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言语、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都处于发展形成中,对于很多事件的发生,在他们的认知解读过程中,都会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显著特点。认知对于个体对事件的理解具有扩大或者消减的作用,对于儿童也是如此。同时,他们在情绪情感控制方面,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更多的策略,所以,当儿童由于对或大或小的事件进行认知的时候,就会通过他们的情绪情感直接表现出来,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动作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行为过程等。儿童的行为表现大体可分为两种: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由于儿童的道德性发展还处于道德他律阶段,不适合使用“反社会行为”这个概念)。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我们所推崇和认可的,但是不可不避免地,在少数儿童身上会发生经常性的攻击性行为,或者在大多数儿童身上会偶尔发生攻击性行为,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的解读和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提出更多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共同促进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使得每一位儿童都能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形成人格完善的社会人。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及分类
儿童攻击性行为主要是指儿童受到挫折或者是心理上感受到挫折的时候,以愤怒情绪为基础的,以言语和行为为表现方式的,具有固定倾向性的行为。本文将儿童攻击性行为分为四类:(一)直接言语攻击。直接言语攻击是指对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包括人或物)用言语进行的软攻击。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一般多为女性儿童采用,或者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弱小的一方采用。(二)直接的行为攻击。直接的行为攻击是指对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包括人或物)用直接的、激烈的行为进行的暴力攻击。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一般为男性儿童使用。(三)转向攻击。转向攻击是指言语或行为攻击的对象并非造成儿童挫折或儿童心理上感受到的使其受挫折的对象,而是转移注意力,对其他无关对象进行攻击。主要发生在几种情况下:(1)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弱小的一方可采用的除了直接言语攻击意外的另一种方式;(2)儿童自己的身体不便进行直接攻击;(3)挫折的来源不明,如莫名的烦恼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情绪冲动,将怒气发泄在无关对象上的攻击性行为。(四)对自己身体的攻击。这是一种严重的向内发泄倾向,这种儿童往往具有明显的内归因倾向和社会退缩等症状,需要予以更多地关注和帮助。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症状及表现方面。主要包括哪些行为需要界定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具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状态分析等。儿童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家长和教师应予以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和引导。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其他儿童或父母、故意损坏玩具、易怒;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欺侮或攻击其他的儿童、残忍地对待儿童或动物、偷东西、说谎、干扰上课、逃学且具破坏性。
2.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和解读社会方面的原因、家长及教师教育与引导方面的原因、社会及大众传媒影响的原因、同伴群体的带动和影响原因等。还包括引发攻击性行为的线索、攻击行为的对象等。
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及具体方法。这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论应用于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身上,帮助他们改变认知,减少甚至消除攻击性行为,促进形成亲社会行为,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具体的矫治方法包括: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避免儿童接触攻击性工具;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模范和榜样;促进儿童之间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角色扮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改变儿童的认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协作等。
4.改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包括:(1)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2)对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影响;(3)对社会治安及降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通过对目前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文献的查阅,不难发现,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分类、原因、表现、矫治和影响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研究,但是各种研究都偏向于单独对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未就某一方面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因此,笔者试图从儿童攻击性行为所反应的潜在问题及相互联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及教养方式等关于原生态家庭方向的影响;关于主要扶养人对儿童的深度陪伴在儿童成长及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影响;儿童在表达情绪情感时候的反向倾向;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方面;学校及教师教育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六个方面提出拙见,以供参考。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潜在诱因
(一)儿童的生理、心理症状反应
儿童大部分的攻击性行为都有其情绪情感基础,但又碍于他们的言语和思维发展状况,只能以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1)儿童潜藏的身体残疾,如耳聋、视力障碍等。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家长和教师未及时发现的致残现象,儿童会表现的特别愤怒,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认知和相关知识的缺乏造成的困惑和恐惧引起的愤怒;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家长和教师的未予以特别关注的态度的愤怒。这些儿童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目的是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帮助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不断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家长或教师求助等。
(2)某种欲望未能达成,可能会让年幼的孩子产生挫折或愤怒。由于言语功能和思维功能的限制,儿童对于自身产生的生理欲望和社会欲望受阻时,会不知所措,这种盲目的状态必然导致愤怒的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以攻击性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3)对家长或教师对待自己的方式不满意。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时候希望被保护,有时候又希望能够被同等对待,那么,在和儿童相处及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把握好度,以适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以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作为未成年人应有的安全感和作为独立个体的被认同感。
(4)极度恐惧状态。在极度恐惧的状态下,儿童的处于极度的紧张和防备状态,他们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而且攻击的对象也会发生专业和泛化。
对于上述潜在诱因,家长和老师等应该积极地去发现,及时给予儿童相关的关怀、帮助和支持,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从而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二)家庭中的父母关系状况
精神分析学认为,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整个人生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地讲,就是原生态家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潜意识和习惯的作用,而原生态家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可以分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原生态家庭中的关系的影响,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子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原生态家庭对儿童的示范性影响、指导性影响、陪伴性影响等。
夫妻关系和示范性影响是原生态家庭对儿童发生影响的主要方式。夫妻间经常性的暴力相对、恶语相加,及暴力性地处理生活关系和事件,都会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并通过认知的加工,进入到潜意识,成为应对生活中各种关系和事件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以至于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身心健康发展都受到不良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类似的事件或无法解决的事件,儿童就会潜意识地或习惯性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来解决。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在家庭中首先形成和谐愉快的夫妻关系,才能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子女间关系,从正性方面来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引导,以积极地、合适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和情绪。
