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述评

 

 一、 引言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上升,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其特点是有着剧烈而不平衡的身心变化,容易发生攻击行为。青少年时期又是自尊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更加注重对自我的评价。在探讨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有关概念。心理学上对自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0年,James1890)在《心理学原理》中对自尊的定义是“个体的自尊是对其自我价值的感受,自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体实际的成绩与其潜在能力的比值”,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self-esteem=Success/Pretension) [1]Rosenberg认为,自尊是个体知觉到的现实中的自我状态与理想中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距[2]。国内学者朱智贤(1989)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和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3]。黄希庭(1998)则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4]。而有关攻击行为的概念,Dollard1939)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对有机体进行伤害的一种行为”[5]。国内学者认为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6]。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高自尊者更具攻击性,还有研究者认为自尊与攻击之间没什么联系。了解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人有关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做出概述,进一步探讨其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建议。

二、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一) 低自尊引起高攻击

以往研究,人们都认为低自尊个体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早在1985 年,Oates Forrest就认为有暴力倾向的母亲自尊较低[7]Fong 等人在对加州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有过问题行为的青少年相比没有表现出问题行为的青少年自尊水平更低[8]。关于这种观点Donnellan提出三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9]Rosenberg 的社会连接理论(social-bonding theory)认为低自尊削弱社会连接从而减少了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增加了犯罪;新精神分析学家HorneyAdler指出,源于个体童年时期所经历的挫折或失败会导致个体的自卑感,从而在个体成年时引起攻击性行为,这里的自卑可以理解为低的自我评价,即低自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Rogers指出,如果个体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自身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可能会引发个体内在需要失衡,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另外,Toch认为低自尊和暴力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此消彼长[10]。即自尊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自尊降低,暴力行为增多。还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低自尊者通过暴力形式来得到和维护其自尊,这种观点认为,低自尊个体要保护自己免受由于外界压力和失败而造成的羞耻感和自卑感,暴力可能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即一种提高自尊的手段。亚文化理论(subculture theory)就认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常常受到社会不公平的待遇 ,导致整体自尊水平较低,为了维护自尊,其生活中的攻击行为较多。以上这些传统观点多是早期学者对社会现象的主观判断,或采用主观问卷测得,少有实验证据证实。

(二) 高自尊引起高攻击

很难想象,一个有着良好自我感觉的人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在人们普遍认为低自尊者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一些研究者提出高自尊更容易引起攻击行为。高自尊的人普遍具有更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很优秀,然而一旦环境中出现否定或威胁其良好自我概念的情况,就会导致其出现攻击行为,以维护其自尊。另外,从攻击的特性分析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冒险性的行为,通常需要一定的信心和勇气,由于低自尊者常常缺少信心,出现情况时更容易逃避和忍受,所以事实上低自尊者是常常受到欺负的,而高自尊者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有学者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归纳,提出了自我中心被威胁(threatened egotism)学说[10]和高自尊异质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学说[11]。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很好理解,就是那些对自己有不切实际高评价的人抵抗外界质疑和批评时所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高自尊异质性学说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所谓高自尊异质性是指高自尊的性质存在多种类型,有着较高水平自尊的人,其行为比低自尊者要复杂。比如,倪凤琨曾提到,防卫性高自尊的人确实有攻击性,更容易欺负别人,而真正高自尊的人即使在受到攻击时,他们也并不表现出攻击行为,真正高自尊的人反对欺负[7]。高自尊异质性学说的另一种说法是,脆弱的高自尊缺乏自控性,这样的个体很难抑制自己的愤怒,因而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国内学者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现,在问卷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得分上,这些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自尊很有可能是与高精神质或高神经质相结合而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此,攻击性的最佳强弱预测项并不是自尊水平,而是精神质等其他一些因素[12]

(三)自尊与攻击行为不相关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如一些研究者通过对16~18岁的问题少年进行研究,对自尊、自恋以及攻击性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是自恋而并非是自尊引起了个体的攻击行为[13]BaumeisterBushman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以及JanisField的有关问卷测量了自尊,采用RaskinTerry的问卷测量了自恋人格,并将攻击分为三种类别,即针对侮辱的报复性攻击、转移性攻击(即被试被侮辱却攻击别人)、无缘无故性攻击(即被试被称赞而非侮辱却去攻击称赞者),然后考察自尊、自恋与攻击的关系[14]。结果表明,有自恋人格特质的被试不管在哪种类型的攻击中都表现出高攻击性,而自尊和攻击之间相关不显著。Baumeister等提出的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也认为,高度自恋者如果遭到别人或周围的争议,他们这种不稳定、不真实的自我肯定很可能对别人产生敌意,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因此,真正与攻击有关的是自恋[10]Stucke Sporer的研究也支持是自恋更容易导致攻击性报复而与自尊无关[15]

