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学术空间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时间贫穷对寄宿制小学生认知决策的影响

 注:本文系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课题“寄宿制小学生幸福感的心理机制与提升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9qnzx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引言

    决策最开始诞生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之后Simon正式将决策引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决策实际上是一种要求个体发现问题、比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程序,该程序主要包含信息收集、活动设计、目标选择与最终检查这四个部分。Street认为认知决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一般涵盖了对决策内容的思考、决策也许所致后果的思考以及关于解决难题有哪些途径的思考,这样一种对问题的思考看似简单,实则关乎于如何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1]Hartung认为认知决策最早被认为是对讯息进行收集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2]。而Wang提出认知决策其实就是有机体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涵盖了决策讯息的回忆、表述及搜寻三个方面[3]。由此可以看出,在个体进行认知决策的过程中,周围环境的讯息是一个关键的基础。个体在面对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其认知决策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是亟待学者们探究的议题之一。但是就认知决策的具体机制而言,我们认为认知决策的过程涉及对当下讯息的认知判断、对判断所产生的情绪以及对所面临决策的反应,因此本研究将认知决策分为认知判断及跨期决策这两个方面。

    在有机体进入认知决策的进程里,会受许多元素的干扰。研究表明,认知决策的情境因素是影响个体进行认知决策的主要因素 [4]。许多认知决策需要个体进行奖励与成交时间之间的权衡 [5],这通常指的就是跨期决策。跨期决策作为认知决策的一种类型,是近年来认知决策研究的一大热点。跨期决策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个体对处于不同时间节点的成本与获益之间进行衡量,从而做出决策的过程 [6]。在个体进行跨期决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心理效应。例如:即时效应immediacy effects是指个体倾向于选择即时的较少奖励,因为有机体会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较大奖赏的可能性较低 [7];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用一种结果会对跨期决策产生影响 [8];符号效应sign effects通常是指与所产生的损失相比较,个体认为获得利益的时间贴现率相对来说更高一些 [9]。有研究表明,个体主观上拥有的时间与客观上需要的时间之间呈对数关系,由此能够较好地预测延迟折扣任务 [10]。延迟奖励的主观价值是以已知的折扣作为一个函数的延迟时间之后的一个双曲函数,通常被定义为跨期贴现或者延迟贴现 [11]。之前的研究表明延迟贴现会受年龄因素 [12]、文化差异因素 [13]及心理与精神疾病 [14]的影响。在此之后,有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时间因素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其中Kim通过构建时间感知模型perceived-time-based model来对决策中的延迟折扣进行阐述[15]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明晰了有机体在认知决策的进程里,主要是通过时间元素与结果的价值大小元素来作出判定,因此有机体对于时间的整体感知对其造成的影响不容我们忽视。在寄宿制小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主观上所拥有的时间会影响其在进行认知决策时的判断。也就是说,当他们拥有的时间少于需要的时间时,会对认知决策的时间相当在乎,反之则不然。在以往认知决策的研究中,并没有关注时间贫穷对于寄宿制小学生认知决策的影响,明晰这一内在机制,有助于寄宿制小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决策,使学生对他们美好的未来进行合理地规划与选择,同时也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或其他群体中。

    Kahneman首先创建了注意力资源理论,他认为有机体的注意力是一种心理资本,而这种资本不是无限的[16]。因此并非过滤器的效应导致了注意力资本的有限性,而是心理资本的匮乏引起的。如果个体的注意力资源充沛,个体就能够将注意力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之中,反之,个体就难以同时完成多项任务,认知判断能力就会下降,注意力资源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个体合理分配注意力的能力。时间作为一种资源,当这一资源匮乏时,个体注意力的域就会变得狭窄,因而在进行认知判断时可能会有所影响。Shah等人研究了贫穷(资源匮乏)对认知任务的影响[17],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匮乏会对个体的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当个体处在时间贫穷的情境中时,个体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这一部分资源会被当下最紧迫的事物占据,从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物,在认知判断的任务中更容易导致成绩下降[18]。基于前人研究,我们提出假设一:时间贫穷影响寄宿制小学生的认知判断,时间贫穷组的认知判断成绩低于非时间贫穷组的认知判断成绩。

