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反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校园欺凌”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发了舆论热议,许多专家学者也对校园欺凌事件开展了多角度、多维度的专题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校园欺凌伤害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终生。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新的研究: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可以一直持续到中年以后,经常受到欺凌的孩子在中年期具有更大的抑郁、焦虑、自杀风险,50岁以后认知功能比同龄人差;在欺凌他人的学生中,20%的人走上了暴力犯罪的道路1。校园欺凌事件的起因众多,如:怀疑对方跟自己喜欢的异性在一起;抢夺钱财;看对方不顺眼;嫉妒对方;瞧不起对方2-3。部分学者简单地将欺凌行为看作是欺凌者个体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事实上,触目惊心的校园欺凌事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应该从法律法规、社会文化、校园环境、原生家庭、朋辈群体等方面来探讨环境是如何影响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社会化的。本文尝试以社会支持为切入点来审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以期为反校园欺凌行为提出有效措施。

一、校园欺凌的社会根源

(一)社会行为失范,社会规则缺失

“社会失范”(social anomie)一词最早是由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提出的,他用社会规则对个人的控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来解释犯罪、自杀等越轨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规范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就使转型期的社会运行处于一个规范缺乏的“权威真空”、“整合真空”、“价值真空”、“道德真空”的真空状态,这种状态造成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紊乱。学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近年来,渲染色情、暴力、玄幻等内容的影像制品和网络游戏悄无声息地潜入诸多学生的生活里。尤其是广大农村学生,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多与孩子联系而给孩子购买的手机却成了孩子沉迷网络的帮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形成期,意志力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对学生而言无疑是“精神毒品”。大众传媒,尤其是诸多偶像剧里对“金钱”、“容貌”等的过度渲染与追逐,这容易导致学生迷失自我。为此,社会环境与学生的校园欺凌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社会失范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校园欺凌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学校教育不力,重视程度不够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校园作为社会化机构,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学校教育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作为欺凌者仍然存在。比如:教师对个别学生羞辱、践踏自尊4,还美名曰“激励”教育,这虽然没有造成身体伤害,家长也不容易发现,但容易造成学生低自尊、不自信、怯懦、胆小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这类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另一方面,学校对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开课,对学生口头批评教育的层面,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教师忽略了欺凌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无法在校园文化中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便容易形成小团体5,发展“亚文化”,在小团体内,成员凝聚力强、团体归属感高,一旦团体成员有任何需要——包括抢劫、打人等,团体内其他成员均无条件支持,他们坚信团体内的成员之间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为朋友两肋插刀是值得的6

(三)家庭教育缺位,情感支持不足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每个人的成长都深深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校园欺凌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家庭因素,这些因素以特殊的功能与机制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第一,家庭关系不和谐。诸多研究表明,具有暴力、责骂、数落、冷漠、命令、恐吓等特征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容易有攻击性、更怯懦,心理健康水平更低,而父母的鼓励、支持、民主、友善等行为特征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倾向表现出友善、理解、尊重、平等等特征,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二,父母榜样力量的缺失。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等都与习得有关。但很多父母每天忙于工作、交际应酬、玩手机等,甚至常年在外工作,父母作为榜样人为剥夺导致儿童正常的社会学习过程受阻,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对校园欺凌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第三,重经济支持、轻情感教育。很多家长每天忙于工作、应酬、娱乐,宁愿将重金交给培训机构,拼尽全力买高昂的学区房,也不自己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教育走向“放任自由”与“棍棒教育”两个极端。同时,个别家长还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缺乏对孩子道德品行、健全人格的培养,较少关注自身及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反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

社会支持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其最初起源于心理学研究领域,是和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学者们从外部环境因素、个体内在认知因素来研究社会支持7-9。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者常常无力反抗,如果反抗只会被那些欺凌者加重迫害的程度,被欺凌者是弱势群体。欺凌者在校园中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在各种资源上均不占优势的弱势群体。为此,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均为弱势群体,亟需关注,将社会支持理论引入反校园欺凌的研究中,对于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校园欺凌受到政府高度重视。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颁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8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2021年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同时,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各地方政府也相续开始针对此问题出台各种预防及治理方案。但校园欺凌行为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反校园欺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治校园欺凌工作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加强政策保障。在政策的制定上,充分落实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制为基四个原则,需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进校园欺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有关部门、群团组织联合预防、联合整治,针对各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做详细的规定。第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政府、公安部门、学校、社区、家长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大力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尤其是对校园周边网吧、游乐场、无监控设施的角落等地方的整顿,以及加强对学生上学、放学途经区域的管控,畅通民众举报校园欺凌的途径,减少引起校园欺凌的校外潜在因素。第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充分重视网络媒体对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一是加快完善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确保网络空间运行有章可循。二是媒体加强自律,不要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对校园欺凌的细节不深入报道,避免效仿。三是完善社会监督,发挥社会化协同治理效应。对于网络欺凌、网络恐怖主义等违法犯罪行为在线监督、举报和查处。四是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尤其是需谨慎对待网络游戏、手机使用的时长。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违法的处罚力度

