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教养对子女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跨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与传统相比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高涨,强烈要求获得自主,使得亲子关系变得十分微妙,父母的权威日益受到子女的挑战,甚至双方会产生激烈的摩擦。如果父母能够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假若父母运用了不科学的教养方式,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子女的反叛心理,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同时,必须根据孩子的实时表现,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期改善双方关系,共同助力青少年成长。但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传统,从字面上理解即父母对孩子教养的越严格,孩子就孝顺。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此,本文将就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展开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与类型
Steinberg很早就关注了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互动过程中传达出的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所创造出的情感氛围的集合。我国学者也有与其类似的定义,蒋立杰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在早期西方的研究中,学者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专断型、容忍型、权威型三种,并认为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综合了前两种类型父母的优点,教养孩子更加的成熟、独立,而且个人成就倾向较高(金盛华,2005)。刘建榕结合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将教养方式进一步扩充为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六类。
(二)教养方式如何影响亲子关系
Bulcroft经过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果其父母继续加强管教,拒绝给予其独立性,会导致亲子关系变得紧张。Smetana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因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冲突强度也较弱,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与激烈的亲子冲突。王云峰针对中国的孩子研究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钱晨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初步证明了家庭教育的方式会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张轶杰则运用量表测评的方式印证了此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家长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学者通常是开展定性研究或小范围的定量研究,样本数量与测量内容都相当有限,也未能控制相关变量,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次,由于中西方背景文化的差异,父母的教育观念、养育方式存在较大区别,使得西方学者研究成果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情况。据此,本研究将依托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进一步丰富父母教养方式领域的理论研究,尝试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年数据。调查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流动人口比例为分层变量从全国随机抽取了 28 个县级单位(县、区、市)作为调查点。调查的执行以学校为基础,在入选的县级单位随机抽取了 112 所学校,获得了10750个样本,剔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后,纳入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为9403个。
(二)变量处理
1.自变量
本研究选择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为自变量,操作化为六个方面,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作业、考试”、“在学校变现”、“和谁交朋友”、“穿着打扮”、“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问题采用三点量表(不管,管但不严,管得很严)。经过过α检验,发现题目信度水平较高,系数为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上述六个问题的赋值,加总后取平均值,得到自变量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严格程度。
表1 自变量编码表
变量 |
编码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作业、考试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在学校变现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和谁交朋友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穿着打扮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上网时间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父母在以下事情下管你严不严:看电视时间 |
不管=1,管但不严=2,管得很严=3 |
2.因变量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为因变量(见表2),根据学生问卷,操作化为两个方面:“你和爸爸的关系怎么样”、“你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问题采用三点量表(不亲近,一般,很亲近)。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赋值,加总后取平均值得到因变量亲子关系。
表2 因变量编码表
变量 |
编码 |
你和爸爸的关系怎么样 |
不亲近=1,一般=2,很亲近=3 |
你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 |
不亲近=1,一般=2,很亲近=3 |
3.控制变量
本研究将控制变量分为三个层级,一是人口学统计因素,包含家庭经济条件是否为独生子女。二是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三是父母的婚姻家庭关系,包含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亲关系的融洽程度。
表3 控制变量编码表
变量 |
编码 |
家庭经济条件 |
非常困难=1,比较困难=2,一般=3,比较富裕=4,很富裕=5 |
是否为独生子女 |
是=1,否=2 |
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 |
根本没有信心=1,不太有信心=2,比较有信心=3,很有信心=4 |
父母的婚姻状况 |
离婚=0,已婚=1 |
父母亲关系的融洽程度 |
不好=0,好=1 |
(三)模型说明与研究假设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在逐步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具体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在控制人口学因素的情况下,父母的教养方式越严格,亲子关系质量越好
假设2:在控制人口学因素,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下,父母的教养方式越严格,亲子关系质量越好
假设3:在控制人口学因素,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父母的婚姻家庭关系下,父母的教养方式越严格,亲子关系质量越好
四、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阶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人口学因素、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父母的婚姻家庭关系四组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为了进一步测量各变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程度大小,本文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具体结果见表5。
表4 父母教养方式的严格程度与亲子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
变量 |
模型1 |
模型2 |
模型3 |
|
|
|
|
教养方式的严格程度 |
0.237*** |
0.172*** |
0.145*** |
|
(0.0111) |
(0.0108) |
(0.0104) |
家庭富裕程度 |
0.0598*** |
0.0277*** |
0.00912 |
|
(0.00771) |
(0.00746) |
(0.00717) |
是否独生子女 |
-0.0435*** |
-0.0122 |
-0.0305*** |
|
(0.00942) |
(0.00908) |
(0.00874) |
父母对子女未来的信心指数 |
|
0.190*** |
0.168*** |
|
|
(0.00649) |
(0.00627) |
父母的婚姻关系 |
|
|
0.109*** |
|
|
|
(0.0171) |
父母关系的质量 |
|
|
0.373*** |
|
最新期刊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