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青少年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作者: 杨利平,唐天桂,陈航,谢晓莹
单位邮编: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550025
摘要:为探讨青少年的儿童心理虐待、自我分化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96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的两两相关性显著,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心理虐待;孤独感;自我分化
一、引言
孤独感作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指个体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体验[1]。青少年正处于孤独感的高危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比其他年龄段更加容易体验到孤独感,而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孤独感也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关青少年孤独感的调查发现,孤独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多地出现旷课行为[2],影响其学习成绩,在交往中也常常出现人际困扰[3]。严重的孤独感还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国内外研究发现,孤独感作为一种负面情绪,不仅与抑郁、焦虑等内部心理问题密切关联[4],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个体的自杀行为[5]。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孤独感逐年呈上升趋势[6],相关的心理健康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探究孤独感的影响机制对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孤独感的产生最早可追溯至个体的早期经验[7],而家庭是个体早期发展最重要的环境。以往研究表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导致个体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8]。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个体会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支持,出现的情绪问题更少,有着更低水平的孤独感[9][10]。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个体的各种问题行为和消极情绪增加[11]。例如,经历亲子冲突的儿童会对亲子关系形成消极的知觉,他们很难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父母的亲密感降低,这样的儿童也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12]。儿童心理虐待是指在儿童时期父母等照顾者长期、重复地对个体实施的除身体接触以外的不当行为[13],如恐吓、忽视、贬损、干涉、纵容等。作为早期不良亲子关系的一种,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儿童期的心理虐待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内化不合理信念,导致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14][15]。实证研究也发现,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显著相关[16],儿童期间遭受的心理虐待程度越严重,个体的孤独感水平也越高。
儿童心理虐待是如何对个体的孤独感产生影响的呢?家庭系统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根据该理论,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个体自我分化能力的发展,而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又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17]。自我分化可以从内心和人际关系两个层面来理解,前者指个体将情感和理智区分开的能力,后者指在人际关系中同时体验独立和亲密的能力[18]。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我分化可能在儿童心理虐待对孤独感的不良影响之间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国内外尚无研究探讨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我分化之间的关系,但以往研究也为此提供了间接证据,研究表明,个体的童年创伤经历与自我分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童年创伤经历越严重,自我分化水平也越低[19]。此外,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个体更容易遭受人际问题困扰,体验到更高的孤独感[20][21],这一点也得到了已有研究的支持。
综上,本研究将探讨青少年的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贵州省某中学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0份,有效率为95.83%。其中,男生514人(53.54%),女生446人(46.46%),年龄在14﹣18岁之间(M = 16.26,SD = 0.93)。
(二) 研究工具
1.儿童心理虐待量表
采用潘辰等人修订的儿童心理虐待量表[22],该量表包含恐吓、忽视、贬损、干涉和纵容5个维度、共23题。采用0﹣4的5点计分方式(0代表“从不”,4代表“总是”),得分越高说明遭受的心理虐待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2. 自我分化量表
采用吴煜辉等人修订的自我分化量表[18],包括与人融合、自我位置、情绪反应和情感断绝4个维度共27题,采用1﹣6六点计分(1代表“根本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部分题反向计分,总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分化水平越高。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94。
3.孤独量表
采用Russell编制的孤独量表[23]来测量青少年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该量表共20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方式,采用1﹣4四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部分题反向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孤独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三)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使用SPSS26.0和PROCESS程序来整理以及分析数据。
三、 结果
(一) 共同方法偏差
由于本次研究中对变量的测量均采用自我报告法的方式进行,为排除共同方法偏差对结果的影响,采用Harman的单因素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24],结果显示,共有11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5.92%,远远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严重。
(二)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儿童心理虐待和自我分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分化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N=960)
变量 | M | SD | 1 | 2 | 3 |
1.儿童心理虐待 | 0.77 | 0.56 | ﹣ | ||
2.自我分化 | 3.73 | 0.87 | ﹣0.41** | ﹣ | |
3.孤独感 | 2.34 | 0.54 | 0.29** | ﹣0.46** | ﹣ |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三) 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
将所有数据标准化后,采用PROCESS宏程序的Model 4对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儿童心理虐待为预测变量,自我分化为中介变量,孤独感为结果变量构建模型,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儿童心理虐待对孤独感的总效应显著(β=0.31, p<0.001),加入自我分化后,儿童心理虐待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3, p<0.001),儿童心理虐待通过自我分化对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18,SE=0.02,95%CI=[0.14,0.22]),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8.06%,表明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具体中介模型见图1。
表2 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模型
回归方程 | 拟合指数 | 回归系数显著性 | ||||||
结果变量 | 预测变量 | R | R2 | F | β | t | ||
孤独感 | 儿童心理虐待 | 0.29 | 0.08 | 86.83 | 0.31 | 9.32*** | ||
自我分化 | 儿童心理虐待 | 0.41 | 0.16 | 188.90 | ﹣0.45 | ﹣13.74*** | ||
孤独感 | 儿童心理虐待 | 0.47 | 0.22 | 136.64 | 0.13 | 3.93*** | ||
自我分化 | ﹣0.40 | ﹣13.08*** |
表3 总效应、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分析
效应值 | BootSE | BootLLCI | BootULCI | 相对效应值 | |
总效应 | 0.31 | 0.03 | 0.24 | 0.38 | 100% |
直接效应 | 0.13 | 0.03 | 0.07 | 0.20 | 41.94% |
中介效应 | 0.18 | 0.02 | 0.14 | 0.22 | 58.06% |
图1 儿童心理虐待对孤独感的影响: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四、讨论
(一)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儿童心理虐待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说明儿童心理虐待水平越高,青少年体会到的孤独感就越多,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6]。从婴儿时期开始人们就有了对亲密关系的强烈需求,但对那些有着心理虐待经历的青少年而言,来自父母的忽视、贬损等使得这一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一方面导致他们产生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对当前和今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失望;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缺乏良好的社交技能,从而无法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因此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心理动力学理论观点[7],强调了个体的早期经验对于孤独感的重要影响。
(二) 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儿童心理虐待不仅可以直接导致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还会经由自我分化的中介间接导致个体孤独感体验的增加。具体而言,早期的虐待经历导致个体缺乏安全感,常感受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很难保持清晰的自我,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与人相处的分寸和界限,平衡关系中的亲密和独立程度,这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人际困扰,难以从关系中获得满足,因此有着较高的孤独感体验。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的童年创伤经历能负向预测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19],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发现儿童期的心理虐待经历也会导致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较低,弥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提示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干预,即通过增强青少年自我分化能力的方式来有效缓解其因童年时期心理虐待的经历所导致的孤独感。
(三) 研究启示与不足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青少年的儿童心理虐待是如何影响其孤独感的,理论上有助于解释儿童心理虐待对青少年孤独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提示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对自我分化的干预降低这类学生的孤独感。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家长群或者家长会等,为家长提供有关孩子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让家长意识到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加入以上主题,提升学生的情绪识别和调节能力,以及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从而降低学生的孤独体验。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为横断研究,无法真正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研究对象为学生群体,今后的研究可考虑非学生群体,以提升研究的可推广性。
五、结论
高中生的儿童心理虐待、自我分化、孤独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高中生的自我分化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孤独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表明儿童心理虐待不仅会对孤独感产生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自我分化间接影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