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2016年中国青年报在一篇名为《校园暴力施暴者为何多为初中生》的报道中指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出现。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出现女生施暴行为增多和初中生比例高的新特点[1]。有研究表明,不适应型尤其低控型人格是各种问题行为的预测因素[2]。杨丽珠、马世超2014年在对大连市3602名初中生的人格调查中发现,不适应型的初中生占总人数的14.1%,其中低控型初中生占6.7%[3]。综上可以看出,初中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不适应型尤其低控型初中生在全体初中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对低控型初中生人格类型进行探究以引导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少年强则国强。习主席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中谈到:“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引发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初中生面临一系列心理危机[4]。有研究表明人格类型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2017年国外的一篇研究综述中提到,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这三种人格类型能够预测长期功能和心理健康,在理解临床亚群体内的异常人格和治疗的影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Aim Meeus等人在研究中指出,人格类型转变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过渡:过度控制型转变为适应型以及低控型转变为适应型[5]。说明人格类型既有发展的稳定性,又有转变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使对不适应型的人格类型进行干预以促使其人格类型的转变成为可能。综上所述对初中生人格类型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低控型初中生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特点、问题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低控型初中生的教育启示。
二、低控型初中生的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特点
初中生人格差异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两种:以个体为中心(Person -centered)和以变量为中心(Variable centered)。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研究“类型”,关注的是个体内的人格模式。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研究“维度”,关注个体得分的维度差异,并以变量为分析单元[3]。Asendorpf(2003)的研究中发现,相比于横向研究,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在纵向研究中效果更好[6]。只有把以个体为中心和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相结合,人格心理学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性同时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共性[6]。本文中所综述的人格类型的研究采用的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Block(1971)最先对人格类型进行划分,他通过Q-分类技术在84名男性(全部是13岁或35岁)确定了五种性格类型:自我适应型(Ego Resilients)、脆弱的过度控制型(Vulnerable Overcontrollers)、不安定的低控型(Unsettled Undercontrollers)、迟来的适应型(Belated Adjusters)、反常的外向型(Anomic Extraverts),其中前三种类型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具有稳定性,并指出五种人格类型的特点:自我适应型是适应良好的,并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低控型是高度冲动和反社会的;脆弱的过度控制型是严格的过度控制和适应不良的;迟来的适应型在青春期适应不良但在成年期适应良好,而反常的外向型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7]。
Block(1980)论述了自我控制(Self-control)和自我适应(Ego-resiliency)在行为组织中的作用。“自我控制”是个体对冲动的控制和调整的程度,它的一端是过度控制另一端是控制不足。“自我适应”被定义为“个体去更新自我控制的模式水平的动态能力”,那些有高自我适应水平的个体被假定为对变化的环境有丰富的适应能力和灵活的问题解决策略,那些低自我适应的人是脆弱的,被假定表现出很少的灵活适应性、固定的反应模式和难以从创伤中恢复。随后Asendorpf等人(1999)发现自我控制与自我适应呈倒U型曲线,高自我适应与中等水平的自我控制相关,而高和低的自我控制都与低自我适应相关[8]。低控型在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上的表现为低的自我控制和低的自我适应。
随后有学者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对Block所划分的人格类型进行检验和解释。Robins(1996)在300名年龄在12-13岁的男孩中区分出三种人格类型:适应型(Residents)、过度控制型(Overcontrollers)和低控型(Undercontrollers),并指出他们的人格特点。其中低控型被描述为明显的反社会倾向、冲动、自我中心、操纵、对抗和外向的[9]。Robins(1996)发现的人格类型与Block(1971)前三种人格类型相对应。除此之外,Asendorpf等人(1999)[8]在各自研究中证实了Block(1971)发现的人格类型中的前三种,Scholte Ron(2005)通过对3,284名荷兰青少年男孩和女孩的大五人格自我描述的聚类分析,对三种人格类型进行进一步的区分,把适应型划分为公共适应型和代理人适应型,把过度控制型划分为脆弱的过度控制型和自我实现的过度控制型,把低控型划分为冲动的低控型和对立的低控者[10]。但并非所有方法都能发现三种人格类型的明确复制,如Rammstedt等人(2004)[11]采用同伴报告法而不是自我报告法只发现了适应型和非适应型两种群体。Bohane(2017)指出,被重复的三种人格类型常见于跨文化成人样本中,但不是所有的成人样本中[2]。在国内,杨丽珠等人(2014)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对初中生人格类型进行划分,划分出低控型、过度控制型和适应型三种人格类型[3]。基于以往研究,本文认为在中国初中生群体中存在适应型、低控型和过度控制型三种人格类型。