亲子关系和陪伴性影响也会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亲社会行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具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和依赖感,这就需要从父母及主要抚养者那么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在安全和依赖的亲子关系中,逐渐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儿童进一步成长和学习的基础。
(三)是否被深度陪伴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没有发展健全,所以,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障碍表现出来,他们希望通过各种不符合常理的行为表现来吸引成人的注意,以获得帮助,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责任心,及时发现儿童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并密切关注和了解,给予他们积极有效的帮助。对于儿童的大部分行为问题,都可以通过深度陪伴来缓解和化解。深度陪伴是最近几年心理学界才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于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家长和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陪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儿童进行充分地共情、关怀、尊重、积极关注。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的深度陪伴能使儿童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温暖等,体验到自己并不孤独,家长和教师可以和自己在同一个心理环境里看待问题,那么他们的认知发生改变,愤怒情绪会得到缓解和化解。通过深度陪伴,一方面是帮助儿童缓解和化解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各种问题的正确认知、正确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乃至成人以后的心理、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
(四)表达情绪时的反向倾向
儿童的知识和认知都尚未成熟,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他们形成错误的知识和认知,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方式。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人,儿童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情绪,如果联想到错误的知识和认知,就会以错误的方式,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方式表达出来,最直接的就是各种含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一个小男孩喜欢一个小女孩,他会通过不停地揪她的头发等含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吸引对方的注意,表达自己的喜欢。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儿童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他只知道这样的行为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式,但是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或者他会错误的一位对方也会喜欢这样的行为;二是由于儿童头脑中已有的误导性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对于这种在表达情绪情感时候的反向倾向,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输入正确的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正确方式,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达情绪和心理的行为方式。
(五)儿童的同伴关系
儿童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同伴关系,但在学龄前的同伴关系都处于不牢靠的状态,只有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才会发挥共同促进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当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同伴关系将会超越亲子关系,成为和师生关系并列的两大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讲:第一是从众心理和从中行为。表现为儿童会根据自己同伴对某种事件的攻击性反应来进行判断,自己也应该如行为,否则,就会被同伴嘲笑等。对于这种盲目地从众心理和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事件的性质和行为的性质及后果,并授予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第二是旁观者效应。这里主要是在有同伴在场的时候,儿童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等,而采取的攻击性行为。这里的“同伴在场”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儿童假想的。
(六)学校生活的影响
在儿童的成长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及教师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学校内的隐性文化。学校内存在多种隐性的学校文化,在这些隐性文化的作用下,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些小团体市场会进行各种竞争和比拼,而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又比较弱,这必然会引起和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学校内的隐性文化,学校应该积极地进行规范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强行镇压。促使隐性学校文化为正规的显性学校文化服务,这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第二,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时常是儿童模仿学习的对象,那么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避免出现攻击性的情绪和行为,以良好的个人素养来为儿童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学习优良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亲社会行为,避免形成攻击性行为等。第三,学校和教师教育理念和行为。以人为本是当代人和组织都应该遵循的原则。儿童处于厂长的关键期,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很重要,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答疑解惑,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各种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予以科学、合适、合理的解答。
综上所述,对于处于成长初级阶段的儿童,正是各种社会道德规范、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往往具有比成年人更强的道德感、责任心,他们所缺乏的是各方面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予以积极、正性的模范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来共同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增加以及攻击性行为的减少。另外,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教育和矫正,除了从儿童个体、家庭、学校、教育系统等微观和中观系统考虑外,更应该从宏观来进行考虑,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等手段来进行保障。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控制,对于儿童个人、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文化的良好发展。
通过以上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诱因的分析,外因是主要原因,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需要引起家庭、教育部门、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还需要研究者从多方面来综合地进行研究,提出更多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 左筱静.做自己的心理医生[M].2013.189
[2] 梁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J].2012(6)
[3] 赵欣.儿童攻击行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绥化学院学报[J].2003(33)
[4] 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教育策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23)
[5] 韩斌.童年晚期儿童感知的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J].2011(6)
[6] 李柳健.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成人教育[J].2007
[7] 屈朝霞.同伴交往、学业成绩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J].2012
[8] 张文娟.移情视域下的儿童攻击行为干预.华章[J].2009(12)
[9]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2009
[10]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12修订版心理咨询师(二级)[M].2012
[11] 史俊霞.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J].2003
[12] 胡晚毅.运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改善自闭症儿童需求表达及攻击行为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