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绘画治疗在特殊儿童干预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 引言

绘画治疗(art therapy) 属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治疗模式,最早是在20 世纪40 年代,由精神分析学家南伯格(Margaret Naumburg)提出。绘画治疗的界定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有的主张治疗个体通过绘画的过程改变自己,有的强调治疗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综合各种定义发现都包含几个方面:绘画者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通过绘画作品增强绘画者与治疗师的交流;通过绘画治疗达到减少来访者心理困惑的目的。绘画治疗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理、心理障碍的治疗,同时也扩展到特殊教育领域当中。

在特殊教育领域,绘画治疗是特殊儿童辅助康复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绘画是文化的产物,绘画疗法是在西方和北美发展起来的,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的将绘画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当中,但在我国应用的还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我国绘画治疗与特殊教育的结合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绘画治疗应用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残障儿童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儿童的治疗和早期干预中。我国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较少,但还是有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对智力障碍、脑瘫及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治疗,我国郝振君、曹燕瑛(2004)使用绘画治疗对10 名一年级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早期干预,结果发现绘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极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观察能力、直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记忆和想象力等[1]。邓幕芯(2009)提到西宁市儿童福利院2008年尝试为四名脑瘫儿童进行绘画治疗,孩子们在治疗中有良好的响应,肯定了脑瘫儿童虽然不善口语沟通,但可以通过绘画传达自己的信息[2]。张雯(2009设计绘画艺术治疗干预方案对其60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团体和个体相结合的绘画艺术治疗,逐渐引导自闭症儿童变被动认识为主动,获取丰富的感知觉经验;同时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稳定情绪,对于情绪紊乱冲动的自闭症儿童通过撕纸、涂鸦等进行发泄,渐渐整合情绪;通过绘画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发现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之间的互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最终促进自闭症儿童在感知觉、思维和创造能力、情绪情感发展、语言表达、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所改善[3]

绘画治疗同样适用于攻击性和情绪障碍儿童。陈琨(2007)采用个案法对两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进行绘画治疗,结果发现,同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可能有不同的导致攻击行为的深层原因,投射绘画技术可以帮助儿童投射出他们内心不同的冲突和矛盾,一边找出深层原因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其次通过绘画治疗将儿童混乱无序的心绪调整成清晰有序的状态,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发展,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4]贾敏,张轶杰(2012)采用自身对照研究,32例符合儿童情绪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绘画治疗。治疗后,患儿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情绪稳定性量表分低于治疗前(P<0.05)。得出最终结论绘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和稳定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5]。黄雪竹,杜姝昱,任冬梅,杨勤,李光明2013)同样研究了绘画治疗对情绪障碍儿童的改善稳定情绪的作用[6]

在绘画治疗对聋哑儿童的干预研究中,王乃芳(2014)发现绘画治疗是非常适合聋哑儿童的团体治疗,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聋哑儿童的视觉优势,在他们无声的世界中能更好的感知周围的世界[7]

周红在《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中探讨了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时需要注意几点:为儿童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与儿童见建立起相互信任,并通过游戏引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并尊重儿童自己对其作品的解释[8]

三、绘画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干预的优势

绘画治疗中需要运用图像来思考。人类先有图画后有文字,图像思考早于用文字思考,是直觉思维的展示,能透露潜意识的内容。图画传达的信息比语言更丰富,图画解读能够简单直接地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理解和诠释绘画作品所表达出的意象是人类了解心理以及进行心理交流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首先儿童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然而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构图等都有特定的代表意义,传递儿童想表达的信息。其次,绘画治疗具有非语言沟通的特质,直接用图像与意象建立联系,因此它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没有强制性、固定性实施地点的要求,即使是一些心智不足者、幼儿、丧失语言功能者等也能接受绘画治疗。再次,绘画过程本身相当于一种游戏,使特殊儿童能轻松地参与其中,降低防卫心理,从而有效地建立治疗师与绘画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最后,绘画创作可以使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将愤怒、敌视这些感受用能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且具有伤害性的方式发泄出来。

四、特殊儿童绘画治疗过程

    绘画治疗一般需经过诊断、治疗与结束等三大阶段[9]

绘画治疗之前,治疗师需要通过听取监护人 描述等渠道来了解特殊儿童的背景信息,采用专业手段对特殊儿童的问题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在第一次会见中,通过初次绘画创作对其进行诊断。在初次诊断过程中治疗师要通过仔细观察儿童的创作过程、与他人的互动及儿童对绘画作品的解释等方面评估特殊儿童的行为,依此诊断出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问题所在,判断其是否适合进行绘画治疗适合何种绘画治疗方式(个体家庭或团体),进而制定详细的治疗目标,由于每个特殊儿童在各阶段绘画能力表现不同,在治疗中的媒材运用及指导要求也就不同,以儿童现有能力来制定绘画治疗计划。

