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医社协同联动体系下的心理辅导模式初探
——以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心理辅导个案为例
曾洁铃 肇庆市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肇庆526040
摘要:随着我国多胎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多胎家庭中,长子女和其他子女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心理挑战。然而,当前的心理辅导形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多胎家庭中青少年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基于家校医社协同联动体系的心理辅导模式,该模式强调了学校、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旨在为多胎家庭中的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多胎家庭中的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家校医社协同联动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并有助于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并为今后实践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家校医社协同联动,心理辅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多胎政策,模式初探
一、背景: 在我国,多胎政策的推广使得生育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的家庭日益增多。广东省的生育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2023年达到8.12%,高于全国平均的6.39%[1]。然而,广东省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亦显眼,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773万,居全国首位。这一现象部分源于一些家庭仍持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尽管国家已大力宣传和引导,但在一些农村地区,这一思想仍难以根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宝(即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和长辈偏爱男孩,女孩易感受到忽视,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大宝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个案探讨关注多胎家庭中大宝如何适应新身份,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多层面的合作来有效应对。此外,当前的心理辅导形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来自多胎家庭的孩子们。传统的心理辅导模式通常集中在学校或医疗机构内,依赖专业心理教师或社会机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然而,这种模式可能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有需要的学生,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在传统模式中往往不足,导致支持系统不够全面,影响心理辅导效果。
我们针对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特、复杂性及传统的心理辅导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家校医社协同模式,通过强化各方合作,整合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区资源,实现多方协同合作,共同参与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相较于在学校或医疗机构内的传统心理辅导模式,这种模式下,打通家长、教师、医生和社区工作者协同通道,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共同合作参与,共同制定和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能够更全面地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多方协同联动体系能够有效识别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并有助于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2][3]。本研究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医院这一关键要素,不同于以往仅关注家校社的研究。这个个案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区和医院四方资源,更全面地评估和干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在多胎政策背景下,为大宝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家校医社协同联动体系下的心理辅导模式为促进多胎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今后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新思路。
二、个案描述:
小A(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家中长女,两年前家中新增一位弟弟。来访者在见面时表现出畏惧情绪,交谈中不敢对视,声音低弱,头发掩盖半边脸,不停地咬手指,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烦闷情绪。根据小A的自我描述,她在过去一年多来感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和头痛,称浑身不舒服。她认为家人对弟弟的过度疼爱导致她的情感需求被忽视,觉得自己在家中是多余的。小A提到,自弟弟出生后,原本一家人的旅游计划被打破,父母不再愿意接送她上下学,对她的学习也不上心。在与小A的沟通过程中,她表现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和烦躁等情绪。与父母访谈中了解到,小A之前性格开朗,成绩优异,自弟弟出生后,她的脾气和情绪变得负面,经常无缘无故生气,成绩也明显下降。随着负面情绪的积累,在一次与父母因弟弟问题的争吵后,小A出现了躯体化症状,如失眠、头痛、呼吸困难等。父母发现小A的情况后,在与学校方心理老师及班主任交谈后,决定将她送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患者多次就医未果,怀疑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情绪更加焦虑。尽管通过医院用药治疗及父母安慰,但症状未见好转。
本个案运用家、校、社、医相互协同辅导的策略,首先通过医院评估与诊断来辨别来访者可能患有的心理障碍,再通过社会咨询辅导服务(本文的社会服务机构均只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以及学校方的关注来协同式的达到一个长期对来访者情况的改善。
三、心理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
1.学校:评估与转介
班主任发现小A的状态较为低沉,对事物提不起兴趣,请假频率增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有所下降。在与小A交谈后,小A不愿意透露具体原因。经过多次与心理老师的交谈,效果依然不佳。在与小A朋友的交谈中,朋友提到小A最近情绪低落,但具体原因不详,只知道与家庭有关。随后,学校心理老师约谈了小A的父母,了解到小A在家中表现出躯体化行为,如脾气暴躁和经常性头疼。学校心理老师评估小A情况超出学校心理辅导范畴,建议父母带小A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
