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微笑抑郁的成因:基于虚假自体的视角
摘要:青少年微笑抑郁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但目前对于青少年微笑抑郁的问题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微笑抑郁的深层潜意识成因鲜有较为深入的探索。温尼科特是英国的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理论家,本文运用温尼科特的虚假自体理论对青少年的微笑抑郁形成的根源及演变过程进行深入解析,从顺应环境保护真实自体,满足重要他人的期待以及防止自体崩解三个方面论述微笑抑郁的形成过程,借此为青少年微笑抑郁的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思考,从而为微笑抑郁的预防与恢复提供指导和思考。
关键词:微笑抑郁;温尼科特;虚假自体;青少年
1、前言
自1948年起,世界精神卫生组织便把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温暖。但是,对某一类人来说,微笑却不再是纯粹的开心幸福的自然流露,而是成为了维护外在形象的一种防御机制。近十几年来,精神科专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的抑郁症患病率已与成人相似,并且刚过青春期的女孩抑郁情绪急剧增加[1]。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其症状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这是一种用“阳光”“开朗”的外表掩盖抑郁症病情以获取社会与他人积极价值认同的情感反映模式和心理防御机制。他们在与外界互动时会呈现出鲜明的表演特质,形成了外在完美形象与内在抑郁情绪的割裂与冲突[2]。然而,在面具之下,却饱受内心的煎熬。因此,相较于普通抑郁者而言,微笑抑郁患者的识别与诊断就显得更加困难,也更具危险性,可能因为无法识别和预防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目前国内外有关微笑抑郁的研究均比较少见,大众对微笑抑郁这种抑郁症类型也鲜少了解。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微笑抑郁的概念的科普以及对其形成因素进行分析,而临床表明在大学生群体和青少年群体中,“微笑抑郁”患者出现的频率显著增高。对于此现状,深入剖析微笑抑郁症的心理机制便尤为重要。
本文欲借鉴温尼科特的虚假自体理论深入剖析青少年微笑抑郁的形成根源及演变过程,其在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心理机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借此为青少年微笑抑郁的预防与恢复提供理论及经验层面上的思考。
2、微笑抑郁
2.1微笑抑郁的概念及影响
微笑抑郁(smiling depression)是以“微笑”来掩盖内心真实感受为典型症状的一种内因性情感障碍,属于非典型抑郁症的一种表现类别[3]。微笑抑郁患者常会隐匿在人群中,虽然表面上看似与常人无异,甚至可能拥有较常人更好的社会功能和超越普通人的社交能力。微笑抑郁所引起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个人情绪的影响,微笑抑郁与典型抑郁症一样,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微笑抑郁”者确实存在很多典型抑郁症的症状,会让人感到焦虑、疲惫与绝望,存在情绪低落、失眠,对外界丧失兴趣甚至有自杀倾向。但是由于它的伪装性,微笑抑郁患者饱受双层煎熬,既要承受内心的煎熬,同时以微笑的外壳与外界建立联结,从而体验到强烈的情绪矛盾。二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微笑抑郁者虽然外表积极活泼,社交能力出众,但是往往自己是具有人际关系的烦恼,非常想维持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形象,但其实内在是持有社交回避的倾向。三是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微笑抑郁的最大隐患就是身边人甚至自己都很难觉察和识别,微笑抑郁患者本身以为自己只是单纯的情绪低落,不愿向外界宣泄自己的情绪,而身边人也很难去识别。所以当悲剧发生时已经很难挽回。
2.2青少年微笑抑郁的成因
青少年处于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在高速发育之中的特殊群体。此时青少年的个体同一性正在形成,其自尊感高度发展,而心理较为敏感与脆弱,较容易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青少年的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外在环境等都可能是微笑抑郁的形成因素。
