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网站个人信息与正文中不一致,请尽快修正)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高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 510000

摘要: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日后破坏性行为、暴力、药物使用和犯罪的预测因素。青春期是一个容易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时期,了解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对外化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防范化解青少年成长危机、校园欺凌以及预防犯罪等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外化问题行为;生态系统理论;干预对策

一、什么是外化问题行为?

    外化问题行为(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指的是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个体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 即表现出注意力缺陷或活动过度、反抗性偏差行为、攻击和行为失常等现象[]。外化性问题大多数是指向他人的, 对他人产生影响, 通常包含了与他人的冲突, 表现出违抗、攻击性、违纪、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脾气爆发等社会化不足的特点[]。外部化行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期是外化问题行为的高发期[]。一项调查国内7-12年级青少年六种外化问题行为(偷窃、帮派斗殴、逃学、酗酒、离家出走、吸烟)的发生率和预测因素的研究发现,35.1%的被试表现出至少一种外化问题行为,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参与所有被调查的行为,11年级是报告问题行为的高峰[]。廖友国等人[]对9253名初中生在外化问题行为(骂人、吵架、打架、欺负弱小同学、逃学、考试作弊、抽烟、喝酒等)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2%的样本属于高发组,其在大多数项目上都有较高的发生率。外化问题行为可能预示着日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学业失败,甚至精神紊乱(如焦虑、抑郁或成瘾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探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对外化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防范化解青少年成长危机、校园欺凌以及预防犯罪等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为了理解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其生长发生的整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行为是个人、家庭和更广泛的系统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发展的最终状态是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一)家庭功能失调

1.父母情感忽视、拒绝和心理虐待

    父母情感忽视作为一种看不见但常见的伤害,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适应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并导致个体从事更严重的外化问题行为(如电子游戏成瘾)[]。国内的一项调查发现男性在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下更有可能认同违反道德和规范的行为,从而更容易形成反社会态度[]。相比家庭经济因素和父母学历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其中,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母亲关怀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减少的积极影响因素[]。

2.家庭冲突

    家庭冲突是一个广泛而立体的结构,它由家庭系统内的争论、斗争、竞争、批评、偏袒和指责模式定义,反映了家庭消极的互动风格和非适应性的应对模式[]。一些研究发现家庭冲突可以预测更高水平的外化行为,在冲突型的亲子关系中,青少年从家庭中获得的积极强化较少。特别是对于社会奖励动机高的易感青少年,可能会在家外寻求奖励或加强社会纽带,以弥补在家庭背景下缺乏奖励体验的不足,并参与更大程度的冒险或问题行为[]。父母攻击性的反应风格可能导致青少年情绪调节较差,攻击性更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攻击,体罚和身体虐待均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越轨(违反规则)的同伴关系

    根据依恋理论,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基本的信任和有效的沟通,便无法形成良好的情感联系。没有了父母的“安全基地”保护,孩子可能会反抗父母,或通过与离经叛道的同龄人交往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父母的缺席或者情感忽视可能会使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越轨同龄人的诱惑。他们通过与离经叛道的同龄人交流来转移情感忽视带来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参与外化的问题行为来获得情感支持[]。遭受父母情感忽视的留守儿童可能缺乏维持正常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因此他们更容易被主流同龄人拒绝,不得不加入越轨的同龄人群体以获得归属感[]。他们还可能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不敢拒绝越轨同伴的邀请,从而增加了参与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一项针对4265名青少年的研究报告称,越轨的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的联系[]。

(三)消极的师生互动模式

    表现出外化行为的学生往往在校学业表现不佳,在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存在困难。出现外化问题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负面师生关系,即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和不和谐为特征的关系。大多数教师发现很难与表现出问题或敌对行为的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一项研究发现教师更有可能对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高的学生的破坏性行为进行斥责。反过来,学生更有可能做出消极的反应和不顺从,这表明消极互动模式会增加破坏性行为,教师与表现出问题的学生的互动更为消极[]。与没有干扰的学生相比,教师对他们认为具有干扰性的学生报告了更多的冲突,并表达了更多的无助和愤怒[]。教师倾向于对表现出外化行为的学生(尤其是男孩)做出更严厉的反应,表现出更多外化行为的学生也会参与更多的师生冲突和负面互动[]。师生之间的冲突会进一步加剧学生行为的外部化,因为师生冲突进一步助长了学生的负面情绪,限制了他们的动机[]。

(四)社区暴力暴露

    世界卫生组织将社区暴力暴露定义为经历、目睹或听到发生在家庭以外但发生在社区环境中的暴力行为(例如,打架、抢劫、人身威胁),这些暴力行为发生在彼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之间[]。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下,青少年的世界观发生扭曲,会认为暴力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逐渐适应暴力行为的发生并减少对其负面评价。社区暴力暴露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实质性影响主要是通过同伴效应。曾经受到社区暴力影响的青少年,会减少对学校的参与,而这可能会增加加入越轨同伴的机会,最终通过异常行为训练和观察学习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行为[]。初中生长期处于高暴力暴露的社区环境下会结交更多的越轨同伴,进而导致其表现出一系列外化问题行为[]。

