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健康”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位“健康”的人,不仅要拥有健康的身体,也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模式。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环境快速变迁、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造成人们在适应上的一些困难,人们的心理问题与社会行为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有增速的趋势。在人的一生中给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一个成人心理上的异常或行为模式的失调,有许多或许可以将其根源追溯到幼儿期。[1]由于社会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幼儿所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有增长趋势,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心理行为的发展。
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情绪、意志及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通常,我们对幼儿健康的理解多偏重于身体健康方面,对心理健康方面则重视不够。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2]对上海市3000名4-5岁幼儿的心理健康调查: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有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5.8%的幼儿焦虑、紧张。如果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对幼儿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变得严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3]。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目前学界对其比较一致的描述是:幼儿行为问题包括幼儿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的异常,表现为各种神经症行为和违纪行为,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幼儿的问题行为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反抗、攻击、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4]从发展心理的角度上来看,成年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和精神心理问题,往往要追溯到3—6岁学龄前期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幼儿时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一般都会出现1—2种主要的问题行为,而这些问题行为表现的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5]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环境、社会、家庭、教养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研究学者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父母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家庭养育类型、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及儿童自身因素(儿童的健康状况、入学年龄等)。[6] 先天因素奠定了儿童的气质基础,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则主要受后天因素中的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1.1国内外相关研究
1.1 1国外相关研究
早在80年代初,帕森斯[7]等人关于家庭关系系统的研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家庭既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起重要作用,又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首要系统。”
1984年,Mcgee R.[8]在研究中指出:保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1985年,Rutter[9]指出,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比精神病家庭、离婚破裂家庭的影响更大。
1990年,Jensen PS[10]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儿童的行为模式受父母子女相互作用影响,家庭环境、父母文化素质、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1.1 2国内相关研究
 1989年,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王玉凤[11]等对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发现,在和睦家庭里,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7.7%;而在家庭成员间有口角的家庭里,其检出率为17.5%;在离婚家庭里,其检出率为17.2%。
1998年,易进[12]等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家庭角色混乱、无稳定规则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心身疾病、子女行为不良等现象。
2004年,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1]对13-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青少年精神障碍主要与环境有关。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是导致青少年行为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2005年,冯霞[13]等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影响的探析中指出: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对他们知识的掌握、经验积累、能力发展、个性培养乃至才能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
2009年,袁媛等[14]对广州市区6-12岁1022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儿童行为检出率为17.42% ,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因子与家庭功能中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应、总的功能存在正相关, 男童的行为控制、女童的沟通与儿童行为量表部分因子评分呈正相关。提出改善家庭功能是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措施。
2009年,汪毅等[15]对北京市6-1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4%, 父母文化程度、儿童伙伴关系、家庭暴力、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父母对儿童期望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相关。
2010年,马小颖等[16]对苏州地区2669名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调查, 结果显示父母亲的教育程度都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影响, 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更为明显。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和知识性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有影响。其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知识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 矛盾性和成功性是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2011年,陈静静[17]通过对郑州市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知识性和组织性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有关,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要充分发挥父母的积极主动性。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目前(1)国内外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所作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幼儿园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方面,从幼儿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分析上专门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论述还不多。(2)研究多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而忽略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3)国内对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测量普遍使用从国外引进的量表,但国内外文化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用它来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研究儿童一些发展上的问题,显得不切实际的(4)国内研究多以自编问卷展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与可比性, 并且多偏重于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那么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何特点?家庭环境如何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为此,本研究将展开调查,探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状况,探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料,使学龄前儿童身心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以湛江市赤坎区和霞山区七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父母为被试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1785份,回收1563份,回收率为87.56%。回收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122份,实得有效问卷1441份,有效率为92.20%。
2.2 方法
2.2.1具体方法
采用无记名形式,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向儿童父母发放相应的3-6岁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
幼儿心理健康问卷采用广州协能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勒文特(R.F.Levant)等编制的儿童发展调查问卷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用于我国3-6岁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整套问卷由3个年龄组组成,分别为3-4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4-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5-6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每份问卷包括动作、认知、语言、情感与意志、社会性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上反映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全貌。问卷选项分别每个项目为“是”或“否”,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然后将属于各个领域的项目得分分别累加的相应领域得分。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是在美国心理学家Moss等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的基础上三次修订改写而成。该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答案分别为“是”或“否”,若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2分,然后按照公式计算分量表得分。该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所评价的家庭特征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和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观和控制性。
2.2.2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Excel 2007,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
 
 
1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年龄组
 


领域
3-4
4-5
5-6
人数
百份比
人数
百份比
人数
百份比
动作
25
5.5%
15
3.4%
13
2.5%
认知能力
29
6.4%
5
1.0%
9
1.7%
情感意志
15
3.3%
9
2.0%
23
4.5%
社会性
10
2.2%
9
2.0%
7
1.4%
生活习惯
26
5.7%
55
12.3%
20
3.9%
语言
32
7.1%
2
0.05%
6
1.7%
总数
127
27%
100
22%
90
17.5%

据评分标准, 有1个及1个以上心理发展领域得分不合格者列为心理不健康。由上表的结果可知:3-4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27%; 4-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22%;4-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17.5%。3-4岁组幼儿在语言领域的检出率最高,4-5岁组在生活习惯领域的检出率最高;5-6岁组在情感意志领域检出率最高。
3.2心理行为发展与性别的关系
表2   3-4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状况

心理行为发展能区
性别(M)
Z
P
动作
6.49
6.92
-2.874
.004*
认知能力
10.45
10.56
-.505
.614
情感与意志
6.34
6.34
-.466
.641
社会性
6.27
6.87
-.852
.394
生活习惯
5.58
5.76
-1.223
.221
语言
9.93
9.92
-.325
.745

* P<0.05
由表2可知,3-4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动作领域( P =0.04<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 P> 0. 05) ;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表3   4-5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状况

心理行为发展能区
性别(M)
Z
P
动作
10.22
10.44
-.808
.419
认知能力
15.27
15.53
-.346
.730
情感与意志
7.70
7.67
-.479
.632
社会性
8.20
8.23
-.113
.910
生活习惯
2.32
2.56
-3.405
.466
语言
8.25
8.38
-.729
.001*

* P<0.05
由表3可知,4-5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 P =0.01<0.05),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表4   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状况

心理行为发展能区
性别(M)
Z
P
动作
5.03
5.24
-1.501
.133
认知能力
11.20
11.73
-2.390
.017*
情感与意志
1.51
1.58
-1.093
.274
社会性
8.57
9.3
-3.733
.100
生活习惯
6.91
7.12
-1.253
.210
语言
11.73
12.49
-.3.026
.002*

* P<0.05
由表4可知,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且女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得分均比男童高。
由表2-4可知,参与调查的3-6岁女童心理健康发展总体状况比男孩好;在3-4岁时,男女童动作能力发展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4-5岁,男女童语言能力发展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
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 ( P> 0. 05);3-6岁女童心理行为各方面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说明3-6岁女童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童高。
3.3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与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幼儿家庭环境的比较
为比较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与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家庭环境的差异,分别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心理行为达到健康水平的幼儿与心理行为未达到健康水平幼儿家庭环境的比较
 
未达到健康水平
达到健康水平
t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