首先,第一种是心理原因。从人格因素来看,完美主义自我展现是一种人格易感因素,追求完美的需求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当这种追求成为一种强迫性心理驱力时,为了提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试图在获得他人赞赏的同时体验到归属感[4],但是这种完美形象的维持是非常损耗能量的,这种虚假、不真实的外在形象与内在低自尊的心理便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个体这种不恰当的信念造成微笑抑郁状况的加重。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都处于焦点的中心,受到社会和外界较高的关注与期望。其自尊感高度发展,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都相对较高,若此时出现一些消极事件和情绪,他们往往选择隐藏起来以避免他人看穿自己虚弱的一面。研究表明高自尊与抑郁之间关系密切[5]。对事物的完美追求与自身的不自信造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看,“表达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是一种负向的情绪管理策略,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6]。它在主体情绪认知的过程中作用得较晚,并且主要着眼于改变当时的情绪表达行为,而不是针对情绪本身进行处理。当主体处于被激发负面情绪的情境中,采用“表达抑制”策略的人减少了消极的面部表情,但内心实际会感受到更深的消极情绪。长期采取用微笑抑制自己负面情绪的人,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并且自己会产生“外在与内在不一致”的感受。
其次,第二种是家庭因素。从家庭的教养方式来看,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是严格的教养方式,这种威严型的父母由于自身自尊的不足,需要以孩子作为他们价值感的支撑,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给予高期望,缺乏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而孩子为了避免失去父母的关注或者害怕父母不高兴,只能压抑需要、迎合父母,以外界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把环境因素作为决定自己行为的最重要的标准。这种教养模式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获得一致赞誉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一旦感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出孤独焦虑、抛弃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最后,第三种是外在环境。从人际交往压力的角度看,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外在形象往往更容易获得认可、更有利于人际交往[7]。青少年处于为了获得更多的同伴认同,维持较好的外在形象,从而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展露出讨人喜爱、乖巧懂事的形象。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压力会迫使青少年具有“表演”特质,由于害怕拒绝而扮演引人注目、讨人喜爱的外向性格形象。内心的不良情绪由于高自尊感不会轻易在家人或老师面前表现出来,由此形成内外在情绪的割裂。
而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来看,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处于重要的升学阶段,亲人、学校以及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对青少年寄予厚望,青少年也承受者沉重的升学压力。心理机制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易在压力下产生负面情绪。而成长于中国文化下的青少年尤其是男生,一直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青少年便会在这种社会文化制约下,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常常强颜欢笑,用微笑的面具将内在的焦虑和悲伤掩盖起来。
3、虚假自体
3.1虚假自体理论及相关概念
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是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独立学派”的杰出人物,他非常关注母婴关系。在临床上更关心个体主观体验的质量,比如个体意义感、价值感、真实感等等。温尼科特将成人心理或人格发展的质量与早期母婴互动的质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母婴互动的角度来分析长大后的个体的人格发展。虚假自体理论便是温尼科特在分析自体发展与人格特性的新视角。
虚假自体(false self)和真实自体(true self)都是从母婴互动中所生发出来的概念。虚假自体是“不够好的母亲”(not good enough mother)无法对婴儿的自发性动作做出适当回应,不能恰当满足婴儿的全能要求,却反过来要求婴儿顺从自己的状态下产生的[8]。虚假自体导致一种不真实感。温尼科特将虚假自体划分了五种不同的程度。从最极端的分裂而形成的顺从虚假自体、不太极端的保护真实自体的虚假自体、趋向健康的虚假自体、接近健康的虚假自体以及健康的礼貌虚假自体。它的分类标准是以虚假自体和真实自体的协调关系来进行划分的。对于健康的个体而言,他的自体虽然有顺服的一面,但他是存在的,是有创造力的。
儿童发展出的虚假自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顺从环境的要求而隐藏和保护真实自体。相对应的,温尼科特提出了真实自体的存在。在生命初期的母婴互动中,母亲时刻密切关注婴儿的需求,母亲尽可能满足婴儿需求,一拍不漏地“将世界带给”婴儿,这种敏感而又迅速的对婴儿需求的回应会让婴儿产生短暂的错觉,让他以为这个世界是由自己创造的,自己内心的愿望创造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所有事物。母亲的抱持与促进为婴儿提供这种虚幻的“主观全能感受”。在这种真实客体是个婴儿从“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那里获得的真实体验,在行动中有着自发性动作,这种真实自体才具有真实感和创造性。
