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的父母心理控制及其影响
李瑶[1]
山西大学 教育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摘要]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入侵子女的思想和情感,对子女的需求没有反应,并通过过度实施控制性的父母教养策略来给子女施加压力。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父母心理控制的概述,包括父母心理控制的概念、与父母行为控制的关系和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的父母心理控制;(2)父母心理控制的不良后果,包括内部化问题、外部化问题、学业相关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机制研究;(3)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的特征、子女的特征和环境因素;(4)父母心理控制的文化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父母心理控制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本土化的研究。
[关键词]父母心理控制;自我决定理论;内部化问题;文化差异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its Influe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Li Yao.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Abstract]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fers to that parents intrude upon childre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do not respond to their children's needs, and exert pressure on their children through excessive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ling parenting techniqu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from four aspects: (1) the overview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al behavior control and the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2)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cluding internalization problems, externalization problems, academic related problem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mechanism; (3)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4)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hoping that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can get more attention and localized research.
[Key words]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Internalization problem; cultural differences
从生命早期开始,父母就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些态度和行为与子女的反应相互作用,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情绪、安全感、幸福感和精神健康状况[1]。2018年皮克斯公司出品动画短片《包宝宝》,讲述的是母亲因为害怕儿子离开自己,便对其实施各种控制,包括心理控制与行为控制。该片上映后引起大众强烈共鸣,并获得201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父母心理控制概述
(一)父母心理控制的概念
父母教养态度分为两类:支持和控制[2]。“支持性养育”与儿童积极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控制性养育”具有纪律性、要求性、强迫性、监督性、惩罚性、限制性、情感退缩性等特点,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影响[3]。
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入侵子女的思想和情感,其特点是他们对子女的需求没有反应,并且通过过度实施控制性的父母教养策略,如引发内疚感、羞耻感和爱的退缩等给子女施加压力[3]。父母心理控制扼杀了子女的独立表达和自主性,是父母侵入和操纵子女的思想、感情和对父母的依恋的行为[2]。
在实施父母心理控制时,父母可能会使用隐蔽的策略[4],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四种具体的心理控制策略[2] [5] [6]:(1)引发内疚感,即使用引起内疚感的策略迫使子女服从父母的要求,包括父母通过与子女谈话,从子女那里获得同情,从而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行事,或者在子女犯错时对其表达失望,引起子女的愧疚,比如父母对子女说,你的行为让我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悲伤、抑郁,或者感到很伤自尊等),如果你真的爱我,关心我,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2)偶然的爱或爱的撤回,即父母的注意、兴趣、关心和爱取决于子女是否达到父母的标准。例如父母威胁子女,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或者成为我期待的那样的人,我就不爱你了。(3)灌输焦虑,即通过引发焦虑,使子女遵从父母的要求。(4)限制口语表达,是指父母通过转移谈话主题、打断谈话、控制谈话、与其他人谈话或者讲道理等方式阻止或打断子女进行表达的行为,表现为父母忽略子女想说的话,对子女讲话的愿望和内容漠不关心。
Soenens等人将心理控制分为以依赖为主的心理控制和以成就为主的心理控制[7]。以依赖为主的心理控制主要表现为过度保护、占有欲强以及存在分离焦虑,这种控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父母不能忍受子女日益增长的独立性以及与父母分离的愿望,他们将其看成是对亲子关系的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让子女在情感上和心理上依赖父母;以成就为主的心理控制的父母主要表现为自我批评的、完美主义以及极度害怕失败,他们认为低成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威胁,会强制自己取得较高的成就,并可能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对子女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与成绩相关的环境中表现出色[7]。
(二)父母心理控制与父母行为控制之间的关系
父母控制分为两个维度: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2]。一般来说,行为控制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提供规则、规定和限制,包括了解子女的下落和活动,提出规则和期望,监督行为,实施纪律和要求[8]。父母通过行为控制管理和监督子女的行为,如果这样的管理和监督是适合个体的年龄并且尊重个体自主发展的,那么它被认为是个体痛苦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保护因子[1],能够对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9]。理想的行为控制为青少年如何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指导方针,这种育儿方式可以避免青少年出现外部化的行为问题或反社会行为[2]。
