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现阶段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研究

1 引言

    人际交往互助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 个体人际交往互助能力的发展对其生活和学习适应以至未来的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和现实意义。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一边敏感地关注自身的变化,一边不断地调整与周围人的互动模式,在过度重视自我感受的同时又试图与他人建立平等、成人式的交往模式。同伴互助关系在个体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哈吐普(Hartup,1989)提出垂直关系(vertical relationships)和水平关系(horizontal relationships)这两个概念,垂直关系(vertical relationships)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力的承认(主要包括父母与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具有互补性,即成人控制,儿童服从;儿童寻求帮组,成人提供帮助。水平关系(horizontal relationships)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其性质是平等的、互惠的[1]。利维特(Levitt etal,1933)等人认为到了青少年时期,儿童将同伴当做感情支持源的程度发声明显的增长。因此,同伴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了维持与同伴群体的良好关系,融入群体圈子,青少年会尝试表现出互助和协作行为,而这一行为反过来又会满足青少年的自我尊重和有归属感等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3]。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个体常能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4]。由于社会领域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研究者对人际交往能力结构的探索与验证很难达成一致。Kelly等以大学新生为被试经过因素分析得到有效交流的四个心理成分共情、责任感、成就需要和高效性(Kelly&Chase,1978[5]Buhrmester等同样以大学生为被试探索并验证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发起交往、施加影响、提供情感支持、自我袒露及冲突解决五个维度(Buhrmester,1988)[6]。他们据此结构所编制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被泛使用。国内学者对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认为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可划分为3个方面(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和10个维度(交往欲望、交往主动性、交往重要性认识、交往原则认识、交往知识认识、沟通能力、提供支持能力、影响能力、情绪能力和适应能力)(王英春,邹泓,2007[7]。但是相关研究均涉及情感模式和行为倾向两个基本层面。而互助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本研究中将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界定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利益或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助、共同发展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互助关系是一种蕴含情感因素和行为模式的复合式的综合关系。

    然而,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受到来自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升学的压力,在中学阶段,师生重视学业成绩,轻视人际交往,无形中阻碍了人际交往互助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互助能力从小就缺乏锻炼,加上父母长辈的娇惯溺爱,造成了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烈,不愿意主动去迁就和理解他人,使他们在遇到人际交往互助关系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多半采用回避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的特点,以更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增强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导心理老师,班主任等学会有效的对学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科学合理的人文环境。

     本研究假设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存在年级、性别、学习成绩、个人情绪类型存在差异。王英春等对我国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的系列研究证实,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不同人际交往能力的中学生在友谊质量上呈现显著差异;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其人格具有一定联系,人格特质对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影响(工英春,邹泓,2009[8]。而不同的情绪类型标明青少年在面对负性和压力事件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可反映其在人际交往关系的差异。

2 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选取阳江市实验学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为被试,根据学校班级的数量随机抽取18个班,其中每个年级分别抽取6个班,包括三个实验班和三个普通班。此次调研,共发放2214分问卷,回收1935份,剔除含有缺失值以及极端值的个体,剩余有效问卷1917份,有效率为86.59%。其中男生966人,女生951人,平均年龄14岁。

2.2研究工具

2.2.1  人际关系能力测验(ICQ)

测试采用王英春等人(王英春等,2006)修订后的人际关系能力测验ICQ问卷,[9]五个因子分别是“发起交往”、“提供感情支持”、“施加影响”、“自我坦露”、“冲突解决”,一共35个条目,主要测试包括人际互助关系在内的中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如“我能以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而使双方都感觉比较舒服”、“我能帮助别人解除压力或处理棘手的事情”等。问卷采用5点计分方法,从“比较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5分。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GFINNFICFI均大于085RMSEA005;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能够将有无互选朋友的被试进行区分;问卷总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3,分半信度为0.89,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70081之间,分半信度在069079之间,重测信度在063082之间。

