩子,与他们对话,深入孩子内心,去体验他们正在经历什么,进而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的一种能力。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厦门市音乐学校和厦门实验中学共5所学校的初中生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445份收回有效量表1369份,有效问卷率为95%。其中,孩子性别为男生790人,女生579人;孩子为独生子女329人,非独生子女1040人;孩子年级在初一初三的分别有529人,483人,357人 ;父母为独生子女41人,非独生子女1328人;父亲485人,母亲884人;家庭结构为核心家庭504人,三代同堂787人,单亲家庭58人,其他20人。

(二)研究工具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基本资料,第二部分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IRI-C共22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观点采择、个人忧伤、想象、共情关心,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0~4评分。张凤凤等人对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发现,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750,分半信度为 0.734,表明各项目达到了良好的内部同质性水平;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0.532-0.758, 与台湾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 0.53 -0.78)[5]。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 0.737,各因子重测系数在 0.625-0.735 之间,与台湾研究结果(0.56-0.82)相一致,表明量表得分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

(三)统计方法

研究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情况,对其最小值、最大值、均分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表1、图1)。由统计结果来看,共情总分88分,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略呈正偏态分布,总体情况较好,平均分为48.52分,标准差为9.69,最低21分,最高84分。进一步的描述性分析发现(表2),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得分达到或超过中值2分约占70%,得分集中在 2~3 分之间约占65%,表明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总体状况是比较乐观的。IRI-C项目得分在 0 - 4 分,标准平均值为 2 分,高于 2 分则表示个体的共情能力较好。将初中生父母在共情四个维度以及共情总分的条目得分,并将条目平均分与理论均值 2 分做单样本 t 检验,发现初中生父母在共情整体及四个维度上的条目均分与理论均值 2 分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 )。

表1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基本情况

维度

Min

Max

维度得分

条目得分

与理论均值2分的显著性比较(t

观点采择

0

20

11.49±3.92

2.30±0.78

14.11***

想象

1

24

12.91±3.92

2.15±0.65

8.60***

个人忧伤

0

20

6.08±4.33

1.22±0.87

-33.49***

共情关心

8

24

18.03±3.19

3.01±0.53

70.03***

共情总分

21

84

48.52±9.69

2.21±0.44

17.25***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图1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总分分布直方图

 

 

表 2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总体得分分布情况

共情得分

人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49

62

4.4

4.5

1.50~1.99

360

26.2

30.8

2.00~2.49

580

42.5

73.2

2.50~2.99

306

22.3

95.5

>3.00

61

4.4

100

 

 

(二)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差异性分析与相关分析

1.初中生的不同性别和独生子女变量的父母共情能力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的父母在量表和维度上得分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初中生不同年级变量的父母共情能力差异比较

 
 
 
 

共情总分和其他各维度的得分,初二年级父母的得分均低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在观点采择维度(F=3.39,p<0.05)和共情关心维度(F=3.76,p<0.05)差异显著。事后检验发现(图2),初二年级学生父母的观点采择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和初三学生的父母(LSD=0.574;(LSD=0.577,p<0.05)。初二年级学生父母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学生的父母(Tamhane=0.535,p<0.01)。

图2 不同年级初中生的父母的观点采择和共情关心的均值图

4.父母性别和独生子女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比较

父亲和母亲共情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母亲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父亲(t=3.04,p<0.01)。在想象(t=2.58,p<0.05)、个人忧伤维度上(t=5.39,p<0.001),母亲的共情能力平均数显著高于父亲。对父母是否独生子女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的差异比较,发现父母为非独生子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父母为独生子女(t=2.26,p<0.05)。

5.父母文化程度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共情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想象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F=5.526,p<0.001)。事后比较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在本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的水平,大专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的水平。

图3不同文化程度初中生父母在想象维度的均值图

 

6.家庭结构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的父母的共情关心能力差异显著(F=3.70,p<0.05),事后比较发现,三代同堂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核心家庭(Tamhane=0.583,p<0.01)。