绘画治疗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围绕促进特殊儿童的美术创作、并据此进行互动等展开。首先要通过几次会见与特殊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任何治疗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心理防御,激发创作意愿,引导特殊儿童表达真情实感。在儿童进行创作时,治疗师必须带着专业敏锐的眼光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用各种方法与孩子互动。作品完成后,与儿童围绕作品展开互动,数次治疗下来使他们能够接受自己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隐的情感,进而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达到其思想、情感和个人经历的外化。

最后,帮助特殊儿童按创作顺序观看治疗过程中的所有作品,谈谈经历的感受,回顾整个治疗历程,进一步巩固治疗成果

五、特殊儿童绘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绘画治疗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绘画治疗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明确亟待解决。

(一)概念的界定不清

查阅已有文献可发现,很多研究混淆了绘画治疗与艺术治疗(arts therapy),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艺术治疗与绘画治疗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艺术治疗是指在治疗康复或教育情境中,治疗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艺术形式和创作过程进行干预,来改善人的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心理剧、舞蹈、文学、电影等所有艺术形式的治疗活动[10]。绘画治疗属于艺术疗法的一个分支。

绘画疗法与绘画测验的混淆。绘画测验( Drawing Test) 是众多投射技术中的一种,其所依据的原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依据的假设是绘画作品能够投射出个人的智力行为情感人格社会化等一系列心理特征绘画治疗是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希冀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将混淆的思绪困惑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也就是说,绘画活动提供一种具体而非语言的媒介,借此可传达创作者的意识或潜意识,且可作为治疗性改变的有价值的因素

(二)操作人员的问题

绘画治疗中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具备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特殊儿童的诊断与评估技术,还需要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的认识,经过专业的绘画心理分析训练。而在实际操作中,从事特殊儿童美术治疗的人员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的教师家长以及部分热衷于特殊儿童康复治疗的美术专业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诊断与评估的知识和操作能力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无法掌握绘画治疗技术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大陆地区缺少培养美术治疗师的专门机构

其次,绘画疗法是在西方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操作和评估过程中主要依靠借鉴国外成果,而这些理论是否符合我国本土文化还有待考究。同时治疗师在操作与评估中会受到自己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治疗师在绘画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东西文化的差异,在治疗分析过程中,要结合本土的文化背景。也需要谨慎细心,必要时要采用其他心理治疗的方法辅助进行。

(三) 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绘画治疗的一个优势是过程相对任意性、自由性,也正是因为这个优势导致绘画治疗的过程的操作无法标准化。像沙盘治疗一样,对绘画内容的解释标准大多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尚未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治疗者无法完整准确地解释绘画的内在含义。绘画作品解释需谨慎,重视作画者本人的解读,而不单纯 地凭书本的标准进行盲目地解读[11]

    (四)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对绘画治疗效果的评估,通常由治疗师独自进行。但治疗师的评估容易受先前信息的影响以及治疗师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绘画治疗的评估模式,由于绘画治疗最早应用于心理咨询领域,在目前绘画治疗的评估中多数借鉴了心理评估的模式。绘画治疗通常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持续时间数月,多数经过绘画治疗后特殊儿童各方面后测的分数都有所提高,但并未排除绘画治疗持续的时间内特殊儿童可能受到绘画熟练程度、儿童自身成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特殊儿童后测分数

、建议与策略

针对绘画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深入绘画治疗的理论研究

    绘画治疗的概念界定有待在实践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明确。在绘画治疗中,其操作、分析与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需要在绘画治疗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绘画分析的本土化,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绘画疗法实施步骤及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效果评估标准,建立起系统的绘画测验、诊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12]。将绘画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对绘画治疗的操作分析与评估更加客观,更加准确。

(二)绘画治疗师的专业化培训

   绘画治疗最早起于国外,美国早在1969年便成立专门的艺术治疗协会对艺术治疗领域提供专业培训。发展至今,美国已有27个艺术治疗的硕士点得到认证。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进一步重视绘画治疗的发展,在未来致力于对绘画治疗师的推广与培养,重视绘画治疗师的专业教育培训,加强绘画治疗专业人员的配备,建立绘画疗法的专门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1]郝振君,曹燕瑛.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J]. 中国特殊教育,2004,05:28-31.

[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