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特别的简单明确[4]。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父母可能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如引发内疚)来控制儿童的行为(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2]。这可能是因为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所包含的意义不同[4]。一方面,“控制”一词反映的是“结构”,指父母试图规范和组织子女的行为,例如,通过表达明确的期望来监督子女的行为;另一方面,“控制”一个词反映的是“压力”,指控制子女情感、思维和行为的、有压力的、强制性的父母教养方式[2]。在关于行为控制的定义中,控制一词的两种含义被交替使用[10]。行为控制的含义不同,他与心理控制之间的关系就不同[2]:当行为控制涉及到威胁等有压力的父母策略时,其与心理控制的中心特质(压力和胁迫)是一致的,两者在父母教养方式中会经常共同出现,并且呈强正相关;相反,当行为控制的定义为结构,即父母试图构建和调节子女的行为时,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即对儿童行为的指导和监控(结构)可以采用控制/非自主或不控制/自主的方式[2]。例如,父母可以通过承认青少年的观点来解释某条规则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这属于非控制、自主的行为控制;在儿童不按时回家后表现沉默或用其他方式引起儿童内疚,则属于控制性的行为控制[2]。
(三)心理控制的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2]
自我决定理论(SDT)的核心是自主或者自我决定,这是一种与意志能力相关的普遍存在的重要的能力。SDT认为,个体天生具有成长和融合的倾向。这种成长趋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内在动机,包括自发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保持好奇心,并追求具有挑战性和满足感的活动。如果是非内在动机的活动,只要它们被内化了,也会带来自主性和意志感。内化是指儿童逐步地将社会价值观和禁止融入到一个连贯的自我意识中。内化的理想结果不仅是儿童接受了父母和社会的规章制度和价值观,而且将这些规章制度和价值观纳入到自己内部的体系中。在SDT中,内在动机和良好的内化都被认为是自主调节,而部分内化或根本没有内化的活动被认为是受控调节。受控调节是指自己的行为被一种与自我不相容的规则和力量所指导。这种压力或控制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外部包括偶尔的奖励、惩罚、截止日期或他人的期望等,内部包括从事一些行为来获得价值感,或避免内疚、羞愧和自我批评的感觉。对于受控调节来说,虽然行为规范已经被采纳,但个人的行为仍然无法被自己完全接受,个体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抗拒、冲突和焦虑,即表面上接受,但内心并不认同。
有学者认为,自主支持具有不同的定义,在分离-个体化理论中,自主支持的定义是父母鼓励青少年独立表达和进行决策[11]。这里父母自主支持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青少年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而不是在行为或情感方面依赖他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按照这种定义,自主支持指的是促进独立,与之相对的是培养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SDT对自主支持的定义与之不同,即从促进意志功能的角度进行定义。促进意志功能的父母不一定会鼓励子女独立行事,而是试图鼓励子女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行事。促进意志功能的父母理解子女的观点,鼓励子女仔细思考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为子女提供适当的选择,并在选择有限时给出有意义的理由。与促进意志功能相反的是控制性养育,即父母忽视子女的观点,并迫使子女以特定的方式感觉、行事和思考。
由此可以看到,SDT中定义的自主支持与父母心理控制是一个维度的两个端点。促进抑意志功能-心理控制和促进独立-促进依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且两个维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即父母可以通过心理控制的方式来促进独立,比如当子女无法独立生活时,父母可能会诱导他们产生内疚感;同样,父母也可以通过心理控制的方式促进依赖,即通过引发内疚感让子女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自己。
二、父母心理控制产生的不良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与子女不同时期的消极发展结果有关,包括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2] [4] [12]。
(一)内部化问题
父母心理控制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控制形式,因为它扼杀了儿童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损害了个体的认同感以及自主性的发展[1]。有学者认为,父母心理控制是导致个体出现内部化情绪问题和外部化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相比于外部化问题,心理控制与内部化问题的相关性更强,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未成年人出现内部化问题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6倍[1]。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低自尊、低自我概念以及情绪调节问题[1]。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个体,容易出现焦虑,缺乏自信[4],愤怒、恐惧控制障碍和悲伤等问题[9]。也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增加成年初期个体的负面情绪反应[13]。
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情绪调节有关[9]。父母通过心理控制策略包括改变对子女的爱和接受程度来控制子女的情绪,并且营造出一种强迫性的、不可预测的或消极的家庭氛围,子女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来自父母权威的压力,情绪变得不稳定或过度依赖,这对他们的情绪表达会产生负面影响[14]。因此,父母心理控制对子女健康的情绪调节存在负面影响[9]。
(二)外部化问题
有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未成年人出现外部化问题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4.8倍[1]。母亲心理控制水平越高,幼儿越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包括外部攻击行为和关系攻击行为[5]。父母心理控制水平与犯罪、反社会行为[4]、药物滥用和异常行为[9]之间也存在一定正相关。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正相关[15]。可能是因为青春期是一个以寻求自主性和能力为特征的发展时期,父母心理控制侵犯了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他们沉迷于满足这些需求的虚拟网络中[15]。
(三)学业相关问题
有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的负面影响可以扩展到青少年学业相关问题方面[4]。父母心理控制强的青少年在学习期间更容易分心,缺乏对学习的时间管理,缺乏对学习材料独立的思考,学习成绩更低,学术能力更差[2]。一项关于青春期晚期的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青少年在学业中的自主性较低,当他们不得不执行任务时,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焦虑[2]。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青少年在学校面临困境时,可能会感到无法控制、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手头的任务,学业自我效能较低,害怕失败,并进一步导致习得性无助[12]。