“虚假自体障碍”的概念是温尼科特用来表述外表看起来行动功能健康,但内心缺乏真实感与意义感的个人状态[8]。在青少年和成年人身上感受到的撕裂状态的人,在温尼科特看来,是和他早期母婴互动的质量密切相关。早期母亲提供的环境确定了成长的人格,所以虚假自体障碍是一种“环境缺陷障碍”。最极端的分裂而形成的顺从虚假自体反应的是真实自体发展的失败,即个体不断顺应环境而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和冲动。他们与外界建立了一种虚假的联系,以戴着面具的形式回应每一段关系,在任何关系中都不能表现出真实感。
3.2虚假自体的形成过程
温尼科特在描述虚假自体的形成过程中,婴儿心理发展过程是婴儿与抱持性环境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表现为“绝对依赖-相对依赖-独立”的发展过程[8]。第一,“绝对依赖”是婴儿人格发展的最早阶段,婴儿感受着母亲的“原初母爱贯注”,但是在此阶段婴儿一点也不知道母亲的照顾,母亲给婴儿提供所有的需要,此时婴儿与母亲完全融合在一起,而婴儿无法控制母亲所提供的环境的好坏。只能处于一种被动享受或受罪的状态。此时婴儿的感受都是由母亲带来的。第二,“相对依赖”是婴儿开始逐渐减少对母亲的依赖,客体关系的感知能力迅猛发展,能够区分我与非我。婴儿意识到母亲的存在,健康的婴儿此时便进入到“去适应”的过程,开始接受外界的环境的入侵。但如果母亲在绝对依赖阶段便没有做好,那么在相对依赖阶段婴儿的连续成长与现实化便也遭到中断。母亲无法适应婴儿的成长,这种长期的养育失败会导致婴儿的自我分离成“虚假自体”和“真实自体”。这种被迫过早的面对环境需要、顺从环境而形成的虚假自体便就此产生了。第三,“走向独立”是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在前两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从而建立健康牢固的内部世界的过程。但是养育失败的婴儿将自己的价值置于外界环境对自己的需要和评价上,所以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违心的顺从的体验。
4、青少年微笑抑郁产生根源及演变过程
4.1顺应环境及保护真实自体免受伤害
温尼科特强调环境在自体形成中的作用,婴儿是在环境的供养中成长的,环境要适应婴儿需要的变化。自体始于新生儿的一种潜能,如果给予够好的环境,它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自体。够好的母亲能够给婴儿创造出一个抱持性的物理和心理空间,在婴儿随时需要的时候母亲都能够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应,将所有母爱和注意全神贯注于婴儿的需要上,从而带给婴儿全能感。相反,如果婴儿不够幸运,不够好的母亲无法提供婴儿成长所需的环境,婴儿不是感到被容纳,而是体验到冲突。真正人格的核心——自发性和创造性暂停发展了,只是适应性地顺从有缺陷的环境,自我无法在心理空间自由发展成熟,而是不断关注外在世界的要求。这对婴儿的人格心理成长创造了冲突,限制和阻碍了其内在心里的发展[9]。“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执行婴儿的全能要求,因而她不断地错过婴儿的表情;相反,她给出自己的表情,让婴儿顺从。这种婴儿方面的顺从是虚假自体最早阶段的迹象,出自于母亲无力理解婴儿的需要。[8]”面对养育者失败的照料,儿童所拥有的最好的防御就是构造一个虚假自体。适应性地顺从环境的需要,虚假自体会进行活动并与外界建立虚假的关系,从而保护真实自体免受侵害。
4.2满足重要他人的期望
在温尼科特看来,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环境不仅没有提供支持性和促进性的作用,反过来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孩子,孩子反而需要照料母亲的需要。真实自体中的冲动和攻击性都受到了压抑。如果家庭中存在着有抑郁倾向的亲人,尤其是母亲。正常的儿童可以接受母亲无条件的注视与回应,而抑郁的亲人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是母亲是无力的,孩子会应付母亲的心情。努力使她微笑,创造出一个轻松快活的氛围,回应母亲的需要。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需要,不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而做出表情让母亲来认可和满足,而是做出母亲喜欢的动作来迎合母亲。所以往往出现外在乖巧懂事,内在却空虚迷茫。
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很多时候子女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更多的是承担着父母的期待和希冀。自古以来,便有“望子成龙”、“望子成凤”的传统思想观念。迎合父母和外部世界的要求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理所当然的一部分,然而,重要他人的期望对青少年来说自然是一种负担。从小被寄予厚望他们不得不“乖巧懂事”、“成绩优异”。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欲望便被置于外在要求之后,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一个虚假的空壳进行[10]。
