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研究

 

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研究
摘要    通过分析连片开发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运用差别化原则进行精准补偿完成发展性救助的理论体系,建立行政督导管理、基地提供服务、专业学会引领的科学救助机制,实施学校、家庭、社会“351”心灵工程,对学生进行物质、精神双重补偿,经济、心理共同帮扶,为个体发展提供适宜的心理帮扶教育途径、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保障完成高中学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连片开发地区    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救助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国家、教育和社会对集中连片开发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救助政策方面大力倾斜,国家资助经费由2003年18亿提高到2010年510亿,经济救助机制已经相对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所以,积极开展一种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又切合当地实际的贫困生心理救助理论和实践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湘西州民中等学校集中了大批优秀特困高中学生,通过对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与救助机制的研究,着重于民族立人、立本教育,培养适宜于区域发展的人才,对大湘西的教育、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教育理论与现实的研究表明,直接以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心理救助问题研究为题的现有成果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尤其是对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成熟的运作机制、适当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辅以统计归纳法、经验总结法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较理想的研究水平。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12——2015.01)
组建队伍,开展培训。研究成员涵盖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及有关部门人员,阵容强大结构合理,实践与研究能力雄厚,并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研究成员的综合素质、心理帮扶专业化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2.调查研究阶段(2015.02——2015.06)
确定调查对象,编制《连片开发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据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救助策略和实施方案。
(1)调查了解现状。州民中进行了多项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显示州民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贫困生约占1/3,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厌学现象。447宏志班为切入点,推广至全校贫困生,作《Zung》普测。分析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数据,发现1194名受测学生中焦虑标准分50分以上的549名,46%学生有不同程度焦虑现象(见表一)。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的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情况测试》问卷调查,这一特别品学兼优的群体焦虑高达60%。《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等情况调查中受试学生厌学、怠学情况较严重,个别同学有逃学、辍学现象,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也比一般学生强烈。
 
 
 
 
 
 
 


 

(2)确定研究对象。据调查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建立心理档案162份,采用“随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中确定30个研究样本。对包含样本在内的1194名同学施以教育和引导,两学期后进行对比测试。焦虑标准分50分以上人数为382名,所占比例由46%下降为32%(见表二)。
 
 
 
 
 


 

(3)推广调查研究。在吉首丹青中学随机抽取30名农村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普查与分析。数据汇总分析如表三、表四:
表三:总体情况

    样本总数
30
 
 
 
 
心理问题程度
良好
轻度
中等
较重
严重
总表平均分
<2
2~2.99
3~3.99
4~4.99
≥5
计数
15
13
1
1
0
占比
50%
43%
3%
3%
0%

表四:焦虑情况

样本总数
30
 
 
 
 
心理问题程度
良好
轻度
中等
较重
严重
焦虑分量表平均分
<2
2~2.99
3~3.99
4~4.99
≥5
计数
8
17
2
3
0
占比
27%
57%
7%
10%
0%

