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适应是指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地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从而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1]。社会适应通常也称为心理适应,是一个从儿童时期初步形成至青年阶段发展确立的连续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形成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稳定的人格的过程[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功能是重要的变量之一。家庭功能是指家庭作为一个微型系统,其满足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适应家庭成员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家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程度[3]。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功能对子女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反之,会导致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4]。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对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客观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5]。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正相关[6]。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的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
1 研究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恩施市红土乡两所中小学共抽取6个班的从小学六年级到
1.2 工具
(1)社会适应量表。采用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9],该量表包括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8个社会适应因素和1个测谎因素,社会适应项目40项,测谎项目8项,共计48个项目。8个因素可归为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等3个二阶段因素。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适应水平越高。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该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8个社会适应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2.23%。8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56-0.806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21,重测信度系数为0.907。
(2)家庭功能量表(FAD)[10]。FAD测量家庭系统6个方面的家庭功能,包括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PS)、沟通(CM)、角色(RL)、情感反应(AR)、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的功能(GF),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完全不像我家4个选择项,分别计1分、2分、3分和4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每个分量表的各条目得分平均数即为该分量表的分值,分数越高,说明其相应的家庭功能越差。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0]。主要用于测评参与者所获得的来自家庭、朋友、亲人等多方面社会情感支持,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维度,信度系数分别为0.85、0.75、0.85。家庭支持包括条目为3、4、8、11;朋友支持包括条目为6、7、9、12;其他支持包括条目为1、2、5、10。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7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
1.4 实施程序
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在各个班进行集体施测。在测试正式开始前,主试宣读指导语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采用匿名答卷,施测结束后,问卷当场收回。
2 结果
2.1 被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
项目 |
类别 |
人数 |
百分比(%) |
总计 |
年级 |
小六 |
84 |
27.5 |
276 |
初一 |
41 |
13.4 |
||
初二 |
91 |
29.7 |
||
初三 |
60 |
19.6 |
||
性别 |
男 |
112 |
36.6 |
267 |
女 |
155 |
50.7 |
||
家庭所在地 |
城镇 |
43 |
10.8 |
273 |
农村 |
230 |
71.9 |
2.2 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比较
见表2。
表2 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比较
因子 |
总体状况 |
男生(n=117) |
女生(n=160) |
t |
小六 (n=84) |
初一 (n=41) |
初二 (n=91) |
初三 (n=60) |
F |
自主学习 |
3.52±0.82 |
3.27±0.85 |
3.71±0.72 |
-4.412*** |
3.91±0.63 |
3.98±0.57 |
3.25±0.80 |
3.07±0.81 |
23.733*** |
环境满意 |
3.63±0.83 |
3.55±0.83 |
3.71±0.82 |
-1.520 |
4.14±0.66 |
3.79±0.71 |
3.32±0.79 |
3.28±0.77 |
22.791*** |
活动参与 最新期刊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