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小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课需求调查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小学校越来越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最核心的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必须对活动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教师除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外,还要顾及他们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正如吴武典所指出的“学生需要辅导是因为:他们需要成长与发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困惑、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危机” [3]因而,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是颇值得一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探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依据《201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心理健康课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师再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

目前国内对于中、小衔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课的调查研究、教学模式、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林丹华等曾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研报告,其中包括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讲座喜欢的内容、开展形式等进行调查,并针对调研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4]王娟采用自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提出了目前存在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管理、学科间教师衔接不足等五个方面的实际问题[5]。丁岺维则立足于一线教育实际,着重探讨了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过程当中,心理游戏的设计策略,使用策略和评价策略[6]。这些研究当中较少从衔接期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需要入手,尤其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主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的需要是什么呢?处于中、小衔接年段的学生之间对于主题的需求是否具有差别呢?小学高年级和初一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需要是什么呢?本研究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调查。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教师在合适的年级设置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实行抽样调查,我校六年级、初一年级随机抽样,共发放试卷198,回收198,回收率100%;无效问卷3份,有效率达到98.5%。有效问卷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7%,具体年级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

1被试年级年及性别分布表

性别

六年级

七年级

合计

45

59

104

53

38

91

合计

98

97

195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编的《中、小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课需求调查报告》,了解我校学校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本文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完成,分别从心理健康课设置的必要性、喜爱度、所需主题、教学形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1.2.2调查方法:各班统一指导语、统一要求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采用交叉列联表和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喜爱度

在调查学生当中,8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10.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心中是存在着必要性的。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的喜爱程度,47.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心理健康课,42.1%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心理健康课,9.2%的学生认为一般,仅1%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心理健康课。这表明,心理健康课在学生的心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学科。

2.2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主题的需求情况

   2.2.1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主题的总体需求

在有效问卷195份当中,希望上课主题为情绪管理的主题的学生为67.5%,希望上课主题为处理和同学关系、学习压力管理的学生均为57.7%,而希望上课主题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主题的学生占50.5%,学习方法、挫折与应对分别以49.5%,47.4%紧随其后,其余的主题均为45%以下。可见,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学习压力管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四个主题,是学生们最需要的主题。

2.2.2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主题的年级差异

将年级与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的主题需要,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见表2,其中六年级学生的选择主题的频次超过50%的顺序依次为:情绪管理(63.9%)、处理和同学的关系(52.6%)、学习方法指导(51.5%),其余主题均低于50%

七年级学生选择的主题频次超过50%的顺序依次为情绪管理(71.1%)、学习压力管理(68%)、处理和同学的关系(62.9%)、自我认识 自我接纳(55.7%)、挫折与应对(54.6%)、处理和老师的关系(51.5%),其余主题均低于50%

从年级之间来看,在处理和家长关系、学习动机、学习方法、青春期教育、职业生涯的几个主题中,六年级到七年级有所下降,其余主题均升高。六、七年级和12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之间分别进行交叉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发现,在处理和老师的关系(χ2= 13.962P< 0.05)、学习压力管理(χ2= 8.88P< 0.05)、挫折与应对(χ2=.31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主题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六、七年级学生之间除了对于情绪管理、处理和同学关系等主题是共同需要外,七年级与六年级相比在处理和老师关系、学习压力管理和挫折与应对上还有特别的需求。

2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主题需求差异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主

六年级

人数(频数

七年级内          

数(频数

卡方

SIG(双侧)

自我认识、自我接

4445.4%

5455.7%

2.263

.153

处理和同学的关

5152.6%

6162.9%

2.346

.148

处理和老师的关

2525.8%

5051.5%

13.962

.000

处理和家长的关

4142.3%

3839.2%

.0143

.771

学习动

3132.0%

2525.8%

.818

.429

学习方

5051.5%

4647.4%

.252

.668

情绪管

6263.9%

6971.1%

1.369

.268

学习压力管

4647.4%

6668.0%

8.88

.004

青春期教

4445.4%

4041.2%

.266

.665

挫折与应

3940.2%

5354.6%

4.31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