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建构与统整——关于高中生生涯规划记录单设计的思考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作为重要实施主体的学校,如何组织学校课程、如何帮助学生选定高考科目等现实且紧迫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生涯规划教育也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向内探索自己、向外探索外部环境,我们依托市级立项小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记录单设计的实践研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实践研究。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生涯教育课的课堂容量较大,授课时间有效的前提下,要帮助学生通过课堂体验活动吸收消化相关的知识并内化,需要把课程活动内容整合,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归类、结构化。因此,我们尝试为每一节课设计生涯规划记录单,即协助学生记录高中时期生涯规划所需的相关资料(如:生涯认知、生涯兴趣、生涯价值观、生涯性格、生涯能力等测评量表、活动探寻记录、生涯知识链接等),以便学生对自身的自我世界、外部世界、升学教育路径资讯等有完整而系统的了解。简而言之,即能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整合,功能类似于“导学案”,学生在拿到生涯规划记录单时,对所要学习内容明了于心,也能全心投入体验活动。

一、生涯规划记录单的教学辅助作用

1. 生涯规划记录单能帮助学生有效整合学习内容

  在课题实验校高一年级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内容包含了自我探索(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每一节课的生涯规划记录单的引导,每节课进行不同的探索。如在“了解自己的兴趣”这一节,课堂内容为:了解什么是兴趣、兴趣的分类、兴趣的层级、如何养大一个兴趣等。从内容上看,关于兴趣的内容很无趣,并且有些理论,跟学生的生活也不够贴近。我们的记录单把课程内容整合,设计成兴趣金字塔,把兴趣的各个层级呈现出来:

 

学生结合记录单内容,罗列并梳理自己的兴趣,把它们归到不同的层级,由此发现兴趣和能力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养大一个兴趣,把兴趣和未来的职业结合。学生在在我探索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也有所得。兴趣这一节课就先到此结束,课后学生把课堂记录单提交上来。在自我探索这部分内容结束后,我们把每位学生的所有记录单发给他们,结合古典老师的生涯三叶草模型设计了整合活动单,学生通过回顾之前的生涯记录单,重新探索自己,对自己也有较客观的认识,在课程结束时,形成自己的生涯规划之自我认识成长手册,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生涯规划书,对自己的生涯如学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

 

2.生涯规划记录单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交流

 

在课题实验校高二年级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大学专业及就业方向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内容是认识职业、大学和专业等外部探索。大学、专业及其就业方向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库,怎样从这么多的资讯里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呢?依然可以运用指导学生采用生涯规划记录单的方式进行。如在“认识专业”这个专题时,先要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12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506种大学专业整理出来,并整成学习单,分享给其他成员。在整理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关于专业的许多困惑,教师可以在此对常见的认识专业的误区进行澄清。在“认识大学”这个专题时,同样也是记录单为依据,查找自己感兴趣的3所大学和专业及其就业方向,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生涯信息系统。在查找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他们以记录单为依据,互相交流分享,在碰撞中发现自己的个性。在总结阶段,重新审视自己的记录单时,许多同学不由得发出感慨:自己心仪的大学或者专业,要求很高,需要在最后一年里重新规划自己学业生涯,朝自己心仪的大学或专业努力。

二、生涯规划记录单设计的原则

在学校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通过设计生涯规划记录单帮助学生学习,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希望能形成固定教学辅助模式,虽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生涯规划记录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适当调整才更有针对性,但在记录单设计过程中依然能总结出几点共性的设计原则:

1.记录单设计要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曾自行整理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满满两张纸,信息量很大。我们在形式上把它进行改进,变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出现,更为一目了然。

再如,在认识专业和大学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结构图,帮助学生从数量繁多的专业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再通过专业了解开设的大学,结构图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同时,与大学建立联系,并掌握了解大学的途径。

2.记录单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高中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他们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因此,设计生涯记录单时倾向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

 

如在校本课程中“我的高中生涯四度”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坐标设计高中生涯的四度即温度、高度、宽度、深度,帮助学生思考、反思自己的高中生涯,“想把自己的高中生涯过成什么样”,并据此做好规划。

3.记录单设计要以建构和统整为目的

当代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价值观愈发纷繁,无休止的碎片信息涌来时,我们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确定感和焦虑,不禁在追寻自我中不停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自己,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在《生涯规划之自我探索》的校本课程中,我们为每一节课设计了记录单,帮助学生清晰的整理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并在最后的整合课中,采用古典老师的生涯三叶草模型,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生涯三叶草,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才能让生涯三叶草转动起来。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两种理念:“建构性理念”与“统整性理念”,“建构性理念”指那些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理念,他们能够被付诸实践并即将实现;而“统整性理念”则是一种固定整一的理念,它绝难实现,仅仅是作为一个不断向其迈进的目标而存在。

生涯辅导大师金树人说过:生涯之学即是应变之学。在生涯记录单的帮助下,学生对自己有更为客观的了解,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通过生涯记录单建构自己的生涯发展观,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但随着内在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生涯活动单的设计倾向于建构与统整的同时,也有必要指引学生树立“应变”的理念。

三、生涯规划记录单设计的思考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将要做更多的内部和外部探索,他们可以借助许多工具了解自己和社会。在生涯规划记录单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以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也启发他们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生涯规划记录单的制作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纸质上,也可以尝试结合生涯平台,建立电子生涯记录单,形成有个性的生涯规划档案,建立真实而完整的信息系统,帮助学生在获得的生涯发展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初步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书,对未来生涯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生涯规划记录单的设计是我们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一种尝试,虽然在实践中发现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它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多形式开展生涯辅导。生涯之学即为应变之学,牢固把握这点,生涯辅导的方式和方法也将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51日出版,11-1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