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倦怠、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杨惠贞,1998) 。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新的进展,但整体来看,对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不多,对中小学生学习倦怠研究尤其缺乏。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该校所在地区属于元和街道,据统计,截至2015年4月,该常住人口17万人,流动人口16.9万人,外来务工人员约占一半。在离该校附近坐落着蠡口家具城,该校很多学生的家长做家具生意,工作较忙。本地的学生则来自该乡镇或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了解,该校很多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或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理方式过于粗暴严厉。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学生是否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感?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不足,虽然每天在学习上花大量的时间,但更多的像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缺乏对学习真正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还能走多远?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被试
本次调查选取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共发放问卷390份,去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377份。其中,男生193名,女生184名,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 51.19%和 48.81%;从年级上看,四年级学生 165 人,五年级学生 81人,六年级学生 131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 43.77%、 21.49%、 34.75%;独生子女83人,非独生子女294人,分别占比77.98%和 22.02%;本次调查中 66.84%小学生为本地户籍,而外地户籍小学生占 33.16%。
小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基本特征分析(N=377)
|
属性 |
划分 |
频率 |
百分比(%) |
|||||||
|
|
|
|
|
|
|
|
|
|
|
|
|
|
|
|
男 |
193 |
|
51.19 |
||||
|
性别 |
|
|
|
|
|
|
|
|
|
|
|
|
|
|
女 |
184 |
|
48.81 |
||||
|
|
|
四年级 |
165 |
|
43.77 |
|||||
|
年级 |
五年级 |
81 |
|
21.49 |
||||||
|
|
|
六年级 |
131 |
|
34.75 |
|||||
|
|
|
|
是 |
83 |
|
22.02 |
||||
是否独生子女 |
|
|
|
|
|
|
|
|
|
||
|
|
|
|
否 |
294 |
|
77.98 |
||||
|
|
|
本地户籍 |
252 |
|
66.84 |
|||||
|
户籍 |
|
|
|
|
|
|
|
|
|
|
|
|
|
外地户籍 |
125 |
|
33.16 |
|||||
|
|
|
|
|
|
|
|
|
|
|
|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 16题,分为情绪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这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记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其中“情绪耗竭、学业疏离”维度为正向计分,“低成就感”维度为反向记分,总分为16 ~80 分,分值越高表明学习倦怠感越强,反之分值越低倦怠感则越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0.689 至 0.858 之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3. 数据分析
采用问卷法,运用 SPSS 22.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差异分析。
三、 研究结果
1.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下表为小学生学习倦怠及其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三维度的平均值得分结果。学习倦怠总分及其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三维度的平均值得分均高于 3 分的理论中值。本次调查小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t=16.059,p<0.001)及其身心耗竭(t=5.298,p<0.001)、学业疏离(t=23.768,p<0.001)、低成就感(t=9.443,p<0.001)三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中值。表明本次调查小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其中学业疏离方面的倦怠程度尤其突出。
小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平均值、标准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
|
|
|
|
身心耗竭 |
1.00 |
5.00 |
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