分析普查数据,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良好的50%,有轻度问题的43%,问题中等的3%,问题比较重的3%,严重的0%。焦虑情况分析结果为良好的27%,轻度焦虑的56%,中等焦虑的7%,比较重的10%,严重的0%,反映出湘西其它中学民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达到73%,有心理帮扶的必要。
3.实践研究阶段(2015.07——2015.10)
通过实践,总结出“351”心理救助的有效策略,调整方案,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指导、基地提供服务、专业学会引领的科学救助机制,撰写论文,为湘西民族贫困地区高中学生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认识和有效策略。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课题的研究实施。
课题组起草《湘西自治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州局依此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州教通〔2013〕188号)。主持人制订《2015-2017年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项目工作方案》,州局依此制定下发《关于实施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的通知》。湘西州教育局成立湘西州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组织及管理工作。
(2)州民中创建“351”,以辅导中心为基地,提供心理帮扶服务。
州民中在校长王斌领导下,2011年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引进湘西州第二届教育学学科带头人舒暖主持专项工作。2013年建成州民中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湘西州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灵驿站)。2014年构建“351”心理救助机制。研发了《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标准》,制定了《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和《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了每班每周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课程体系。2015年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
“351”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三方面各实施“五个一”心灵工程,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五个一”即:创设一个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打造一个心理辅导中心;探寻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上好一堂心理辅导课。同时,举办“525”心理文化节、心理主题黑板报和作文竞赛等专项活动,创建州民中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女生部,开展心理拓展,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不断提高学生心理自助的能力。家庭“五个一”即:开展一系列家长心育活动;提供一个家长心理咨询服务窗口;建立一个家庭心理教育网络平台;参加一项家庭教育研究活动;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完善家委会章程、制度、公约,争取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社会“五个一”即:在全州进行一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把辅导中心建成湘西州中小学心理疏导、学习培训及社会各界参观的基地;州民中对贫困生经济、心理共同帮扶,物质、精神双重资助的做法,已成为湘西州学生资助工作乃至州委州政府扶贫工作的一面旗帜;做好全州“助孤”教育心理帮扶工作;广泛送教,培养一支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创建一个注重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利用网络媒体、报纸杂志,建立起多维度、立体式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心理教育网络。
(3)专业学会引领“351”,边验证边修订边推广
在湖南学生资助研究会、湖南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专业引领下,进行校、州、省三级课题管理,“351”得到了有效验证。
宏志班入学即建立心理档案,予以全程心理关注,从2015.09入校到2016.06,共进行20次班级辅导,每次课后认真研讨作行动研究,调整施教方案增强班级辅导的针对性。4XX宏志班有心理咨询经历的同学高考录取情况见表五,反映了心理救助颇具成效。
表五:

姓名
第一次咨询时间及原因分析
处理结果
录取学校
符XX
2012.10.31强迫症
2转介+5
2014北京语言大学
杨XX
2013.4.26学习压力厌学苦恼要求休学
2
201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伍XX
2013.8.27人际关系不良、社交恐惧
5转介+3
20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周X
2013.09.16学习焦虑
1
2014广东工业大学
向XX
2013.9.16人际交往
1
2014上海金融学院
梅X
2014.2.12“腾飞计划”面试前情绪调整
3
2014广西大学
麻XX
2014.2.21焦虑失眠
3
2014浙江财经大学
向XX
2014.2.21考试焦虑面试指导
2
2014华东理工大学

