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的探讨

        亲社会行为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分。亲社会行为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论题,受到了广大心理学家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成长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奠定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有利于深切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因此,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意义重大。亲社会行为不仅受生物学因素、认知特点、自我概念、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外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再结合其他途径,共同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以促进儿童终身心理健康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谦让、分享、帮助、合作、使他人愉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等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也就是说,亲社会行为是行为主体做出的能够使他人获益的行为。亲社会行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出生后通过不断的在环境中学习得来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化的程中逐步发展并产生了亲社会行为。按照社会交换论的观点,又可将亲社会行为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换,其本质为个在尽少地付出代价的同时,使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交换过程。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人们可能为了博取赞赏、为了使自身感到愉悦、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等去从事亲社会行为,由此可见,引起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具有多样性。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主要受到个体差异(如认知特征、移情等、外部情境旁观者效应、时间是否紧急等以及求助者特征如求助者的外貌、是否与自身具有相似性等这三方面要素的影响。其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方面具体体现在:
(一)观点采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是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较大的认知能力。个体能够理解和认知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动机和需要的能力即为观点采择。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帮助儿童获取和理解信息,并作出道德判断。 有研究证明,道德判断成熟的个体,能够更迅速的帮助和安抚受助者,并指责那些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的旁观者[2]。但是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限性,使得儿童在这一时期难以对“个体—他人”的纬度进行良好的区分,从而影响其进行观点采择和道德判断,进而对其亲社会行为造成影响。
(二)移情
我们将个体可以觉察他人的情绪反应,并能够同时产生与其相同的情绪体验的能力,称之为移情。 埃森伯格认为,移情是同情他人的动机的基础,并通过 “移情—同情—亲社会行为”这一模式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3]。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移情能力关系密切,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体的移情能力越高,相应的其亲社会倾向就越明显,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由此可见,移情能力对儿童在亲社会性方面的成长和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意义显著
(三)家庭教养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主要是通过与儿童之间的交往、互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李丹的研究发现,民主、爱心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惩罚、保护与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4]。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父母对孩子采取民主公允的立场,将能够在亲子互动中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流露更多的爱心,可使孩子更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另一方面,父母过度的对孩子保护会使其行为退缩;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动并产生无奈的情绪,阻碍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同伴关系
在学校中,与儿童接触最多的当属他们的同学、玩伴,因此他们对彼此之间的影响显而易见。研究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呈正相关[5]同伴信任水平高的儿童存在更多的合作和分享行为,更愿意做出助人行为[6]。儿童亲社会行为往往发生于儿童与同伴互动、交往的情境,与同伴关系密切相连。
(五)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传递社会文化,并在传递中将道德价值观渗入群众当中。因此,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是儿童获取社会文化、形成价值观的一个主要渠道,会对儿童社会性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ushton等人的研究发现,从影视节目中观看亲社会行为可以提高儿童的亲社会倾向,增加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7]。在实验中,实验者让儿童观看一段片长度为5分钟内容为一名儿童玩保龄球并获得奖品视频,在其中一段视频中,该名儿童将所获奖品捐赠给了慈善组织,而另一段视频中该名儿童没有对奖品进行捐赠。之后在接下来的试验情境中观察儿童将多少奖品捐赠给类似的慈善组织。结果显示,那些观看了包含捐赠行为视频的儿童捐给慈善组织的奖品要比观看无捐赠行为视频的儿童多出多,也就是说电视节目的内容起到了明显的榜样作用,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
亲社会行为影响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通过学校、家庭等渠道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种方法:
(一)移情训练
如果儿童能够深刻体察、感悟他人的情绪、情感,那么他们便能够在相应的情景中做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的目的在于对儿童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提高其移情能力,使儿童能够和需要帮助人个体之间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的方法存在多种,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儿童阅读和观看可以用熏陶其亲社会倾向的课余读物和影视作品;学校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促使儿童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帮助他人;教育者适时对儿童进行引导,鼓励儿童在实践中关心、帮助他人。
(二)榜样学习
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儿童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观察他人来进行学习,因此,儿童可以通过模仿榜样并加以内化来习得亲社会行为,儿童的学习受到榜样好坏的直接影响。有研究得出,儿童通过观察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不仅能够明显增加其即时的亲社会行为,且这些儿童在八个礼拜后的活动中也比其他儿童显示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8]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儿童的行为,因此,家长应积极提升自修养、规范自身行为,争做孩子的正面榜样。在学校方面,教师也应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的班会或其他形式的集体活动来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对学生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时的加以赞赏并将其树立为榜样,并鼓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与此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注意对儿童不良行为加以监控,采取干预措施,及时制止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三)改善同伴关系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体现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同伴接纳程度和同伴的反应都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打造良好的同伴关系意义深远。对此,学校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来改善同伴关系。杨晶的一项实验中,对实验班的初中生开展“建立同伴关系”、“维持关系”和“冲突解决”为主题的干预课程,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他评总分都高于对照班和空白班的学生[9]。 另一方面,家长应多加留意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对其同伴关系加以适当的指引,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
(四)大众媒介的利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媒介已势不可挡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媒介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储备并增加生活趣味性。然而,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媒介带给人们的文化冲击具有双面性。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发展不完整,因此,要充分发挥父母和学校的中介作用。如家长应阻止儿童接触不适宜的传媒,为儿童选择适宜儿童观赏的节目和学习的课程;对于儿童无法理解的内容,父母应帮助其理解,可加入适当的亲子之间的讨论来促进儿童的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媒介授课,丰富课程的内容和趣味性,多方位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黄寒英.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阻抗因素及干预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6(2):61-64.
2.刘明, 邓赐平, 桑标. 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2):39-43.
3.Eisenberg N, Guthrie I K, Murphy B C, et al. Consistency and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dispositions: a longitudinal study.[J]. Child Development, 1999, 70(6):1360–1372.
4.李丹.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 23(3):30-33+126.
5.Kristin L, Katherine N S, Eva O, et al. Kindness Counts: Prompting Prosocial Behavior in Preadolescents Boosts Peer Acceptance and Well-Being[J]. Plos One, 2012, 7(12):e51380.
6.李庆功, 吴素芳, 傅根跃. 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V31(3):303-310.
7.Rushton J P, Chrisjohn R D, Fekken G C. 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and the self-report altruism scale [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81, 2(4):293-302.
8.李琳. 浅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以及影响因素[J]. 科技信息, 2013(2):139-139.
9.杨晶, 余俊宣, 寇彧,等. 干预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V31(2):239-24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