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希望感的提升措施

一、 引言

心理学本身,特别是临床心理学等应用领域,更多的是强调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它最突出的主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等。然而,只关注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使人感到幸福快乐,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这一情况的改变做出了贡献。塞利格曼等人在2000 [1]首次谈到,积极心理学旨在将心理学只关注于修复生活中的负面因素扩展到也促进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因而,积极心理学着重于研究人的积极特征,例如积极情绪、性格优势、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塞利格曼等人在2009 [2] 提出了积极教育的概念,使教育的目标集中在学生获得和发展传统的学术技能和幸福技巧上,以实现积极心理学更好的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作用。近些年来,积极教育开始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积极教育在中小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被研究所证实[3]

希望是一种应该在学生中培养的积极心理资源和性格力量。希望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希望理论是一种基于力量的建构,是新兴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部分。希望是实现人的成功、发展所涉及的必要因素之一[4]根据其理论,斯奈德(Snyder)等人将希望定义为一种积极的动机性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5]斯奈德(Snyder)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希望,并指出其中包含着三个主要成分: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其中,目标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每个人都会有目标,目标可能是重大的终生的追求,也可以是平凡而短暂的。为了实现目标,人们会积极的规划方法和提出计划,并积极的采取行动。路径思维即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策略,是一系列有效地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的计划和方法的概况。动力思维是激发并维持使用这些策略的动力,即人们为实现预期的目标,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持续沿着既定的路径迈进的动机和信念系统[6]

中小学生实现积极发展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需要思考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有关希望的研究,去讨论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与促进中小学生希望品质的发展。

二、 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与学习的影响

    (一)   希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希望,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那些更有希望的人可能更关注那些积极的事物,因而感受到更少的痛苦感,而希望渺茫的人的感知则与之相反。正如斯奈德(Snyder)等人 [7]将希望描述为预防的核心,在应对一些可能的不利时,信心和目标为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个人创建了一种保护机制。

       现如今,抑郁症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中的抑郁情况也不再少见,生活中消极和潜在的创伤性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出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有更高水平希望的人报告的与潜在创伤事件相关的抑郁症状更少。也就是说,负性生活事件与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更高水平的希望削弱了这种关系[8]。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希望与焦虑的关系。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希望都消极的预测了学生的焦虑感,希望水平低的中小学生面对逆境会产生更多的焦虑感[9]。在一项为期六年的纵向研究中,学生从7年级到12年级被追踪,并要求报告他们对希望和焦虑/恐惧的感受(即紧张、神经质、颤抖),结果发现,更高的希望水平预示着参与者的高中生涯中的低焦虑[10]朱虹, 杨向东 和吴冉 [11]的研究发现,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当个体心理状态恶化时,高希望水平可以起一个缓冲作用,降低自杀意愿和行为产生的可能。

       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应该被视为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因素。希望是幸福感的良好预测指标,因为它面向未来,关注个人目标,并且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证实,个体更高的希望感预示着更高的主观幸福感[12]。而主观幸福感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证实。生活满意度反映了一个人对其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判断,亦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判断指标。有研究发现,希望在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中小学生较高的希望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13],在中国成年人样本中,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也到了证实[14]。除此之外,一些反映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积极和消极影响、创伤后恢复情况[15],流动儿童的压力知觉[16],社会适应[17]等与希望的关系也到了证实。

    (二)   希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希望,不仅在心理健康方面,在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斯奈德(Snyder)等人[7]强调了在教育领域中将希望理论作为驱动模型的重要性。该理论指出,充满希望的学生可以轻松地提出许多解决方案,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在这方面,具有高度希望的学生可以被认为是有决心,善于解决问题和制定替代计划,并有动机执行其计划以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个人[7]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常与其设定目标然后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这离不开其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已经进行了许多希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研究。一项研究报告了中小学生的希望可以显著预测其学业成绩,并且研究的结果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结果显示出了中等以上的稳定性[18]。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希望量表上获得的分数显著预测了更好的学业成绩,更高的毕业率以及更低的辍学率。这项研究还表明,即使控制了智力,上课水平,自尊心和入学考试分数等变量,希望的预测能力仍然很重要[7]有研究人员进一步的调查了学校的各种教育和心理健康指标及其与中小学生学生的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希望中的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维度与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的参与度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学生的学校适应不良、心理压力呈负相关[19]。一项最近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希望可以显著预测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参与度[9]。希望是心理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秀珠等人 [20]1269名初中生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心理资本可以直接预测其学业成就。

       最近的一项研究将高中生根据希望水平分为三个组(高、平均、低),检验不同希望组之间学业参与度、学业动机、厌学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较高希望水平的学生报告了较高的参与度、学业动机和较低的厌学水平[21]。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希望水平较高的学生对自己实现目标充满动力,并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希望渺茫的学生容易产生更高的焦虑感,尤其是在参加考试的情况下。因为希望渺茫的人很难利用失败经历的反馈,因此不知道如何提高未来的表现。低希望的学生倾向于陷入负面的沉思之中,这些沉思会干扰诸如学习和测试的活动,最终进一步的影响其学业表现。

三、 增强中小学生希望感的干预措施

由于已有关于希望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因此有关学生希望提升的干预计划也较为成熟。尽管增加希望的具体计划彼此不同、因人而异,但总有一些基本要素。根据希望理论,针对学生的希望提升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计划技巧,培养有希望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其追求目标的动力。因此,结合已有研究,我们总结并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内容。

    (一)明确个人目标

第一步,教师应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确定的目标对自己的意义,以保证学生可以对目标进行深入而持续的思考。例如,在设置目标的时候,我们都会设置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但如果学生只设置长远的目标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目标很难使其去产生行动,抑或是产生的行动不能持久。因此,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设置目标清单,并教与其如何设置目标的优先次序,这样就可以将一个大的长远目标分解成较容易执行的多个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激励其最终实现长远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学生的目标要有非常详细的含义,而不是模糊的。只有这样,学生的目标才更具有执行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详细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的目标是有助于其产生希望。

    (二)提升路径思维能力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