(五)个体特质

1.神经生物学因素

    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积极和消极的环境影响。具有高应激反应性的个体更容易受到负面环境的影响。杏仁核对恐惧面孔的较高激活水平代表了在预测反社会行为时个体对社会背景的易感性[]。当青少年在经历了高度的家庭冲突,而表现出低水平的腹侧纹状体和杏仁核反应时,家庭冲突并不能预测外化行为。当社会动机神经敏感性增强时,家庭冲突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后果[]。

一项纵向研究考察了从青春期中期到晚期,邻里密度和青少年皮质醇活动对外化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测青少年的攻击性和犯罪方面,CARAUCg水平调节了邻里密度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发展的影响。对于CARAUCg较低的青少年,邻里密度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而对于CARAUCg较高的青少年,街区密度与犯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与情绪不太活跃的青少年相比,情绪高涨的青少年可能感觉到更大的压力,无法控制周围发生的事情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因此他们在高密度的环境中表现得更违法和更具攻击性[]。   

  • 2.心理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其起作用的过程往往离不开青少年自

身心理因素的影响。逆境信念是指个体对逆境本质的理解,包括逆境的原因、结果和合理的应对行为[]。较强的逆境信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个人积极品质,当留守儿童察觉到父母的情感忽视时,对逆境的强烈信念有助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和接受逆境,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逆境。对逆境的坚定信念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并通过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找到意义来减少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管理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信心程度。不安全同伴依恋的个体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把握自己对情绪控制的能力,而放纵或压抑自己的情绪,进而更加可能产生对他人或自身的攻击和成瘾等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效能感作为一种缓冲机制在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发挥桥梁作用[]。冷酷无情特质是对他人冷漠、缺乏罪责感、低共情的一种人格倾向,具有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因其低静息心率和低皮肤电水平,往往缺乏对惩罚线索的恐惧,因而更易产生反社会和暴力行为。校园排斥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冷酷无情特质对外化问题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意志控制是一种与个体对精神病症状的易感性有关的气质成分, 高意志控制的个体对认知过程、注意过程和情绪反应有更强的调控能力, 经历负性事件时, 高意志控制者会更少地产生消极认知和行为。在外化问题的发生方面, 意志控制可缓冲学习成绩不良的消极影响[]。

四、外化行为问题的干预对策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应考虑家庭、学校、个人等共同因素的影响。

(一)改善家庭功能,增进亲子关系

    家庭是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微系统,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的重要变量,可以通过补偿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的缺失,缓解青少年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母子关系显著调节了社区暴力暴露对结交越轨同伴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了结交越轨同伴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功能预示着外化问题行为的频率较低。具体而言,和谐的家庭环境、有效的沟通以及父母和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支持能够帮助青少年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挑战,并适当调节他们的行为,从而降低问题行为外化的频率[]。一方面,相关部门可制定旨在改善家庭功能的家庭干预计划和父母培训计划,例如为父母提供与子女有效沟通的建议,帮助父母更好地解决家庭冲突,以及为非完整家庭中的青少年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应有意识采取温暖养育方式,改善孩子与外界的互动方式,助孩子健康成长。

(二)减少师生冲突,改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质量和学生外化行为之间具有交互性,学生外化行为会引发教师冲突,而教师冲突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外化的行为,当教师设法增加对有外化行为的学生的支持而不是冲突时,可能会打破这种循环[]。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作为青少年出现外化问题的保护因素,当与老师建立和巩固新的联系时,孩子们不仅应用了过去的模式,还形成了新的心理图式[]。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可减少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由于积极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有着广泛的益处,因此对师生关系进行干预具有巨大的潜力[]。一项针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了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能显著减少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师生关系冲突[]。

(三)从事积极行为,提高学校参与

    问题行为理论假设从事积极行为,如亲社会行为,能使个人通过改变其一般行为模式和偏好来控制未来从事问题行为的冲动。当青少年参与亲社会行为时,他们会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偏好[]。受到社区暴力侵害的青少年可能倾向于减少对学校的参与,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反过来又可能增加他们与异常同伴交往的风险。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满足老师和同学的期望,从而避免偏离正常的同伴群体。因此,学校参与可能是青少年防止他们与越轨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通过设计旨在促进同学之间积极互动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信念,降低个体的敌意性归因倾向。

  • (四)培养共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

    共情能力强的个体更容易体会到他人的痛苦, 影响个体对于情境的看法, 从而减少攻击性。日常生活中, 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体会他人情绪情感及变化, 很少与人发生冲突, 或者发生冲突后能够用适当的方式化解。因此,家长和教师在生活中要注重青少年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 利用共情能力的发展减少青少年的攻击性[]。另外,个体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与人为善,从事亲社会行为,减少冲突行为的发生。

  •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这一行为的发生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特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利用多方面途径进行干预有助于防范青少年成长危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