三、 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不一致的原因

总结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不一致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有关概念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测量工具、研究问卷是根据研究的有关定义和相关理论编制的,中西方文化对自尊和攻击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同,因此编制测量问卷所基于的理论基础和评分标准也是有差别的,最终导致自尊与攻击行为研究结果的差异。例如,西方人比较自信,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创新可以达到成功,视攻击为一种力量的象征,对自尊的定义主要是从个体感受层面上进行界定,对攻击行为的定义主要考虑攻击行为的心理因素(目的和意图)和行为因素;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内敛,信奉仁义、崇尚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拒绝攻击行为,对自尊的界定更加侧重外界的评价,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不仅考虑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还加上社会规范、社会评价这一因素。另外,传统的测量方法还容易受到主观思想、社会期望效应影响。例如,被试到底是真正的高自尊者,还是其认为应该符合社会主流标准从而刻意地做出选择;是真正不具有攻击性,还是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刻意避免选择攻击项目。这些都是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传统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使得研究结果多样化

攻击行为可以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在研究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时,所观察的攻击行为类型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会不同。例如,高自尊者更倾向于用言语攻击来维护自尊,低自尊者则是用身体攻击来表达愤怒。另外,对攻击性的传统测量方法多是外显测量,而涉及到内隐攻击性时也会影响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结果。戴春林等(2006)采用了内隐联结测验探讨了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的关系,发现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不影响其自尊水平 [16]。而现在还有有关攻击性认知以及攻击性情绪的研究,从不同的研究方面入手以及研究变量的增加都会使得自尊与攻击关系研究的结果多样化。

(三)高自尊异质性使得研究更加复杂化

高自尊异质性也是现今最有说服力的解释。高自尊异质性假设的正式提出直接源于有关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17]。通过外显自尊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可以把高自尊者分为两类:高外显高内隐自尊者称为安全高自尊者;高外显低内隐自尊者称为脆弱高自尊者。一旦威胁到脆弱型高自尊者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更加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脆弱型高自尊者也更加敏感,容易注意到有威胁的信息,更倾向于将模糊的信息加工为有威胁性的信息[18]Kernis等认为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对一致的个体相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个体更多通过自我提升和贬损群体以外成员来进行自我保护[19]。总体而言,脆弱高自尊者比安全高自尊者的攻击性更强。原因可能是个体内外自尊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自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引起了情绪上的波动,因而需要通过攻击行为发泄出来。

(四)其它变量的影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其它变量影响。关于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这一问题形成的三种观点,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没有深入考察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果在考察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 预测变量通过变量M来影响因变量, 就称M为中介变量[20]。中介变量作为一种间接效应,是用来说明预测变量如何通过它而影响因变量的。在检验中介效应时就要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假定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预测变量与中介变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 当中介变量加入时,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或者回归系数显著降低,就可以认为中介效应较为明显,当该回归系数降低到0, 称为完全中介作用 [21];调节变量的含义是如果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 就称M为调节变量。当预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强度时强时弱、或者方向上有所改变时, 常常要考虑到调节效应[22]。当前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辛自强等发现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23]冯晓阳也发现自尊通过自我控制对攻击性产生影响,同伴关系在自尊与攻击性之间起调节作用[24]

四、未来展望

    本文就未来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有关概念与理论,努力探索出更有效、更科学的实验范式,展开有关实证研究。采用实验法、认知神经科学法(如脑电)代替自我报告法,以避免社会期望效应。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问卷,制定出本土化的测量标准。

第二、研究要考虑高自尊异质性问题,不仅讨论自尊水平的高低,还应研究自尊稳定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Jordan等认为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有最高的攻击和愤怒倾向,而自尊高且稳定者攻击性最低[25]。因此,高自尊的异质性问题也是研究者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第三、通过纵向研究,探讨因果关系。系统的考察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因果关系,以及探究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打破目前仅研究二者相关关系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D.Green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William James1890):Chapter 10 .

[2] 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 image [M].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3]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4] 黄希庭,杨雄. 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4289.

[5] Dollard J.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39 39.

[6]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17.

[7] 倪凤琨.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66-71.

[8] Fong R S Vogel B L Vogel R E. The correlates of school violence 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linked to assaultive behavior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with a large migrant population[J]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2008 7 3 24- 47.

[9] Donnellan M B, Trzesniewski K H, Robins R W, et a.l Low self—esteem is related to aggressio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 6( 4 ): 328 - 335.

[10]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 5-33.

[11] Baumeister R F et al.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  interpersonal success ,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2003, 4 (1): 1-44.

[12] 谷传华,张文新. 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D]. 心理学报,2003351):101~105.

[13] Barry C T Grafeman S J Adler K K et al. The relations among narcissism self- esteem and delinquency in a sample of at- risk adolescents[J] .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730 6):933 – 942.

[14] Bushman R J, Baumeister R F. Threatened egotism,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lead to vio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1):219229.

[15] Stucke T S, Sporer S L. When  a  grandiose  self-image  is threatened: Narcissism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aspredictor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aggression  following  ego-threa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70: 509-532.

[16] 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等. 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1):44-46.

[17] 录梅,张向葵.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04-709.

[18] 一鸣.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D][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4.

[19] KernisM. H.Abend T. A. GoldmanB. M. Self-serving Responses Arising From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Self - esteem. Self and Identity2005 44): 311~330.

[20] James L R, Brett JM. Mediators, moderators and tests form edi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2):307321.

[21]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22] Frazier P A, Tix A P, Barron K E, eta.l Testing moderator and mediator effect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4,51(1):115134.

[23] 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等.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39(5): 845-851. 

[24] 冯晓阳.初中生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

[25] Jordan  C  H,  Spencer  S  J,  Zanna  M  P  et  al.  Secure  and Defensive High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5): 969-97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