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学生社团在生涯兴趣探索中的实践应用

 一、高中学生社团与生涯兴趣探索的关系

高中学生社团一直发挥着有别于课堂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发展,综合评价机制的实施,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以特有的方式融入到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中学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项针对深圳中学的调查研究显示:有85%的学生都有参与过社团的经历。而作者所在的珠海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高中,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一个社团,鼓励有能力的同学组建新社团。全校学生社团参与率高达90%以上。笔者查阅文献等资料数据发现,内地城市的示范高中与非示范高中学生社团参与程度也均在50%以上,虽然和沿海城市相比有差距,但学生参与面也是比较广,参与程度也比较高。

学生社团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泛。从活动内容上可将其分为理论学习类、科技活动类、文学艺术类、 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和综合类。以珠海市第一中学为例,文学艺术类的社团有热浪文学社,汉文化社,戏剧社等,科技活动类的社团IMA模型社、信息开发社、AIBO社、科技发明创客中心等,志愿服务类的社团有红十字会,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可见高中学校给予了学生社团更高自主性和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献调查研究显示:高中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和目标主要是发挥和发展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娱乐消遣等。在目前的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在培育学生生涯兴趣方面发挥了尤为凸显的教育价值。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进行体验尝试和生涯探索,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兴趣能力,建构更为适用的生涯规划,为社会体验和实践参与较少的学生提供了一条高效职业探索体验的途径。以日本的高中社团为例,他们的社团活动从规范性和参与性来讲都是半职业倾向的。所以日本的许多运动明星,漫画家等都是从学生社团开始培育兴趣,一步步走向职业之路的。

 

二、生涯工具卡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生涯教育中常见的卡牌有职业组合卡(职业兴趣卡)、生涯价值卡(价值澄清卡),关键能力卡、职业憧憬卡,正向激励卡等。其中职业组合卡和生涯价值卡使用最为广泛,认可度也较高。

   职业组合卡是对来访者未来职业兴趣进行探索、分类或者排序的一种半结构化的方法。它由3张归类卡、7张说明卡、60张职业卡和若干张空白卡组合而成。卡片的正面是职业名称,反面是该职业的霍兰德类型、霍兰德编码、职业分类大典号码,以及职业描述、所需教育程度等。此卡是职业测评工具的典型代表。基本实施过程大致如下:按照喜欢程度对职业卡进行分类,叙述理由并排序,决定职业顺序,计算霍兰德码,综合整理。

职业组合卡是一种质化的测评方式,是一种通过当事人对每一张卡片所提供的刺激作偏好反应,进而进行个性化辅导的工具,属于投射测验的一种。虽然卡牌与规范的心理测验在信效度方面和量化研究上存在差异,但在呈现个体差异性,取得更好的个体适配性方面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同时,它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趣味性,适用对象广泛。职业组合卡可以提供一种半结构化的生涯辅导技术,可以为咨询师和来访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当事人的内在冲突,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改变。卡片的实施方式灵活,可用于个体辅导,也可以用于团体测验。

但是,职业组合卡上的职业名称,对于高中生来说,还过于陌生。高中生对职业大典中的职业内涵仍缺乏足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这需要在高中甚至大学的课堂和社会学习中慢慢完善。因此,如果用现有的职业组合卡来做学生生涯兴趣辅导探索,会产生困难,如耗时过长,概念陌生化、兴趣不足等。

 

三、社团卡的计与使用说明

(一)、社团卡设计

基于以上认知,笔者决定利用社团这一职业兴趣探索媒介来开展学生的生涯兴趣探索。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卡片设计、使用规则的研究制定等过程,笔者设计了一副以珠海市第一中学的学生社团类别为基础范本的卡片——社团卡。该卡片包括三个部分,主体卡片以学生自主创造设计的社团LOGO为正面图样(图二),并标注编号;另有一部分是空白卡,学生可自由填写所喜欢、所知道但未在主体卡牌中出现的社团名称。如果当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社团不在46张社团卡片中时,可以在空白的卡片上填写自己喜欢的社团。背面均采用珠海市第一中学的校徽(图一);另有三张标示卡,分别是喜欢、不喜欢、不确定。

\"\"           \"\"

              图一                                    图二

(二)社团卡记录表

记录表包含两部分,一是记录单,二是象限图。

1、  记录单

包含社团名称栏,选择记录栏,是否参与过相关活动栏。(图例)

社团名称

 

是否参与过相关活动

要(

不要(×

1、汉文化社

 

 

 

2、经济社

 

 

 

3Postal

 

 

 

4AS戏剧社

 