(四)人际关系问题
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对母亲的信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对母亲的失望呈显著正相关,即母亲心理控制水平越高,其亲子关系质量越差[5]。母亲心理控制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也会造成影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母亲,常常会忽视幼儿真正的心理需求,导致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进而使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障碍[5]。
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分离时期,其特点是寻求自主和独立,父母心理控制干扰了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这可能导致他们寻求同龄人的亲密关系和支持[15],但因为他们认为自身能力低下,所以与一般同伴的交往会减少[2]。同时,他们与不正常青少年交往的可能性会增加[15]。一项涉及497名荷兰青少年的纵向研究表明,过度的父母监督并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并积极预测其与不正常同伴的联系[16]。因此,父母的心理控制很可能对随后的异常同伴交往有积极的预测作用[15]。
(五)父母心理控制与功能失调之间的机制研究
SDT区分了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即对自主性、关联性和能力的需求,它们被认为是“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的营养或条件”[17]。首先,对自主性的需求意味着人们有一种自然的愿望,希望体验到自己的行为是自由选择和有意志的;其次,对关联性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和他人之间建立联结,关心他人,并得到他人的关心;第三,对能力的需求是指在从事的活动中感到有效和熟练的愿望[2]。有学者认为,心理控制对儿童、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因为其损害了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性、关联性和能力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
父母心理控制最直接挫败的需求是自主性的需求,当自主性的需求受挫时,人们会产生一种压力和强迫感[18]。心理控制水平高的父母,其子女会觉得自己被迫按照父母提供的方式行事、感受或思考,自主性被剥夺[2]。
在关联性方面,父母心理控制会破坏子女的基本关系需求,即与重要他人之间的联结[19]。父母心理控制可能会削弱个体与父母和同龄人之间的亲密感[5]。父母心理控制水平高的子女可能会为了保持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被迫放弃自己的愿望,而当子女被迫对父母保持忠诚时,他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和不真实的,从长远来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充满敌意和冲突[2]。有研究发现,有条件的爱会让子女远离真实的自己[4],并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2]。也有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与亲子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有关[5][19],在亲子关系中发展出来的不安全依恋会延续到子女的同伴关系中,这些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引发不适应的人际行为,比如关系攻击、人际关系障碍等[2],也可能会使儿童表现为“讨好型”人格,即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得他人的爱和接受,或者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行为[13]。还有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会引发儿童对父母的反击和对抗,进而导致青少年出现内部化或外部化问题[4]。
父母心理控制可能会削弱个体能力的需要,因为父母可能会经常使用能够引起子女内疚感和羞耻感的语气对其进行批评,并向其传达这样的信息:子女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2]。因此,子女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包括前面提到的学业能力更差[2]。有学者认为,自我效能感可能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不同消极结果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4]。
三、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因素
父母的行为,包括父母心理控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父母特征、子女特征、家庭关系和社会文化特征等[4]。由于父母心理控制会对子女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其影响因素,并在实践中减少父母心理控制至关重要。
(一)父母的特征
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过去经历,是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父母心理控制最强大的影响因素[2]。有学者认为,父母自身的人格功能是其为人父母后的教养行为最直接的预测因素,甚至可能是其他影响因素(如孩子自身特征和环境)的催化剂或缓冲剂[2]。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当父母自身的自主性、关联性和能力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感到有压力时,他们可能会采取控制型和压力型的养育方式[2]。有研究发现,父母感知的心理需求受挫可预测父母的心理控制,父母感知的心理需求满足可预测父母的自主支持,父母心理控制部分中介了父母与青少年心理需求之间的代际关系[18]。可能的原因是,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父母可以主动与子女互动(自主性),善于向他人表达信息(能力),并能够向子女提供情感支持(关联性)[20]。心理需求受挫的父母可能会通过控制的方式介入子女的生活,并将他们所有的沮丧发泄到子女身上,在与子女互动时可能使用心理控制作为对压力的快速回应;能力受挫的父母可能无法适应父母角色,只能使用心理控制的方法获得权威;关联性受挫的父母可能会害怕被遗弃和分离,他们可能会通过施加心理控制使子女依赖自己[18]。有研究发现,分离焦虑水平高的父母也会使用更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因为他们担心随着子女变得更加自主,他们会失去与子女的亲密联系和在子女心中的中心地位[4]。
在父母的其他特点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父母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可以预测父母的心理控制[2]。表现出高水平抑郁症状的父母对子女会使用更多的心理控制[21]。母亲越是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子女的社会成就上,就越具有侵入性[2]。生活中经历了较多困难和创伤的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控制水平较高[4]。
(二)子女的特征
研究表明,一些子女比其他子女更容易引发父母的心理控制[4]。子女的内部化问题和负性情绪可能会诱发父母的控制欲[4]。有研究发现,如果幼儿或学龄前儿童表现的压抑、害羞、孤僻或焦虑,母亲会更多的使用心理控制[4]。当父母认为子女不能很好的进行社会交往时,他们可能会使用心理控制[22]。青少年遭受身体伤害的经历预示着两年后他们对母亲心理控制的感知会增加[22]。令人惊讶的是,在社交退缩程度较高的儿童中,母亲的心理控制与某些方面心理社会功能较好(比如亲社会行为较多,外部化问题较少)相关,但是他们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内部化问题和痛苦[4]。
