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青少年自恋类型与独处偏好的关系 ——基于独处能力的中介效应探

 一、引言

对于青少年来说,独处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根据奥美中国联合互联网测评公司Webinsight2016年发布的《00后人群研究报告》显示:70%左右的00后选择“宅”在家中度过假期。显然,“宅”的本质就是“独处”生活方式的一种。

所谓的独处(solitude),最初指的是“空间内的独自一个人”[1]。随着研究人员对“独处”这一研究主题的关注,独处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根据Larson[2]的观点,独处是指信息与情感都没有与他人直接交流的状态。Burger[3]则认为,独处并不仅仅是指“独自一人”的状态,也包括“没有社会互动行为”的状态。而Koch[4] 则把独处看作是一种开放的、反省的心态,指在特定空间内与其他人没有直接的互动。概言之,可将独处理解为:个体独自一人的状态,或个体虽然在集体中,但与周围人没有交流和互动、在意识上与他人远离,而没有社会互动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

对于个体而言,独处有着重要的意义。

Buchholz[5]认为个体需要独处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进行自我探索,是一种成长性需要。可见,独处有主动积极的内涵,它与寂寞和孤独感往往有着显著的区别。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6],独处可被视为高层次需要的一种,和自我实现需要有着很大的联系。

对于个体而言,在“是否独处”的选择上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为了评估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偏好独处还是偏好与人交往,美国心理学家Burger[3]编制了独处偏好量表(Preference for Solitude Scale, PSS)。国内学者陈晓[7]对其进行了修订。

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有关“独处偏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独处偏好水平高的群体特征的研究。Suefeld[8]发现,独处偏好高的个体在独处时虽然客观上处于社交孤立状态,但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感情上与自身交流,内心满足惬意。

二是,有关独处偏好的影响研究。Repetti的研究表明[9],高程度的独处偏好与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高度相关,且常伴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更能在独处时感到舒服自在,其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高,抑郁及身体症状愈少,这些人在面对压力时能从容地从人际接触中暂时退出,并通过独处对自我进行反省和充实。Olszwski-Kubilius[10]的研究发现,个体对独处的偏好有助于提高创造性。此外,国内学者张玥等人的研究显示[11],独处偏好是手机成瘾损害大学生友谊质量、诱发其抑郁情绪的催化剂,独处偏好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反刍思维等消极应对方式,更易诱发抑郁焦虑情绪。由此可见,“独处偏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对独处偏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是,影响独处偏好的因素研究。独处偏好存在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高自我实现者、性格内向、不安全依恋类型以及强调个人成就和竞争的西方文化背景都与独处偏好有关[12][13][14]。其中,有关自恋型人格和独处偏好的关系,越来越被关注。所谓“自恋”指的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沉迷,是一种对于自身重要性的夸大感觉,认为自己和别人比,有其优越感和特权感[15]。随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趋向于把自恋视为一种一般的人格特质或者个性品质[16]。针对自恋,Back[17]等人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分别为钦佩型自恋(Narcissistic Admiration)和竞争型自恋(Narcissistic Rivalry),以此提出了钦佩-竞争自恋理论模型(Narcissistic Admiration and Rivalry Concept ,简称NARC)。Fatfouta [18]的研究发现,钦佩型自恋对独处偏好有负向的预测作用,竞争型自恋对独处偏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可见,自恋对独处偏好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同自恋类型和独处偏好的关系是不同的。

当前,在有关独处的研究中,除了对独处偏好的研究之外,有关独处能力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热点。根据台湾学者陈淑芬[19]的观点,所谓独处能力指的是个体“是否能在独处时感到舒适自在,进而运用独处时光调节情绪、增进个人能量”。Larson[2]提出独处能力的两个维度分别为“独处应对(solitary coping)”(有关个人如何运动独处来处理压力)和“独处舒适(solitary comfort)”(有关个人在独处时是否感到舒适),并编制了独处能力量表。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个体的独处能力水平会不会影响到有关自身的独处偏好。在自恋对独处偏好的影响中,独处能力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还未有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拟以此为研究内容,着重分析青少年群体的自恋类型与独处偏好的关系,以及独处能力在二者之间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为了探索青少年群体的不同自恋类型与独处偏好的关系,以及独处能力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了如下三个量表。

2.1独处偏好量表

由美国心理学家Burger1995年编制[3]2012年陈晓[7]等人对该量表进行修订,得到适合中国被试使用的独处偏好量表,该量表共11题,采用迫选法,包括三个因子,分别是独处需要、独处价值、独处方式偏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6

2.2钦佩竞争自恋量表

本研究采用Back等人提出的钦佩-竞争自恋模型[17],钦佩因子和竞争因子分别按照认知、情感和行为划分成六个低阶因子。钦佩因子包括夸大-幻想(grandiose fantasies)、追求独特(striving for uniqueness)和魅力(charmingness)三个低阶因子;而竞争因子的三个低阶因子分别是贬低他人(devaluation)、追求霸权(striving for supremacy)和敌意(aggressiveness)。每个低阶因子包含3个题目,共18个题目,采用李克特6级计分(1=从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中文版由邓嘉欣、王孟成等人根据回译法修订[20],并验证了该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8

2.3独处能力量表

Larson(1990)编制[2],分为独处应对(the solitary coping scale)和独处舒适感(the solitary comfort scale)两个分量表。本研究使用的中文版由台湾学者吴丽娟等进行修订[19],共20道题,该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方法,请被试依自己的看法与感受选取答案,分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依次给予一分,二分,三分及四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