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化“散兵游勇”为精兵强将—— 班主任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两

 201813,某地一初一男生从六楼跳下;20181024,湖南某初中一女生服药自杀;2018112,西安一初三男生跳楼……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令人心痛的事实和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工作刻不容缓。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主要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为方便理解起见,本文姑且称之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多数人会觉得心理咨询比较重要,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事实上,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比心理咨询重要得多。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宗旨,通常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形式进行。一个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能够合理排解、疏通不良情绪,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就大大降低。换句话说,心理咨询就像救火,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预防火灾的各种安全措施。心理咨询是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患于未然。至此,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

国家规定,原则上每1000名学生必须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师。目前,一般中小学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一标准。但是,这样的配备是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1000名学生按每班40人计算,就有25个班级,以每周一课时计算,1名教师每天要给五个班级上课,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如果按照规定每周6-8课时开设,想靠1名心理健康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虽然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达标了,但课时开设只能“偷工减料”, 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只能点到为止,教学效果自然也大大缩水。

怎样解决实际需要跟师资配备的矛盾,使日常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呢?我们不妨试试让班主任来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即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正常开设活动课的同时,让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为方便跟心理辅导老师的团体辅导课相区分,我们暂且称之为班级活动课)。仍旧以1000人为例,25个班有25名班主任。如果班主任能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矛盾就能得到缓解。虽然,隔行如隔山,要让班主任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非易事,但是只要做到以下两点,打造班主任这支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也指日可待。

一、专业指导,化“散兵游勇”为精兵强将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班主任跟学生接触机会较多,对学生的情绪、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了解。相对而言,班级活动课的设计会更贴合学生实际。可是班主任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虽然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但思想教育跟心理辅导活动课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首先,对象不同。思想教育通常是教师和某个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谈,后者则是针对全体同学。其次,目的不同。前者通常是通过面谈的方式解决学生行为、思想、情绪上出现的问题,多是就事论事;后者则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为宗旨,提高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业困境或者挫折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因此,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执教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懂得心理辅导课个团体辅导课的设计原则。从这个角度讲,班主任只能算是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的“散兵游勇”。班主任中有不少人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C级上岗证,但是实际操作经验薄弱,因此,要让班主任这些“散兵游勇”专业化,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性专业培训。培训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基础培训

所有班主任必须取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C证培训从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以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出发,以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基点,主要包括内容的组织、课程的设计、理论的分析、案例的呈现等方面的培训。而其中的"学生团体心理训练"这一块就是针对心理健康教学资源缺乏,填补学生发展性心理的实训教学空白,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而开设的。因此,C证培训是班主任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通识培训,可以通过培训让班主任获得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初步掌握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团体辅导课的设计方法。

第二步,强化培训

经过C证培训,班主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门外走进了门内,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对每一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预见性不足,设计班级活动课时容易出现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所以,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还必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培训。这一培训主要由本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中学阶段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中学阶段人际关系特点、现代亲子关系常见问题、中学阶段常见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及防治办法等方面。培训时间可以放在教师暑期备课阶段。这样就可以让班主任对可能遇见的问题和心理辅导课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设计班级活动课提供了理论支柱。

第三步,定期督导

进过基础培训和强化培训后,班主任基本能够胜任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学生的成长没有固定的轨迹,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让班主任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定期督导。督导的方式可以分两种,即个别督导和集体督导。个别督导是由心理辅导老师对班主任的班级活动课进行听课指导,从而在辅导理念、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通过个别督导可以有效提高班主任的班级活动课设计水平。集体督导是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由心理辅导老师主持,汇报当月班级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并重点对班级活动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个别督导可以有效提高班主任个体的班级活动课设计水平,集体督导则更有助于解决班主任开展辅导活动课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高班主任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两者结合,才能使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有效解决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效能低下问题。

基础培训让班主任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门外走进门内;强化培训增强了班主任对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问题的预见性,从而使活动针对性更强;定期督导中的个别指导可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活动设计水平,集体督导则能及时发现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有效丰富班主任的操作经验,提升班主任这一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此,班主任从“散兵游勇”到精兵强将的转化基本完成。

二、统一部署,化“零敲碎打”为有序推进

德育工作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以人的心理健康为根本,从开学到期中到期末,从高一新生到高三毕业班,每一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年龄、学段特点较为突出,每一时段的活动之间应该呈螺旋递进的趋势。德育侧重于学生行为道德方面的规范,无论高一还是高三学生,都必须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论新生还是毕业班学生,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见,活动对象的年龄、学段特点并不明显,各次活动之间甚至可以是毫无关联的独立线性关系。因此,虽然班主任也会结合学校常规活动比如运动会、家长会之类设计一些活动课,但只能是零打碎敲,无法完成依次渐进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解决零敲碎打的无序化问题,必须对班级活动课进行统一部署。即根据年龄、学段特点制订一学期的班级活动课计划。以高一学生为例。首先,他们接触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都跟初中时有很大的差别。高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初中时一直“跟着老师走”的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不及时调整很容易产生学业问题,从而引发情绪困扰。其次,所处的环境、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人在陌生的环境中通常会产生不安全感,如果不及时引导,长期处于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中,就可能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还有,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增强,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自我意识增强使他们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认为的自我一旦低于实际自我或者他人眼中的自我,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而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又使他们不肯向父母吐露心声,寻求援助。

针对以上特点,高一第一学期可以安排这样的活动内容:

第一课,“找朋友”,让学生尽快熟悉新同学,消除孤独和不安全感;

第二课,“我以学校为荣”,鼓励学生了解学校,尽早接纳新的环境;

第三课,“猜猜我是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第四课,“打怪闯关”,让学生讨论学习上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防止学生产生因学业问题引发的情绪困扰;

第五课,“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要求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讲述父母最让他感动的一件事以及自己的体会,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改善亲子关系;

第六课,“我的情绪我做主”,一段时间后,学生已经开始慢慢适应高中生活,但是因为学习、人际关系或者其他原因,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理宣泄、调控情绪的方法;

第七课,“我努力,我进步”,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生活的阶段性回顾来总结得失,树立自信;

第八课,“为伊消得人憔悴”,让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动机,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按照这样的辅导活动计划,班主任就可以针对学生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学业困扰、亲子关系、情绪调控和学习动机循序渐进地开展辅导,从而有效避免各自为政的单打独斗带来的盲目性和零敲碎打导致的无序化。

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而师资配备却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让班主任辅助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解决问题途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2.《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曹静梅 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2007-1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