2.医院:评估与诊断
经过在医院使用心理量表测量,如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EPQ(艾森克人格测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后得出的结果分别是轻度抑郁,中度焦虑,外向型情绪不稳定类型人格,以及抑郁因子分2.0和焦虑因子。判定为躯体化、抑郁、焦虑症状明显。经过对来访者进行异常行为,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鉴别诊断,鉴别排除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按照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的三原则,来访者的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定,来访者病程2年余,评3分;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要他人帮助,评2分;社会功能受损,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评2分,共7分,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症状名称 | 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结果 |
精神分裂症 | 患者的思维逻辑正常,感知觉无异常,自知力完整,并且有寻求治疗的意愿。 | 排除精神分裂症 |
焦虑症 |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焦虑症是一种在无明显诱因下的紧张不安。过分紧张、害怕、而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絮乱症状。而本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怀疑自身患有某种疾病引发的,属于疑病症的并发症状可排除焦虑症。 | 排除焦虑症 |
抑郁症 | 患者在交谈中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因内心冲突导致,但无自我评价低或自杀倾向等症状,服用过抑郁症药物,但并无好转。 | 排除抑郁症 |
疑病症 | 患者没有固定的观念,也不要求反复检查某个器官或系统,而是随着环境变化出现不同的躯体不适。 | 排除疑病症 |
(二)第二个阶段:
1.社会咨询辅导服务:建立关系和收集来访者资料,问题分析及制定咨询目标。因医院已排除小A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医院方、学校方与社会性咨询机构方在与小A父母展开联席会议后,一致认为,因学校方心理老师的局限性,无法做长时间的咨询,和小A父母建议将小A转介至社会性咨询辅导机构进行深入咨询辅导。同时,学校方、医院方、社会咨询服务方和小A父母建立沟通平台(qq群),达到家、校、医三方联动来及时更进小A的情况。在咨询的过程中,小A也是会照例到学校上学,学校方(班主任、心理老师)也了解了小A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特殊关注。三方建立了qq群,保持信息交流畅通。首先,通过两次与小A和其父母的分开咨询并且两次四方(学校心理老师、社会机构咨询师,、院精神科医生、小A父母双方)联席会议,掌握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家庭关系并制定短、长期目标。在此过程中,主要通过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倾诉,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与来访者及其父母分别确定咨询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2.来访者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生理原因: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子,由于荷尔蒙波动,可能会产生情绪波动;社会原因:家庭教育因素,如弟弟的到来以及家里的重男轻女观念,导致父母对小A的情感需求有所忽视;心理原因:小A自身较敏感、情绪不稳定的性格特点,间接导致了面对这些问题时的负面情绪。
3.短期目标:
3.1舒缓和减轻来访者的负面情绪。
3.2改善来访者对弟弟的偏见以及对父母重男轻女观念的看法。
3.3对父母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扮演传话者的角色,调节父母与小A之间的紧张关系,让父母充分了解小A的情感需求。
4.长期目标:
4.1完善来访者的独立人格,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其责任感。
4.2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改善父母与小A的沟通方式,加强正反馈式沟通,促进健康的亲密关系。
咨询对象 | 咨询方法 |
来访者(小A) | 认知领悟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
来访者父母 | 系统家庭治疗 |
来访者及其父母 | 家庭亲子会谈、情绪焦点疗法 |
(三)第三阶段: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咨询过程)
第二个阶段共进行了五次咨询,社会咨询辅导机构通过和家庭、学校相关联动对小A和其父母提供帮助。
1.第三次社会咨询辅导:首先,咨询师从生物、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探讨了来访者的头痛和全身不适的原因,重点讨论了她的不良认知模式。小A原先认为弟弟的出生剥夺了她的爱,导致她感到被忽视和多余。因弟弟出生前,小A是 “4+2”的模式被家里人保卫者,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咨询师通过认知重建法,帮助她认识到弟弟的出生并未减少父母对她的爱,而是需要更合理地分配家庭成员的爱。调整后的认知模式使她明白,用躯体症状表达内心的不愉快情绪并不健康,应该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
家、校、社联动:同时,咨询师与学校方进行沟通,保持对小A情绪变化的持续关注,特别是上课不集中、厌学等情况。学校也按照社会咨询师的建议,在上课期间安排具体活动来调整小A的认知模式。具体方法包括:课堂引导,通过小组活动、团队项目培养小A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减少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反馈机制,对小A的积极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帮助小A逐步调整其认知模式,学会分享与合作,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2.第四次社会咨询辅导:咨询师单独与父母沟通,引导他们回顾并反思在与小A相处过程中造成她心理伤害的时刻,例如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弟弟身上,导致小A通过发脾气、叛逆、哭闹和生病等行为来争取父母的关注,长期的负面情绪宣泄演变为躯体化的心理疾病。咨询师提出了妥善平衡姐弟关系的建议,如减少对小A的指责,明确表达对她的爱,避免使她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家长应抽出时间陪伴小A,关注她的情绪变化,让她明白父母对她的爱没有减少。
3.第五次社会咨询辅导:咨询师运用解释合理情绪方法、A-B-C情绪理论,帮助来访者识别躯体化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鼓励小A参与照顾弟弟,培养小A的责任感。如帮忙拿纸尿裤、冲奶粉、送衣服等。父母需要及时感谢和表扬她的帮助,让她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家、校、社联动:咨询师与学校老师共同设计了一些家庭互动任务,例如记录家庭中的积极互动,并在家庭会议上讨论这些互动的感受和意义,帮助小A与父母双方逐步建立健康的家庭沟通模式。以及在家庭中实行“每日一赞”制度,即每天父母双方至少对小A进行一次表扬,并且在小A参与照顾弟弟时,给予一些奖励,增强她的家庭归属感。