图4 不同家庭结构初中生父母在共情关心维度的均值图

7.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相关分析

研究将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自我评价,父母共情对孩子情商的影响和参与学校的针对性课程的意愿与量表测得的共情总分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三道题与共情总分和题目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实际共情能力趋于一致,共情能力越高的父母认为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对培养孩子情商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参与课程意愿也比较强烈。

表3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相关系数矩阵

 

共情

总分

11、您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

12、您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对培养孩子情商的影响

13、如果学校开设提升父母共情能力的课程,您参与的意愿

共情总分

1

 

 

 

11、您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

.118***

1

 

 

12、您认为自己的共情能力对培养孩子情商的影响

.137***

0.302***

1

 

13、如果学校开设提升父母共情能力的课程,您参与的意愿

.159***

0.148***

0.353***

1

 

 讨论与建

(一)初中生背景变量的差异讨论

初中生背景变量包括初中生的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研究发现,父母共情能力在初中生的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初中生的年级变量上父母共情能力差异在观点采择和共情关心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初二年级初中生父母的观点采择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共情关心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年级。结果表明,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不随着初中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变量的不同而变化。共情能力对于初中生父母而言,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体内在特质。初二年级初中生基本进入或者处于青春期,经历了心理学家霍尔所谓的疾风怒涛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出现了第二个自我中心现象,他们往往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体验而忽略他人感受,同时他们出现多重矛盾性心态,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的矛盾等一系列需要通过心理整合才能达到心态平衡[6]。初二年级学生家长在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剧烈变化时,家长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此时接受孩子意见的能力和关注与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的能力都面临着挑战,因此家长在孩子读初二年级时自身的观点采择和共情关心能力较低。

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家长的教育素质得到充分发挥,而父母的共情能力就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核心能力[7]。本调查结果提示我们,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往往对起始年级(初一)和毕业班级(初三)的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对初二年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正面冲击,又尚未习得有效应对的方法。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自身要对初二年级学生的家长重点关注,有意识地提高共情能力,尤其是观点采择和共情关心的能力。 

本研究年级差异是通过分析调查样本的数据得出,如果增加年龄范围,调查延伸至更高年龄,可能共情总体发展趋势能够更明朗。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纵向研究,即明年的这个时候对相同样本再进行一次测量,对比前后变化,这样能够更深入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

(二)父母背景变量的差异讨论

1.父母性别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讨论

总体上,母亲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父亲,尤其体现在想象、个人忧伤维度上。平均数水平上,母亲的共情关心略高于父亲,但父亲的观点采择能力略高于母亲。这与前人的研究有吻合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刘少迁对幼儿父母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母亲的共情总分显著高于幼儿父亲,但幼儿父亲观点采择能力显著高于幼儿母亲,而幼儿母亲其他三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幼儿父亲[8]。陈武英等对共情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发现,一方面催产素与情绪共情有正相关, 而睾丸酮与认知共情负相关;另一方面,共情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倾向有关,两性习得各自的性别角色以后在情绪共情方面较为突出的差异[8]。Charles认为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存在差异影响了共情的发展,男性更多地关注工作和养家糊口,而女性更多地关注表达情绪情感并乐意与他人沟通[9]。由于性别特征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母亲的情感细腻,发散思维更强,更愿意表达感受,而父亲相对比较理性,情绪情感比较内隐,较少关注个体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这可能是造成初中生母亲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父亲,尤其体现在想象、个人忧伤维度上的原因。而父亲在观点采择维度的分数相对高于母亲,表明父亲有比母亲更容易自发地采纳他人观点的心理倾向。Richaud de Minzi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共情能力影响是分离的,母亲更多地影响孩子的情感部分,比如共情关心和个人忧伤,而父亲更多地影响孩子的认知部分,如想象和观点采择[10]

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家长需要认识父亲和母亲对初中生共情能力影响的差异的客观存在,在教育引导的实践中进一步做好分工和配合,同时也引发家长和教育者思考这种差异是否可以在培养孩子共情能力时做到“取长补短”,如父亲可以有意训练孩子的认知共情能力,母亲可以有意培养情感共情的能力。

2.父母独生子女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讨论

对父母共情能力在独生子女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父母为非独生子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与共情能力形成于与他人的交往中,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在家庭中与更多的相近年龄的兄弟姐妹相处的机会,同时他们的父母能在每个孩子身上共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这些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叫懂得察言观色,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关注与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能力。

