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教育支持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儿童伴随父母迁移至城市,“随迁子女群体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20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推进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不断促进城乡融合与教育公平。截至2019年,教育部《全国教事育业发展情况》提供的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人数已达到1427万,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9.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如果说,入学待遇“同城化”是随迁子女“城市化”的基础与保障,心理“同城化”则是随迁子女“城市化”的内核与关键。聚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现实问题与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教育支持系统,不仅关系到随迁子女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  

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现实问题

 

 

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实质是迁移儿童对城市的适应,是衡量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相对于留守儿童,随父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为随迁子女心理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尽管如此,流动也给随迁儿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作为外来群体由乡村流入城市,随迁儿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人际交往、学业表现、文化价值接纳、身份认同等诸多挑战,包括人际适应问题、学业适应问题、文化适应问题等多个方面

人际适应问题。与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子女容易出现较强的社交障碍和孤独的情绪体验(冯帮,2017)。在亲子关系方面,随迁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相对较少,感受到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否定拒绝相对较多(曾守锤,2010)。随迁子女家庭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儿童社会适应密切相关(曾天德,2020)。在师生、同伴关系方面,随迁子女因城市儿童存在一定的内隐消极认知,更可能遭遇偏见与校园欺凌(丁芳,2014)。

学业适应问题。在迁移儿童中, 学业成绩较差的孩子占20%,而城市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比例是3.3%(何光峰,2002)。随迁子女2015年中考升学率为31.56%,而国家平均升学率为56.19%(邬志辉,2016)。相较而言,男生在学业适应问题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李晓巍,2009)。迁移到城市时间越长的儿童学习投入越好;兄弟姐妹越多的随迁儿童学习投入越低(刘在花,2018)。

  文化适应问题。文化因素是影响迁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随迁子女的文化适应确实存在着诸多困难(王中会,2013)。很多随迁子女能够明显感知到城市同学与自己的差异,容易产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自我价值感偏低(郭星华,2011)。一些随迁子女由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面临着对农村外来人口的不公正待遇、社会排斥(申继亮,2015;雷婷婷2019)。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甚至存在随迁子女形成反学校文化的案例(熊春文,2014)。  

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影响机制

 

 

   著名学者布朗芬布伦纳(1979)提出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儿童成长的环境由多个彼此嵌套的系统组成。探究随迁子女城市适应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最终促进儿童心理“同城化”。

 

 

 

    家庭因素。父母学历、收入水平越高,随迁子女学习投入越高,学业表现越好,人际适应与文化适应越好,城市融合程度越高(王中会,2010;孙琳,2013;王燕,2017)。父母教育期望是影响儿童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父母教育期望越高、父母投入越多,随迁子女的学业表现越好(蔺秀云,2009)。此外,随迁子女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水平,相对于城市儿童,随迁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亲子依恋在随迁子女城市适应的影响力(王中会,2018)。

   学校因素。入读学校对随迁子女的城市适应有显著影响,公立学校就读更有利于随迁子女人际交往,文化互动,更快实现城市融入(董章琳,2011)。 融合教育课程对学生学习适应、文化适应有促进作用(蔡春迟,2010;王涛,2020)。师生关系对同伴关系产生影响,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其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进而提升随迁子女对学校的适应程度(王燕,2017)。此外,学校硬件条件、班级规模、迁移学生比例、管理水准等因素对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具有影响(侯龙龙,2020)。

 

 

 

 

 

  社会因素。存在于社会观念中的歧视、排斥、忽视等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社会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随迁儿童更容易受到躯体忽视与情感忽视(谭千保,2010)。社会公众的歧视对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造成阻碍(刘杨,2012)。反之,随迁子女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利于减轻孤独、敏感等负面心理,促进良性人际互动(邱剑等,2012)。

 

 

 

  个体因素。随迁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处于弱势地位,对其心理“同城化”产生负面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蔺秀云,2014),心理韧性、坚毅水平等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显著降低随迁子女的孤独感,抵御社会排斥,提高对文化适应、学校适应(王中会,2016;王景之,2019)。  

三、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教育支持体系

 

现有研究表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面临诸多挑战。在国家与政府层面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机会的同时,必须着力从多个维度构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支持系统。

  (一) 家庭教育支持: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原动力

 

 

   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随迁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在家庭层面获得了相对较多的关注。相对于城市儿童,随迁子女家庭父母在经济收入、学历水平、职业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而且很多随迁子女曾经有留守经历,进入城市与父母生活,由于依恋程度不高,导致父母对随迁子女社会适应的支持功能发挥不好。但真正实现心理“同城化”,还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支持。

 

 

 