4.3防止自体的崩解而做出的自我保护
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的阶段,正是形成完整自我概念的时期(王树青,2004)。所以,当青少年遭受比较严重的自恋创伤时,可能会产生自体的崩溃,一个完整的自体会崩解成无数个“关于我”的碎片。即包括“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等等关于自我概念的问题。所以自体的崩解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巨大的。
温尼科特认为,人格的成熟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在一个不成熟的或病态的环境中,个体要达到完全的成熟是不可能的。[8]”长期的养育失败导致一个完整的自我会分裂成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前者是创造性和攻击性的源泉,后者是顺从外界环境和回应母亲需要的产物。当青少年意识到社会化功能良好的“虚假自体”所带有的顺从和伪装特质能够满足其在团体中被认可的需要,而自己的真实自体所带有的攻击性是不受人喜爱的,那么虚假自体便会固着在青少年与外界的联系中,这有效防止青少年的完整自我受到创伤。所以虚假自体是青少年防止自体的崩解而做出的自我保护。
5、对青少年微笑抑郁的预防及恢复的思考
5.1 提供适宜的抱持性的物理心理空间
从温尼科特的虚假自体理论出发,他提出了该如何对已经发展出虚假自体障碍的来访者进行治疗,从而发现真实感,寻找到真实自体。温尼科特治疗的观点核心是“退行”,即让来访者重新回到早期缺失的环境,在该过程中建立依赖,重新发现真实自体。所以温尼科特的治疗理论使围绕虚假自体的产生而形成的。微笑抑郁是由于早期抱持环境的缺失和母亲镜映的失败造成虚假自体的发展,最终导致真实自体与外在形象的割裂。那么治疗就要相应的提供抱持性的环境,对微笑抑郁患者的内在需要最初敏感的回应,使其早期未发育完全的真实自体可以在所提供的环境中继续重新发展,真实自体可以在这个足够安全的环境中呈现。从此,个体能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再完全依从他人的期望而活,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真实愿望,过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虚假自体与真实自体产生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是否具有母亲的抱持与促进,但并不是母亲一昧的适应婴儿的需要,成为满分母亲,而是只母亲需要成为“恰恰好的妈妈”,母亲在被幼儿需要的时候即使出现来满足他固然很关键,但同样关键并且格外重要的是母亲在不被需要的时候能够明智的退场[16]。这时母亲慢慢地减少“把世界带给”孩子,抱持适当的母婴间隙,使儿童避免被妈妈无微不至的爱所吞噬,有利于其自主的在其空间中发展创造性与独立性。
在一段良好的咨询关系中,建立治疗联盟肯定并看见来访者是至关重要的。在一段咨访关系中,需要完成的是母亲与婴儿关系的复刻。尤其是在存在虚假自体障碍的来访者面前,极易存在治疗的初始过程非常顺利,这可能是来访者将自己的虚假自体面对外界的反应移置到与心理老师的关系中,但是实际疗效并不显著。只有随着治疗的开展,心理老师让他们意识到内心隐藏的焦虑和痛苦,不断提供抱持性的物理和心理空间,来访者会逐渐体验到真实感,不断生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2 呈现积极的镜像
温尼科特认为母亲的功能除了能够提供抱持性的物理心理空间外,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还提供着镜像作用。婴儿在建立自体感的过程中,是依赖于母亲的面部反应。母亲看婴儿所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将是婴儿与外部世界联结的一座桥梁。母亲面对婴儿的动作的表情和反馈,婴儿能够敏锐感知到。足够好的母亲在婴儿自发动作的时候,会流露出恰当的表情,他可以在母亲的脸部表情中看到自己。而不够好的母亲在反应的是自己抑郁的心境,婴儿便无法从母亲的表情和反馈中获得母亲对他的感觉的信息,这种遭遇到抚育失败的婴儿很快就会学习研究母亲的表情,努力预测母亲的心情,并且得出做出自发的动作是错误的、隐藏自己的需要才是安全的结论,从而是真实自体趋于隐蔽。所以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必须认可和反馈微笑抑郁者的姿态表情。像母亲一样提供镜像作用。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并鼓励来访者发展自己的真实自体,接受来访者的一切可能的攻击性或侵犯行为,同时咨询师的反馈必须让来访者感受到,从而弥合内在真实自体和外在形象的割裂。
6、问题与展望
微笑抑郁形成的心理机制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虚假自体”的视角,实际在心理学中还有很多理论可以引以借鉴与思考。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位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一种原型概念“人格面具”(persona)在另一个角度可以解释微笑抑郁。人格面具是指人们公开示人的那一面,目的在于给他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若一个人过于沉迷其所扮演的角色,那就可能出现“面具膨胀”现象:过分认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排斥自身人格中的其他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微笑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好的父母能够以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无条件的接纳下,孩子就能意识到无需迎合外界标准来证明自己,能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并由此建立起稳定的自尊感。