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寄宿初中学校欺负问题的调查和班级干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欺负是一种有意对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所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和一般攻击行为相比它具有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被欺负可能是学生在校园适应中最困难的情境之一,可能给学生成长带来不可逆的心理创伤甚至引发伤害或者自我伤害事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校欺负问题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网络曝光的增加,让校园欺负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2015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意见,以此亦可见校园欺负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以及干预的迫切性。但对如何介入欺负问题,目前仅有指导性的意见,而缺少针对一线教师的实务操作建议。本研究试图在调查一所寄宿初中学校欺负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以班主任身份进行班级干预的实践,以期为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何防范、干预欺负问题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

1. 了解寄宿初中学校欺负问题的现状

2. 探索对欺负问题的班级干预的策略

三、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某寄宿初中学校全体全体学生及其家长、在职教师,共计学生300名,教师40名。

2. 研究工具自编校园生活问卷(学生版、家长版、教师版),围绕欺负问题的发生概率、频率、场所、对象以及对欺负问题的认识学生问卷共计39题,家长问卷共计18题,教师问卷共计17题。

3. 施测程序2017年1月6日—2017月1月30日期间,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学生及家长问卷由班主任转发,教师问卷由学校办公室转发。调查对象通过移动终端答题,均不记名。回收学生问卷220份回收率73.3%;家长问卷294份教师问卷27份回收率为67.5%

4. 调查结果 

1) 欺负的发生率不高但仍有普遍性。

一半的学生表示从小到大曾经在学校遇到或者看到过欺负现象。当请学生评估本班欺负问题发生的概率时,超过58%的学生和不到7%的老师认为班级里一个受欺负的学生也没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不清楚班级里受欺负者和欺负者学生的人数

超过85%的学生认为自己本学期“从来没有”受到欺负有近四分之一的家长不清楚孩子是否受到欺负,但认为孩子偶尔或者有过几次受到欺负的家长比例与孩子的自我认定相当。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本学期不曾欺负他人,仅有1名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几次欺负他人认为自己孩子本学期欺负过他人的家长仅占5%而约20%的家长不清楚自己孩子是否欺负过他人。

这表明该寄宿初中欺负问题发生的面不广,但欺负问题仍有一定的普遍性,半数数学生在成长经历中目睹或经历过欺负,近15%的学生本学期有偶尔或者多次受欺负的经历。由于对欺负的认定和对学生情况存在疑虑,不少老师和家长对欺负的发生状况确定

2) 欺负最主要表现为发生在教室的言语嘲笑和人际孤立。

从学生自陈看,学生被欺负或者欺负他人的最经常表现均为言语嘲笑,其次为人际孤立,身体攻击或被索要破坏财物的比例发生较低。从家长反映看,家长认为孩子受到财物破坏的比例高于学生。

在有被欺负经历的学生中,超过80%的学生自陈欺负发生在教室,高于教师的估计(53.33%);近50%的学生自陈欺负发生在寝室,低于教师的估计(86.67%);而厕所和浴室这样老师难以监控的场所中,欺负虽有发生,但是比例很低(为6.25%和3.13%),远低于教师的估计。97%的被欺负的学生指认欺负自己的学生为同班同学。

这表明该寄宿多数欺负是发生在教室、同班同学之间的言语嘲笑或人际孤立。

3) 被欺负学生应对较为消极,卷入欺负会降低学生的同理心和帮助行为。

有被欺负经历的学生中,多数学生最信任“朋友”,其次是“家长”和“老师”,超过半数的学生从未将被欺负的经历告诉老师。在应对欺负的不定项选择中,超过60%的学生被欺负后“默默忍受”、“能躲则躲”,30%以上的学生选择通过打游戏等方式转移发泄或以后伺机报复50%的学生同时会“用言语或者行为反抗”,而只有30%的学生会寻求帮助。

超过六成的学生认为出现欺负问题时,旁观者经常加以制止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被欺负经历者和有欺负行为者中,均只有20%左右认为旁观者经常加以制止。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跟风参与欺负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但是,在有欺负或者被欺负经历的学生中,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参与欺负的比例都更低,认为自己“会”或者“也许会”跟风欺负的学生比例明显较高。超过七成学生认为被欺负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但在有被欺负或欺负经历的学生中这个比例则大大降低,有12.5%的有欺负经历的学生和16.67%的有欺负经历的学生对被欺负“感到没有什么”。

这表明遭遇欺负的学生的应对倾向于选择消极逃避,较少进行言行反击或寻求帮助。而无论是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在旁观欺负行为时表现出的同理心、帮助行为都少于不曾卷入欺负的学生。

