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时期。有调查显示,抑郁症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检出比高达16%-35%之间[1]。抑郁除了会导致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之外,还会产生青少年的饮食障碍和睡眠不良的状况,严重者还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这表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中学生抑郁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抑郁的预防与控制,更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推进与发展。
(一)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水平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作为“微系统”之一,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3]。在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心理控制因其隐蔽性和潜在性[4]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引发愧疚、爱的撤回、产生焦虑感等策略来干预子女的情感和情绪,最终达到对孩子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的控制[5, 6]。这种控制会妨碍个体自主需求的满足,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最终产生较多的焦虑和抑郁问题[7, 8]。大量相关研究也已发现,经历高水平父母心理控制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多的内化问题,其中就包括焦虑,抑郁和低自尊等问题[9-12]。可见,父母心理控制是影响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目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都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但很少有研究探寻心理控制与抑郁的机制问题。陈晓等人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即使父母采取相同的心理控制策略,对青少年产生的效果也并不一致。可见,在心理控制和抑郁之间还存在着中间变量[13]。素质-压力模型指出,个体产生抑郁的原因除了压力事件本身,还包括人格、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等个体素质因素[14]。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为适应当下环境而做出的行为和认知上的改变[15]。有研究发现,同样处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下,个体的应对方式越积极,抑郁水平就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