 
州民中实施“351” 由实验班推广到所有宏志班,2016届51名宏志生参加高考,40人考取重点本科,其中2人分别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1人考取二本,本科上线率为100%。由宏志班逐步向全体学生推广,为来访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351”心理帮扶,辐射到全校教师和家长,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形成了学校新的办学特色。
心育培训由课题组成员、心理健康教师推广为全体老师以及家长和社会全员。借助香港乐群慈善基金蕭莊夫妇资助项目,全州资助专干、心理教师共2000余名接受通识培训,87名参加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66名考取资格证。同时,广泛送教,在全州企事业单位举办“幸福人生”等多场专题讲座,惠及几千名家长,为心理教育在湘西的普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州内多所中小学前来学习借鉴,“351”心理帮扶模式,对帮助湘西州中小学校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校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4.课题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研究形成阶段性优秀成果,此后修订研究方案,边研究边推广,边实施边验证,得出研究结论。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集。
三、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分析了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了运用差别化原则进行精准补偿完成对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救助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管理、基地提供服务、专业学会引领的科学救助机制和“351”心理帮扶模式,优化了对学生进行物质、精神双重补偿,经济、心理共同帮扶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通过对样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连片开发地区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需要心理疏导。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焦虑普查和焦虑、厌学专项测查中,统计分析结果呈显著性,说明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绪特征焦虑特点明显。随后开展的各项情况调查,结果反映受测学生比对照组焦虑情绪比例高,厌学行为更常见。对州民中参加北大清华面试推荐生的群体进行焦虑倾向主观感受测试,结果显示:完全镇定的没有一名学生;适度焦虑占40%;中度焦虑占35%;严重焦虑占25%,一名学生分值高达73.75,焦虑情况严重。调查发现州民中贫困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高达46%,特别品学兼优的群体达到60%,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也比一般学生强烈。对吉首丹青中学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推广,发现湘西其它中学民族学生焦虑情况达到73%。调查前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的测试培训,保证了调查的科学化和专业性。使用的测查技术工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有中国常模,其信度效度都经过验证。《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系课题主持人编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借助现代媒体软件技术进行,提高了统计速度和分析的精确性。调查及验证说明,民族地区学生自卑封闭,民族和地区认同感强,大量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存在心理疏导的必要。调查数据,为学校和本地区制定预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结论二:学校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教育实施“351”心理帮扶,是连片开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的根本途径。
阿德勒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不仅要求有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完整家庭,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湘西州留守儿童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常面对亲情缺位,在孤力处理各种事件时容易出现心理困惑。连片开发地区土家族、苗族居民,在历代传承中形成了自卑等民族性格的集体缺陷。个体在本民族区域内生活时,民族群体心理接纳能让个体获得归属感。一旦离开原住地,高度的民族认同感降低,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发展。湘西州青少年由偏远山区的农村走进城市,由民族零散分居地转到民族集中聚集地学习与生活,贫困的生活、艰辛的学习与追求理想的环境与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之更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消除个体心理问题仅凭学校、教师是无能为力的,这决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但在现实中,解决心理问题的重任,却天然地落在学校的肩上。作为教育工作者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只有由学校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才能更好的矫正其行为、舒缓其情感、调整学生的认知。
结论三:通过个案分析、行动研究验证了环境策略、生-家-生-校心理疏导策略、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策略等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确保了没有一例学生因心理问题失学。
学校班级氛围、心理咨询功能室环境、家长的心育能力以及所处地区心育环境都直接影响心理教育的效果。州民中“心理访谈室”两年接待来访学生168人,进行个别辅导258人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落成仅一年,接待来访学生265人,个别辅导323人次,多次接待各级各类个人及组织来访。可见,环境温馨、格调高雅,功能室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对来访者数量有影响。心理辅导中心向社会开放,利用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者,令人们心情愉悦。放松自然的心情,在家庭里相互感染,家长愉快,孩子快乐。通过营造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运用个案分析法进行个别心理疏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谷方X个案,来访者因强迫思维带来焦虑情绪并畏惧学习。依据罗杰斯心理学视角的厌学对策,通过个别辅导来访者、然后辅导来访者家长、再辅导来访者形成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解除了来自外部的威胁,学生就会以不同的方式接受经验,增强自我,使学习取得进展。生-家-生-校的策略说明罗杰斯的对策更有利于克服厌学情绪。钟宁X个案,来访者因突发事件导致应激而焦虑、厌学。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策略,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以意识为中介,改变其认知结合冲击疗法导致了行为改变,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焦虑,消除了恐惧,敢于独自上学放学。两种策略在其它个案中运用效果很好。
州民中通过叙事疗法与冥想结合的方法帮助高一“杨一X”等同学成功的摆脱网络电子书的诱惑。通过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帮助何X琦、王X等同学消除焦虑,改善睡眠状况。龙山高级中学张明进行案例分析,体会到教师的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凤凰三中的麻正和运用行动研究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提出了育心、医心的观点。确保了没有一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失学。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对心理教育的普及有更迫切的需求,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在实践上有待进一步推广,理论上有待进一步巩固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 RobertJ·Ursano等著杨华渝精神分析治疗指南[M].北京出版社.2000
[2]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4]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2
[5]钱铭怡.心理治疗[M].吉林教育出版.2002
[6]任洁琼,陈阳.教育救助[J].社会福利,2002,
[7] David R. Shaffer 著 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温忠麟.心理与教育统计[M].广东高教出版社.2006.09.01
[9]《2011人本心理学派代言人:罗杰斯》丛书名: 20世纪心理治疗大师系列[M].学林出版社.2007.05.01
[10]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
[11]刘利民.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基[J].人民教育,2013(2):2;5
[12]戴维.迈尔斯著 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