4) 老师和家长愿意提供帮助,但孩子更愿意信任“朋友”。

超过八成的家长教育孩子在遇到欺负时“告诉师长,寻求帮助”,但在有被欺负经历的学生中,九成学生会把被欺负的经历告诉“朋友”,超过半数学生“有时”会将被欺负经历告诉朋友或者告诉家长,而超过半数的学生从未将被欺负的经历告诉老师。

约四成家长教育孩子在遇到欺负时“能忍则忍,宽容待人”,仅有不到两成家长教育孩子“言行反击,绝不姑息”。当孩子出现欺负他人的行为时,所有家长都表示会“及时批评教育”。

在了解到学生间的欺负行为时,超过八成教师倾向于批评教育欺负者不要倚强凌弱,约七成教师鼓励学生遇到欺负时及时向老师求助和帮助弱势学生发展应对能力,约半数教师会利用校纪校规对欺负者进行严肃处理或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彼此矛盾,四成教师会引导被欺负的学生检视自己身上的问题。

由此可知,孩子在遇到欺负问题时首先可能求助的是“朋友”,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忍耐、宽容,而老师则更倾向于批评教育欺负者。

5) 欺负问题形成原因复杂,干预首先需明确概念界定。

超过半数学生和约七成老师认为经常被欺负的学生的特点是行为习惯有某些缺点或者弱点、个性比较文弱,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和四成的老师认为经常被欺负的同学成绩比较差。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爱欺负人的学生是因为在开玩笑之后,没有被拒绝或阻止,四成左右的学生和超过七成的老师认为爱欺负人的学生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近四成的学生和近六成的老师认为爱欺负人的学生容易受别人影响。

约三分之二的家长和教师都和孩子谈论过欺负的话题,相对而言,教师在集体层面与学生谈论欺负话题的比例较低。对于如何解决欺负问题,学生、家长、教师都认为,让学生知道欺负和玩笑之间的界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超过85%的学生、家长、老师认为欺负和玩笑的界限是出发点不同(欺负是出于恶意,玩笑是无意或者善意)。关于欺负问题干预的重点,学生倾向于帮助常被欺负的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家长和老师则倾向于对欺负他人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由此可见,由于欺负问题的成因复杂,对于其干预也需要多管齐下。就学生层面,明确欺负和玩笑之间的界限,帮助被欺负的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引导欺负者学会体谅他人及了解行为后果,都是学校教育可以考虑的具体着力点。

四、干预研究

由于校欺负问题的整体发生率不高,且主要发生在教室和寝室、同班同学之间因此干预以班级预防性课程辅导为主。本次干预在班级层面进行,由班主任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班级辅导。

1. 干预目标

① 促进学生对欺负行为的觉察,增加同伴向受欺负者提供帮助的行为。

② 促进学生的同理心和亲社会行为,降低欺负行为的发生率。

③ 促进学生对欺负行为的应对,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

④ 优化班级人际氛围,创建友善、安全的集体人际氛围。

2. 干预对象该校八年级某班,共计学生23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0名。通过同伴提名和教师观察,估测该班级中至少包括1-2名经常受欺负的学生,2-3名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

3. 干预内容

时间

名称

目标

活动

第一次活动

纸牌屋

打破原有群体,融洽小组关系,并在合作活动中发现自身在群体行为中的角色,反思自己在交流互动中的问题。

1. 热身活动:萝卜蹲

2. 名片建塔:只用名片搭建高塔,越高越好。

3. 分享讨论:你在合作中的位置/沟通中的问题?

第二次活动

表达我信息

引导学生觉察自己感受并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拒绝不合理的技巧,练习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的方式。

1. 热身活动:可怜的小猫

2. 表达我信息:我的困扰——我的感觉——造成影响

3. 情境演练:勇敢说不

第三次活动

不是我的错?

公开讨论对欺负行为的认识,同理被欺负者的感受,反思自己在欺负行为中的角色,建立责任感和正义感,练习提供帮助的技能。

1. 绘本故事:不是我的错

2. 绘本讨论:如果是你……

3. 故事改编:如果故事重来

4. 班级人际状态调查

第四次活动

言行有温度

引导学生进一步觉察负面言语、行为对于人际关系的损害,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并练习使用正向的言语和行为给周围人欣赏、关心、帮助,促进班级和谐、安全的人际氛围。

1. 绘本故事:是蜗牛开始的

2. 现场调查:让我最受伤的一句话/一件事

3. 数字故事:暖心蜜语

4. 活动:言行送温暖

第五次活动

群体中的我

觉察反思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并根据他人的反馈进行自我调整,树立在人际交往中的个人目标行为。

1. 活动:背后留言

2. 调查分享:受欢迎/不受欢迎的特点

3. 绘画:群体中的我

4. 展望:装备中心

第六次活动

班级人际

公约

形成明确反对欺负行为、友善相处的集体共识。

1. 讨论:我期望的班级人际氛围

2. 小组讨论:班级人际交往公约(可以/不可以)