儿童中高水平的抑郁和违法行为与较高的父母心理控制相关,并且可以预测之后父母心理控制的增加[3]。对青少年的纵向研究表明,抑郁的青少年认为他们的父母越来越控制他们[2]。对于困难型或者某些有消极品质的儿童,父母认为有责任帮助其社会化,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因此父母会采用更多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4]。
(三)环境因素
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心理控制都是由父母自身的原因或孩子的问题引起的。在环境因素方面,母亲的家庭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都是影响母亲心理控制的重要因素[5]。从家庭角度看,影响母亲心理控制的主要因素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影响母亲心理控制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地位和成长经历[5]。
有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会受到他们自身心理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还会受到伴侣心理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18]。家庭关系,尤其是父母间的敌意和共同抚养的困难与父母心理控制有关[4]。婚姻质量水平低与育儿时父母采用更多的心理控制策略有关[2]。
有学者认为父母心理控制可能是情境性的,生活中的压力可能会促使父母更多地使用心理控制,即父母在感到压力大、痛苦的日子里会更频繁地对子女进行心理控制[23]。研究发现,生活在高风险环境中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控制性的育儿方式来让子女远离麻烦[24]。可能的原因是充满压力的环境会对父母造成负担,当面对子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时,他们很难找到和执行更具建设性和适应性的育儿策略,他们需要通过控制子女的行为来保护子女免受环境中危险因素的影响[24]。
四、父母心理控制的文化差异
父母心理控制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还是具有文化特异性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4]。很多研究发现,东西方不同文化之下,父母心理控制的使用频率和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8]。中国父母比美国父母更常使用心理控制策略,包括爱的退缩和引发内疚[2] [8]。与亚裔美国父母相比,台湾父母更倾向于通过心理控制抑制子女的情感表达,并试图改变子女的感受和思考方式[8]。有学者认为中国父母普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可能是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8]。孝道是中国文化中被高度重视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孩子对长辈的绝对服从[15]。中国父母比美国父母更强调控制和秩序,青少年应当尊重和照顾父母和老人,应当学会将个人利益服从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集体利益,服从父母,重视父母的需要和期望,尊重权威人物以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和谐[8]。
亚洲的传统文化通常支持对孩子实行严格的控制,而在欧洲和英美国家的养育通常不那么严格[8]。有人认为,强调父母控制和权威的策略符合集体主义家庭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化目标,因此更少导致子女的适应不良[4],甚至可能导致积极的发展结果,比如在学术成就方面[8]。关于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幼儿母亲的研究显示,父母心理控制与美国样本中的外部化和内部化问题以及俄罗斯样本中的外部化问题有关,但与中国样本中幼儿的行为问题无关[4]。
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具有跨文化差异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对相同养育行为的解释因文化不同而不同[8]。儿童对父母行为的解释,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个体行为结果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4]。受文化影响,中国儿童将父母的严格控制视为父母的照顾和可接受的参与[8]。“管”是一种基于文化的父母控制方式,意思是“统治”或“关注”,对中国青少年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关心,而不是对个人成长的干涉[8]。另一方面,在亚洲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与等级制度一样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在亚洲集体主义文化中,父母控制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不会违反儿童的自我意识,反而是符合社会规范并且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福祉是有益的[8]。
也有研究显示,在与中国同样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特征和过分强调教育的韩国,父母心理控制和抑郁之间关系密切[9]。韩国父母倾向于控制子女的整个生活,包括他们的学业成绩、友谊和事业,直到子女结婚,而不是根据子女的成长改变他们的控制方式[9]。在韩国文化中,关系导向和集体主义特征很强,青少年由于成长一方面渴望独立于父母,另一方面又与父母保持亲密关系,当父母心理控制较强时,韩国青少年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悲伤和愤怒,而不是以可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可能导致抑郁的产生[9]。
五、未来研究的方向
父母心理控制在西方国家已经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但在我国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由上文可以看到,文化差异对父母心理控制的含义及其意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本土父母心理控制的具体含义、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上文提到,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父母心理控制可能被认为是父母对子女关心和爱的体验,但也有研究发现,一些中国子女并不认为严格的父母教育是关心和爱的体现[8],这可能和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可能中国个体可以接受的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会高于西方国家的个体,但极度的父母心理控制仍然会对个体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这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Benito L, Santiago M, María I, Víctor M.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among Spanish Adolescents [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16(507)
[2] Soenens B, VansteenkisteA M. Theoretical upgrade of the concept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Proposing new insights on the basi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J]. Developmental Review, 2010, 74–99
[3] Barber, B. K..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J]. Child Development, 1996,67, 3296–3319.