在关系文化理论(RCT)中,每个人一生都成长于关系当中。在关系中受伤的个人,即不被允许或鼓励表达哀伤,会越来越少地将他的真实经验带到关系中,失去与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的接触,外在会表现出虚假和顺从,尤其实当个体处于弱势地位时,便会不真实地逗留在关系中。这种分离策略是弱者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关系文化理论角度认为微笑抑郁或虚伪顺从形成的原因。所以关系文化治疗的核心是建立良好联系,打破个人与外界隔离的情感藩篱,面对青少年外在表现和内心需要的强烈冲突,治疗师需要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其表达真切的情感与需要。
除了青少年的微笑抑郁的形成机制值得研究之外,成年人的微笑抑郁的影响因素更值得探究。“习惯性微笑表情”更多出现在服务型行业人员、成功人士等成年人脸上。外在的工作需求、生活压力使得成年人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与情绪。面部反馈理论指出,微笑的面部表情能够使个体的情绪更加积极,但是随着服务型社会的到来,“微笑”渐然已成为一种工具。“习惯性微笑表情”并不能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反而让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与外部面具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摘下假面具,直面消极事件和消极情感,才能真正实现行为表现与内在情绪体验的一致性。
[1] Mojtabai R, Olfson M, Han B. National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Pediatrics. 2016;138(6). doi:10.1542/peds.2016-1878
[2] 曹莉莉 & 林滨.(2019).“微笑抑郁”型青年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3),5-9.
[3] 吴远 & 徐霄霆.(2014).书写表达在微笑型抑郁中的适用性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01),146-149.
[4] 陈童,温忠麟 & 陈启山.(2012).心理病理学视野中的完美主义自我展示. 心理科学(01),233-237.
[5] 王纯 & 张宁.(2006).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6),629-631.
[6] 王振宏,郭德俊.(2003).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06),629-634.
[7] 陈希,冯晴瑶,王晓慧,刘雨晴 & 戴建强.(2021).大学生“微笑抑郁”的形成因素及干预. 心理月刊(22),209-211. doi:10.19738/j.cnki.psy.2021.22.081.
[8] 郗浩丽.(2007).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9] Winnicott, D.W. (1960)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In: Winnicott, D.W., Ed.,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Karnac Books, London, 142-143.
[10] 王礼军.真、假自体对“孔融让梨”的新诠释及其教育启示[J].基础教育,2015,12(05):22-27.
[11] Bhattacharya S, Hoedebecke K, Sharma N, Gokdemir O, Singh A. “Smiling depression” (an emerging threat): Let’s Talk. 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19;31(4):433-436. Accessed March 22, 2021.
[12] 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2004).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29-32. 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04.03.007.
[13] 郗浩丽.(2018).三位精神分析学家对抑郁症的不同解读. 医学与哲学(B)(01),68-72.
[14] 郗浩丽.(2018).虚假自体障碍导致抑郁三例. 校园心理(03),231-233.
[15] NobelU.不要恐惧抑郁症[M].王泰智,沈惠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79.
[16] 田学英.(2015).温尼科特客体关系理论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启示. 现代教育科学(06),29-31. doi:10.13980/j.cnki.xdjykx.gjyj.2015.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