3. 全班交流:确定公约

4. 干预结果

    在辅导干预两周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不记名评估,结果如下:

1) 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有较大成长

学生对开展辅导以来自身的改变进行0-10分评估,学生在对自己的了解、表达自己的感受、知道/体谅别人的感受、对别人表达善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平均达到6分以上,说明在这五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改变最大的部分是“知道/体谅别人的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学生提名在前期调查中有最多欺负行为的同学在对别人表达善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知道体谅别人的感觉三个方面改变非常大(8分以上)。

2)学生感受到班级人际氛围有中等程度的改变

   对集体在辅导中的改变程度(0-10分),学生普遍感觉到嘲弄、恶作剧或者欺负行为有所减少,提供帮助行为有所增加,改变程度的均分在5分以上。

五、讨论和建议

1. 对师生、家长明确欺负概念的界定。

虽然我国学术界对欺负尚无明确界定,但一般会参照欧美的概念认为欺负有三大特点:对人有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伤害、重复地发生、对一方不公平。而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对该概念进行了修订,将欺凌的核心认定修订为学生自陈,即如果该孩子自己认定被欺负,就将他划定在被欺负的范围内。从调查结果看,师生和家长都希望能够让学生明白玩笑和欺负的界限,但师生多数认为“是否恶意”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实际在操作中,欺负者是否有“恶意”是很难判断,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宣讲让师生明确欺负界定的核心是被欺负者的感受,并考虑客观维度的身心伤害、重复性以及不公平性。

2. 家长和老师需多关注学生的人际处境。

该校欺负问题发生的面不广,数学生与老师认为校园里不存在欺负。但纵观学生在整个学生时代的经历,有一半学生承认学生认为自己曾经偶尔受到过欺负。由于对欺负的认定和对学生情况存在疑虑,不少老师和家长对欺负的发生状况表示不清楚。调查表明,对欺负的界定、场所、原因等方面,教师、家长的认知与学生感受的差异存在一定差异。而由于言语欺负和人际孤立有一定的隐蔽性,更需要家长、老师与学生加强沟通、走近孩子生存的现实状况。

3. 班级团体辅导能够预防或减少欺负问题。

 关于欺负行为的介入方案,国际经验通常以全校性或者班级方案进行。班级如何看待欺负事件,老师如何处理欺负事件,都会影响到欺负的发生。欺负干预的课程则将重心放在责任感、社交技巧两大部分。旁观者漠视欺负事件、减轻自己对欺负事件的责任感,间接促进了欺负的发生,通过辅导可以增强旁观者的责任感,主动报告欺负事件或者提供援助,从而降低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至于社交技巧的训练,则有助于减少同伴之间的人际摩擦,引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班级辅导方案虽然执行范围较小,但便于班主任实施且容易有成效,可以有效改善班级氛围,预防或降低欺负问题发生率

4. 学校干预欺负问题的其他途径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家校协同

班级辅导是在学校环境中对欺负问题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欺负问题的复杂性,对欺负问题的干预也应该多管齐下,如:

对卷入欺负行为的学生开展小组辅导。调查显示,卷入欺负的学生对学校、班级同学都有较多的负面感受,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或者行为习惯上也表现出较多问题特征,可进一步组织同质小组辅导,对欺负者强化同理心和情绪管理训练,而对被欺负者重在强化自尊,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合理表达拒绝。

对长期遭受欺负者和频繁欺负他人者进行个别辅导。调查显示,该校约有3名学生自陈遭受超过1年的长期欺负,有一名学生承认较经常地欺负他人。可通过心理宣传和班主任的排查追踪到具体学生,通过班主任或心理教师为提供个别辅导。调查显示,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可能和校园欺负有较大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结合家庭教育指导。

对欺负问题的处理不当容易带来责任推诿、家校矛盾,这使得学校和老师倾向于回避欺负问题。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更加真切地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并与家长达成理解和同盟。家校合力形成对学生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引导,才是从正向解决欺负问题的根本。

六、结论

1. 所调查的寄宿初中学校的欺负问题发生率不高,但欺负问题仍有一定普遍性,多发生于教室内、同班同学之间,主要表现为言语嘲笑或者人际孤立。近四分之一的老师和家长对欺负的发生状况表示不清楚

2. 对欺负问题,多数学生缺乏有效应,卷入欺负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同理心和帮助行为,老师和家长作为学生支持系统可以有更多作为。学生、家长、教师都认为,让学生知道欺负和玩笑之间的界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3. 融合反欺负的主题的、以优化班级人际氛围为目标的班级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觉察自身在人际交往和班级人际氛围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同理心、责任感,发展情绪表达、冲突应对的能力,创建友善、安全的集体人际氛围从而预防、降低欺负问题的发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