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对于父母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种需要关注并提升自身共情关心的能力。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需要父母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急着讲道理或帮忙想办法,更不是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

3.父母文化程度变量的共情能力差异讨论

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性比较,结果发现在想象维度上差异显著,本科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水平,大专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水平,这与刘少迁对不同学历幼儿父母的调查结果一致[11]。这可能随着文化水平的升高父母的接触面更加广阔,因此想象自己进入他人所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有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在惩罚孩子时更容易冲动地体罚,而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则更注重克制冲动采用心理约束的方法管教孩子。

调查结果提示学校、社区在在引导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尽可能避免因为缺乏设身处地想象孩子所在处境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学校和社区可以通过开展活动让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示范如何共情孩子,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提供“搭脚手架”学习模仿的机会。

(三)家庭结构变量的差异讨论

三代同堂父母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核心家庭。这可能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为了更融洽地与家人相处,他们需要关注与理解更多家庭成员的情绪状态。同时,这可能与他们的社会角色相关,在三代同堂中,他们在为人父母、孩子、媳妇、女婿、丈夫和妻子等各种角色中切换,有更多的关注与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机会。因此,核心家庭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

中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同时,核心家庭的父母也可以主动创造机会参与家族活动,在与家人的互动体验中提升共情关心的能力。

(四)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相关分析的讨论

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自我评价、父母共情对孩子情商培养影响的认识、参与学校的针对性课程的意愿和量表测得的共情总分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结果发现共情能力越好的父母,越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共情能力,也会更加重视自己共情能力对孩子情商培养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更强烈的意愿参与共情力提升的课程,而共情能力低的家长由于重视度较低,参与提升的意愿也比较低,这容易造成家长共情能力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学校或社区在调查了解父母共情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需要激发共情能力较低的家长的兴趣,提高参与课程的兴趣,进而进行进一步的干预和改善。

本研究中调查法主要是自陈式问卷网络填写,家长存在掩饰或不认真填答现象,增加了剔除无效数据的工作量,今后可以采用开年级家长会的时候让父母当面填答的方式,确保被试可以认真填答。本研究只探讨了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的现状,没有进一步对初中生父母父母共情能力进行干预研究。今后如果有机会对初中生父母的共情能力做进一步的干预实验,设计系列课程,通过实验前后测对比总结实践层面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

 结论

1.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略呈正偏态分布,总体情况较好。

2.初中生母亲的共情能力显著高于父亲。

3.初中生父母为非独生子的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父母为独生子女。

4.三代同堂的初中生父母共情关心能力显著高于核心家庭。

5.初中生父母共情能力文化程度在本科水平的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的水平,大专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的水平。

6.初二年级学生父母的观点采择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和初三学生的父母,共情关心能力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学生的父母。

7.共情能力、共情能力的自我评价、共情对孩子情商发展影响的评价和参与提升课程的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2017年度课题《教育精准扶贫与巩固教育精准扶贫成果的研究》(FHB170578)和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度课题《家长共情对初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和干预研究》(编号:194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边玉芳, 田微微. 对家长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部分结果解读[J]. 中国德育, 2019, 000(003):p.37-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2, 000(021):1-4.

[3][11]刘少迁. 幼儿父母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8.

[4]王慧, 杨印, 席丽丽,等. 以家长工作坊提升0~3岁儿童家长的共情能力——基于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的行动研究[J]. 世界教育信息, 2019, 32(06):62-67.

[5]张凤凤, 董毅, 汪凯,等.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25-27.

[6]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孙云晓. .孩子,你有无限可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

[8]陈武英, 卢家楣, 刘连启,等. 共情的性别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9):1423-1434.

[9] Charles S T , Carstensen L L . A life span view of 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adulthood and old age[J]. Advances in Cell Aging & Gerontology, 2003, 15(03):133-162.

[10]Minzi R D , Cristina M .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parental empathy as a precursor of children's empathy in middle and late childhood.[J]. J psychol, 2013, 147(6):563-576.

【此文有图有表】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