校园欺凌的治理关键还是在于法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校园欺凌工作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惩治校园欺凌行为,首先,需要明确法律责任主体:欺凌者、管理不力者两个方面产生的法律责任主体10。接着,针对两个主体,从三个方面完善法律法规:一是在现行的刑罚中,加入专门的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规定,从而体现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视。二是研究制定“青少年犯罪特别法”等法律,使得欺凌者均能从严得到法律制裁。三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专门针对欺凌的法律内容。最后,加大执法惩处的力度,严厉打击校园欺凌行为,对于明知子女有欺凌行为却放任不管的,或者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的玩笑的家长,追究其责任,从法律的角度让家长在防止欺凌方面把好第一关。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抓住校园欺凌问题的真实情况,论证周全,讨论充分。无论是立法过程、实施过程,还是法律内容本身,都应结合我国国情、各地方的特点,切合实际,谨慎对待,让法律法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

校园是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学校作为社会服务机构需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一是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开足开够,课程要上好上出成效。在成效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是综合各方面给出学生成绩。二是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鉴别力和觉察力,同时,深刻意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增强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能力,尽量将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中。三是学校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要求老师定期填写学生情绪档案,定期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家长、学生所思所想,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及时与家长、心理咨询师等联系,及时处理。四是学校要配齐配好安保力量,完善监控设施,尤其是注意校园内比较偏僻的场所,比如:厕所,操场角落,注意情绪异常激动、异常低落的学生。此外,与当地公安机构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巡逻和观察,及时为被欺凌者提供支持。五是学校要制定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人员职责及任务分工。如发现校园欺凌行为,迅速介入,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信息,为被欺凌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

(四)夯实家庭教育基础,提高教育的综合水平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预防校园欺凌行为,需要从家庭教育的源头上着手。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一是正确认识校园欺凌,提高校园欺凌敏感度。校园欺凌远远不是小孩子打架那么简单,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家长的不敏感、不重视可能就错过了制止校园欺凌者,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机会,同时,也错过了第一时间帮忙被欺凌者的机会。二是父母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父母不打骂孩子,避免家庭暴力,保持良好的情绪11。孩子在宽松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会在大脑形成良性的“动力定型”,遇到事情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沟通等有效途径去解决。三是父母多陪伴孩子,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有困惑、担心等才会向父母倾诉。四是提升对孩子的觉察力。孩子是否有暴力倾向,孩子是否羞辱同学,孩子是否胆怯、厌学、做噩梦、身体有伤痕等,这需要父母多观察、关心孩子。

发现孩子是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时,家长要理智处理。对于欺凌者的家长,一是需要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性,而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没吃亏是件好事。二是需要教会孩子认识行为边界,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三是不能因为怕承担后果包庇孩子,相反,勇于让孩子和自己承担后果,这是改变欺凌行为的最佳途径。对于被欺凌者家长,不能被坏情绪所“绑架”,调节自我和孩子的情绪,再理性地解决问题。这时候,家长要全方位的倾听,了解自己孩子和对方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帮忙孩子寻求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成绩等方面变得强大起来,学会求助等,同时,帮助孩子树立对校园欺凌事件零容忍的态度。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永升,吴卫.校园欺凌的犯罪学理论分析与防控策略——以我国3年100件网络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65-74.

[2] 池上新,范婷,曾文茜.双重防护:初中生社会资本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以深圳市S中学为例 [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1):98-106.

[3] 张静.校园欺凌问题的社会化成因及协同防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9):26-29.

[4] 校园欺凌事件最全防范手册 学生和家长必读(图解)[EB/OL].http://t.people.com.cn/52761

[5] 杨梨,王曦影.农村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群体文化与底层再生产[J].教育学报,2021(4):133-147.

[6] 赵文萍,尧新瑜.留守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特征、心因与预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6):73-76.

[7] 郭夏玫,黄靖雯.大学生童年创伤和校园被欺凌经历与社会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9):810-816.

[8] 王银峰.校园欺凌行为的语境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23):15-17.

[9] 林少真,杨佳星,王蕾.社会支持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8(4):9-15.

[10] 刘冬梅,薛冰.美国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及借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51-156.

[11] 黄亮,赵德成.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与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关系的实证研究——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2018(1):7-1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