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之思考

 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之思考

                         陈明利 胡建芳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把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课程建设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在这一轮深化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要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正确引导课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标准;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 6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明利,男,1968年11月出生,教育硕士,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现在浙江省瑞安市外国语学校任教。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表多篇论文

     胡建芳,女,1972年7月出生浙江省瑞安市莘塍第二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学校工作研究。

 

 

一、 深化课程改革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开篇就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重点落在了“育人”这个目标上,旨在以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来看,突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心理素质

16年9月13日,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他们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点。

健全人格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健康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要点,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综合起来有以下特点: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人格健全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且与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

2.课程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描述

    家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单独系统的列出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但在各学科中都有所体现。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渗透。[1]而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等四门学科课程中则有集中的体现,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列表如下:

 

    课程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年级

周课时

 《品德与生活》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

   1-2

  2

 

 《品德与社会》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6

 

  2

 

 

 

  《思想品德》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能力方面: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知识方面: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7-9

  

 

 

  2

 

 

 

 《体育与健康》

★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化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明确为四个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把它分为四个维度分别列出四个水平的具体目标。

             《体育与健康》有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维度四水平目标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会调控情绪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水平等级

周课时

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

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

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

 

 1-2

 

 4

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

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

 

 3-4

 

 3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团体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

 

 5-6

 

 3

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

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

树立集体荣誉感

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7-9

 

 3

 

3.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论述及课程形式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2]根据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已是一个大家都在探讨和实践的课题。近年来,各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建树颇丰。

课程的形式主要有四类:科普性质的讲座、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的模式更是强化了这种课程体系建构思想,导致了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效果、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

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学校课程目标的建立也是如此。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设有相应的课程,而心理素质的专门课程则被忽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应重视的问题。“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3已成为新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之一。

学校开发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之篇中要义,是落实人格健全发展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之一。对于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学生个体而言,具备“健康生活”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是贯穿一生的一条主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宗旨也正是如此,通过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一生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今后的基础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