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其专题教育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与之相关的课程在全国各省、市纷纷开设起来。26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日益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甚至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最迟将于2023年实施。按照科学决策的要求,教育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必须要以与政策相关的专门研究为支撑。那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政策具有怎样的支撑力呢?
本文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库为文献检索来源,以1994—2019年为时间窗口,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这一主题,通过对26年来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论文进行全面梳理及其特征描绘,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进而加强教育决策的专业支撑提供战略参考。
一、研究论文的时间跨度及检索方法
研究论文的时间跨度是指某研究自缘起到文献分析截止年度之间的时间长度。收集此时间跨度内的研究论文,对于描绘此研究专题的演进轨迹,标定此研究专题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而提出此研究专题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论文的时间跨度和阶段划分
本研究涉及研究论文的时间跨度为1994—2019年,共26年。在这一时期,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联的重大政策事件共有3个。一是199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提出了“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实施途径;二是200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称《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把课程形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予以明确;三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下称《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课程名称进行了规范,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课程的价值进行了基本定性,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具有政策规制意义。
基于上述情况,在确定研究论文时间跨度的同时,我们把政策演进作为研究阶段的划分依据,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1994—1999年,共6年;第二阶段2000—2002年,共3年;第三阶段2003—2012年,共10年;第四阶段2013—2019年,共7年。
(二)研究论文的检索方法
研究论文的来源是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库,采取的检索方法是专业检索。
1.明确检索的几个主要范畴。第一个检索范畴,是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和课程。针对此类课程命名不一致的现状,纳入检索范畴的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和课程名称包括: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活动课(程)、心理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品质课(程)、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心理品质休养课(程)、心理保健课(程)共17种[];第二个检索范畴是“评价”。之所以没有用“教学评价”,是为了避免检索范畴过窄而出现“漏检”问题。
2.确定检索字段。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和课程,用的字段是“题名”(中国知网用TI表示),可以将含有17种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名称的研究论文检索出来;对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用的检索字段也是“题名”,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相关研究专题的论文检索出来。将两类“题名”结合检索,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关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论文。
3.排除不符合中小学和中小学生的学段,用的字段是“摘要”(中国知网用AB表示)。将摘要包含“大学生”、“大学”、“高校”、“高等学校”、“高师”、“职校”、“职业”、“职高生”、“高职”、“中职”、“职校”、“职教”、“院校”、“中专”、“技工”、“技校”、“体育”、“幼儿”、“医学生”的论文予以剔除。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了如下的检索表达式:TI=‘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程’+‘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程’+‘心理课’+‘心理课程’+‘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品质课’+‘心理品质课程’+‘心理素质训练课’+‘心理素质训练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心理素质教育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心理素质培养课’+‘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心理品质休养课’+‘心理品质休养课程’+‘心理保健课’+‘心理保健课程’AND TI=‘评价’(或‘教学’、或‘设计’、或‘实施’) NOT TI=‘大学生’+‘大学’+‘高校’+‘高等学校’+‘高师’+‘职业’+‘职高生’+‘高职’+‘中职’+‘职校’+‘职教’+‘院校’+‘技校’+‘技工’+‘中专’+‘体育’+‘幼儿’+‘医学生’。
二、研究论文的分析指标设计
研究论文的分析指标反映的是分析文献的价值视角。只有先明确文献的价值预设,才能设计出能反映该价值的分析指标,进而得出基于指标数据的分析结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状况,除了前面所说的通过时间跨度了解研究的接续状态外,还有几个能描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特征的重要指标。
(一)研究论文数量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来源于1994—2019年的26年间,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的公开发表论文。此项指标主要反映教学评价问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专题中的受关注程度和发展趋势。受关注程度主要体现在研究论文的“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绝对数”的衡量,通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论文进行年度登记加以描述。“相对数”的衡量,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研究论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论文中的占比,来说明部分(教学评价)在总体(课程教学)中的受关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教学评价研究论文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为主题的论文进行对比,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受关注程度。发展趋势可以根据各阶段的论文数的变化情况加以描述。
质量指标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所处的水平层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该研究成果的研究影响力。为简便划分研究水平,我们以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为标准,将论文的水平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在北大核心期刊或南大核心期刊(即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二级为在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之外的普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研究重点问题指标
此项指标主要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问题所取得的具体研究进展。通常情况下,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由此界定可以认为,教学评价实际上包括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关系的调整”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将研究重点问题的指标确定为以下三项指标。