Robins(1996)发现三种人格类型在大五维度上的人格特点:适应型社会适应良好,所有大五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与其它两种类型的男孩相比,他们更加尽职尽责,情绪稳定,并且经验丰富,明显比过度控制型的男孩更外向、比低控型男孩更宜人。适应型男孩唯一不是最高的维度是宜人性。过度控制型男孩是这三种类型中最宜人的。他们非常内向,情绪不稳定。低控型男孩由于他们非常低的宜人性和尽责性而被区分出来,这反映了他们的反社会倾向。低控型男孩的情绪稳定性和经验开放性也远远低于平均水平[9]。在国内,杨丽珠等人(2014)通过对大连市3602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三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其中低控型的亲社会性、智能特征和认真自控均低于以上两种人格类型,但外倾性中等、情绪稳定性中等或较低[3]。基于以往研究,本文认为低控型初中生在大五人格上表现为低宜人性和低尽责性,具有攻击反抗等人格特质。
三、低控型初中生的问题行为
内化问题(internalising problem,内在的社会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和社交退缩)和外化问题(externalising problem,外在的社会情感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障碍)[6]是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群体最典型的问题行为。Robins(1996)的研究中指出,过度控制型容易出现内化问题; 而低控型既容易出现内化问题,也容易出现外化问题[9]。Dubas JS 对305名14-19岁的荷兰青少年的样本进行调查,发现低控型更容易出现外化问题、情绪低落和自我报告的破坏行为,有趣的是,他们也有很高的内化问题[12]。有研究发现整体适应与内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13],表明内外化问题越多,整体适应状况越差。人格类型被发现可以预测羞怯、攻击性、智商、宜人性和尽责性[14]。另有研究表明,低控型初中生可能在智商、学业表现、学校行为、人格障碍、饮食、社交等方面会有一系列的表现。首先,在智商、学业表现和学校行为上,有研究发现低控型在韦氏总智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适应型和过度控制型,低控型在学业表现和学校行为表现上都非常差,明显差于适应型或过度控制型[6];其次,在人格障碍上,情绪上低控型可能表现为B群人格障碍(边缘、自恋、戏剧和反社会)[2]。再次,在饮食上,有研究发现患有饮食失调的人都有与低控的人格类型相匹配的大五人格模式,并指出高经验开放性、低情绪稳定性和低宜人性可能是饮食失调发展的危险因素[15],另有研究指出,在低控组中100%患有贪食症状[16],且具有较高的暴食率[17]。在社交关系上,有研究发现,3岁时被诊断为低控(易怒、冲动、情绪不稳定)的儿童在21岁时表现出所有社交方面的冲突关系[18]。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低控型初中生是高度冲动和反社会的,不能延迟满足和抵制环境干扰物的影响,更可能无法恰当地表达他们的需求和冲动,且对变化的环境需求缺乏灵活的应对策略。既会出现不服从安排、顶撞老师、攻击他人、违反纪律等外化问题行为,也会出现暴躁易怒、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行为,且学业表现较差,还可能会伴随人格障碍、饮食障碍和社交冲突等问题的出现。
四、初中生人格类型的影响因素
那么初中生人格类型及其内外化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人格是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19]。可见遗传和环境都会对人格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是一个复杂的受他周围环境多种水平影响的关系系统,人格类型及其内外化问题的形成既受到包括家庭、学校等微观系统的影响,也受到微观环境之间联系的中介系统和社会文化等的宏观系统的影响,接下来将综述以往研究中发现的对人格类型及内外化问题产生影响的几种因素。
(一)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是对父母的各种教养行为的概括[20]。Van Leeuwen等人(2004)[21]以及Prinzie等人(2003年)[22]发现消极的父母控制影响了孩子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暴露于消极的父母控制的孩子有着低宜人性和低尽责性,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外化行为。
在Van Leeuwen等人(2004)[21]的研究中发现积极的养育方式调节低宜人性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宜人性方面得分较低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外化问题行为,特别是当父母表现出较低的积极养育水平时。也有研究发现养育方式能调节气质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23]。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养方式在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横断面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和外化行为问题如吸毒,酗酒和违法活动[24]以及内化行为问题如焦虑和抑郁[25]之间存在负相关。在纵向研究中,已发现亲子关系质量可以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如行为问题[26]、物质滥用[27]、违法活动[28],以及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和抑郁[29]。
除此之外,亲子关系还被发现可以充当青少年人格与问题行为的中介调节变量。如WA Manders 等人(2010)以140名青少年(11至18岁)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发现亲子关系在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情绪稳定性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30]。
(三)感知的社会支持