    关于时间贫穷对个体跨期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有研究者提出研究构想,认为时间贫穷会导致个体在跨期决策中更加短视,更倾向于选择近期选项[18]。一方面,时间贫穷会占用个体有限的注意力,这会改变个体当下的心理感受。在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中,突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有可能会导致主观时间延长的效应,例如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被抢劫时,目击者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外界讯息进行处理与反应,所以容易对时间知觉的正确性产生一定的偏差,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加工,通常个体感知到的时间距离会多于实际的时间距离 [19]。索涛等的研究发现,无论决策任务的难易程度如何,高估时间的个体在进行跨期选择时,更倾向于能够马上兑现的较少的奖励SS[20]。另外,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认为个体通常会利用一些解释水平的信息对当下与未来的事物进行解释,这些解释水平通常包含抽象与概括这两个维度 [21]。如果个体高估了客观的时间距离,那么个体会认为未来更加遥远,对未来的解释或表征也会更加模糊,而这些模糊的表征有可能会降低跨期决策中远期利益选项的优势,而对跨期决策中的近期利益选项有更多的偏好 [22]。当个体拥有的决策时间比较充沛时,他们就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寻找一些线索来进行认知决策,这些线索通常是在可控范围内能够观测到的。如果有机体拥有的时间不够充沛,很容易诱发有机体的时间贫穷,进而对有机体的决策效果造成一定的波动,即认知决策进程中的时间贫穷效应 基于前人研究,我们提出假设二:时间贫穷影响寄宿制小学生的跨期决策,时间贫穷组倾向于选择近期利益,非时间贫穷组倾向于选择远期利益。

2 预实验

2.1跨期决策选项的测量

2.1.1实验目的

    通过对被试进行实验,利用选择滴定程序(choice titration procedure)来考察跨期决策选项的影响效果。

2.1.2.被试

    选取江西某高中120名寄宿制小学生参加试验,涵盖了男生58人,女生62人,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25±1.56岁。

2.1.3实验设计

    120名被试进行选择滴定程序。在正式实验的跨期决策选项中,拟将选项在难度上分为高、低这两种类目,因此在预实验中按照这两种标准选择滴定的题项。低难度选项的特点是数额均为整十或整百,例如,现在获得20元或30天后获得60元。高难度选项的特点是数额为非整十或整百,例如,现在获得967元或30天后获得1539元。此外,跨期决策选项还将分为大数额及小数额这两种类型,因此,选择滴定程序将在四种条件下实施。

2.1.4实验材料

    选择滴定程序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实施。被试需要在一系列选项中做选择,四种条件下的选项都是将远期利益的数额恒定,探索与之匹配的在心理上等价的现值。在低难度小数额条件下,将远期利益设定为30天后获得100元,近期利益由90元至10元变动,每次的减少幅度为10元。高难度小数额条件下,将远期利益设定为30天后获得145元,近期利益由136元至56元变动,每次的减少幅度为10元。低难度大数额条件下,将远期利益设定为50天后获得1000元,近期利益由900元至100元变动,每次的减少幅度为100元。高难度大数额条件下,将远期利益设定为50天后获得1939元,近期利益由1866元至1066元变动,每次的减少幅度为100元。每种条件下都包含9个选择,共计36个选择题。

    在整个选择滴定过程中,如果有被试在所有选择中都选择近期利益或远期利益,则需要填写一个数额,使得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两个选择在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等值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选择,需要在一个七级量表上做出评定,即跨期决策的难度(1=非常容易,7=非常困难)。为了避免四种实验条件呈现的顺序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好的影响,在预实验中通过拉丁方设计平衡可能出现的顺序效应,另外还对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选项的降序或升序排列进行了平衡,所以一共设计了8个版本的量表,随机发放给被试填写。

2.1.5实验结果

    剔除6份无效数据后,对剩余的114名被试的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1.5.1难度等级的有效性

    为了明晰高难度和低难度的实验处理的有效性,本研究对四类跨期决策选择题的难度评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1

3.1 难度评定等级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实验条件

M

SD

低难度小数额

1.65

0.35

高难度小数额

2.81

0.58

低难度大数额

1.69

0.36

高难度大数额

3.35

0.73

    将难度与利益数额的等级定做自变量,将难度的评判等级为因变量。实行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的主效应明显,F1,113=423.56p<0.001;利益数额等级的主效应明显,F1,113=32.9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