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联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困生在学习中容易缺乏学习信心,并且在生活中也缺少家长的支持,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困生培养路径的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培养路径综合促进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关键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路径
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1977年首次提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进行的评价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往往比较自信,敢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勇敢地面对困难,自我效能感底的学生则相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那些学习中有信心,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日常表现和学业成绩都较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容易缺乏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中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对于学困生而言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学困生指的是排除在精神、感官、情绪等生理或心理上有障碍,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经常达不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学生。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希望本文能对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二.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主观能动性
在老师和家长普遍重视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学困生普遍缺少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也比较低。教育部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想帮助学困生的教师常常缺少相应的方法和路径。因此,关于学困生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路径研究将会有力地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育公平
有一部分学困生已经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他们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进度,不能完成课后作业,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秩序,和老师的人际关系不融洽。因为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们并不能有效地理解老师的上课内容,再加之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也难以获得同学的帮助,种种原因导致了学困生们的学业成绩难以有起色。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就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步。研究表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逃避学习,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勇于面对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1]
本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把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带到日常生活中,让他们能自信快乐地成长。
(三)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很多一线教师对于学困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并不清楚,在教学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也是以严格要求为主,缺少对他们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本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何影响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哪些行为能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积极影响,哪些行为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首先需要提高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对于学困生培养路径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学困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
学校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既包括教师缺少学生观,也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还包括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等,这些因素一步步地促使学困生失去学习上的信心,最终导致较低的自我效能感。[2]
(一)教师对学困生期望值低,缺少鼓励
很多教师对于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通常都不抱很大期望,总是认为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对于学生的怀疑反复出现之后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基础知识和形成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赞赏来建构自己的信心,发展自我效能感。另外一方面,部分教师基于以往的经验,对于学困生印象较差,认为学困生经常逃避困难,干扰课堂秩序,直接导致了学生受到的赞赏远少于批评的情况。
(二)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缺少耐心
当下大部分家长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教育焦虑,迫切地希望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这本就是很朴素的情感。但是,许多家长由于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的许多措施并不恰当,有时甚至会事与愿违,加剧与孩子的紧张关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家长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对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这不仅会不利于学困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进一步失去学习信心,觉得自己难以取得进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对孩子抱有充分的耐心,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取得在学校里难以取得的信心和鼓励。
(三)学生成绩不理想,难以获得成功体验
学困生的学业成绩一般来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小学生年龄下,学习能力还处于基础阶段,当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无法获得信心时有没有在其他地方寻找到信心来源,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般来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需要良好的学习成绩作为支撑,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3]学困生的学习过程中显然缺乏这种良性互动,这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缺少了重要基础。
四.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路径
(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对待学生
课堂中的学生冲突比较常见,但是很多教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经常偏袒学优生,不由分说地认为错误肯定在学困生,认为他们不但自己学习没有起色,而且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还更可能原谅学优生的一些小错误,而在学困生犯小错误时进行激烈批评。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教师对于学困生较差的刻板印象导致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谋福祉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教师的不公正对待促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负面情绪,进而产生某个相应学科的讨厌情绪。对于学困生,这种情况还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该学科上以及失去了教师的支持进而失去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因此,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平等对待学生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的潜力都非常巨大,学困生同样需要教师的公正对待。
(二)设置分层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目标扩展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为小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能较好地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多次的成功体验能使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4]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更容易因为取得成功而获得学习信心。学困生理解知识和接受知识的水平往往处于较低水平,教师不应该用一般学生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表现。对于学困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在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上略加提高,让他们更容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想使小学生长期建立起高效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必须将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日常教学长期结合起来,要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理念渗透到小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使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首先要做到备课分层
充分准备的备课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在课堂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并且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的备课应该因人而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要求。而对于学困生,教师的要求则不宜过高,应该重在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渐进提高学习要求。
2.其次要做到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同一份作业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难度各异。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熟练背诵一篇课文是己所能及的任务,可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就会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求而放弃。因此,对于学困生,老师的作业要求应该是熟练地阅读课文。之后老师对他们及时督促和检查,并表扬进步的学生,这时的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3.最后要做到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积极的教学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因,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信心。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多用过程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5]而对于学优生,老师的评价标准则应该要更高,肯定他们的进步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要戒骄戒躁。
(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收获尊重和认可,取得成功的需要,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学习基础弱,学习能力较低,他们很难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自发地获得成功体验,这种体验只能有其他人帮助他获得。
1. 帮助学生发展特长优势
很多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大多都优先考虑了学习较好的学生,学困生在班级活动中并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挥学困生的特长优势,让其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活动。比如,在元旦晚会上可以让擅长唱歌的学生上台演唱歌曲,在校运会上推荐有体育特长的学困生参加各个项目,把设计黑板报的任务交给懂绘画的学困生来完成。这些独特的优势便是建立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坚实基础,因为这些优势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感,同时可以收获老师和同学的赞许。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形式,有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分到的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部分,虽然完成任务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每个任务对于总任务而言,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中,可以优先把难度较低的任务分配给学困生,帮助他们在尽力完成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增强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6]这种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学困生和其他学生相互了解,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团结友爱。
(四)教师要培养对于学生的信任
埃森伯格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6-12岁的学生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心理发展阶段中,他们期望通过勤奋学习教师的关注和信任.小学生对于别人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如果教师一直是肯定和鼓励的态度,那么他对教师的态度也会是喜爱和尊敬,反之亦然。学困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可能在学习上令老师头疼不已,但是老师需要认识到学困生也有着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师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而完全否定学困生的全部努力,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因为学困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全有可能一步步地成为学优生。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学困生希望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尤其是老师的信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学困生要给予更加全面的信任,相信他们对进步的期待及其付出的努力。当然,最重要的是相信学困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努力和教师以及父母的努力下能够在学业成绩上越来越好。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捷径可以接近学生,那就是对他们的信任。”教育者想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首先需要信任学生。有些学困生可能性格比较内向,很难和别人交流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通过信任和关爱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7]
(五)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前提是教师自己有着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这也是以上几种培养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就意味着教师有充足的信心促进学困生的成长,他们就会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念,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所有学生都是可以成才的。如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那么他可能会认为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很难再提高,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济于事。这种态度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持续一段时间后学困生便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忽视和失望,这显然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
因此,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秉持科学进步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对学困生也要保持较高的期待水平,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总之,小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与小学的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善于鼓励学困生,关注学困生,在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 郭庆峰.小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1):108-112.
[2] 徐静.自我效能感在学生学习中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6):65-67.
[3] 郭蕾.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2):22-24.
[4] 朱冉月.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J].教学与管理,2014(07):70-71.
[5] 常学勤,张之平,王嵘.改革考试评价:让学生拥有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J].中小学管理,2019(03):51-53.
[6] 徐颖.关于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途径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04):18-19.
[7] 李艳丽.培养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84-85.
姓名:司斌
署名方式:通讯作者
学校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710062
电话:15292276805
邮箱:5016927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