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现有的研究从流动儿童与其家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城市融入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当然,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周浩通过比较公办学校和打工者子弟学校城市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差异,其建议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就学途径[1];梁晓燕、章竞思从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交焦虑”;“有二成学生存在与孤独有关的事实,有一成多的学生有孤独的体验”;学生在“幸福与满足感”与“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

的消极的自我评价[3]。如果从孤独感来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远高于本地儿童;而且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所体会的孤独感更为强烈[4]。虽然已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一样,群体成员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内部替换性。因此,我们还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给予持续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利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次调查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针对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本次调查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该研究,掌握了解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中用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量表包括两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5]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6]。这两种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88CFI=0.97;《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07,分半信度为0.91CFI=0.928

(二)数据采集

20117月以来,作者在甘肃省开展了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调查涉及到流动儿童集中初中、小学、城乡结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四类学校。

1. 抽样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就学的整体状况,在甘肃省14个市州的87个市县区根据流动儿童的分布,确定了抽样学校和抽样数量。

2. 调查过程

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中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学生问卷的小学部分年龄范围为四至六年级,研究人员在问卷发完后,给小学

生们念题,但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以避免学生被诱导而无法表达他们的真实意思;初中问卷由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要求填答问卷。

3. 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占96.12%;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占97.29%。为了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性,在向流动儿童发放评定量表的同时,又在同一城区做了数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动人口小学生,发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有效问卷627份,占89.57%;向非流动人口初中生发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有效问卷628份,占89.71%,作为对照组。

三、调查结果

由于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是初中和小学分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调查结果将按小学和初中两个方面分别呈现,最后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

(一)小学流动儿童调查结果

1. 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3-1小学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具体结果在每个维度上的总得分

 

认知

水平

情感

状态

人格

特质

社交

方式

应付

方式

习惯

表现

自信

水平

外在

表现

总分

1866.17

2368.92

2308.79

1854.99

1218.27

1525.56

2576.26

1684.32

   从表3-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状态、人格特质、认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现、习惯表现和应付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越不好,在这几个维度中,被试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学流动人口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比较

3-2 小学流动儿童不同性别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性别

n

M

SD

t

Sig.

644

797

11.7427

9.7921

7.29924

6.48672

5.298

.000

    从表3-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5.298p<0.001。从平均数(M)可以看出,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

2)年级差异比较

3-3 小学流动儿童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年级

n

M

SD

F

Sig.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81

356

391

416

10.4942

10.6367

11.8082

9.7118

7.31715

6.58653

7.19717

6.51830

6.314

.000

从表3-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6.314p<0.001。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四年级和五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五年级和六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1)。从平均数(M)可以看出,六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依次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

3. 小学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和非流动儿童小学生有显著差异,从均值和标准差比较看,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动儿童小学生,说明流动儿童小学生的情感状态问题比非流动儿童较为严重。

从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情感状态维度中的10个题项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们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占到47.0%;其次是“不敢独自出家门 ”,占到27.4%;第三是“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占22.03%。而“害怕上学,多方逃避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从这点看,流动儿童小学生从其内心讲还是想上学的并非从小就厌学。

(二)初中流动儿童调查结果统计

1.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3-4 初中流动儿童在每个因子上得分的平均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分

12.72

10.97

10.87

11.48

10.79

11.65

11.81

11.37

12.14

10.52

注:1表示强迫因子,2表示偏执因子,3表示敌对因子,4表示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5表示抑郁因子,6表示焦虑因子,7表示学习压力感因子,8表示适应不良因子,9表示情绪不稳定因子,10表示心理不平衡因子。

    从表3-4可以看出,被试在10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为:强迫因子、情绪不稳定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从每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但存在着一定的强迫倾向和情绪不稳定。

2.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学校类型、性别以及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不同类型学校在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3-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8.122p<0.001。从平均数(M)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依次为:城乡结合部初中、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城区初中、民办初中、民办中小学。从每类学校在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城乡结合部初中、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城区初中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民办初中、民办中小学的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研究者继续做了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具体见下表:

3-5 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比较

学校类型

n

M

SD

F

Sig.

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

城乡结合部初中

城区初中

民办初中

民办中小学

361

445

179

61

63

1.8466

1.8274

1.9413

2.0418

2.1704

.53427

.50116

.56985

.51202

.63459

8.122

.000

首先,在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适应不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等因子上,民办中小学(既有小学部分又有中学部分)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显著差异((p<0.01)),即在上述方面较其他类型流动儿童存在更多问题。

其次,从强迫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2.662p<0.05。其中城乡结合部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5),城区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五类学校被试在强迫因子上的平均分可以看出,五类学校的被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问题。

第三,从情绪不稳定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17p<0.001。其中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1),城区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之间差异显著(p<0.05),民办中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初中之间差异显著(p<0.001),城区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五类学校被试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城区初中、民办初中、民办中小学的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不稳定问题。

最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17p<0.001。其中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1),城区初中和城乡结合部初中之间差异显著(p<0.05),民办中小学和城乡结合部初中之间差异显著(p<0.001),城区初中和民办中小学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五类学校被试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农民工子女集中初中、城区初中、民办初中、民办中小学的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不稳定问题。

2)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3.6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差异比较

年级

n

M

SD

F

Sig.

初一

初二

初三

460

391

258

1.8105

1.9457

1.9187

.49714

.58289

.52835

7.457

.001

   从表3.6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7.457p<0.01。其中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01),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从三个年级在整个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三个年级被试的心理都比较健康,但一年级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二、三年级更好。

3. 初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初中生和非流动儿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学习压力维度有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低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说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体是哪几个方面造成了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呢?为了进一步寻找差异,对学习压力维度的各题项再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流动儿童在“我讨厌做作业”、“我讨厌上学”和“我讨厌考试”三个方面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为突出。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没有非流动儿童压力大。从另外一方面解释,非流动儿童更加期望在学业成绩上有很大进步,以便将来上好大学,而流动儿童的这种愿望则弱一些,换句话说, “只想学点知识,有一口饭吃”的学生多一些。

四、结论及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维度,同时小学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这三个维度得分要比其他维度更高。这说明,小学流动儿童表现出自信不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六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

对于初中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同样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强迫因子和情绪不稳定因子。这说明,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强迫倾向以及情绪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问题;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三年级。

(二)分析与讨论

对于上述结果,由于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与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身心状况以及学业压力有关,此处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与情绪不稳定、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民办学校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流动儿童自信与情绪不稳定

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有钱、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学习好;他们低人一等。同时引发更多的情绪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与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关系[7],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根源更多地要归结为社会不公的影响。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够感受到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甚至于同为流动儿童的孩子的歧视[8],因此,父母的关怀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们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更需要的是全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尤其是作为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如何公平对待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如何引导其他儿童对流动儿童的平等对待,如何针对流动儿童进行引导,都将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2. 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差异

在此次调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预料的还是看到了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近年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公平,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从户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各种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费[10]的取消,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再进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机制上,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学生的混合编班[11]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从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到各种帮扶救助的开展,增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们身在城市,心却很难融入。三位一体[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师观念如何转变、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如何开展[14]、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这些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很值得重视,本次调查的学校类型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差异却显示在民办学校上。假如差异显示在城区学校或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或较少的不平等对待,但民办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个方面体现出许多民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视,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也存在多数民办学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整体上低于公办学校,特别是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