首先,提升教育期望,唤醒随迁子女心理动力。很多进城务工的家长亲身经历过因为学历偏低,导致在工作与生活中错失很多机会,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理解教育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有可能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方式的改变。进城务工的家长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将期望传递给孩子,成为孩子对自己的教育期望,有助于激发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内生动力。

其次,重视关爱陪伴,塑造随迁子女积极品质。很多随迁子女都曾有过和自己的父母有过分离的经历。当随迁儿童进入城市,感受到父母的温暖情感较少,更多的是感受到严厉与拒绝,这对他们融入城市生活非常不利。父母双方需要分担教育职责的过程中,创设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护孩子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为孩子社会适应提供源动力。一方面,积极进行亲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主动向儿童传递外界的信息,给孩子讲述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增加孩子与城市生活的联结。另一方面,带领儿童去体验有趣的游戏以及有挑战的活动,分享自己进入城市打拼的体验与感受,用自己坚忍不拔品质影响孩子,激励孩子形成勇敢、独立、坚强等个性品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应对环境变换带来的压力。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再次,提高教育参与度,丰富随迁子女成长资源。近年来,进城务工家庭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使他们教育期望提升,教育投入增加。尽管如此,相较于城市家庭,他们能够为孩子供给的资源还是非常有限。事实上,促进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除了依赖于家庭经济“硬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软实力”的增强,即父母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的参与,督促他们的学业表现,关注他们的人际互动状况,积极与教师沟通,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育活动,为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提供更多支持。

 

 

 

  (二)学校教育支持: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主场域

 

 

在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相对薄弱的现实条件下,学校的教育支持作用更加凸显。学校是随迁儿童需要适应的第一个“小社会”,在学校中的积极学习经历与良好人际交往体验对其形成自尊与成就感奠定基础,是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的训练场。实证研究表明,学校教育支持是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关键资源。

 

 

 

  首先,开发融合教育课程,培养多元文化能力。学校的教育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适应多元文化、应对社会生存的能力。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过程。融合教育课程旨在消除歧视偏见、崇尚公平公正,鼓励知识构建,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学校应该深入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现实需求,设计适切性高的融合教育课程,组织优质的校园活动、主题班会,培育全体儿童开拓多元的文化视野,学会欣赏、学会包容,让随迁儿童感受到爱与接纳,建立归属感,提升自我价值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其次,建立学伴互助机制,形成和谐文化氛围。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随迁子女熟悉接受环境、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展更广泛的人际互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在学校与班级内部营造融合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伴互助机制,使同学伙伴成为促进随迁子女城市适应的促进力量。同时,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建立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平台,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支持。

 

再次,促进家校沟通合作,完善协同教育机制。随迁子女家长进入城市谋生,一般从事高负荷、低报酬的工作,较少有时间精力顾及孩子的学校生活,缺乏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导致家校双方都对随迁儿童心理需求不够了解,进而产生适应不良问题。因此,学校应为随迁子女儿童建档立卡,形成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教师及时地将孩子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从家长处收集孩子在家情况,在双方信息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保证孩子一旦出现适应问题可以及时商讨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开设家长课堂,改善随迁子女家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社会教育支持: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外环境

 

  首先,依托校外公益平台,丰富随迁子女文化生活。由于家庭条件所限,随迁子女校外生活相对匮乏,受到的监管不够充分,容易被不良的网络、书籍所误导,偏离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公益机构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力度,为随迁子女提供丰富的专题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他们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城市的历史、了解城市的精神,形成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其次,集合社区服务资源,拓展随迁子女活动空间。社区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根据社区内随迁子女的数量、需求等配置相应的活动空间、基本设施以及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营造尊重、关心的社会氛围,集合社会资源,形成帮助随迁子女的合力。维护社区内部及周边的治安秩序。加强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组织专家、学者、教师、青年志愿者等形成团队,为随迁子女提供支持。

 

 

再次,积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友好融洽社会氛围。舆论影响下的社会氛围是随迁子女心理“同城化”的大环境。每一位随迁儿童,未来都是城市的一分子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动能力。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消除社会歧视与偏见,形成友好融洽的城市氛围,促进随迁子女与城市市民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对彼此的理解、认同、支持,帮助随迁儿童心理“同城化”,最终将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5-20]. 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250.htm

[2]冯帮,兰欣.近十年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6):41-47.

[3]王中会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37-42.

[4]曾天德,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03):91-96.

[5]王中会.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03):284-293.

[6]张弘.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苏州:苏州大学,2017.

[7]胡韬,郭成.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3-87.

[8]王涛.随迁子女的文化回应式课程与教学: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透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8(05):105-108.

[9]侯龙龙.学校因素对初中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基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0(02):38-47.

[10]江波.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影响机制及支持路径:积极心理学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20):78-8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