2.2.2  情绪类型测验(ETT)

    测试采用情绪类型测验,三个因子分别为“理智型”、“平衡型”、“冲动型”,共30个条目,主要测量学生情绪类型,如“你生活里的一个重要关系破裂了,你会”、“你是否因内疚或后悔而痛苦?”等。问卷采用3点计分,总分范围在3090

2.2.3  研究程序和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班级团体施测,由接受培训的主试按统一的测试指导语实施,要求被试统一在电脑设备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采用SPSS20.0录入原始数据并做相应分析。

3 结果和分析

3.1 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年级差异比较

七年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3.66±17.57,八年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8.35±17.86,九年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35±17.35总体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04±17.6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5.46p = 0.0040.05);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八年级与七年级得分均值差为4.69±1.43p = 0.0030.05存在显著差异。

 

1  三个年级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的得分和差异比较(F检验)

                                                            

                人数          得分          最低分       最高分       F

七年级       320      123.66±17.57        68          172

八年级       289      128.35±17.86        76          171

九年级       308      126.35±17.35        38          171

总数         917      126.04±17.67        38          172        5.46﹡﹡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2 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性别差异比较

 三个年级的男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87±17.69,三个年级的女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5.20±17.64总体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04±17.6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方差齐性,显示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0.004p = 09480.05)。表明了全体男生与全体女生在人际交往互助关系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显示,八年级男生和七年级男生的均值差异为6.60±2.03p =0.0160.05,表现在人际互助关系水平上,八年级男生优于七年级男生;九年级男生和七年级男生的均值差异为5.69±1.97,(p =0.0450.05,表现在人际互助关系水平上,九年级男生优于七年级男生;

 

2  男生与女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的得分和差异比较(F检验)

                                                        

                      人数          得分              F

男生         463      126.87±17.69     

女生         454      125.20±17.64     

总数         917      126.04±17.67         0.004

                                                                           

 

3.3 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三个年级的成绩优异的被试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7.17±16.78,三个年级的成绩一般的被试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4.95±18.45总体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04±17.6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方差齐性,显示成绩优异与普通生间的人际关系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3.66p = 0.0560.05)。表明了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和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3  优等生和普通生在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的得分和差异比较(F检验)

                                                       

                      人数          得分              F

优等生       452      127.17±16.78     

普通生       465      124.95±18.45    

总数         917      126.04±17.67          3.66

                                                                           

 

3.4 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与个人情绪的关系

理智型学生在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98.33±19.18,平衡型学生在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2.76±17.71,冲动型学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32.85±15.14总体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测验的得分为126.04±17.6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存在显著的情绪类型差异(F=5.46p = 0.0040.05);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平衡性与理智型得分均值差为24.42±6.23p = 0.0010.05存在显著差异;冲动型与理智型得分均值差为34.520±6.96p = 0.000.001存在显著差异;冲动型与平衡型得分均值差为10.10±1.18p = 0.0000.001存在显著差异。

 

4  三种情绪类型分别在人际交往互助关系上的得分和差异比较(F检验)

                                                           

                人数          得分          最低分       最高分       F

理智型        6        98.33±19.18        68          125

平衡型       598      122.76±17.71        38          171

冲动型       313      132.85±15.14        78          172

总数         917      126.04±17.67        38          172        44.86﹡﹡﹡

                                                                               

 

4讨论

4.1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初中生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八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互助关系优于七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互助关系。通过调查访谈发现,七年级学生处在初中的适应期,在人际交往互助关系往往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性增强,以及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团体与个人的人际关系辅导,八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互助关系明显得到改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有更好地表现。而九年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生面临着很强的学习压力,在这种高压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从而降低人际关系互助水平。因而呈现出八年级学生的人际互助关系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应该重视,对于七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其入学的适应状况,对进行团体和个体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建立更好地人际互助关系;对于九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多进行压力应对的教育,使他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压力,更好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