4.第六次社会咨询辅导:通过家庭亲子会谈法,让小A和父母一起讨论,咨询师向小A解释生二宝的初衷,强调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和需要,帮助她理解父母的决定,并引导她通过参与照顾弟弟、与弟弟互动来接纳他。咨询师还通过引导来访者与父母讨论现代社会男孩女孩平等的问题,解释家庭中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强调每个孩子都受到平等的爱护和关注。咨询过程中,帮助小A理解并体谅父母的辛苦,学会与父母和弟弟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重建认知,调整心态。
通过第二阶段的咨询,来访者的情绪变得更加平稳,头疼、失眠症状也有所减轻。
(四)第四阶段:结束与巩固以及效果评估
1.第四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来访者的情绪,咨询师和学校方跟进其与父母的互动情况。首先,运用到了多方反馈机制,学校老师、咨询师、家长定期沟通,共同讨论小A的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调整辅导策略。其次,进行多方的电话、面对面回访保证小A在家庭、学校中和父母和同辈朋友相处正常。从最初每月一次的回访逐步延长到每两个月一次,期间了解到,小A能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责任感。咨询师评估认为,来访者的嫉妒心理和疑病观念基本消失,身体不适症状已消失,作息恢复正常。半年后,来访者在医院进行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其状态正常。下图为量表前后对比,实线是咨询后的量表分数,虚线为咨询前。
四.家校医社协同模式结论
本案例研究展示了家校社医协同教育体系在帮助大宝缓解负面情绪、纠正认知方面的关键作用。在多胎政策背景下,大宝因弟弟的出生而感到情感被忽视,而出现心理问题躯体化情况。通过各方协同努力,最终来访者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首先,医院在初期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与诊断,医院排除了该来访者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并提供了初步的治疗和指导。这为后续的社会咨询辅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在整个过程中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和关注,包括但不限于前期的转介,配合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辅助辅导。尽管学校无法对来访者进行长期的深入咨询,但通过密切关注、更进来访者的学习和社交活动,及时与家长和社会咨询辅导机构沟通,确保了对来访者的全面支持。社会咨询辅导机构则在长期的咨询和治疗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通过系统的认知重建法、合理情绪疗法和家庭亲子辅导,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模式,缓解负面情绪,并引导她逐步适应弟弟的到来。长期的家庭亲子会谈,以及与来访者及其父母分别沟通,帮助家庭成员间建立了更好的沟通方式,增强了理解和支持。
总的来说,家校社医协同教育体系通过各角色的互补性,实现了对来访者的全面支持和帮助。医院提供了专业的评估和初步治疗,学校提供了日常的支持和关注,社会咨询辅导机构进行了长期的深入咨询和辅导,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咨询主要目的,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情感支持。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在多胎政策背景下,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宝缓解负面情绪,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恢复。在本个案中,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医院协同联动,资源整合对个案的帮助。在长达几个月的帮助后,来访者在状态上明显有好转,并且在各量表上也有所体现,这个案标志着家、校、社、医体系在个案治疗中的可行性。然而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及深化四位一体的联动模式。
(一)家庭教育科普体系需再完善:首先,在处理这个个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在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咨询过程中,明显察觉到父母根深蒂固的不良沟通模式,如打压式和激将式的沟通方法,例如“要不是你在无理取闹,弟弟就不会尿裤子了”等,这些不良的沟通方式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自尊心、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甚至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然而,目前在家、校、社、医协同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科普体系来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建立正确认知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亟需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帮助家长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建立多方信任机制:其次,在这个个案中,家庭和其他三方(医院、学校、社区)信任的缺失显著减慢了咨询的速度和成效。在初期,小A家长是不愿意和学校交谈,屡次否认了学校方转介医院评估的建议,并且,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拒绝带孩子进行医疗评估。直到社会性权威专家介入才对小A的情况重视。这里反应出家长往往更信任权威专家,而对学校教师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导致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同时,孩子也因缺乏对学校老师的信任(熟人不做原则,担心老师不保密)不愿意坦诚的与学校老师交流,这时应及时转介校外心理辅导机构或专科医院,孩子在不是自己熟悉的心理咨询师面前敢于表达内心深处的症结,只有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才能加快问题解决,提高咨询效果,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挑战。
(三)增强家、校、社、医联动:在这个个案中,四方联动运用了QQ群的方式来进行会谈和定期情况更新,但是QQ群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在咨询过程中重要信息容易被淹没或忽略,难以有效跟踪每个个案的进展。其次,文字沟通有时难以准确传达各方的意图和细节,可能引发误解或信息不对称。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建议转向更为专业和系统化的协作平台,确保信息的有序管理和有效传达,确保每个个案都能得到全面、及时的帮助。
【参考文献】
[1]2023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盖茹,家校社协同,助力离异家庭儿童走出 “厌学” 困境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 (17) : 58-59
[3]金蕾,赵金,叶乃嘉,杜美彦,黄乐妍,罗心瑜,刘钰,王永丽.关爱未来:家校社全方位护航——美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概述[J].基础教育参考,2024(1):31-46.
通讯地址:肇庆市古塔中路二号(肇庆市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邮编:526040
联系人电话:13822608717 邮箱:2193413677@qq.com
联系人:曾洁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