 

 

5、韩学习组

 

 

 

6、热浪文学社

 

 

 

7、民乐社

 

 

 

83G环保社

 

 

 

9Z-POP饶舌社

 

 

 

10、口琴社

 

 

 

 

2、象限图

该图按两个维度,四个极向来划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兴趣维度,体验参与维度。每个维度按照程度的不同又分两个方向,分别是高兴趣,低兴趣,高体验,低体验。

兴趣维度主要是指学生对社团的感兴趣程度,包括动机强烈程度,倾向性和积极情感等方面。兴趣主要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两类。在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的基础上,Suzanne HidiK. Ann Renninger提出了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激发情境兴趣、维持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稳定的个体兴趣。根据Suzanne HidiK. Ann Renninger的兴趣发展的四阶段模型理论可知,个体的兴趣从情境兴趣发展到个体兴趣需要个体不断的投入尝试探索,并且整个历程中无论在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都处于较为积极的状态。基于此理论模型,笔者提出体验参与这个维度。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在社团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储量和水平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数量及质量来评估体验参与程度的高低。

 
\"\"
   记录单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喜好的社团,“是否参加过相关活动”则可以引发学生讲述相关的社团故事,方便生涯辅导老师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开放而深入地探索学生的生涯兴趣

象限图将社团按照个体的感兴趣的程度和体验参与的程度进行区分。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自我经历回顾等方式,梳理清楚对社团及相关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愿意付出的行动努力。象限图能比较具体地细化的评估个人的兴趣以及可能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三)社团卡使用说明

1、团体辅导使用方法

 1)、每小组6-8人。每位同学抽取4张社团卡。学生依据个人的喜欢和兴趣程度做出判断,并在记录单上画上相应的标识符号。为了确保学生对社团卡的选择既能反应兴趣爱好的广度,又能反应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价值排位,故限定每位同学最多只能保留4张社团卡。

2)、选定一名同学作为开始,在社团卡中继续抽取一张新卡,并依据个人的情况做出去判断,是否更新手中原有的社团卡。后面的同学可以依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是继续抽取新卡,还是拿取前一位同学发的社团卡。 依次类推直到将所有社团卡抽取完毕。过程中,学生及时更新记录单。

 3)、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程度以及手中社团卡的情况决定是否填写空白的社团卡

 4)、将记录单上所有做过标识的社团,按照感兴趣和喜爱的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5)、学生自我评估与社团相关活动的体验参与程度,并由高到低的排序。

6)、将社团按照上面的排序分别写到社团(兴趣)象限图对应的区域内。

注意事项:

1)、最初抽取社团卡的数量可以根据时间以及人数做相应的调整。

2)、体验参与程度的评估,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协助了解过往经历。

3)、社团象限图应着重启发学生对于每个社团的兴趣点的思考,以促进学生可以通过定性的方式发现个人的兴趣倾向以及今后社团参与的方向和重点。

4)、有些学生对于社团不是很了解,老师应给予解释。

2、个体辅导使用方法

1)、咨询师将社团卡反扣于桌面,来访者逐张抽取,并在“喜欢”、“不喜欢”、“不确定”三个表示卡下分类摆放好社团卡片。

2)、来访者在喜欢的卡牌中选取10张排好顺序,如果不足10张,则在空白卡上补足剩余社团;

3)、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其选择和排序的理由,可询问背后有没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探索来访者最看重的是哪些体验及其理由,帮助来访者明确自己选择背后的动机。

4)、来访者拍照记录自己的排列结果,咨询结束后仍可继续做自我探索

四、创新与发展方向

社团卡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学生更好的探索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社团卡的使用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生涯探索咨询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象限图是将社团按照个体的感兴趣的程度和体验参与的程度进行区分。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自我经历回顾等方式,梳理清楚对社团及相关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愿意付出的行动努力。象限图能比较具体的细化的评估个人的兴趣以及可能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社团的选择参照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社团。虽然笔者学校社团足够丰富而且涵盖了高中学校的典型社团,但也存在某些类型的社团种类数量比较偏少的问题。如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参照社团的种类可能更具为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1-277

[2] 杨淑敏.高中生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三项自主管理活动透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0-31

[3] 贺恩格.示范性与非示范性学校高中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对比[J].赤峰.赤峰学院学报,2014(30):212-213

[4] 任方晽.浅析高中生社团的教育价值及现存问题[J].北京:中国校外教育,2018(01):19-20

[5] 张林,李玉婵,刑方.兴趣发展四阶段模型的研究述评[J].宁波.宁波大学学报,2010(32):26-29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