1.教师施教评价。根据教师施教的时空单元大小,在教师施教评价之下设置两项亚指标:一是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施教评价,即课堂施教评价;二是教师在一个教学阶段的施教评价,即施教绩效评价。
2.学生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时空单元大小,在学生学习评价之下设置两项亚指标,即课堂学习评价和阶段性学业成就评价。
3.学校教学管理评价。根据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教学管理评价之下设置三项亚指标,即教学思想管理评价、教学组织管理评价和教学质量管理评价[]。
(三)研究主要类型指标
此项指标主要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现状及应用现状。根据不同的研究性质,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区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所谓理论性研究,是指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验证并丰富以往的理论成果。理论性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对任何学科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应用性研究,是指为提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而进行的研究,研究本身是为了应用[]。根据理论性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又可以将理论研究分为基本理论研究和操作理论研究。基本理论揭示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的最根本的认识,大多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是教学评价实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操作理论揭示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方法等的说明和规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实践操作的行动指南;研究类型的第三个指标是应用性研究。该指标能够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实际效果。
(四)研究范式指标
研究范式是基于相应的方法论而形成的科学研究规范或模式,它指导着科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一般而言,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分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教育思辨研究是指超出教育现实经验的束缚,以得出一定教育观点为目的的研究。教育实证研究是指基于教育现实经验,以验证一定教育假设为目的的研究[]。此项指标主要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的方法取向状况,即通过思辨研究创生观点的情况以及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观点的情况。
(五)研究主体背景指标
一项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高水平和稳定的研究队伍。此项指标主要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阵营情况。通过统计论文作者的社会组织归属,可以发现相应研究专题的研究者类型分布,为后续研究状态的分析提供一个解释和改进的指标。根据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主体常见类别,将研究主体类别分为:1.高校教师;2.科研院所人员;3.中小学教师。
(六)研究针对学段指标
此项指标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论文的深入和细化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学评价研究的学段系统特性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实践的具体指导效用。按通常的学段划分,将学段指标设定为:小学、初中、高中、中学、中小学。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论文的特征分析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及趋势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
某领域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与同一时间段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对比,可以大致反映前者的受关注程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与同一时间段同领域的全部论文发表数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质量水平。比值越大,表明研究水平越高。
为此,采取专业检索方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与该类课程研究中的教学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进行了检索,结果如下:
表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及水平情况
|
关于“教学”的发表论文 |
关于“设计”的发表论文 |
关于“实施”的发表论文 |
关于“评价”的发表论文 |
中国知网收录论文 |
核心期刊数 |
19 |
13 |
0 |
4 |
11547680 |
总数 |
325 |
217 |
32 |
37 |
83560313 |
水平比值 |
0.058 |
0.059 |
0 |
0.108 |
0.138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检索,论文的检索时间跨度为1994年—2019年。)
表1显示,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为专题的研究论文共37篇,远低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217篇),略高于实施研究(32篇)。在论文水平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论文水平(0.108)高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但低于中国知网收录论文的水平(0.138)。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发展趋势
在对检索得到的37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论文作分析后,发现其中有4篇论文(2015、2017、2018、2019各1篇,均为普通期刊论文)不符合本文要探讨的范畴。剔除后,得到如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论文发表情况示意图。
图1显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1994—1999),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明确态度,此阶段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问题进行专题探讨的论文发表数为0;发展的第二阶段(2000—2002),《若干意见》提出了“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此时才有了第一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问题进行专题探讨的论文,年均0.33篇;发展的第三阶段(2003—2012),《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此阶段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评价研究陡然增长,专题发表的论文共有19篇,年均1.90篇;发展的第四阶段(2013—2019),《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正式要求“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受到持续关注,共发表论文13篇,年均1.86篇。
由此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依赖度很高,国家政策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与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联系紧密。需要警惕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在第四阶段的数量增长与第三阶段相比出现了停滞,可能存在评价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的支撑力不足的危险。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研究论文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检索出的33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评价论文,按照涉及的三类评价(教师施教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及其相应具体研究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统计,形成以下描述性统计表格。
表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的研究问题分布表
成果发表时间段 |
发表论文数 |
教师施教评价 |
学生学习评价 |
最新期刊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