Marcel AG等人(2004)研究发现,适应型报告感知到最多的来自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以及最低的父母胁迫。过度控制型和低控型报告同样低水平的支持以及低控型报告了最高数量的父母胁迫[31]。这表明初中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对其人格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初中生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
LA Zaremba等人(2011)研究发现情感调节能力在依恋与外化行为之间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并指出适应不良青少年(有性侵犯史)的情感管理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似乎要大于适应良好青少年[32]。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自身的情绪调节对低控型初中生的内外化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五)气质与依恋
不同的气质特征预示着不同的外化和内化问题,如冲动和愤怒与外化问题呈正相关[33]。Pace, C. S等人(2017)探讨了收养状态在依恋表征(安全,迷失,专注和紊乱)与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模型,发现收养状态(而不是依恋)积极预测外化及总体的问题行为,而依恋混乱(而不是收养状态)则积极预测两组的内化问题[34]。
五、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从上述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初中生所感知的社会支持及其情绪调节等都会对初中生人格类型及问题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论述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家庭教育,改变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青春期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也不要溺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与必要的家庭支持。已有研究证明,如果父母是攻击的,家庭环境恶劣,经常使用惩罚,孩子更容易外化症状,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Van Leeuwen等人(2004)发现消极的父母控制影响了孩子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21],这里的消极控制包括忽略和严厉的惩罚等,因此对于低控型孩子,父母不要采取忽略、惩罚等措施,要通过正面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规则意识和自制意识。积极养育和问题行为有负相关,而消极的养育方式(如严厉的惩罚或不一致的纪律)和外化问题行为有正相关。Jacob等人(2000)的研究中提到,外化行为问题与积极情感和温暖、更高水平的监测和规则设定水平以及正强化之间存在负相关[35]。因此对于低控型初中生要用积极的情感和温暖去感化他们,通过给他们设定规则和实施正强化等去纠正他们的不良问题行为。
(二)加强学校教育,注重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影响
Marcel AG等人(2004)研究发现,低控型报告感知到最少的来自朋友的支持[33]。因此对于低控型初中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并引导其正确交友,让其感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支持。低控型初中生具有攻击性,他们的宜人性和责任心也比较差,因此学校可以针对低控型初中生存在的问题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对他们的不良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同时,学校教育中还应注重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初中生人格类型形成及问题行为的影响,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初中生自身要加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自控力
相对适应型,低控型初中生情绪稳定性较差,而有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能力在依恋与外化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35],初中生的情绪调节及自我控制能力对问题行为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自身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掌握正确的情绪应对策略,逐步提高自我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海华:《校园暴力施暴者为何多为初中生》, 《中国青年报》, 2016年8月23日, 第六版.
[2] Bohane L , Maguire N , Richardson T . Resilients, overcontrollers and undercontroll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utility of a personality typology method in understanding adult mental health problem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7,57, 75-92.
[3] 杨丽珠,马世超.初中生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类型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14,37(06):1377-1384.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Meeus W .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2000–2010: A Review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1, 21(1):75-94.
[6] Asendorpf J B , Van Aken M A G . Validity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judgments in childhood: a 9 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17(1):1-17.
[7] Block, J., & Haan, N. Lives through time[M].Berkeley, CA: Bancroft Books,1971.