[4] Scharf M,GoldnerL. “If you really love me, you will do/be…”: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adjustment [J]. Developmental review. 2018 16–30
[5] 陈茹. 母亲对幼儿的心理控制现状及降低母亲心理控制水平的干预训练[D/OL].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6] 付鑫,母亲过度教养与初中生完美主义的关系[D/OL].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20
[7] Soenens, B., Vansteenkiste, M., & Luyten, P. (2010). Towards 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ependency-oriented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0,217-256
[8] Chou C, Chou E, Perceiv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behavioral controlamong emerging adults: A cross-cultural study between the U.S. and Taiwan[J], Current Psychology, 2020, 39:2052–2064
[9] Jung H, Juliet J,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otion Inhibi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Perceiv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Depression[J],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18,
[10] Grolnick, W. S., & Pomerantz, E. M..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studying parental control: Towar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9, 3, 165–170.
[11] Silk, J. S., Morris, A. S., Kanaya, T., & Steinberg, 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utonomy granting: Opposite ends of a continuum or distinct construc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3, 13, 113–128.
[12] Pina F, Luana S, Caterina B, Sebastiano C.Perceiv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 Role of School Self-efficacy[J]. School Mental Health, 2015, 7:298–310
[13] Ma X, Wang X, The role of empathy in the mechanism linking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to emotional reactivities to COVID-19 pandemic: A pilot study among Chinese emerging adul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21
[14] Morris, A. S., Silk, J. S., Steinberg, L., Myers, S. S., & Robinson, L. R.. The role of the fa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J]. Social Development, 2007, 16, 361-388.
[15] Lin S, Yu C, Chen J, Sheng J, Hu Y, Zhong 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Deviant Peer A_liation, and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
[16] Keijsers, L.; Branje, S.; Hawk, S.T.; Schwartz, S.J.; Frijns, T.; Koot, H.M.; Van Lier, P.; Meeus, W. Forbidden friends as forbidden fruit: Parental supervision of friendships, contact with deviant peers,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J]. Child Dev. 2012, 83, 651–666.
[17] Ryan, R. M..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grative process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5, 63, 397–427.
[18] Costa 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utonomy Support: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Basic Needs[J].
[19]Doyle, A. B., & Markiewicz, D.. Parenting, marital conflict, and adjustment from early-to mid-adolescence: Mediated by adolescent attachment styl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5, 34, 97–110.
[20] Costa, S., Ntoumanis, N., & Bartholomew, K. J.. Predicting the brighter and darker sid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oes psychological need thwarting matter?[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15, 39, 11-24.
[21] Aunola, K., Ruusunen, A., Viljaranta, J., & Nurmi, J. Parental affec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as mediators between parent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hild distress[J].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15,36(8), 1022–1042
[22] Ma, T., & Bellmore, A.. Peer victimization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2, 40(3), 413–424
[23] Aunola, K., Viljaranta, J., & Tolvanen, A.. Does daily distress make parents prone to using psychologically controlling paren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17, 41(3), 405–414.
[24]Dearing, E. The developmental implications of restrictive and supportive parenting across neighborhoods and ethnicities: Exceptions are the rule. Journal of Applie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25(5), 55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