[8] Asendorpf J B , Van Aken M A . Resilient, overcontrolled, and undercontroleed personality prototypes in childhood: Replicability, predictive power, and the trait-type issu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4):815-832.
[9] Robins R W , John O P , Caspi A , et al. Resilient, overcontrolled, and undercontrolled boys: Three replicable personality typ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1):157-171.
[10] Scholte R H J , Lieshout C F M V , Wit C A M D , et al. Adolescent personality types and subtypes and their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2-), 2005, 51(3):258-286.
[11] Rammstedt B , Riemann R , Angleitner A , et al. Resilients, Overcontrollers, and Undercontrollers: The replicability of the three personality prototypes across informa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1):1-14.
[12] Dubas J S , Gerris J R M , Janssens J M A M , et al. Personality types of adolescents: concurrent correlates, antecedents, and type X parenting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2, 25(1):0-92.
[13] Sroufe L A , Causadias J M , Salvatore J E . Early patterns of self-regulation as risk and promotive factors in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in a high-risk samp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12, 36(4):293.
[14] Asendorpf J , Denissen J J A . Predic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ypes Versu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Adulthood: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re and Surface Traits[J].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2-), 2006, 52(3):486-513.
[15]Ghaderi A , Scott B . The Big Five and eating disorders: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8, 14(14):311-323.
[16] Westen D , Harnden-Fischer J . Personality Profiles in Eating Disorders: Rethink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xis I and Axis II[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1, 158(4):547-562.
[17] Lavender J M , Wonderlich S A , Crosby R D , et al. Personality-based subtypes of anorexia nervosa: Examining validity and utility using baseline clinical variables and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3, 51(8):512-517.
[18] Newman D L , Caspi A , Moffitt T E , et al. Antecedents of adult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ge 3 tempera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7, 33(2):206-217.
[19] 杨丽珠. 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
[20] 张建新.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8, 31(4):940-942.
[21] Van Leeuwen K G , Mervielde I , Braet C , et al. Child Personality and Parental Behavior as Moderators of Problem Behavior: Variable- and Person-Centered Approache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40(6):1028-1046.
[22] Prinzie, P., Onghena, P., Hellinckx, W., Grietens, H., Ghesquiére, P., & Colpin, H. The addictive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personality on externalizing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3,17(2):95–117.
[23] Karreman A , Haas S D , Tuijl C V , et al. Relations among temperament, parenting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young children[J].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2010, 33(1):39-49.
[24] Smetana J G , Crean H F , Daddis C . Family Processes and Problem Behaviors in Middle-Class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0, 12(2):275-304.
[25] Rapee R . Potential role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997, 17(1):47-67.
[26] Ge X , Best K M , Conger R D , et al.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the occurrence and co-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nduct problem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6, 32(4):717-731.
[27] Stice E , Barrera M .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ubstance use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5, 31(2):322-334.
[28] Barnes G M , Others A . Family Influences on Alcohol Abuse and Other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Black and White Adolescent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994, 4(2):183-201.
[29] Ge X , Best K M , Conger R D , et al.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the occurrence and co-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nduct problem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6, 32(4):717-731.
[30] Manders W A , Scholte R H J , Janssens J M A M , et al. Adolescent personality, problem behaviour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20(3):237-254.
[31] Van Aken M A , Semon Dubas J . Personality typ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roblem behaviour in adolesc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1(4):331-348.
[32] Zaremba L A , Keiley M K . The mediational effect of affect regul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d internalizing/externalizing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males who have sexually offended[J].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1, 33(9):1599-1607.
[33] Eisenberg N , Cumberland A , Spinrad T L , et al. The Relations of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 to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J]. Child Development, 2001, 72(4):1112-1134.
[34]Pace C S , Folco S D , Guerriero V , et al. Late-adoptions in adolescence: Can attachment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fluence behaviour problems? A controlled study using a moderation approach[J].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17,25(2):250-262.
[35] Jacob T , Moser R P , Windle M , et al. A New Measure of Parenting Practices Involving Preadolescent-and Adolescent-Aged Children[J]. Behav Modif, 2000, 24(5):6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